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國學大師,現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畢生致力於中國文史研究與教育事業,其著作等身,對後世影響深遠。
錢穆,原名錢恩鑅,字賓四,出身江蘇無錫,為吳越錢氏的後代。錢穆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國學大師,亦是現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畢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致力於中國文史研究與教育事業,其著作等身,對後世影響深遠。
錢穆出生於中國的大清帝國時代末期,因逢辛亥革命,中學學校停辦,輟學後在家自學,嚴格來說他並未受過正規的學院教育。之後又因國共內戰的緣故,輾轉移居香港和臺灣。他也是香港新亞書院、新亞研究所及新亞中學的共同創辦人。1967 年錢穆遷居臺灣的台北市士林區外雙溪素書樓,今為市定紀念建築「錢穆故居」。
雖然錢穆畢生推崇儒家思想而被歸為現代新儒家的一員,然而他本人拒絕簽署〈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也不以新儒家自居,自我定位為史學家大於哲學家。他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也因而被一同稱作中國的「(現代)四大史學家」,《國史大綱》是錢穆最為知名的著作之一。
1990年8月30日,錢穆逝世於台北杭州南路寓所,1992年歸葬他的出身地江蘇無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