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至中葉《易》學十家之類型研究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清初至中葉《易》學十家之類型研究

  • 難度
    4
    評價
    尚無評價
    作者(群): 楊, 自平
    出版社: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年份: 2017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鑑於學術史論及清中葉《易》學為了強調時代特色,皆以漢《易》派為代表,本書採取不同研究視角,強調彰顯《易》學發展的多元性,故針對清初及清中葉的《易》學,分別就圖書《易》學、漢《易》派、宋《易》派,及歸本《易》經傳、強調致用與建立體系的《易》家進行類型學研究,探討黃宗羲、李塨、惠士奇、張惠言、王又樸、汪紱、程廷祚、晏斯盛、莊存與、焦循等十家《易》學,以呈現清初及清中葉《易》學的豐富面貌。清代《易》家在圖書《易》及對漢《易》、宋《易》承繼與開展有重要貢獻,且多強調回歸《易》經、傳,亦重視經世致用及建立體系,義理方面有重氣及正視人的氣質、欲望,這些都是清代《易》學值得稱道的重要成就。

    楊自平

    臺灣彰化縣人,1970年生。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儒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央研究院短期訪問學人,並曾獲中大學術研究傑出獎。專注《易》學及儒學研究,旁涉《史記》學、三國學。著有《儒學的現代詮釋與時代關懷》、《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明代學術論集》、《吳澄《易經》解釋與《易》學觀》、《梨洲對明代儒學的承繼與開展》,並與楊祖漢教授合編《綠色啟動:重探自然與人文的關係》(共三冊)及《黃宗羲與明末清初學術》。此外尚有〈論古史派《易》學之後的《易》學開展〉、〈胡炳文《易》學學統的建立與《本義》會通眾說析論〉、〈熊良輔《周易本義集成》治《易》特色析論〉等十餘篇期刊論文、專書論文及會議論文。

自序
緒論

第壹篇 開啟宋《易》圖書學反省之先河

第一章 黃宗羲的象數觀及釋《易》實踐

一、前言

二、論象、數

三、治《易》立場與釋《易》實踐

四、氣本論的《易》學哲學

五、結論

 

第二章 李塨即象明理的主張與辨圖書、重禮樂致用

一、前言

二、即象明理的《易》學觀

三、辨析卦變說及主張重卦說

四、釋經實踐

五、辨圖書

六、結論

 

第貳篇 對漢《易》的承繼與開展

第三章 惠士奇《易說》的訓詁、釋象與義理發揮

一、前言

二、宗漢《易》的治《易》立場

三、釋《易》訓詁

四、論象與釋象

五、訓詁以明經義與義理發揮

六、結論

 

第四章 張惠言禮象釋《易》及《易》學哲學

一、前言

二、由漢《易》上溯聖人本旨

三、對虞、鄭《易》禮的承繼與開展

四、論乾元及經權哲學

五、結論

 

第參篇 對宋《易》的承繼與開展

第五章 王又樸的方法論及義例、義理釋《易》

一、前言

二、歸本《易傳》與釋《易》方法的反省

三、承繼李光地採義例解《易》

四、以本氣、變氣概念釋《易》

五、義理釋《易》歸本儒家思想

六、結論

 

第六章 汪紱對朱子《易》的承繼與開展

一、前言

二、《易經如話》與《易經詮義》之成書及釋《易》主張

三、宗朱的治《易》立場與恢復《易》的本來面目

四、本於致用的釋《易》實踐

五、基於卜筮之用的《易》學哲學

六、經學家治經與經學學者治經

七、結論

 

第肆篇 歸本《易》經傳的《易》家

第七章 程廷祚依《易傳》建立義例與易簡哲學

一、前言

二、對前賢舊說的抉擇

三、對義例解經的反思

四、《周易正解》的解經實踐

五、「易簡」哲學

六、結論

 

