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王學原惡論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晚明王學原惡論

  • 難度
    0
    評價
    尚無評價
    作者(群): 陳, 志強
    出版社: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年份: 2018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人性非惡?惡從何來?如何去惡?

雖然理論上去「惡」與為「善」是修身的一體兩面,但歷史上「惡」的議題卻少見顯題與系統的論述。本書作為一部「即哲學史以為哲學」的學術專著,即旨於從哲學史角度清理晚明王學──自王陽明以降,下轄陽明後學,直到劉蕺山為止──的理論資源,繼而系統地開拓出一套關於「惡」的哲學理論。全書涉及的議題包括:(1)先秦與宋代儒者對過惡問題的開發;(2)王陽明對人性異化過程的分析;(3)王龍溪與羅近溪對意念歧出機制的揭示;(4)羅念菴對修道學者之過的診治;(5)劉蕺山對前賢惡論集大成的總結。期望本書的出版,可以推進學界對「惡」的問題的理解。

陳志強
香港人,1985年生。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2017-)。過往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2015-17)及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2016-17)。2014-15年獲頒富布萊特(Fulbright)-研資局香港研究學者獎,赴美國波士頓大學擔任訪問學人。主要研究領域爲宋明理學、中國哲學史、比較哲學等,近年的學術研究主要集中在儒學傳統中「惡」的理論。研究論文曾發表於《漢學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清華學報》、《東吳哲學學報》等學術期刊。

目錄

序一 讀《晚明王學原惡論》/鄭宗義
序二 良知學籠罩下的惡的問題/楊儒賓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主題與方向
  二、研究進路的澄清
  三、章節結構的安排

第二章 理論淵源——論先秦與宋代儒者的過惡思想
  一、前言
  二、先秦儒者過惡思想的簡述
  (一)孔子
  (二)孟子
  (三)荀子
  三、兩宋儒者過惡思想的簡述
  (一)周濂溪
  (二)張橫渠
  (三)程明道
  (四)陸象山
  四、小結

第三章 「意」的墮落——王陽明論「惡」之起源
  一、前言
  二、陽明論「惡」的來源
  三、陽明的去惡工夫及其「一滾」面向
  四、「人性圓融說」在善惡問題上的理論意義
  五、小結

第四章 「念」的歧出——浙中與泰州學者「惡」的理論研究
  一、前言
  二、「念」的歧出及「知識」與過惡的關係
  三、當下自反的去惡工夫
  四、小結

第五章 知見空言——羅念菴論「學者」之「過」
  一、前言
  二、「學者」知見空言之「過」
  三、針對「學者」之「過」的去欲工夫
  四、小結

第六章 集大成者——劉蕺山對「惡」的議題的總結
  一、前言
  二、陽明與蕺山過惡思想的理論關聯
  三、《人譜》及其對「惡」的議題的總結
  (一)〈人譜正篇〉
  (二)〈人譜續篇二〉
  (三)〈人譜續篇三〉
  四、小結

總結
引用書目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