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密特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Carl Schmitt (1888–1985)

施密特

Carl Schmitt
1888CE 7 月 11th to 1985CE 4 月 7th
德意志帝國普魯士西發里亞省普勒騰貝格

德國法學家及政治思想家,其著作大量討論了有效運用政治權力的論述,吸引了許多哲學家與政治理論家的關注,包含施特勞斯漢娜鄂蘭等人。然而由於他對納粹的支持與積極參與,導致他的思想倍受質疑與爭議。

施密特是德國保守派的法律、憲法和政治理論家。他常被認為是對自由主義、議會民主和自由世界主義最重要的批評家之一。然而,施密特作品的價值和重要性存在爭議,主要是由於他對國家社會主義的智識支持和積極參與。

施密特最具影響力的著作包含了闡述其主權理論的《政治神學》(Political Theology, 1922)、《政治的概念》(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1927)、《憲法學說》(Constitutional Theory, 1928)等書。

儘管施密特在希特勒上台前並非國家社會主義的支持者,但他於 1933 年後轉而支持納粹。當時施密特很快在法律界獲得了有影響力的地位,並被視為國家社會主義的「桂冠法學家」(Crown Jurist)。他過度熱情地投身於諸如為希特勒法外處決政治異議者辯護,以及清除德國法理學中的尤太影響等任務。但施密特於 1936 年被逐出其在法律學術界的權力職位,原因是他與學術競爭對手發生內鬥,這些競爭對手視施密特為「叛徒」,認為他轉向納粹主義僅是為了提升其職業生涯。關於施密特為何願意與納粹分子為伍,存在相當大的爭議,但他仍然是西德保守知識分子界的重要人物,直到他於1985年去世。

儘管施密特作品的重要性與價值,引發了激烈的爭議,然而與施密特的哲學思想進行對話仍被認為是重要的。有論者認為,羅爾斯式政治自由主義(Rawlsian political liberalism)易受施密特對自由主義的批判,原因在於其不願明確地建立在自由主義的善觀念之上,或因其拒絕承認政治的對抗性質。此外,施密特關於主權和緊急權力 (emergency powers) 的觀點,常被視為當代呼籲強大行政權力不受法治約束的智識基礎。也有越來越多作者專注於施密特某些被認為值得在系統性語境中發展的特定論點。近期關注的兩個焦點是施密特的人民主權理論以及他的國際秩序觀念。

分享
德意志帝國普魯士西發里亞省普勒騰貝格
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