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思想的精華在於內篇,第一篇〈逍遙遊〉一開頭就讓人驚豔:「北海有一條魚,名字叫鯤。鯤的體形龐大,不知有幾千里。」
真可謂語不驚人死不休,哪裡有幾千里這麼大的魚呢?什麼樣的海才能裝得下?你千萬不要執著,接下來更有趣:「魚變化為鳥,名字叫鵬,鵬的背部寬闊,不知有幾千里。牠拍翅盤旋而上,飛到九萬里的高空。」我們乘坐國際航空最多爬升到三萬英尺,大鵬鳥飛到九萬里高空,早就到外太空了,請問莊子在說什麼?
莊子所說的當然是一種比喻,是寓言故事。莊子的思想上承老子,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第二十五章》)。說道大,因為道是萬物的來源,當然廣大無邊;說天大地大,我們都有切身感受;但是說人亦大,這就很奇怪了,人明明很小,比起大象都顯得小,更不要說坐飛機從高空俯瞰時,人微小如螞蟻,為什麼老子說人亦大呢?
莊子通過寓言想告訴我們:人之大不在於身體,而在於人的心靈。《莊子》一開篇就承接老子的「人亦大」,只有人可以理解從魚變成鳥的象徵:魚不能脫離水,生存受到限制;變成鳥就比魚自由多了,可以在空中自由翱翔,這象徵著人的心靈可以提升轉化。
大鵬鳥飛到九萬里高空,將整個世界盡收眼底。從地面看天空,覺得天色蒼茫,藍天白雲,十分美麗,莊子設想從天空看地面也應該一樣美麗。但是當時的人怎麼可能到天空去看呢?所以莊子讓大鵬鳥飛到九萬里高空,往下一看,地球真美。
莊子在〈逍遙遊〉裡提到的「大」至少有四方面的用意:
(一)超越時間的限制
一般人活在世界上,短短幾十年,就以為自己懂得很多,莊子則不以為然:「朝生暮死的菌蟲不明白什麼是一天的時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蟬不明白什麼是一年的時光。」(《莊子.逍遙遊》);「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莊子.秋水》),夏天的蟲不可以同牠談冰,因為牠到秋天就死了,從沒見過冬天的冰。所以從時間上來說,人不要以為短短幾十年就可以掌握很多東西。
(二)超越空間的限制
《莊子》書中最讓人震撼的描述出於外篇中的〈秋水〉,莊子說:秋天雨水隨著季節來臨,千百條溪流一起注入黃河,河面水流頓時寬闊起來,黃河之神河伯得意洋洋,以為天下所有的美好全在自己身上了,河伯順著水流向東而行,到了北海,朝東邊看過去,卻看不見水的盡頭。海比河大多了,但海神依然感嘆:中國存在於四海之內,就像小米粒存在於大穀倉裡。蘇軾的〈前赤壁賦〉中「渺滄海之一粟」的說法顯然受到了莊子的啟發。
中國如此之大,居然被比作倉庫裡的一粒米,可見莊子視野之開闊,完全超越了空間的限制。如果有這樣的空間觀念,又怎會在意自己住的房子有幾坪,自己的車子有多大呢?
(三)突破義和利
人的心靈如果經由提升而展現開闊的格局,不僅可以超越空間和時間,還可以突破義和利的局限。通常儒家主張見利思義,見到利益就要想該不該得。
在人間的範圍內區分義和利,設定善惡是非的標準,不僅十分辛苦,且格局實在有限。如果放寬心胸將整個宇宙納入視野,人間的義利之分則難免顯得格局太小。
(四)超越生死
莊子認為生與死都是氣的變化,這一點後面再詳細闡述。莊子作〈逍遙遊〉目的何在?他連用三段內容相同、表達方式不同的大鵬鳥的寓言,想要表明的是同一個道理:人要讓自己的心胸如天地般寬廣,最終目標則是要悟道,使心胸像道一樣廣大無邊。
莊子描述了修行的三重境界,先不說最高的和第二層境界,單說第三層境界都令人難以想像:即使天下人都稱讚,他也不會特別振奮;即使天下人都責備,他也不會特別沮喪(《莊子.逍遙遊》)。對於我們教書之人,不要說天下人,班上五十位同學下課時給我鼓掌,就會令我歡欣鼓舞,看來自己的格局還是太小。
我在美國念書時就遇到過一個鮮活的例子。在美國,學生上課很少給老師鼓掌。我的指導教授擅長講宗教哲學,有一次他的課講得特別精采,下課時一百多人一起鼓掌,教授嚇了一跳,高興到不行。從此以後就麻煩了,每次下課後他都要稍微等待,期待有人鼓掌,如果沒人鼓掌,他就神情沮喪地回到研究室。我由此聯想到莊子說的:天下人都稱讚你,不會讓你更振奮。我們要把別人的稱讚當成身外之物。
我們從《莊子》第一篇〈逍遙遊〉可以看出:莊子將老子的「道」充分消化吸收之後,再應用於自己的觀念和生活中,展現了開闊的思想格局。莊子讓我們的生命在精神層面可以不斷地提升轉化,最後將產生無限的審美感受。
※ 本文為傅, 佩榮.
(2018). 哲學與人生.
, 下冊, p. 179-182 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