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哲學】我們需要哲學嗎? | 哲學新媒體
泛哲學

我們需要哲學嗎?

近期台灣社會上發生諸多議題,使我反省一些事情,主要就是台灣社會對於哲學的陌生與誤解。我必須先從一個問題談起,就是很多人遇到念哲學的人通常都會問:「哲學到底都在念什麼啊?」 這問題並不容易回答,...

您在這裡

難度:
1

近期台灣社會上發生諸多議題,使我反省一些事情,主要就是台灣社會對於哲學的陌生與誤解。我必須先從一個問題談起,就是很多人遇到念哲學的人通常都會問:「哲學到底都在念什麼啊?」

這問題並不容易回答,然而,多數的時候也可以很隨興的回答。例如,哲學是宇宙萬物的根源性探究、哲學是熱愛智慧的意思、哲學是真善美聖的體現等等。事實上,對於哲學是什麼,幾千年來都有古聖先賢下過各式各樣的定義,我們難說誰對誰錯。畢竟哲學家們也都在描述他們所體會到的哲學面相而各自詮釋,我想我自己要回答這個問題也不例外。但我希望試著回答這個問題之後,能夠反映出哲學很重要並且我們是需要哲學的。

哲學是什麼?

老掉牙的說,以前在哲學課以及一般哲普書中,都常聽到或看到「哲學的發展是由形上學和知識論這兩個大車輪帶領前進的」。然而,哲學的發展不止於此,還有倫理學、美學等等相同重要的學科,共同成為哲學探討的核心內容。在此我們先簡單來看,「形上學」是討論什麼才是真正存在的東西。換言之,就是在問「什麼才是真理?」、「真理是什麼樣子?」這類的問題。「知識論」是討論如何認識真正存在的東西,人類對於知識掌握的極限在哪裡?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或方法來認識實體、真理。整個哲學史都一直圍繞著這兩大主軸,之後持續發展出不同的觀點甚至產生新興學科出來──例如,物理學、心理學等等。

在「形上學」和「知識論」裡提出來的想法或觀點,都是由不同的哲學家不斷腦力激盪所產生的,也就是運用、安排、設計、創發、嚴謹地論證出來。我必須強調,重點就在於「嚴謹地論證」。哲學涉及到很高的抽象性、形而上、辯證的思考,看起來似乎在討論和現實世界毫不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極為艱澀,許多人不太會去思考這樣的問題甚至完全沒有知覺到這些問題。因此,就容易認為念哲學的人是活在自己的世界或關在象牙塔裡。

可惜這是種誤解。哲學很多時候都在探討一些艱深又沒有具體解答的問題,大家在一般生活上比較不會去思考這些問題。但不代表這些問題就不重要或者真的與生活無關。這些哲學問題或思考方式,反而往往更切中現實問題的核心。正因為如此,才顯得受過哲學訓練的人想法更為嚴謹和細密。總的來說,幾乎所有學科都必須講求論證,無論是質性研究或是量化研究,都是為了呈現出強而有力的數據和證明。哲學更是如此,最基本呈現出來的理論和想法的關鍵就是論證——嚴謹而有效的論證。這也就是為什麼常會聽到人說「哲學能成為學問的基礎」的原因之一。

此外,上述也有提到哲學有另一個分支叫倫理學,同樣立基於思考、論證的訓練。但是把重點核心轉移到什麼是道德?「人應該做什麼行為或不應該做什麼行為」、「人應該過什麼樣的生活或應該怎麼過活」以及「什麼樣的價值才是對的?什麼才是應該追求的?」等等問題,甚至有時候會涉及到人生哲學。

最後,哲學是什麼,以前我還聽過某位教授說過一個耐人尋味的說法,他講的大意是說:「當一個原本自以為很清楚的問題,不斷問超過三次為什麼之後,幾乎對原本清楚的問題都有疑慮了,並且很有可能已觸及形上學的問題」。 

哲學很無聊?

我上過一些哲學課程,內容討論到「人能不能墮胎?」、「除了人權,有沒有所謂的動物權?」、「如何看待色情私娼寮的合法性問題?」、「大自然有沒有所謂的內在價值是人類不可隨便去侵犯的?」、「個人隱私權和公開性的問題」等等。以往我和一些朋友們較深入地談論到這些問題時,得到的反應很多都是「討論這些問題好無聊喔,都在鑽牛角尖而已」、「這就是哲學嗎?都在玩文字遊戲嘛」、「這些問題都沒答案呀,很沒意義耶」、「這都是因為沒錢而已,有錢就都解決了」等等,以前我會因為這些回答感到好氣又好笑,現在,聽到這些回答,都會替他們感到難過和可惜。

記得我剛上大學時一度也覺得哲學很無聊,總覺得哲學家都在說一些聽不懂的話語,更覺得這些哲學理論到底有什麼用?我就拋下書本,拼命去打工賺錢,結果當業務時給了我很深刻的衝擊。我看到人們為了利益勾心鬥角,為了自己的權力地位如何傷害別人,對於事情的真相總是用謊言欺瞞著。身處在這樣現實的環境之中,我迷惘了。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我內心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一堆疑惑不斷在我腦中浮現。但是我很幸運,我是哲學系的學生。當我再一次重拾書本進入哲學課程時,我開始真實面對我心裡的疑惑,雖然哲學並沒有直接解決我的問題,但在思考的過程中,讓我察覺到以往所不曾想過的事情。這個時候我再看哲學,它就像無盡的寶藏等著我不斷去挖掘來填補我滿滿的疑惑。哲學很無聊?一點也不。

理性的思惟

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所生活的社會,現實生活中到底發生了什麼社會議題。從死刑的存廢、大埔開發案、一直很夯的同性婚姻、五花八門的選舉操弄等等,這些具爭議性的議題都包含著道德倫理上的問題,但多數民眾都只看問題表面就作評斷。遺憾的是,所發表的意見或批評的話語,有時毫無理性可言,甚至邏輯上也有疑慮。怎麼樣清楚理性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就顯得相當重要,此時哲學的訓練就能發揮出效用。其次,這些社會議題幾乎都存在著與哲學相關的問題,若能探討、思辨其中的問題,相信面對各種社會議題時,不但能夠嚴謹地表達意見之外,還能讓自己的意見更有深度與說服力。

我認為台灣對哲學的重視和教育都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從國、高中以及大學教育的課程來看就能感受得到。以至於社會民眾們只能順著原有的感受和經驗很直覺地提出自己的主張。也許直覺是對的,但若沒有經過哲學性的反省或解釋,怎能成為值得相信或者有說服力的意見?目前台灣社會你想講什麼都可以,大家都有言論自由的保障,但值得思考的是我們是否有嚴謹、真切的論證來表達出自己的立場呢?還是我們依然人云亦云,隨著感覺走?

哲學幫助我,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也幫助我,更理性看待社會議題。不盲從跟隨他人,擁有自己的想法。我想我們每個人都需要。

從小在菜市場長大   小時候讀書非常樂天 以為自己會成為船員環遊世界到處漂泊 沒想到卻當了個窮書生自得其樂  ... 更多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