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青少年的父母交談時,話題往往會轉向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和電玩。家長描述的情況不脫幾種模式,其中一種是「衝突不斷」:父母試圖訂立規則並努力執行,但電子設備實在太多;孩子有各種理由跟父母吵,力爭放寬限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孩子有太多規避限制的方法。結果,家人之間一天到晚為此爭執不休。維持家庭儀式和家人之間基本的互動愈來愈困難,感覺就像在抵禦不斷上漲的大浪,這股大浪不僅吞噬父母,也吞噬孩子。
—— (2024). 失控的焦慮世代.
2010 年代開始,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急遽惡化,憂鬱症、焦慮症、自我傷害和自殺的比例急遽上升,成為全球化現象。隨著科技發展,青少年生活方式劇變,以玩耍為主的童年被手機與網路主導的童年取代,導致社交障礙、睡眠剝奪、注意力碎片化和成癮等問題。社會心理學家指出,社群媒體對女孩的傷害尤甚,她們更易受到負面信息影響,導致焦慮和憂鬱;男孩則退縮到虛擬世界,逃避現實挑戰。
《失控的焦慮世代》由紐約大學教授海德特 (Jonathan Haidt) 撰寫,深入探討現代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機。本書揭示了智慧手機和社群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巨大影響,並提出了建設性對策。海德特強調,危機已經浮現,而政府、科技公司、學校和父母都需做出改變——政府應制定法規保護青少年、科技公司設計友善產品、學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父母給予更多關愛和陪伴,以及鼓勵孩子參加實體活動。
如果你也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智慧手機和社群媒體的影響等感到好奇,歡迎參加本次讀書會,和我們一起探討以下問題:
- 智慧型手機和社群媒體的普及,如何改變了我們對人際關係和社交互動的本質理解?這種改變對於人性和社會本質的意義是什麼?
- 在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背景下,應如何平衡個人自由與政府、科技公司和家長的監管責任?這種監管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當的?
- 隨著越來越多的生活轉向虛擬世界,我們該如何界定虛擬與現實的界限?這對於我們的身份認同和生活意義有何影響?
- 科技公司在設計和推廣產品時,應負有何種道德責任?在技術迅猛發展的同時,如何確保這些技術是為了人類福祉而服務的?
本月選書:失控的焦慮世代.
(2024).適合參加本活動的人有……
- 看了書,有滿滿的想法想跟同好分享 💡
- 看了書,但有些地方不太懂,想弄懂、想討論 🤔
- 沒看書,但想了解本書的哲學思想 🗯️
- 純粹想來場智性饗宴以打發時間 ⏳
活動資訊
▷ 導讀人:鄭凱元(中正大學哲學博士)
▷ 時間:2025 / 1 / 19(日),下午 2:00 - 5:00
▷ 地點:線上進行。報名成功者將收到線上會議連結,於活動時間在網路會議室中進行討論。
🔖 售票票種:
- 早鳥票: 300 元/人 ( 2024 / 12 / 30 ~ 2025 / 1 / 10 發售 )
- 單場讀書會: 400 元/人 ( 2025 / 1 / 10 ~ 1 / 18 發售 )
- 半年套票: 1,800 元/人(購票日起一年內可選擇參加 6 場次)
- VIP:僅限前此已購買年票者以及「哲學上癮」年繳方案、「熱愛智者」月/年繳方案訂閱者使用報名,需審核。VIP 資格以購買半年套票者或訂閱者的姓名與 email 為認證資料,資料不符者將無法通過審核。
報名方式:活動通線上報名
名額:20 人
退費說明:本活動不退費,活動期間因故無法參加者,可提早聯絡主辦單位轉讓票卷給他人使用。使用年票者可於活動舉辦前取消報名,將已報名的票卷延至後續場次使用。
報名截止:2025 / 1 / 18 24:00 或額滿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