第八章 晏斯盛主張象、理、占一體及易簡哲學

一、前言

二、對歷代《易》學的反省與治《易》立場之抉擇

三、以成卦原則及成卦後原則的二重區分論通例

四、以傳解經之釋《易》主張與實踐

五、「易簡」哲學

六、與程廷祚《易》學之異同

七、結論

 

第伍篇 強調致用與建立體系的《易》家

第九章 莊存與的卦氣理論與儒家倫理思想

一、前言

二、論作《易》與治《易》

三、莊氏《易》著的關聯性

四、三才之道相貫通的《易》學哲學

五、結論

 

第十章 焦循基於卦變說建立的《易》學哲學

一、前言

二、旁通卦變理論

三、建立全面通貫的通例

四、釋「易」、「太極」與「元」

五、釋「道」、「命」與「性」、「情」、「才」

六、論焦循的改過說與經權觀

七、結論

總結

附錄:六十四卦卦象圖
引用書目
索引
人名列表

 

自序(摘錄)

從事明清《易》學研究已十餘年,由明代到清初的《易》學,再進展至清中葉的《易》學研究。二○一二年的《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一書,針對明清之際儒林及殿堂《易》學進行深入研究,指出這段時期的《易》學是接續前代發展而來,然不宜逕認定為程朱《易》學,或朱子《易》學一系,需將各家《易》學放在《易》學史的脈絡下探討其治《易》目的,論斷其定位與價值。這段時期的《易》家,多能兼重古今,正視同時期的《易》學成果,具有保存當世文獻之功。

本書之研究乃接續前書,關注清初及清中葉的《易》學十家,進行類型學研究。全書各章由已發表之十篇單篇論文改寫而成,看似各自成篇,然實先構思整體架構,分別完成後,再匯聚成書。

各章重點分述如下。第壹篇「開啟宋《易》圖書學反省之先河」第一章〈黃宗羲的象數觀及釋《易》實踐〉,黃宗羲為明末清初重要思想家,著有重要《易》著《易學象數論》。鑑於前賢多側重梨洲的象數考辨成就,遂將重心擺在探討梨洲的正面主張,尤其是如何論象數及釋《易》辭。梨洲肯定《易》本有之象有七類,並強調各卦皆有「總象」與「分象」,並將象與義結合,以整體與部分解釋卦與爻的關聯。又結合古代農牧生活,運用天文、曆法觀念,及周代禮樂制度釋《易》。治《易》立場屬義理派,然不廢釋象,《易》學哲學屬氣本論系統。梨洲以天文及三代社會文化釋《易》,開啟現代《易》學的先河,對清代《易》學,甚至現代《易》學都有極大貢獻。

第二章〈李塨即象明理的主張與辨圖書、重禮樂致用〉,本章旨在探討李塨《易》學的淵源與特色。李塨承繼毛奇齡重視釋象及辨宋人圖書之學,但李塨主重卦說,不取毛奇齡移易說。在治《易》宗旨及釋義方面,李塨承繼顏元實學,重在明禮樂致用。李塨的《易》學觀為即象明理,既重釋象,亦強調明人事之理。李塨重要貢獻是對清初考辨宋圖書《易》學的諸多看法加以彙整與抉擇,並提出個人的見解,使清初考辨圖書《易》的成果得以較全面呈現。

第貳篇 「對漢《易》的承繼與開展」,第三章〈惠士奇《易說》的訓詁、釋象與義理發揮〉,本章藉由惠氏辨正舊說與自立新說探討惠氏的訓詁、論象與釋象,以及訓詁、釋象與經義之關聯及義理發揮,並指出惠氏《易》學的限制。同時也考察惠士奇對惠棟的影響。惠氏的治《易》立場是宗漢學,治《易》方法是由訓詁以明義理。惠氏亦提出《易》例,此為惠棟所承繼。惠棟《周易述》除釋《易》經傳,另有〈易微言〉,提出「元」、「隱」、「潛」諸用例。且〈易微言〉不僅引《易》經傳使用該術語者,亦援引經、史、子及傳注使用該術語的文獻,此作法實亦受惠氏注《易》多引證諸典籍的影響。此值得留意者,《周易述》中,惠棟的注、疏,有多處直接引用惠氏的結論,但未保留惠氏的論析過程,甚至未標明出自惠氏。整體而言,惠氏父子的《易》學在乾嘉時期有其重要性,值得關注。

