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的形成有何限制?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認同的形成有何限制?

文 / 陳敏心(師大附中應屆畢業生,第五屆臺灣青年哲人獎佳作

當我們提及「認同」二字,通常這個詞彙總是會與特定的認同對象一起出現,且其認同的對象必為複數,也就是某一種群體。具體用詞如「性別認同」「國家認同」「民族認同」等等。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非常習慣自己既有的認同,並不遺餘力地捍衛自己認同的價值觀,而甚少真正以中立視角探究自己的認同型式,亦或是它從何而來。然而,「從來如此、我一直都是這樣」便是完美的、沒有盲點的嗎?顯然不盡然。個體自我認同的形成必有其限制。但不可否認的是,不同的認同存在差異,有時相互衝突,有時又相安無事。而人類在心理上也以此區分親疏遠近,因此我們產生了個體差異,進而形成不同群體,以此造就了豐富的世界。

當我們將目光聚焦在個體上時,所有「認同」又都可以概括成「自我認同」。因為不論是性別、國籍、民族或是其他不同團體的認同,到最後都是尋找「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應該是什麼樣子?」等關於「我」的定位與建構的問題的答案。關於自我認同,維基百科給出了以下定義:「一個人的身分被定義為一個人的自我建構的整體,其中一個人在當下自我詮釋的方式,表達了一個人如何像過去那樣自我詮釋與一個人如何渴望未來自我的模樣之間的連續性。」用白話的說法,自我認同,就是指一個人對某類價值觀以及行為的認可,進而也遵照這些價值觀行動,並認為這是「理想狀態的自己」。

要釐清自我認同形成可能受到的限制,首先了解人類認同形成的方式及過程。以心理學的角度而言,自我認知 (Self-Awareness) 與自我認同 (Self-Identity) 是兩個不同但相關的概念,人首先認知到自我,然後開始發展自我認同。以自我認知 (Self-Awareness) 的角度而言,嬰兒在六至十八個月之間,會開始認知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在二至三歲之間開始有自主行為的意識,並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對自我意識、社會角色及規則、自我形象等等方面的認識。直到青春期,開始大量地探索自我身份、確立自己的價值觀與道德觀等。而青春期也是除了性別認同以外的其他自我認同 (Self-Identity) 開始發展與確認的重要時間段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orton & Company.)。

自我認同形成的方式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身份擬定 (Identity Diffusion)、 身份早期承諾 (Foreclosure)、身份危機 (Moratorium)、身份達成 (Identity Achievement) (Marcia, J. E. (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In J. Adelson (E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Wiley.) 。一個人的自我認同在身分擬定階段並無明顯的方向。當進入身分早期承諾階段,他們已經被動地接受來自周圍環境的資訊與認同。而在身分危機階段,個體開始質疑先前接受的價值觀與道德觀,並開始嘗試與先前不同的角色,以找到真正與內心相符的自我認同,最終達成一個穩定且成熟的自我認同。值得一提的是,並不是所有人在一生中都會進入身份危機 (Moratorium) 階段,部分成年人的自我認同可能一生都停留在前兩個階段,他們的自我認同在一生中都沒有受到過挑戰。

在漫長的對自我認同的連續塑造中,茲認為型塑認同的原動力與唯一影響因素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個體接收或蒐集的訊息種類的豐富程度」。此處的「訊息」不單指以文字或語言傳遞的價值觀或意識形態,而是泛指個體所有接收到的、不限形式與來源的各種資訊,也包括肢體語言、對各種事件間的邏輯關係的認知,亦或是他人在不同情況下的反應與期待等等。凡是能被個體接收到的任何形式的訊息,統稱為資訊。

這個概念可以類比為那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You are what you eat。人們成長過程中,他們攝入的資訊就如同心智的糧食,給予靈魂養分,同時也塑造它的形狀。一個人當下的自我認同,可以說是由他們在不同自我認同行成的階段與之所攝入的資訊堆疊而成。而個體對信息的「反應」,也就是大腦中「面對不同資訊,應該如何行動?」的指示,本源上也是來自於更先前他們接收過的資訊。所以與其談論「形成的限制」,不如將命題精確為「個體所能攝入的、會影響他們自我認同的資訊類型可能受到甚麼限制?」可能更能解釋認同形成過程中最核心的影響因素。

若以不同階段作為分類,個體在身份擬定 (Identity Diffusion) 與身分早期承諾 (Foreclosure) 階段,所攝入的資訊類型最大的限制來自其所在的環境。

