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哲學】為什麼我們要花錢受苦——恐怖片或悲劇到底有什麼魔力? | 哲學新媒體
泛哲學

為什麼我們要花錢受苦——恐怖片或悲劇到底有什麼魔力?

痛苦藝術悖論
為什麼在看恐怖片的時候,我們會一面手摀著眼睛,又一面因好奇心迫切地想要知道接下來到底發生什麼事?到底是因素讓我們願意花錢去電影院看一場引起許多負面經驗的悲劇?我們一方面認為,...

您在這裡

難度:
1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看恐怖片、悲劇,或是恐怖小說?或者,為什麼在看恐怖片的時候,我們會一面手摀著眼睛,又一面因好奇心迫切地想要知道接下來到底發生什麼事?到底是因素讓我們願意花錢去電影院看一場引起許多負面經驗的悲劇?

有趣的是,我們一方面認為,人趨向避開日常生活中的恐懼、焦慮,或是悲傷等情緒,卻無法否認悲劇或是恐怖片對於人們的吸引力。如此互相牴觸的概念該如何解釋?或許我們可以透過哲學家的想法了解這個現象。

痛苦藝術悖論

Aaron Smuts 在其論文  "Art and Negative Affect" 中提出痛苦藝術悖論 (paradox of painful art):

  1. 人們會避開引發痛苦經驗的事物,且只會追尋帶給我們愉悅經驗的事物。
  2. 當人們欣賞被廣泛地視為是痛苦藝術的作品時(如:悲劇、宗教作品、悲傷的歌,或是恐怖片),會產生痛苦的經驗。
  3. 人們會追求被廣泛地視為痛苦藝術的作品。

這三個宣稱獨立看都成立,放在一起卻不一致。首先, 大都會認為 (3.) 「人們會追求被廣泛地視為痛苦藝術的作品」是無法否定的。在排除 (3.) 為假之後,接下來我們必須處理的是:如果人們都會避開引發痛苦經驗的事物,那麼到底是什麼動機,使得人們願意追求被廣泛地視為痛苦藝術的作品呢?以下將舉眾多相關理論中的其中三者以試圖解決上述的悖論。

轉化理論 (Conversion Theory)

休謨 (David Hume) 在文章 Of Tragedy 中,以悲劇作為探討對象。他的論點可以被視為針對上述悖論的 (2.) 的反思——「當人們欣賞被廣泛地視為是痛苦藝術的作品時(這邊僅指悲劇),就會產生痛苦的經驗嗎 ?」。休謨並沒有否定悲劇會帶給觀眾不適感,但他認為痛苦的經驗將透過呈現悲劇的敘事手法 (narrative eloquence) 轉化為愉悅感,成為欣賞者最主要的情緒感受。上述好的敘事手法,如呈現悲劇者生動描繪事物的才能、串聯可悲事件的藝術,以及處理各個故事所需的判斷能力等皆是構築觀眾愉悅感的重要因素。他接著提到:

透過這些手法,悲劇引發的不適,不但被另一種相反的感受征服並被抹去之外,這些強烈的情緒還被轉化為愉悅,並且擴大我們心中由敘事手法激起的喜悅。1

Smuts 在文章中說明,休謨提到的敘事手法能帶給欣賞者美感 (beauty),成為轉化為愉悅感受的因素。然而, 他也指出轉化理論的缺失在於休謨並沒有詳細說明整個轉化流程的機制為何。此外,轉化理論與一般人觀賞悲劇的經驗並不相符——我們可以找到許多作品,即便認同其厲害的敘事手法,痛苦的感覺(如噁心、悲傷、憤懣)仍然非常鮮明。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敘事手法的愉悅轉化作品本身引發的痛苦經驗。

補償理論 (Compensational Theory)

不同於轉化理論,提出補償理論的美國藝術哲學家 Noël Carroll 並不否認 (2.)。也就是說,他承認負面的作品會使觀眾產生負面的經驗。然而他提出這些作品帶給觀眾的樂趣大於痛苦,也就是人們會選擇追求這些作品的原因。

