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建構人類文明哲理。
發跡、承襲、轉變、發展乃至衰頹,思索西方「現代」文化危殆根源。
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上半的四百多年歲月,是西方文化思想最蓬勃變動的時期。人類思想自宗教神本轉成世俗人本;並開始強調理性及對自我主體性的肯定,確立了追求建構「自由民主」體制之精神。而對於世界的「解魅」,從自然規範的承受者轉變為駕馭者,更為工業革命的思想奠基。這是「文化現代性」發展的時代,一切欣欣向榮,人們對於外來刺激抱著期許與進步的期待。
隨著時代演進,文化現代性的內涵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發生了質變,由古典的「本體性理性」切換為「工具理性」,同時以實用性的探索取代了求真求善的特性。然而追求主體性的建立,反而成了個體與全體的分裂,尤其在文化現代性發展下所滋生的產物──資本主義,默默迫使人類成為生產大軍中的一員。現代性的初衷,人類對自我的探索與追求,卻反而導致人類成為機器與市場的附庸。
「現代哲學」的反思,迄今猶是學界爭論不休的問題。蔡美麗教授傾盡畢生智識,濃縮淬鍊出此通達古今、脈絡相承的巨作《現代西洋哲學史》。本書概括討論西方現代文化的特質,藉由三十多位哲學家的思想,其哲學理論如何催生文化現代性,引導衍變、發展乃至產生的危機、困境,進而思索西方現代文化的出口。於四百多年的哲學思想發展中,歸納評析西方現代文化的基本概念之演化過程,並試圖探究挖掘出潛藏在這些概念下,西方現代文化面臨的岌岌命運。
蔡美麗
台灣大學哲學系學士、碩士,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哲學系博士,政治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著有《胡塞爾》、《黑格爾》、《維納斯之變顏》等,專長為現象學、尼采、海德格、當代西方哲學等。
|上冊|
代序:知性的「奇幻之旅」
導論:現代性及其困境
第一篇|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思潮:人類理性主體之萌芽與宇宙圖象之轉型
第一章:前言|工商業社會之形成與現代文化精神之醞釀
第二章:人文景觀之轉換
第三章:宇宙圖象之改變
第二篇|現代自然科學之萌芽:工具理性概念之出現與大自然之除魅
第一章:前言|自然科學研究方法之鑄成與人對大自然宰制的開始
第二章:克卜勒、伽利略、培根
第三篇|大陸理性論:三十年宗教戰爭陰影中的理性之光
第一章:前言|現代主體概念之三變與自然世界表象化之肇始
第二章:笛卡兒
第三章:笛卡兒主義的傳承者:巴斯噶、馬爾布蘭西與格林克斯
第四章:史賓諾莎
第五章:萊布尼茲
|中冊|
第四篇|英國經驗論:經驗世界之回歸
第一章:前言|形上學秩序的崩解與民主政治的萌芽
第二章:霍布斯
第三章:洛克
第四章:柏克萊
第五章:休姆
第六章:法國啟蒙主義與盧梭
第五篇|批判哲學:承先啟後樞紐的康德
第一章:前言|啟蒙精神之巔峰與美的救贖之肇始
第二章:康德(上):人類認知能力之反省
第三章:康德(中):康德對人類德性踐履行為之反思
第四章:康德(下):《判斷力之批判》,審美作為自由與自然之融通者
|下冊|
第六篇|德國觀念論(上):浪漫主義狂潮中的兩大哲學系統
第一章:前言|德性的奮鬥與藝術的玄觀
第二章:費希特
第三章:謝林
第七篇|德國觀念論(下):黑格爾與德國式懷鄉病
第一章:前言|現代性危機之哲學反思與解決方案之提出
第二章:黑格爾哲學萌生的時代背景與早期的哲學論著
第三章:何謂絕對精神
第四章:也談辯證法
第五章:解讀《精神現象學》:人類發現自我的歷程
第六章:《哲學百科全書》中的邏輯論、自然論及精神論
第七章:客觀精神:黑格爾的社會組織、政治結構理論及歷史哲學
第八章:絕對精神之自我知解過程──美學、宗教哲學、哲學史
第九章:結語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