環境中最明顯的壁壘便是語言與民族文化所傳達的敘事結構與邏輯的不同。語言會影響人的思考框架,而文化藉由語言深植於人們心中。這種背景資訊同時影響了幼兒時期與青少年時期的自我認知與自我認同。以中文社群中的性別為例,性別的認識通常由幼兒時期的自我認知逐漸在青少年時期轉變為對性別群體的認同。但語言中既有的用詞語敘述邏輯可能會對性別認同產生限制。大部分兒童在三到五歲間會開始對自己的性別有明確的認識,但我們日常所使用的詞彙並沒有非二元性別的通用詞,所以大部分兒童會自我認知為二元性別中的其中一個(亦即男性或女性),而沒有、或較少,在性別概念剛萌芽時,能從常用語言中認知除了男性與女性之外的其他性別。非二元性別的資訊,常常需要等到個體對這部分感到不適或困惑而開始探索時,才有機會接觸到。在非二元性別群體中,他們常常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額外探索、描述資訊,才能破除語言中二元性別框架對他們帶來的限制。

隨著成長,個體開始面對更複雜、廣闊的世界,同時能夠自主攝取不同資訊。然而,雖個體不完全囿於家庭或原生文化給予的資訊,但仍舊會受其影響。若此時,個體能夠開始自主攝入原生環境以外的資訊,就有機會對自已的身分認同有更多區別於以往的認識,開始推翻先前在身份擬定與身分早期承諾階段時被環境給予的資訊所塑造的身分認同。此時,個體進入身份危機 (Moratorium) 階段。此時,個體身分認同最大的限制因素是他們個人能夠「餵養」自己的資訊以及其方式。在這個階段,會受到資訊限制的,不只有認同的「種類」,也有個體對角色認同「內容」的不同理解及認知。以社會角色認同為例,傳統上認為「女人」(此處的女人,指傳統性別二元論下對生理女性的設想與期待)的義務就是擁有溫柔、賢慧、擅長做家事等等特質,且不需要擁有事業,應該與一名男性結婚,養育下一代並留在家裡照顧家人。這也是很多女性在身份擬定 (Identity Diffusion) 與身分早期承諾 (Foreclosure) 階段會被環境灌輸的觀念、資訊。但若是女性個體認為先前被灌輸的觀念與他的內心不相符,他可以藉由教育或網路、書籍,「餵養」自己區別於以往的資訊,蒐集更符合他們內心信念的資訊,他們可能會開始對舊有認知身分認同的內容產生懷疑、動搖,進入身份危機 (Moratorium) 階段。他們對「女人」這個角色的內容有新的理解,如:女人更應該擁有獨立的經濟價值而不只有附庸的家庭價值、女人也能勇敢、強大等等。而後他們破除以往的限制,去競爭、去開創自己的可能性,最終找到心之所向,進入身份達成 (Identity Achievement) 階段。以此為例可知,個體能夠進入身分危機階段,最大的動力就是藉由教育、網路、書籍等等,「稀釋」原生環境的本有的資訊,自主選擇自己涉入新的資訊。進而對自我認同產生動搖與思考,也才有可能進入身分達成階段,擁有穩定且成熟的自我認同。此外,長期攝入多樣性的資訊,也可能影響個體思想的彈性,使他們面對新資訊時更容易思考而非單純反駁,使他們更有可能重複以上兩個階段,不斷完善自己的自我認同。

若個體的自我認同受到資訊豐富程度的限制,無法經歷身分危機與身分達成階段,會對他們有什麼負面影響嗎?茲認為,這可能會為每個個體帶來無法言說卻又真實存在的痛苦。因為人生的部分幸福感來自於個體意識中的自我認同與個體事實的相符程度,而人生大部分的痛苦都來源於腦中設想與現實事實不符的違和感。而若一個人無法找到真正與其內心相符的自我認同,那麼他將終生徘徊於無法自我成就的痛苦感之中。

總的來說,自我認同的形成是個連續性的過程,而在不同階段所接觸的資訊,是影響個體自我認同的核心因素。個體的自我認同的形成,不可否認地受到生長環境的限制,也會因個體所能獲取的資訊存在盲點而有侷限性。但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教育、網路、書籍,抑或是轉換環境,來「餵養」自己更多不同的資訊,嘗試更多不同的角色,不斷打碎、重組,以此來找到與內心真正相符的自我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