新聞會錯估風險
對於顯而易見的、醜聞式的、聳動人心的、驚世駭俗的、個人相關的、喧鬧的、醒目的、兩極化的、變動快速以及色彩鮮艷的刺激,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經常會過度激烈反應。相較之下,對於抽象的、多義的、複雜的、發展緩慢的、盤根錯節的、需要解釋的資訊,反應則是過度微弱。而製作新聞的人,就有計畫地利用了這種認知感覺失真的現象。
就以下面的事件為例吧:一輛車正從一座橋上開過,橋突然斷了。媒體會把焦點投射在哪裡呢?在那輛車子上。還有在車內的人身上。他是從哪裡來的、想到哪裡去、他如何經歷這場不幸(只要人還倖存)、他是個(或者在這場意外發生前曾經是個)怎樣的人。
沒錯,這個人的命運是個悲劇,但是對我們,不認識這個人的我們,這些事情重要嗎?一點都不。真正重要的是那座橋!橋的結構穩定度、是否還有其他這類建築結構和建材的橋樑存在,以及它們位在何處等等……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如此才不會有更多人再受到危害。重要的不是某輛車及某位駕駛。每輛車都可能導致橋樑斷裂,甚至一陣強風,或一隻從橋上遊蕩而過的小狗,都可能是最後一根稻草,能讓這座橋垮掉。但為什麼媒體就是要報導那輛扭曲殘破的車子呢?因為它看起來讓人毛骨悚然;因為這樣比較能把故事扯到某個人身上;再者,因為這樣的新聞製作起來比較省事便宜。
再來看另一個例子:財政局一位職員涉嫌詐欺,造成市政一百萬元的損失。此時媒體的焦點又會立刻落在這個人身上。他的祖宗八代及私生活都會曝光。他是怎麼長大的?是什麼促使他這麼做?他內心深處在盤算些什麼?他跟上司的關係如何?跟同事之間呢?然而聚焦在這個人身上是錯的,這整件事的重點應該是下列兩者:風險管理以及財政局的工作文化。這才是重要的事。草率馬虎的風險管理,以及一種與其呼應的工作文化,會不斷地製造出一個又一個騙子,而他們的生平、簡歷,根本都是次要的。
身為新聞癮君子,四處遊走的我們,腦袋裡帶著的其實是一張錯誤的風險地圖。對於橋樑可能哪裡出了差錯、日後該如何修建、該由誰來負責這件事,我們全然無知。甚至在絕大部分的議題上,我們的評估也同樣偏頗:
.高估單一銀行的破產,低估國家財政責任
.高估小甜甜布蘭妮,低估大氣研究結果
.高估太空人,低估護士
.高估鯊魚攻擊,低估海洋酸化
.高估飛機失事,低估對抗生素的抗藥性
.高估意見,低估行動
伴隨每日新聞消費而來的對重要性的敏感度,與真實評估截然不同,而這會導致不當且具系統性錯誤的行為。你在報章媒體裡所讀到的風險,並非真實的風險。有不少人在電視新聞裡看見飛機失事的報導後,會有一大段時間不搭飛機,雖然這種事極少發生,而且不該成為徹底改變行為的理由。
或許你會說,不是只要能意識到這個事實,並以理性來消費新聞就好了嗎?錯。你沒辦法透過有意識地靜觀與理性地評估,補救這種傾向於高估感人故事的現象。我們的腦波太弱,無法成功做出區隔,即使是最有理由據實評估風險的銀行家和經濟學家,都沒辦法做到這點。所以現在你知道了,解決的方法只有一個:讓自己徹底脫離新聞消費。想利用一張錯誤的風險地圖來變聰明,別白費力氣了。把它丟掉吧。
Take-away
消費新聞讓你在腦袋裡建構出錯誤的風險地圖。不要依據新聞來下判斷,只參考真實的風險。而事件的真實風險,你會在書本、統計以及研究較為透徹的長篇文章裡發現。
新聞會製造虛名
一個正常運作的社會,有賴於人與人之間互相合作。而一個人的名聲則是一種訊號,多少會說明他身為合作夥伴,人品該是如何。可惜在新聞的世界裡,這個訊號變得不可靠了。在人類演化史的早期,一個人的聲譽和他的成就或權勢有著直接的關係。徒手撂倒野獸、拯救他人性命、能憑自己的本事升火,就能贏得相稱的名望(這是透過能力得到聲譽)。此外,藉著靈活的謀略與建立聯盟而得以位居上位不墜的部落首領,也同樣享有名望(這是透過權力得到聲譽)。
即便是距離石器時代頗為久遠的更後來,聲譽還是與成就或權勢緊拉在一條不可分割的繫帶兩端。亞里斯多德、莎孚、奧古斯丁、貝多芬、牛頓、達爾文、居禮夫人、愛因斯坦,他們都因自己的能力而享有名望。皇帝、國王和教宗的名望,則是透過至高無上的權力所獲取。馬可.奧理略的聲名則是來自能力與權力兩者。
你聽過唐納德.韓德森 (Donald Henderson) 這個人嗎?他帶領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團隊根除了天花。幾千年來,天花一直被視為是最危險的傳染病之一,結合了惡魔般可怕的高感染率與高死亡率。然而在韓德森領導之下的疫苗接種與防疫計畫,堅持不懈地完成了這項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永遠地打敗天花病毒。一種有致命危險的瘟疫被完全消滅,這是空前絕後的成功,是人類醫療史上最偉大的勝利之一。人們盡其所能地把所有榮耀添加在這位科學家身上,一九八六年,他獲得了國家科學獎章,二○○二年則獲頒總統自由勳章,這在美國是最高獎章。韓德森並沒有躲著媒體,恰好相反。天花病毒被消滅後,他在全球最重要的醫學大學之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擔任學院院長,同時也是美國政府的高階顧問。可是你在新聞媒體上卻幾乎看不到他的名字。為什麼?
主要可歸因於新聞媒體的「名人聚焦」症。韓德森能提供的就「只有」他的成就,沒有荒誕不經的髮型、沒有大鳴大放的嘴砲、沒有俊俏的設計師西裝。也因為要探討一個像傳染疾病這樣的主題太費力了,所以媒體對他不感興趣。
其實名人也沒什麼不好,然而讓人遺憾的是,看在媒體的眼中,卻會擠壓(所謂的排擠效應)到確實做出寶貴貢獻的人。愈多名人佔滿報紙版面、電視節目、部落格與推特上的空間,留給像韓德森這類人物的報導空間就愈少。
新聞媒體粉碎了聲譽與成就之間的連結。而消費新聞會讓你變成輸家,不僅是在對抗假新聞上,在對抗虛名的奮戰中亦同。你不該這樣對待自己,尤其不該這樣對待整個社會。
Take-away
假名氣幾乎跟假新聞一樣糟。如果你消費了新聞,就等於助長了虛名。如此一來,受累的不僅是你個人,還有整個社會。因為你認知中的虛名,壓迫到確實做出寶貴貢獻的人。沒有新聞,你的大腦才終於能夠空出位置,認識真正成就過大事的人。
※ 本文為出版社提供之文摘,摘自 杜伯里, 魯爾夫.
(2020). 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
pp. 52-56, pp.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