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參,字子輿,魯國人,生於西元前505年,卒於西元前432年。他以孝道著稱,是孔子思想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其言行和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曾子十篇》是曾子思想的集中體現,其中包含了《大學》、《孝經》等重要儒家經典。這些篇章主要探討了孝道、倫理、修身等內容,是儒家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阮元在《曾子注釋》中對這些篇章進行了詳細的注釋,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曾子的學術思想。
曾參(前505年—前432年)
字子輿,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山東嘉祥縣)人,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的弟子,而子思便曾是他的門人,世稱「曾子」,有「宗聖」之稱。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將提出的「吾道一以貫之」歸納為「忠恕」。相傳其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同時,他亦為《二十四孝》中「齧指痛心」的主角。嘉祥存曾廟、曾林,曾姓後裔均把曾參作為自己的開派,是著名的孝子。(維基百科)
曾子立事第一
曾子本孝第二
曾子立孝第三
曾子大孝第四
曾子事父母第五
曾子制言上第六
曾子制言中第七
曾子制言下第八
曾子疾病第九
曾子天員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