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朱熹哲學思想的介紹分三部:第一部着重於介紹朱熹思想演變從早歲至成熟期前對於生活、師承及中和說與仁說的討論。第二部主述朱熹思想體系,以心性情及理氣論為闡述架構。第三部討論朱熹哲學的歷史地位與現代意義。
劉述先(1934— ),江西吉安人,生於上海。台灣大學哲學系文學士、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南伊利諾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教於伊利諾斯大學和東海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現任台灣中研院中國文哲所兼任研究員、台灣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作者學貫中西,會通古今,被譽為「著名哲學家與哲學史家,是在國際哲學界頗有影響與活力的開放型的當代新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以構建新儒學、弘揚新儒學為己任。
作者一生筆耕不輟,著作有《文學欣賞的靈魂》、《語意學與真理》、《新時代哲學的信念與方法》、《文化哲學的試探》、《生命情調的抉擇》、《中國哲學與現代化》、《馬爾勞與中國》、《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文化與哲學的探索》、《黃宗羲心學的定位》、《中西哲學論文集》、《大陸與海外——傳統的反省與轉化》、《儒家思想與現代化》、《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現代新儒學之省察論集》、《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等,編有《熊十力與劉靜窗論學書簡》、《儒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等書。
自 序
第一部 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
第一章 朱子早年的教育環境與思想發展轉變的痕跡
一、前 言
二、朱子的父親對於朱子的影響
三、朱子少年時代幾位老師的影響
四、朱子本人的性格、志趣,
以及讀書求進所下的工夫
五、青年時期出入老佛的階段
六、由詩文中看朱子思想轉變的痕跡
第二章 朱子從學延平的經過
一、延平之學術淵源與學風
二、由父執而師事,
朱子從游延平的經過
三、延平思想的獨特形態
四、結 語
第三章 朱子參悟中和問題所經歷的曲折
一、緣 起
二、延平初逝時朱子的心境
三、朱子與南軒對於中和問題的討論
以及舊說形成之年份與背景之探測
四、中和新說之發端與完成
五、中和新說下之書函與議論
六、朱子晚年對於涵養、致知問題之定見
第四章 朱子對於仁的理解與有關仁說的論辯
一、朱子對於仁說的醞釀、論辯、
以及撰寫的過程的考察
二、今本仁說所涵之義理架構之解析
三、與張南軒論仁說
四、與胡廣仲等論知覺、觀過知仁等問題
五、結 語
第二部 朱子哲學思想的完成
第五章 朱子思想之心性情三分架局
一、概 說
二、朱子對於性的了解
三、朱子對於情的重視
四、朱子哲學思想的樞紐點:心(注七)
五、結 語
第六章 朱子理氣二元不離不雜的形上學
一、概 說
二、朱子論理氣
三、朱子論太極
四、朱子論陰陽
五、朱子論道器
六、朱子論體用
七、朱子論天人
八、 結 語
第三部 朱子的歷史地位及其思想之現代意義
第七章 朱子與現實政治以及功利態度之對立
一、朱子的生命所開出的恢弘架局
二、朱子生平的回顧(注一)
三、道學與現實政治的關系
四、道德與功利的分疏:
朱子與陳同甫的辯論
五、結 語
第八章 道統之建立與朱子在中國思想史上地位之衡定
一、引 言
二、朱子的辟佛
三、朱子建立道統的理據
四、朱陸異同的一重公案:
五、道統之分疏與朱子在中國思想史上
地位之衡定
第九章 王學與朱學:陽明心學之再闡釋
一、引 言
二、陽明唯心哲學的第一義:
「心外無物」之闡釋
三、陽明唯心哲學的第二義:
「人是天地的心」之闡釋
四、陽明唯心哲學的第三義:
「良知是造化的精靈」之闡釋
五、陽明「四句教」的再闡釋
六、陽明心學的淵源與評價
第十章 朱子哲學思想的現代意義
一、引 言
二、由現代的觀點看朱子建立道德
形而上學之不足
三、由現代的觀點看朱子對於
踐履論的貢獻
四、由現代的觀點檢討朱子建立
宇宙論的方式之得失
五、由現代的觀點看朱子建立概念性的
科學知識之不足
六、由現代的觀點看朱子之政治論之必指向
一民主的道路
七、結 語
附 錄:
一 、朱子年譜要略
(摘自錢穆:朱子新學案)
二、朱子的師承
(摘自范壽康:朱子及其哲學)
三、朱子的學派及影響
(摘自范壽康:朱子及其哲學)
四、論陽明哲學之朱子思想淵源
五、朱子的仁說、太極觀念與道統問題的再省察
—參加國際朱子會議歸來記感
六、由朱熹易說檢討其思想之特質、
影響與局限
七、朱熹的思想究竟是一元論或是二元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