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哀傷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論哀傷

論哀傷
論哀傷:帶領你走向療癒的情緒、靈性與心理旅程
  • 難度
    0
    評價
    尚無評價
    作者(群): Kübler-Ross, Elisabeth ; Kessler, David
    譯者: 蔡, 孟璇 ; 吳, 品儒
    出版社: 遠流
    出版年份: 2023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師給讀者的最後禮物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失去摯愛的人。

      ▍ 哀傷沒有正確的方式或時間

      慢慢來,哀傷沒有終點,也沒有裁判。

      給自己時間經歷哀傷所有階段,記住某些階段可能會重疊並重複出現,但所有階段都是處理和學習的一部分。

      最近的哀傷可能會喚醒之前的悲傷記憶;當你再度承受失落時,從前的失落強烈作痛是很正常的,若你過去未能完整探索感受,此時心痛尤甚。

      不要害怕充分感受哀傷。你要知道,你的失落經驗很重要,請不要將自己與他人比較,貶低自己的感受。

      將你的故事說給朋友、家人、重要的人,或者諮商師聆聽。這會幫助你釐清所有事發經過,帶領你向前邁進。

      《論哀傷》闡述與哀傷相關的常見經歷,提供實際建議,並論及情緒休憩、揮之不去的意念、夢境、天使、孤立、性、多重打擊、驟逝……等子題。

    本書是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師生命中的最後一部著作,她與哀傷治療專家大衛.凱思樂,一同為哀傷中的人們,帶來光明、安適和希望。《論哀傷》已長銷二十年,並持續撫慰世界各地的人們,發揮其影響力。

    國內外專家攜手推薦

    哀傷沒有特效藥,哀傷的痛苦也無法進行任何手術切除,我們需要面對的是在生命破碎之後,還有什麼人生的價值及意義,讓你仍義無反顧的選擇承受這一份哀慟,在窒礙難行的人生顛簸中,帶著這一份失落的破碎勇敢前行?

    在我生命走過各式各樣失落的歷程,也面對自己難以計量的哀傷經驗來說,庫伯勒─羅斯的生命智慧與豁達見地,給予我不少的領悟及學習。──蘇絢慧.專文推薦(璞成健康心理學堂創辦人.著有暢銷書《於是,我可以好好說再見》)

    《論哀傷》是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送給讀者的最後一樣禮物,它是一部傑作。她和哀傷治療專家大衛.凱思樂共同寫下現代經典,這是我們都想放在書架上的作品,因為我們聽見它對心靈最深處的喊話。──瑪莉安.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著有《愛的奇蹟課程》)

    《論哀傷》是觸動人心的哀悼,獻給所有失去摯愛的人。作者藉由改變世人對於死亡的觀感,也使我們的生活產生變化。伊莉莎白和大衛所寫的書真是絕妙無比。──卡洛琳.密斯(Caroline Myss,著有《神性的親密對話》)

    作者簡介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 醫學博士(Elisabeth Kübler-Ross, M.D. 1926-2004)
    庫伯勒─羅斯醫師是現代安寧照護運動創始人之一。她的作品包括《論死亡與臨終》、《論哀傷》(舊版譯名:當綠葉緩緩落下)與《用心去活》等書。在《論死亡與臨終》書中,她首度提出悲傷五階段理論。

    庫伯勒─羅斯醫師的作品全球銷售超過一千萬冊,並被翻譯成四十五種語言。《時代》雜誌將她列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百位思想家之一」。

    她在1977年被評選為「年度女性」,並在70年代被評選為科學界的「近十年傑出女性」。庫伯勒─羅斯資料館建立於史丹佛大學典藏部,她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大學的安寧緩和醫療計畫。

    庫伯勒─羅斯醫師的堅毅和決心永遠改變了這世界面對臨終者的態度。孜孜不倦的她努力確保病患在獲得同情的同時保持尊嚴面對臨終,現已成為許多西方國家照顧末期病人的準則。

    她教導世人,面對死亡就是面對生命,人生在世是要學習無條件的愛。

    大衛.凱思樂(David Kessler)
    凱思樂是哀傷和失落領域中的頂尖專家。他有六本著作,其中包括《Visions, Trips and Crowded Rooms》,以及暢銷書《Finding Meaning: The Sixth Stage of Grief》。他與庫伯勒─羅斯醫師合著兩本書《論哀傷》與《用心去活》,以及與露易絲.賀合作撰寫《You Can Heal Your Heart》。

    他的首作《臨終的需求》倍受德蕾莎修女讚譽。大衛在兒時目睹大規模槍擊事件,事發時住院中的母親性命垂危,這些遭遇帶他走上療癒傷痛的旅程。他大半輩子都致力於傳授醫師、護理師、諮商師、警察和急救人員,有關死亡、創傷和哀傷的知識。此外也替正經歷哀傷的人們主持講座、工作坊、線上團體以及開設療養中心。

    譯者簡介

    蔡孟璇
    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加州州立大學語言學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多年,並獲兩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評審獎。譯作有《在定靜中成為自己》(遠流)、《能量醫療》、《心靈能量》、《釋放更自在的自己》、《你就是世界:克里希那穆提90篇經典對話錄》、《覺醒父母》、《新意識觀》、《我去過天堂》等近30部心靈勵志類作品。

    吳品儒
    專職小說及人文書籍翻譯,譯作包括《遇見奇卡》等多部米奇.艾爾邦作品,以及亞瑟.克拉克小說獎作品《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並受邀撰寫OPENBOOK「童書書房」每月書訊專欄。短篇小說〈在路上〉獲得台北市客委會後生文學獎。喜歡微縮模型玩具、旅行、繪本,以及想像世界末日。

    合作信箱:wupinrurossetti@gmail.com

    (註:蔡孟璇負責翻譯《論哀傷》引文〈預期性哀傷〉與第1章〈哀傷的五個階段〉部分內文,其餘內文皆由吳品儒翻譯。)

目錄

作者的話
前言:「我完成了」
引文:預期性哀傷
 
Chapter 1 哀傷的五個階段
否認
憤怒
討價還價
沮喪(或憂鬱)
接受
 
Chapter 2  哀傷的內在世界
你的失去
解脫
情緒休憩
後悔
眼淚
天使

揮之不去的意念
角色
說故事
譴責
憎恨
其他失落經驗
人生觀
孤立
祕密
懲罰
控制
幻想
堅強
死後的世界
 
Chapter 3  哀傷的外在表現
紀念日

身體與健康
忙碌
遺物斷捨離
節日
寫信
經濟狀況
年齡
圓滿結束
 
Chapter 4  哀傷的特殊情況
孩子
多重打擊
災難
自殺
阿茲海默症
驟逝
 
Chapter 5  哀傷的盈虛消長
Chapter 6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我的哀傷
Chapter 7  大衛.凱思樂:我的哀傷
後話:哀傷的恩典
謝詞
附錄:
讀書會指南
進階思考與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