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10 月 28 日晚間,在誠品書店臺大店 3 樓藝文閣樓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新書講座,介紹哲學家格奧爾格·諾赫夫 (Georg Northoff, 加拿大心靈、腦造影與神經倫理學國家研究講座教授)在 2016 年十月份剛出版的新譯書《留心你的大腦:通往哲學與神經科學的殿堂》。
兩位主講人方萬元與梁庚辰的專長分別是哲學與科學,但於三十多年前就一起討論過心靈/心理的種種主題,現在則不約而同從文化的角度探討心靈的性質,與本書作者諾赫夫在書中所提出的觀念相契。
方萬全:心靈、意識與大腦
方萬全的講座主題是「心靈、意識與大腦」,以提綱挈領的方式向聽眾介紹基本的心靈哲學議題,包括西方傳統心物問題所衍生來的一些主張,如消除論、行為主義、心腦同一論、功能論,以及晚近的性質二元論(不接受實體二元論,但接受心靈性質與物理性質兩者是不同的存在)等等。
另外一個主軸則是關心心物兩種現象之間的可能關係,包括化約、浮現、隨附 (supervenience)……等等。化約論則又可分為概念/理論上的化約與存有論上的化約。
在近期研究中,心靈哲學則納入認知科學的研究成果,探討心靈與身體/大腦之間的關聯,尤其著重在具身性認知(embodied cognition) 上;另一方面則因為語意/內容外在論的發展,開始研究心靈與環境之間的決定關係。
第二點則是本書除了探討歐陸哲學與英美哲學的各種主張之外,特別探討自我、自我意識以及人際主體性(以及相關的他心問題)等傳統而重要(但不必然專屬於心靈哲學)的問題。
第三點是,作者具有神經科學家與哲學家的雙重身份,特別談如何橋接哲學與科學的方法論問題,尤其是介紹如何設定神經科學實驗,讓心靈哲學的討論與神經科學的經驗研究可以結合起來。使得像關於自我意識、人際主體性等哲學上探討的問題,可以成為一個科學研究的課題。比方說以測試「自我」概念的實驗為例,受試者對關於自我的特定刺激與非自我特定刺激會有不同反應,例如受試者比較容易回想起自己遭受辱罵的經驗,但較不易想起家人或朋友受辱罵的情況。這類刺激會有自我指涉效果——神經科學家可進一步進行研究大腦的哪些神經機制或腦區和這些刺激/認知有關。
方萬全表示,綜合來說,本書非常豐富而深入,是一本跨領域整合的書籍,而且很適合作為心靈哲學的入門書。他最後提到一些個人感想:從大學念哲學的時代開始,就能感受到哲學在一般人眼中是一種很「奇特」的學問。為什麼奇特?大部份的人認為念哲學的人以後就是沒工作、喜歡發神經、很怪、或者哲學是拿來算命用的……等等。後來自己認識很多其他領域—像文學、社會學、科學—的朋友,發覺他們都在談哲學,這時自我的感覺才慢慢開始好起來。不過,哲學念得愈多,愈發現哲學在自然科學中不再像過去那樣扮演積極角色,而比較像是在收拾善後或討論科學的成果。《留心你的大腦》一書所提倡的方法與主張,讓他覺得心靈哲學似乎還能夠在與認知、心智有關的科學研究中扮演一些積極的角色。
梁庚辰: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
在舉例說明身體運作對心理現象的影響時,梁教授提到探討情緒主觀感受的 James-Lange 理論:一般認為情緒導致生理反應,但 James 與 Lange 認為生理反應先於認知解釋與情緒覺察,也就是說情緒是生理反應的結果而非起因。
在另一個 Schachter & Singer(1962) 的經典實驗中,給受試者注射腎上腺素後,請受試者進等待室等候,並讓受試者在等待室中碰到聲稱也打了針同時表現快樂或生氣的人(皆為實驗者假扮)。最後請受試者填問卷,表示自己當下的情緒。實驗結果顯示,控制組會受到實驗者的情緒影響,但對照組(施打安慰劑)不會受到實驗者的情緒影響。這顯示出情緒有著雙重的起因:有身體的反應為主,加上環境的刺激,才會讓主體產生特定情緒的主觀意識。
梁庚辰指出,雖然《留心你的大腦》沒提到這個實驗,但這個實驗非常契合本書所討論的主張:生理反應只提供動力,但不決定情緒種類;決定情緒種類與內容的因素來自於人對環境與情況的評估。要說明情緒這樣的心理現象,身體與環境兩個因素缺一不可,呼應本書結論。
