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何為哲學與宗教?終極關懷與初始關懷 | 哲學新媒體
來稿

何為哲學與宗教?終極關懷與初始關懷

《如何認識世界與自我》書摘
當人思考人生意義的問題時,就是在問終極關懷的問題。我為何而存在?幾乎世上所有宗教都關心此問題,並就此提出解答。這問題是普遍的,因為人人皆會問;也是無條件和無限的,因為它不會隨著時空等條件而改變;也是全體的,因為這問題針對的是整個人生的存在意義。

您在這裡

難度:
1

文 / 譚家博

討論

你的夢想是什麼?

終極關懷與初始關懷

人生中很多關懷,例如對成績、工作、收入、居住環境、生活享受的關懷,往往都只是暫時性的。但卻有些追求卻是長遠甚至永恆的。例如人總是喜歡俊男美女,總是喜歡享樂、討厭吃苦等。

《如何認識世界與自我:大學哲學通識入門》插圖(時報出版提供)
我們可以大致將這些價值分成四大類:

1.美學價值:追求情欲享受,屬於現世

2.道德價值:追求德性和倫理,屬於現世

3.認知價值:追求知識,屬於現世

4.宗教價值:追求超越

然而,在這四類價值中,只有宗教是「超越現世」的,因為宗教本身就是追求某個超越者(上帝)或狀態(涅槃)。神學家田立克 (Paul Tillich) 將這種對超越的追求稱之為終極關懷。他說:

我們的終極關懷是指向決定我們存在或不在之事。只有這些語句才是在神學上處理其對象,使之成為對我們存在或不在之事。(作者漢譯自田立克《系統神學》第一冊,頁14)

全體的關懷是無限的:當面對終極、無條件、全體而無限的宗教關懷時,連一刻懈怠或喘息也不可能。(作者漢譯自田立克《系統神學》第一冊,頁11-12)

何為終極關懷?

當人思考人生意義的問題時,就是在問終極關懷的問題。我為何而存在?幾乎世上所有宗教都關心此問題,並就此提出解答。這問題是普遍的,因為人人皆會問;也是無條件和無限的,因為它不會隨著時空等條件而改變;也是全體的,因為這問題針對的是整個人生的存在意義。

與之相反,暫時性的關懷,被田立克稱之為初始關懷 (preliminary concern)。假設你好不幸上了由譚博士任教的哲學通識必修課,你覺得好無聊,想馬上離開,但課堂到十二時四十五分才結束,現在才十一時半。當下你的初始關懷就是:「悶能死人的啊,我要馬上離去!」但當時間去到十二時四十五分下課了,這初始關懷便煙消雲散了。這就說明,初始關懷隨時間、空間等條件而改變。因此,田立克認為,初始關懷是有條件、個別而有限的。

初始關懷與終極關懷之間有何關連?

初始關懷並非與終極關懷毫不相干。因為人在問「終極關懷」的問題時,總是在特定的處境下提問:既然如此,人難免要用當下的初始關懷去表達「人生意義」如此抽象的問題。例如你覺得譚博士的哲學課好悶,這是一種初始關懷,背後表達了你對「悶」的價值否定以及對「有趣」的價值追求,這正是一種終極關懷。如此一來,初始關懷就成了表達終極關懷的工具。

《如何認識世界與自我:大學哲學通識入門》插圖:終極關懷與初始關懷之關係(時報出版提供)
不過,要留意的是,初始關懷永遠不可能成為終極關懷,只能作為終極關懷的表達工具;如果我們將初始關懷提升成終極關懷,就會產生混亂。最容易出現混亂的例子就是政治關懷。在田立克的理論框架下,政治關懷是初始關懷,因為政治問題總是針對特定的政治處境而生;故然,政治關懷可以表達一些終極價值,如人權價值,但如果人將某一種政治主張或意識形態,當成是放諸四海皆準、人生最高的意義追求,那就有問題了,因為政治關懷事實上不是普遍而永恆的,一旦歷史、社會、地理等條件改變,政治關懷就改變了。如果人卻仍以為舊有的政治關懷是永恆不變的普遍原則,死抱意識形態不放,就會與時代脫節;如果這些人還是掌權者,就會引起社會動盪。

終極關懷與哲學和宗教有何關係?

田立克認為,宗教關心的是終極關懷,也就是存有的意義;但哲學關心的卻是「存有自身的結構」(《系統神學》卷一頁22)。

在田立克的框架下,哲學旨在分析存有的結構。例如形而上學 (metaphysics) 研究何為存有,知識論 (epistemology) 研究何為知識,倫理學 (ethics) 研究何為道德等等,都是在分析結構。

但這劃分仍有問題:若套用於東亞哲學,即可發現大部分的哲學流派關心的不是存有結構,而是存有意義。例如儒學關心實踐仁,佛學關心離苦得樂,道家關心逍遙等等。他們更關心的是人生意義。如此一來,在東亞的處境,似乎我們難以區分宗教與哲學。

哲學家楊德爾 (Keith Yandell,1938-2020) 則改以「診斷」與「治療」去定義宗教。他說:

宗教提出診斷(對人類所面對的基本問題的描述)以及治療(永遠遠離及最好解決這問題的方式)。(作者譯自楊德爾《宗教哲學的當代概論》頁 17)

但楊德爾的定義依然無助於我們區分宗教與哲學,因為我們同樣可以說東亞哲學也為人生問題提供診斷和治療。例如儒家認為人生的問題就是未能體現仁,所以人要克己復禮為仁,在這意義下儒家也被當成是宗教了。

因此,哲學與宗教的界線比一般人所想像模糊得多。本書作為入門書,亦不欲深入區分哲學與宗教之界線;反而,在往後的章節裡,基於部分哲學與宗教共同關心人生意義,我們將把終極關懷、診斷與治療三個概念工具同樣應用於解釋哲學流派的主張。

思考

試討論以下初始關懷所表達的終極關懷:

  1. 我肚子餓想吃飯。
  2. 他想看《浪客劍心》新番。
  3. 她討厭昆蟲。
  4. 中澤伊織老師原諒了上課睡覺的伊東武成同學。
  5. 相澤紫瑛老師因為被中澤伊織老師恥笑他不會用筷子,所以還在生氣呢。

延伸閱讀

Allport, Gordon Willard,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1937.

Erikson, Erik Homburger,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1950.

Tillich, Paul. Systematic Theology 3vols. Vol. 1-3,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51.

田立克著、龔書森及尤隆文譯,《系統神學(第一卷)》(臺北:臺灣教會公報社,1993年)

陳特,《倫理學釋論》,臺北:東大出版社,2019。

陶國璋,《哲學的追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4。

傅佩榮,《哲學與人生》,臺北:天下文化,2018。

※ 本文為時報出版提供之文摘,摘自譚, 家博. (2023).  如何認識世界與自我. pp.22-26。

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成立於一九七五年,並於一九九九年股票上櫃公開發行,於二○○八年脫離中時集團非屬旺中,以「尊重智慧與創意的文化事業」為信念。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