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人生在世,你要《擁有還是存在》?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20250420【讀書會】人生在世,你要《擁有還是存在》?

【讀書會】人生在世,你要《擁有還是存在》?

隱藏 時間與地點
時間: 2025-04-20 (周日) 14:00 to 17:00

主講

哲學新媒體講師

如果我是我所擁有之物,一旦我失去了所擁有之物,那我又是誰?我只能是個失敗、洩氣、可憐兮兮的人,證明了我的生活方式是錯誤的。因為我可能失去我所擁有的事物,所以我必然天天擔心我將失去這些事物。我害怕竊賊,害怕經濟形勢變化,害怕革命,害怕疾病和死亡,我甚至害怕愛、自由、成長、變化和一切未知。於是我惶惶不可終日,長期遭受慮病症的折磨,不僅懷疑自己有病,而且懷疑可能會遭到各種損失。

——Fromm, E. (2025).  擁有還是存在?. 〈第六章 透過相對的概念談「擁有」與「存在」〉

你厭世嗎?你也自認是個工作與社交雙雙倦怠的厭世青年?低薪、買不起房子、沒有名聲與地位,常讓你陷入缺乏安全感與滿足感的焦慮中?在現代社會的洪流中,我們被教導要不斷追求更多:更多的財富、更高的地位、更亮眼的名聲。我們相信,擁有更多就能帶來快樂和滿足。然而,內心深處卻時常迴盪著空虛和不安。

社會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弗洛姆在《擁有還是存在?》一書中,深刻地剖析了這種現代人的困境,並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他指出,人類的存在方式可以分為「擁有」(have) 和「存在」(being) 兩種模式。「擁有」模式以物質財產、權力和消費為中心,而「存在」模式則強調愛、分享、創造力和內在成長。弗洛姆認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過度強調「擁有」模式,導致人們產生疏離感、焦慮和不滿足。他呼籲我們轉向「存在」模式,擘畫一種尊重存有的社會構想,找回真正的自我和人生的意義。

如果你也對「擁有」與「存在」的本質、現代社會的價值觀有興趣,希望深入探討其中的哲學議題,歡迎參加本次讀書會,和我們一起探討以下問題:

  • 「存在」的本質是什麼?「擁有」又意味著什麼?兩者在本質上有何不同?
  • 語言和知識如何反應出「擁有」與「存在」的差異,進而影響到我們對「什麼是好的生活」的理解?
  • 現代社會的結構和運作方式如何受到「重擁有」模式的影響?「重擁有」模式如何影響個體的心理狀態?
  • 個人和社會如何能實現從「擁有」到「存在」的轉變?一個以「存在」為導向的理想社會應該是什麼樣的?

本月選書:Fromm, E. (2025).  擁有還是存在?.

適合參加本活動的人有……

  • 看了書,有滿滿的想法想跟同好分享 💡
  • 看了書,但有些地方不太懂,想弄懂、想討論 🤔
  • 沒看書,但想了解本書的哲學思想 🗯️
  • 純粹想來場智性饗宴以打發時間 ⏳

活動資訊

▷ 導讀人:鄭凱元(中正大學哲學博士)

▷ 時間:2025 / 4 / 20(日),下午 2:00 - 5:00

▷ 地點:線上進行。報名成功者將收到線上會議連結,於活動時間在網路會議室中進行討論。

🔖 售票票種:

  • 早鳥票: 300 元/人  ( 2025 / 3 / 28 ~  2025 / 4 / 11 發售 )
  • 單場讀書會: 400 元/人  ( 2025 / 4 / 12 ~ 4 / 19 發售 )
  • 半年套票: 1,800 元/人(購票日起一年內可選擇參加 6 場次)
  • VIP:僅限前此已購買年票者以及「哲學上癮」年繳方案、「熱愛智者」月/年繳方案訂閱者使用報名,需審核。VIP 資格以購買半年套票者或訂閱者的姓名與 email 為認證資料,資料不符者將無法通過審核。

報名方式:活動通線上報名

名額:20 人

退費說明:本活動不退費,活動期間因故無法參加者,可提早聯絡主辦單位轉讓票卷給他人使用。使用年票者可於活動舉辦前取消報名,將已報名的票卷延至後續場次使用。

報名截止:2025 / 4 / 19 24:00 或額滿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