第四章 〈張惠言禮象釋《易》及《易》學哲學〉,張氏宗虞氏《易》,實欲藉此上溯田何《易》、孔門《易》,其透過通貫專家《易》探究聖人之《易》。除通貫虞氏《易》,亦進一步結合鄭玄《易》,認為卦、爻辭中禮象,皆可由卦象見出,故致力說明禮象得象之由,並與諸經論禮相互參照;亦對虞、鄭《易》禮的發揮,提出以人性、太極作為禮的根源。並強調禮的精神及作用。在《易》理方面,提出透過習禮、行禮以遷善改過、守正行權的主張。不僅對漢《易》有所開展,對清代乾嘉《易》學發展亦有重大建樹,值得重視。

第參篇 「對宋《易》的承繼與開展」,第五章〈王又樸的方法論及義例、義理釋《易》〉,王又樸為清中葉宋《易》派的代表,推尊程、朱《易》,亦關注清初《易》家李光地、刁包等《易》學。《易》學特色有四:一、歸本《易傳》與釋《易》方法的反省;二、釋《易》方式上承繼李光地採義例解《易》;三、釋《易》觀點乃基於氣本論體系,以本氣、變氣概念釋《易》;四、義理釋《易》歸本儒家思想。然其限制在於每爻必取爻變的作法不免流於僵固。透過研究王氏《易》學可見出清中葉宋《易》派的特色,亦可見出對清初宋《易》派的承繼與開展,繼續為宋《易》找出可能的新契機。

第六章 〈汪紱對朱子《易》的承繼與開展〉,汪紱著有《易經如話》及《易經詮義》兩部《易》著,前者以簡要的文句釋卦爻辭,欲讀者順其解說而體悟《易》理之精微,後者則側重對朱子《易》的闡發。特別肯定朱子視《易》為卜筮之書及論占筮之法,在治《易》實踐與體用兼重的主張是一致,既重視對《易》的理、象、數的解析,亦強調《易》辭在占筮上的運用。有關理氣、心性及工夫實踐的論述大抵本於朱子,關注重心在具體應世可能面對的問題。既主張明盛衰循環之理,亦強調盡人事。汪氏《易》學為現代《易》學提供可行的發展方向,既接受《易》為卜筮之書的說法,又能重視易象、易辭所涵具的人生義理,學《易》者用心瞭解自身的才德、處境,便能透過《易》得到指引。使《易》不是只教人明吉凶,而是具有實際指引作用的明燈,為現代《易》學提供珍貴的參考觀點。

第肆篇 「歸本《易》經傳的《易》家」,第七章〈程廷祚依《易傳》建立義例與易簡哲學〉,程廷祚《易》學屬義理《易》。程氏反省時人治《易》常為歷代《易》學所限制,不能就經傳本身加以探究,在釋《易》立場毅然拒絕歸依程朱,連歷代普遍採用的承、乘、比、應的說法都加以質疑。程氏藉由〈繫辭傳〉,發展出易簡哲學,並重視天人性命之理,及開物成務的理想。程氏《易》學的獨特性有三:一、異於前代《易》家著眼於六畫卦象,反著重三畫卦,以上、下二體之象釋卦爻辭。二、易簡哲學重視乾、坤,以其純陽、純陰之故。三、於三畫卦不取天、地、雷、風、坎、離、艮、兌等具體物象,而採抽象義的卦德,即健、順、動、入、陷、麗、止、說,即不依〈大象傳〉以具體物象解釋上下卦,而取〈彖傳〉常使用的三畫卦的卦德。程氏義理《易》學在清中葉有其獨特處,值得探究。

