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參加京都大學文學院所舉辦的東亞科學哲學會議 (The 6th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Philosophy of Science) 期間,筆者訪問了兩位來參與此會議的日本年輕學者,請他們談一談日本哲學研究和推廣的相關現況。
接受我們訪問的日本哲學人分別是鈴木秀憲與成賴尚志。鈴木在名古屋大學從大學一路念到博士畢業,其研究取向是分析哲學,專長為科學哲學、意識哲學等,目前在東海地區的大學和專門學校擔任兼任教師。成瀨則是神戶大學的哲學博士,專長是分析哲學的知識論,曾經翻譯過蒯英的書籍。他雖然仍有教授哲學課程,但其目前主要職位是從事講師培訓教育的工作。
日本哲學學術圈的發展現況
那麼目前日本哲學學術圈發展現況如何呢?從研究取向來看,成瀨說研究西洋哲學的哲學人還是比較多,研究西田哲學的人雖然也有,但相對來說是少數。而在分析哲學的研究方面,就他的觀察,多偏向形上學、知覺理論。就學術動能來說,鈴木提到,近十年來在他的印象中,哲學書籍的翻譯、哲學教科書的數量確實有增加的趨勢,年輕學者也走向國際,陸續都有論文刊於國外期刊,整體來說算是活躍。不過,成瀨則提到說日本的碩博士哲學研究生有減少的趨勢。他說,這一方面是因為專攻哲學的研究者很難找到相關職務,另一方面則是由於部份學校因為組織變革而關閉哲學系,雪上加霜的是,有許多哲學系所也都有縮編教員的現象。
鈴木指出,雖然日本當前的哲學研究看起來是有在發展,但技術上來說,卻無法對非專業者傳達哲學(研究)的意義、也沒有原創性的研究而只是跟隨歐美研究流行的腳步走,他感覺這並非真正的哲學研究。他主張說我們應該積極地與其他領域、社會大眾、甚至跟包含台灣在內的亞洲地區進行交流,像這次在京都大學舉辦的 APCPS 會議就集結了台灣、韓國、中國、馬來西亞和日本的學者,舉辦國際會議就是一個交流的範例。他認為,若能藉由這些不同面向的交流來衍生出新的哲學思想,那將非常有趣。他自己身為哲學人的一員,也正思考要朝這方面努力。
哲學推廣與媒體組織
鈴木和成瀨也都對於哲學新媒體在做什麼感到好奇,於訪問結束後提了一連串的問題。在了解到哲學新媒體是透過新媒體的方式來報導哲學相關的人事物,舉辦哲學相關的活動等多元管道來傳播哲學後,都對台灣竟然出現這樣一個由哲學人組成的「哲學公司」感到非常驚奇。歡喜收下我們致贈的「我撕故我在紙膠帶」和「哲學家寵物系列書籤」後珍重道別。
結語
從這次的訪問觀察來看,日本哲學界的發展現狀和處境其實跟台灣差不多,不過相對來說,日本的學術社群還是比較大的,所以產能相對來說比較旺盛,參與會議期間,筆者也遇到不少從國外留學回日的優秀年輕學者。透過鈴木和成瀨的側面描述,以及台灣不斷翻譯日本哲學普及書的盛況來看,日本比台灣更早興起哲學推廣的風潮,流浪的日本哲學博士們也開始反省他們對社會的可能貢獻。成瀨提議的哲學教育研究會的發起,可視為一個代表性指標。
※特別感謝:伊勢田哲治教授、林玲禎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