藝術帶給我們的恐懼感是我們願意付出的代價,因為我們想要知道那些看似不可能及未知事物的情節如何發展下去。2

以希區考克的名作《驚魂記》為例。這個經典恐怖片吸引觀眾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在於觀眾想要了解反派 Norman Bates 看似隨機殺害故事主角的主要動機到底是什麼。以補償理論來說,這樣的好奇心勝過我們對許多畫面引發的恐懼感所帶來的負面感受。同樣地,我們還能找到許多恐怖作品,用巧妙的情節布局吸引眾多欣賞者,並透過它帶來某種愉悅。

然而,這樣的理論可能也無法完整地說明為什麼我們對製造痛苦的藝術著迷。有些人似乎就是喜歡經歷被嚇的感覺,或是想要體驗血腥、虐待、創傷等事件所激起的強烈感受,我們似乎很難從那些作品中找到補償理論中所謂超過負面經驗的愉悅感,如充滿戰爭殘酷面的畢卡索畫作《格爾尼卡》,或是呈現肉體痛苦與折磨的芙烈達·卡蘿的畫作《 La Columna Rota》。另外,我們也可以舉眾多例子說明痛苦藝術品吸引我們的不會只是對於情節發展的好奇心而已。我相信,許多人在觀看《安娜貝爾》或是《鬼娃恰吉》的時候,對於娃娃產生的源起或未來遭遇、劇中角色的發展等並沒有多麼強大的好奇心,但仍自願被嚇或是感受恐怖的經驗。

後設反應理論 (Meta-response Theory)

哲學家 Susan L. Feagin 藉由反駁 (3.)——「人們會追求被廣泛地視為痛苦藝術的作品」的觀點,以後設的角度說明我們對痛苦的藝術品的著迷。他認為痛苦藝術品對於人類的吸引力在於:人類在經歷過這些藝術後,對於自己的反應產生的愉悅的感受。3

我們(透過這些負面藝術)發現自己對於邪惡、背叛者,以及不公不義事物本身持有負面的態度。這樣的發現,或者說覺悟,很合理地帶給我們滿足感。某方面來說,它代表著我們在乎人類的福祉,並且強烈否定任何以不道德手段摧毀上述福祉的力量。4

由於我不想因為劇透被讀者撻伐,以大家應該都看過的電影《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為例,很多觀眾在鋼鐵人犧牲自己而死的時候掉下難過的眼淚。以後設反應理論來解釋,我們經歷很難過的感受卻仍然願意繼續看下去這個電影,甚至認為它吸引人,在於我們對自己的反應感到滿意。因為它提醒我們身而為人的共同關懷。

後設反應理論或許能夠說明我們對悲劇的執迷,卻難以解釋許多較少引發觀眾同情、正義感的作品,特別是許多恐怖、血腥藝術作品。有些作品並沒有虐待、受苦等情節,而純粹呈現噁心、詭異等片段,而照樣吸引許多人的觀看。比方說,匈牙利電影《身體雕像》中,充滿很多令人反胃的畫面,像是嘔吐、解剖、人獸交等。劇中沒有人感到受害,卻激起觀眾強烈痛苦的感受。由此可知,後設反應理論適用的藝術作品也有其限制。

結語

以上藉由不同理論,反思為何我們喜歡追求帶給我們痛苦經驗的藝術品。不論套用何者,都有能夠被合理批判之處。悲劇與恐怖作品的吸引力也可能涵蓋許多複雜的因素,而無法僅利用「帶給我們的愉悅/樂趣與痛苦的關係」來解釋。除此之外,要了解這種現象,可能必須涉及更廣的學術理論,像是心理學、醫學等以全面了解。不可否認的是,「花錢找罪受」是個有趣且值得探討的議題。

  • 1. Hume, David. Essays, moral, political, and literary. United Kingdom: James Walker, 1825, p. 215. 原文:"By this means, the uneasiness of the melancholy passions is not only overpowered and effaced by something stronger of an opposite kind; but the whole impulse of those passions is converted into pleasure, and swells the delight which the eloquence raises in us."
  • 2. Carroll, Noël. The Philosophy of Horror, or, Paradoxes of the Heart. New York, NY: Routledge, 1990, p. 186.
  • 3. Feagin, Susan. Monsters, Disgust and Fascina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65 (1992): 75–84. ——. The Pleasures of Tragedy.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0.1 (January 1983): 95–104.
  • 4. Ibid, p. 98.
台大工管系畢業,現居美國從事資料分析。沒有哲學背景,但對哲學情有獨鍾。喜愛辯論和嘗試新事物。    ... 更多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