第八章 〈晏斯盛主張象、理、占一體及易簡哲學〉,晏斯盛強調《易》為聖人藉卜筮以明義理之書,主張即《易》以明象言理,並以一陰一陽的易簡思想為《易》的核心義理。晏氏以成卦原則及成卦後原則的二重區分論通例,成卦原則據〈繫辭傳〉肯定重卦說,據〈雜卦說〉談反對卦變;成卦之後,自然可就六畫卦作整體考察。後人對晏氏《易》著體例提出三點批評:一、擅自於六十四卦各爻爻辭前畫一全卦而間以一動爻;二、割裂傳文以附經文;三、重新編排《十翼》篇目次第的用意無法理解。然這三點實與晏氏視《易》為卜筮之書及欲羽翼《易》經傳的理念有關。釋象作法主張不可悖逆卦義,並據《易傳》釋象,且並非全面釋卦爻辭取象。義理釋《易》的重心在發揮陰陽之理,據《易傳》一陰一陽、乾元、易簡、時、幾等概念加以融貫,建立獨特的易簡哲學,發揮《易》重視時變的特性。此外晏氏《易》學與程廷祚《易》學有相近及相異處,可相互對照研究。

第伍篇 「強調致用與建立體系的《易》家」,第九章〈莊存與的卦氣理論與儒家倫理思想〉,本章聚焦在莊氏《易》學特色,並著重在三大面向:一是關注莊氏《易》的作者與讀者相關議題,二是莊氏《易》著間的關聯性,三是莊氏《易》學哲學的特色。莊存與治《易》直探《易》經傳,開掘聖人宗旨,視《易》乃聖人以真誠無私之心紹述天地之道,治《易》者亦當以誠心理解經典,體悟諸聖之德業。其《易》學重要性有三:一是主張治《易》不宜受制於《易》學大家,應重視《易》經傳本身,掌握微言大義。二是對漢代卦氣說的解釋與開展,既解釋漢代卦氣理論為何始於〈中孚〉終於〈頤〉,以及先後次序安排的意義等;又據〈說卦傳〉作「八卦觀象圖」,將八卦與四時、方位合理對應,將《易》論人事與地理方位及天時、節候相對應。三是提出三才相貫通的《易》學哲學,強調透過修身及倫理實踐成就人道,參贊天地。並以三綱架構論人事,指出親親尊尊的原則,顯豁《易》如何明人事。

第十章 〈焦循基於卦變說建立的《易》學哲學〉,焦循提出一套嚴謹的卦變系統,用以通貫整個卦畫與卦爻辭,使整部《周易》的卦象與易辭緊密結合。此外,亦異於前賢針對《易傳》的「乾元」、「太極」等作宇宙論義的發揮,而是就經傳通例,佐以訓詁,作整體解釋。即便性善論及經權說,雖有義理發揮,然仍與經傳相關聯。而焦循的性善論及經權說頗具新義,在清中葉義理思想具有重要性。焦循《易》學不廢漢儒說法,然與漢《易》迥然不同,亦異於惠棟、張惠言的《易》學,在清中葉及《易》學發展史上自成一家。

除第一篇黃宗羲、李塨《易》屬清初時期,其餘各篇皆為清中葉《易》學,或稱乾嘉《易》學。本書實植基於前賢的研究成果,包括梁啟超、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朱伯崑及汪學群對清代《易》學史的研究,以及關於清代專家《易》、專題《易》的研究,期接續前賢研究成果,找出有爭議或尚未被關注的議題,透過深入研讀清《易》家原典,找出解決之道,提出研究所得。

透過本書之研究,深覺清代《易》學內容豐富而深刻,既深入研析《易》經傳,又用心掌握前賢研治成果,並結合時代思潮,對漢《易》、宋《易》均有所承繼與開展,為《易》學開啟新局,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