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這個關於敬畏的科學故事,讓我深知我們這個物種的演化,把一種情緒納入了我們的腦部和身體,而這也正是我們這個物種的特有熱情,使我們能夠一起對生命中的重大問題同感驚奇:生命是什麼?我為什麼活著?為什麼我們都會死去?這一切的目的是什麼?當我們心愛的人離開,我們如何能夠找到敬畏?我們對敬畏的經驗暗示了這些永恆問題的模糊解答,並驅使我們投入探索生命中的奧祕和驚奇。
—— (2024). 敬畏. 〈第十一章 感悟〉。
你是否曾在夜空中凝視閃爍的星河,感受到一股穿透靈魂的寧靜與震撼?或者,在面對一則關於人性極致光輝的故事時,體驗到眼眶濕潤、心胸開闊的「崇高」之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於衡量效率、計算得失,追逐快樂,迴避痛苦,但那種超越自我、短暫卻效應持久的巔峰體驗,究竟是什麼?在一個充滿焦慮、抑鬱與對立的世界裡,這股「生命驚奇」的力量,能否成為我們重塑內在與外在關係的根本性出口?
《敬畏》一書源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教授達克特納 (Dacher Keltner) 二十年來對人類情緒的領導性研究。他不僅是享譽國際的科學家,更曾擔任著名動畫《腦筋急轉彎》的顧問,深諳情感的內在運作。克特納透過大量的個人訪談、文化案例(從音樂到幾何結構),甚至分享了面對至親離世的經驗,揭示了這種情感的內在機制:敬畏是如何在生理上「縮小自我」,從而引導我們將注意力投向群體、環境與更廣大的存在。
本書挑戰了現代社會盛行的個人主義,給出一個令人意外的主張:找回幸福與健康的秘訣,就在於每日利用少許時間,感受那些平凡日常中的不凡。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人類的合作天性、道德演化,以及我們與宇宙萬物之間的深刻連結。
誠摯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讀書會,與我們沉浸在這些哲思之中,一同挑戰既有成見,為你的日常經驗尋找更深層的意義,探討以下問題:
- 當我們體驗到敬畏時,自我的「渺小感」是否反而是一種力量?這種短暫的「去自我化」經驗,如何校準我們對「我是誰」、「我的意義何在」的根本理解?
- 敬畏如何從個體的心理體驗,過渡到促進社會連結與道德行為?如果它能引導我們回歸合作,是否可做為對抗現代社會群體分化與對立的有效解藥?
- 傳統上我們追求「快樂」(Happiness),但「敬畏」帶來的是一種「驚奇」與「成長」。這種非關即時愉悅的崇高情感,如何重新定義我們對美好生活 (Eudaimonia) 的理解?
- 藝術、音樂或自然景觀所引發的敬畏,與宗教信仰中的神聖體驗,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共通的生理與哲學基礎?這對我們理解人類的靈性追求有何啟發?
本月選書: (2024). 敬畏.
適合參加本活動的人有……
- 看了書,有滿滿的想法想跟同好分享 💡
- 看了書,但有些地方不太懂,想弄懂、想討論 🤔
- 沒看書,但想了解本書的哲學思想 🗯️
- 純粹想來場智性饗宴以打發時間 ⏳
活動資訊
▷ 導讀人:鄭凱元(中正大學哲學博士)
▷ 時間:2025 / 11 / 23(日),下午 2:00 - 5:00
▷ 地點:線上進行。報名成功者將收到線上會議連結,於活動時間在網路會議室中進行討論。
🔖 售票票種:
- 早鳥票: 300 元/人 ( 2025 / 10 / 22 ~ 2025 / 11 / 13 發售 )
- 單場讀書會: 400 元/人 ( 2025 / 11 /14 ~ 11 / 22 發售 )
- 半年套票: 1,800 元/人(購票日起一年內可選擇參加 6 場次)
- VIP:僅限前此已購買年票者以及「哲學上癮」年繳方案、「熱愛智者」月/年繳方案訂閱者使用報名,需審核。VIP 資格以購買半年套票者或訂閱者的姓名與 email 為認證資料,資料不符者將無法通過審核。
報名方式:活動通線上報名
名額:20 人
退費說明:本活動不退費,活動期間因故無法參加者,可提早聯絡主辦單位轉讓票卷給他人使用。使用年票者可於活動舉辦前取消報名,將已報名的票卷延至後續場次使用。
成功報名者將在讀書會結束後收到活動線上錄影,可於一個月內重複觀看或補課。
報名截止:2025 / 11 / 22 24:00 或額滿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