另一方面,梁教授提到環境文化對心靈的影響。他說,自己對文化因素一直有濃厚興趣,但作為一個科學家,研究文化很容易被人家念撈過界,有點無可奈何。然而,要怎麼樣把文化因素放入腦科學的研究呢?他表示,科學家通常不會像哲學家那樣,直接去研究《莊子》這麼高段的東西,而是從比較容易掌握與觀察的東西開始,比方說語言。
科學家怎麼觀察語言的作用?用腦造影來說,認知科學家就會觀察腦部處理不同語言時是否會有不同的興奮/活躍區域。他們就發現大腦在處理語法規則通透 (transparent)的義大利語與規則較不通透的英語時,就有相當不同的反應。
文化因素有一個重要的部份就是社會互動,而研究指出社會互動對語言習得的過程有著關鍵的影響。例如在台灣 2003 年一個心理學實驗中,就有研究跨文化短期經驗對語音知覺的影響。在這個實驗中, 6-8 個月大的美國小孩與台灣小孩對華語語音敏感度(對ㄓ、ㄔ、ㄙ等音素的分辨能力)一開始差不多,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台灣小孩的對華語語音的敏感度上升、而美國小孩則持續下降,後來無法分辨這些音素。
在一個對照的實驗中,若持續讓美國小孩暴露在成人與他講中文的環境裡,10 - 12 個月大的美國小孩可分辨華語語音(雖然聽不懂內容);但若只是用錄音或播放 DVD 讓嬰兒接觸華語發音,就完全無法影響小孩的語音敏感度。這些實驗都顯示出人際互動對語言學習能力而言扮演關鍵的角色,甚至在小孩的腦波成像中都能看得出差別。
許多實驗都顯示出,人際互動或親子關係可以改變基因表現,進而影響大腦結構。這聽來有點化約,但其實是可以解釋一些較高層次的心靈現象與基因表現的關係。比方說在一個老鼠實驗中,科學家觀察到易緊張的老鼠品系 A 不會好好照顧後代,後代也容易緊張。而不易緊張老鼠品系 B 則會好好照顧後代,後代不易緊張。科學界本以為這樣的情況都是由基因決定的,完全無法改變。直到一個加拿大神經科學家嘗試將 A 與 B 的後代交換教養,發現基因表現會受到外界環境而調節:B 的後代被 A 收養後,產生易緊張的表現,生出的後代也有同樣的傾向;A 的後代交由 B 收養後則不會出現易緊張的表現,後代表現亦然。這顯示出親子關係的改變會影響後代的基因-行為表現。
梁庚辰最後提到,自己的研究的確符合《留心你的大腦》一書的結論:心靈現象會受到大腦、個人、群體與環境等諸多因素影響。不過他指出,即便在研究心靈現象時考慮書中所提到的種種因素,這些條件加在一起如何產生出主觀意識,仍是一個未解之謎。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雖看完本書仍未獲得太多的解答,不過他同意書中的許多主張都符合心理學的實驗與研究成果。
聽眾提問
在提問時間,多數的問題集中在追問梁庚辰教授所提出的實驗內容。有聽眾好奇,讓小孩子從小看 DVD 影片真的無助於語言敏感度的提升嗎?梁教授表示,實驗成果顯示如此,而且有報告指出,有陣子大家都喜歡讓小孩看卡通錄影帶學語言,後來發現小孩特別容易過動(但尚不清楚原因為何)。他指出,有另一個與圖靈測試有關的實驗,顯示出社會互動的影響甚至可能直接影響大腦的表現:讓受試者分別與電腦和真人透過電動遊戲競賽,雖然受試者說不出競賽的對手是電腦還是真人,但他在競賽時的腦部反應卻有所不同。這顯示出有一些隱而未見的因素在受試者身上發生了影響(雖然仍不清楚主要因素為何)。
另一位聽眾則詢問說,從科學的實驗看來,心靈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但例子都是小孩子,這是否顯示大人不容易受影響?梁庚辰回應說,比起成人,小孩子的大腦的確有較強的可塑性。總的來說,神經系統有一個發展關鍵期,過了之後就不容易改變,但仍有可塑性。大腦可塑性是一種應付環境與變化的能力,實驗證實人們一輩子都會有這樣的可塑性。
一位聽眾向方萬全教授問說,哲學一般探討心靈的方式都用二元論或現象學等等理論,自己有念一些科學哲學的東西,像卡特萊特(的因果理論),她好奇哲學是否有可能從科學哲學的取徑來研究心靈/意識?方教授則表示他自己不清楚要怎麼用科學哲學的理論來從事心靈哲學的研究。在方法論方面,作者諾赫夫是有提到邏輯概念方法,但他不確定要怎麼用這樣的方法去輔助科學研究。
在兩位主講人緊湊的演講與踴躍的問答中,一個小時的講座順利結束。許多學生與聽眾在講座結束後,仍繼續圍著兩位主講人發問與討論相關議題。從開始到結束,這場講座受到熱烈歡迎的程度實為一般學術活動所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