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老子》的人,無不覺得老子的思想方法很特別。談政治、說人生,老子都以「陰柔」為原則,主張靜而反對動,主張退讓而反對進取,主張柔弱而反對剛強,初讀之下,讓人難以理解。尤其是西方人,在他們的文化傳統裡,根本沒有這樣的一套理論,對《老子》感到特別驚訝,好像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這也是《老子》近代以來在西方知識界得以流行的重要原因。
陰柔又和中國古老的生命學說——氣功理論有關。《老子》書中,屢屢用嬰兒的情形比喻完美的生命狀態,因為嬰兒雖然柔弱,生命的「元氣」卻最為旺盛。老子說:「專(摶)氣致柔,能嬰兒乎?」這一句的意思,是指把生命中的「氣」凝聚起來,引導至平靜柔和,像嬰兒那樣單純而無所思慮,天機活潑。我們知道,現在流行的氣功各家各派,在修煉時都要求做到全身放鬆,心氣平靜,避免情緒躁動,據說這樣可以達到養生的目的。看來,中國的氣功確是源遠流長。
進一步,老子又在更普遍的意義上說: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人和草木初生時,都是柔弱的,將近死亡時,才呈現僵硬狀態。柔弱是具有彈性、具有內在生命力的表現,而堅強、僵硬,卻是缺乏彈性、缺乏內在生命力的表現。
以上是從自然的生命現象中歸納出來的道理。這種道理運用於社會生活,就是主張柔順、退卻、忍讓,而反對以強硬的姿態進取和對抗。
仍用《老子》中的譬喻來說:一把刀子,磨得薄而鋒利,就不可能耐久。砍來砍去,很快會砍出許多缺口,變成無用的廢物。人也是如此。一個鋒芒畢露的人,處處爭勝,處處要壓倒別人,其結果是處處與別人發生衝突,而很快導致失敗。擴大來說,一個國家,如果自恃強大,四處挑釁,它的失敗也就不遠了。當年希特勒統治之下的德國,不是如此嗎?用老子的話,這叫「強梁者不得其死」。以上是說主動姿態。以老子的意見,在被動的情況下,也是以柔順為好。就像一場大風吹過,折斷的、倒伏的,是強壯有力的大樹,柔弱的小草卻安然無恙。
但是,人又怎麼能夠一味地忍讓,不求進取、不求成功呢?事實上,老子也不是這個意思。在老子看來,柔順不僅是自我保全之道,也是克敵制勝之道——所謂「以柔克剛」。只不過,「陰柔」是從反面獲取成功。
第一,水能處下,「居眾人之所惡」。俗語有云: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在老子看來,「水往低處流」,自甘於卑下,恰恰是一種了不起的德行。因為自處於下,水才能懷山襄陵,包容萬物。
第二,水柔順而不爭,能適應萬物的形態,而並不固守自身的特殊形態。在圓為圓,在方為方,在山成溪,在窪地成湖,無所不可。
第三,水雖柔弱,卻有恆久的力量。俗語說:水滴石穿。老子說:「攻堅強者莫如水。」因為水本無形,不可能被其他物體破壞,所以到最後,仍舊是水改變了其他物體。
第四,當然,這是一種比喻、象徵的說法,不宜死板地理解。它的關鍵在於:不爭勝,不好強,不固執,順遂形勢,恆常持久,善於應變,富有彈性,由此而達到「以柔克剛」的目的。
不少人用「陰柔」和「陽剛」的概念來分判中國文化與西洋文化。這兩大文化都是豐富而複雜的,很難加以簡單歸納,但這樣說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西洋文化,從古希臘時代開始,就崇尚力量,歌頌英雄主義,主張愛便愛得熱烈,恨便恨得透骨,喜歡冒險,渴望征服,寧剛強而折,不柔順而存,這些正是中國文化中比較缺少的精神。當近代西方人對中國文化,對《老子》、《莊子》產生濃厚興趣時,中國的思想家也把眼光注視到西方文化。魯迅鼓勵年輕人,首先要敢愛、敢恨、敢說、敢罵、敢笑、敢哭,甚至反對年輕人讀古書,他有他很深刻的道理。
各種文化都有其不同的長處,我們現時應提倡什麼,完全取決於我們需要什麼。從近代中國的情況來看,主要的問題是民族精神的萎靡不振,在長期的專制統治下民眾性格的奴化,因而,所謂「陽剛」之氣,積極進取、勇敢奮鬥的精神,對於中國人就顯得格外珍貴了。
※ 本文為出版社提供之文摘,摘自駱, 玉明.
(2020). 人生逍遙遊.
pp.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