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世界的意義構成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社會世界的意義構成

社會世界的意義構成
社會世界的意義構成
  • 難度
    0
    評價
    尚無評價
    作者(群): Schütz, Alfred
    出版社: 五南
    出版年份: 2022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本書展現了舒茨的研究興趣主要在於釐清人類行動和社會實在之間的意義關聯性。在他看來,存在於各主體間彼此一致的意義詮釋必須回溯到使意義得以建立的構成過程,接納胡塞爾的用語,舒茨稱這種研究為「自然態度的構成現象學」。於此基礎上,他把社會科學研究界定為致力於「以詮釋的方式理解社會行動」的科學,而「行動」的特徵則必須以「把主觀意義及其行動者聯繫起來」的方式被揭示。藉由現象學的內時間意識概念,舒茨闡明了韋伯所使用的「理解」、「意義」和「行動」等概念,澄清行動的意義設定如何在主觀及交互主觀層次運作,以便為韋伯的理論進行哲學奠基的工作。社會科學研究的核心要義可說在於,如何能夠對於發生在日常行動中的「主觀的」意義設定進行科學而客觀的掌握。

    作者簡介

    舒茨(Alfred Schütz, 1899-1959)
    出生於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維也納。奧地利裔美國哲學家、社會學家、現象學家。研究興趣在於釐清人類行動和實在的意義結構之間的關聯。最主要的學術成果,是發展了以胡塞爾現象學為基礎的社會科學哲學,著有《社會世界的意義構成》。雖然舒茨於1959年在紐約過世,但從1960年代中期開始,《社會世界的意義構成》這部著作成為社會學理論和研究新取向的出發點之一。

    譯者簡介

    游淙祺
    1961 年生,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學士、碩士,德國波鴻大學哲學博士(1996),現任職於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曾任文學院院長。著有《世界與人:胡塞爾的現象學心理學》(2021)、Life-world and Cultural Difference(2019)、《哲學,要怎麼說》(2009)、《社會世界與文化差異》(2007)、《信不信由你:從哲學看宗教》(2005)等書,翻譯胡塞爾的《現象學的心理學》(2017)。

目錄

導 讀
舒茨的生平與著作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自我生命流程當中有意義體驗之構成
第三章 理解他人之理論的基本特質
第四章 社會世界的結構分析:社會的周遭世界、共同世界、前人世界
第五章 關於理解社會學的一些基本問題
舒茨年表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