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焦點】規範性的逆襲——哲學研究中的「理由轉向」 | 哲學新媒體
哲學焦點

規範性的逆襲——哲學研究中的「理由轉向」

理由被視為說明與評價主體種種行為的客觀標準,而不能被化約到主觀的心理狀態或其他自然因素,因此也難以為(自然)科學所說明。這本論文集的特色就在於「理由轉向」這個標題標誌出一種在各個領域中對抗化約論或自然論的哲學運動/立場。為什麼一群臺灣的哲學家會選擇以「理由」為依歸的「規範性」來作為耕耘的主題,這引起了筆者的好奇。為此,筆者採訪了《理由轉向:規範性之哲學研究》的作者群之一,...

您在這裡

加入書籤,請先登入網站

熟悉當代西方哲學討論脈絡的讀者,想必多少都曾注意到當代哲學的自然化(Naturalization)走向。雖然哲學中的「自然論」沒有很明確的定義,但它道出一種反對超自然(supernatural)1存有物的立場、以及將哲學與科學緊密結合的傾向。舉例來說,以資訊理論或生物功能來解釋知識構成的知識論、以「傾向」來解釋語言意義的語言哲學、將心靈狀態化約成大腦狀態的心靈哲學、走向實證和實做研究的科學哲學、從道德/認知心理學來談道德規範性,就連邏輯也轉由心理推論的角度來研究。這些哲學論述的共同點是以科學成果或科學方法為依歸,試圖將科學套用在所有的領域中。不管好壞,在哲學圈中,「自然論」廣泛地被視為是正面詞彙;當代很少有哲學家會宣稱自己是「非自然論者( non-naturalist )」。2

在這種自然化的背景下,臺灣於 2015 年四月出版的一本哲學論文集——《理由轉向:規範性之哲學研究》就顯得別具特色。本書將焦點放在「理由」和「規範性」這兩個概念上,據此探討行動、道德、法律與真理等等主題。所謂的「規範性」,廣義地來說指到所有涉及「應該」的現象,也就是人、事、物受到特定束縛的情況,我們通常用「理由」的概念來捕捉這些現象所蘊含的規範性意涵。3譬如,我應該幫忙迷路的旅客(規範性的束縛),因為這符合互助原則……等等的理由理由被視為說明與評價主體種種行為的客觀標準,而不能被化約到主觀的心理狀態或其他自然因素,因此也難以為(自然)科學所說明。這本論文集的特色就在於「理由轉向」這個標題標誌出一種在各個領域中對抗化約論或自然論的哲學運動/立場。4

為什麼一群臺灣的哲學家會選擇以「理由」為依歸的「規範性」來作為耕耘的主題,這引起了筆者的好奇。為此,筆者採訪了《理由轉向:規範性之哲學研究》的作者群之一,也是該書導論作者吳瑞媛教授,希望她能與我們談一談這本書在哲學研究中的位置。5

成書脈絡

本書的出版,緣起於謝世民教授所主持的科技部整合型計畫——【當代規範性哲學研究 -- 哲學人才精煉暨培育計劃】6。這個計畫是謝世民應時任科技部哲學學門召集人的鄧育仁先生邀請而誕生的。科技部希望透過該整合型計畫,聯繫臺灣優秀的哲學工作者、針對特定主題共同進行研究。該研究計畫以完成高學術價值之著作、達到提昇臺灣哲學研究之水平、進而影響華語世界為目的,希望能展現臺灣哲學研究在華文世界中的發言權。為什麼選擇「規範性」這個主題呢?

當代西方哲學的問題意識

吳瑞媛指出,當代哲學其實仍在消化十七世紀科學革命以來的成果。按照弗雷格( Friedrich Ludwig Gottlob Frege ) 的區分,我們所面對的世界可分為「物理」、「心理」、和「概念」這三大論述領域。可量化、可觸碰的自然界是物理世界;人的信念、欲望等心理狀態屬於心理世界;抽象的數、價值、理由等抽象項目則歸屬於概念世界7在前現代時期,我們面對世界都是以目的論的方式來理解和解釋。然而現代科學興起之後,自然科學作為瞭解世界的典範已經越來越確定;避開宗教預設、使用去目的論式的架構成為我們研究世界的主流方法論。這種科學主義建議我們將概念世界的存有物化約到心理世界,然後進一步將心理化約到廣義的物理世界。也就是說,科學主義者相信自然科學的方法可以回答物理、心理和道德,等所有面向的問題。當代西方哲學所面對就是這個大的主流及其相關問題:「自然科學是否可以恰當地解釋物理領域以外的現象,特別是心理現象與道德等規範性現象?」

對抗科學主義的思想脈絡

《理由轉向:規範性之哲學研究》這本書對規範性提出特別的理解,強調「理由」概念是理解各種規範現象的核心概念,但這背後的思想脈絡其實是對科學主義的質疑。

規範性現象

吳瑞媛認為,就「現象」來論現象,我們很難忽略規範性現象。身為,我們能明顯受到種種「應該」的束縛:「開車應該遵守交通規則」、「參加喜宴應該要包紅包」、「公共場合應該保持基本禮儀」……。而最能凸顯這類規範性現象的就是道德要求了,如「我不應該殺人」。不只是道德面向,我們的心理活動也明顯被其他種類的「規範」所束縛。譬如,當正要出門的小明相信待會兒會下雨、又他不想被淋濕的話,那麼合理的作法是帶傘出門——「小明應該帶傘出門」。8而如果小明說「外面在下雨」,但卻沒有基於任何理由、也不打算給理由、更講不出這句話之後相關的意涵,那麼我們很難說他擁有「外面在下雨」的信念——信念本身具有規範性特徵,也就是與其他狀態有理性關聯。

非物理世界的規範性特徵

這裡可以明顯看到,與「地球受到太陽引力束縛」的規律性現象不同,心理與概念層次之規範性現象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理由」。因為特定的「理由」,限制了我們「應該」怎麼想、怎麼行動才是「理性的」。當某人說他覺得天氣熱、想吃冰,卻動手開了暖氣說「暖風真解熱」,我們肯定會覺得這中間有什麼誤會。「真正的應該」蘊含了「我們有理由這麼想/做」。同樣的,在抽象的概念領域也有這樣的規範性。舉例來說,「1」這個數的概念有其使用規範和脈絡,這限制了我們如何使用這個概念。譬如說,給定數學中「1」、「+」的定義,「1+1」絕不會等於「3」,理由來自「1」、「+」這些概念本身帶有的規範性。

獨立於任何個人偏好之外的那種客觀的「規範性」即是這裡所要談的對象。我們能毫不費力地在心理和概念的世界中發現這樣的規範性現象;相對地,我們可以替地球繞著太陽轉找到物理上的「因果機制」、卻找不到這種客觀的「規範性之理由」。這是科學革命所帶給我們的豐碩成果,促使我們脫離前現代階段。然而近代科學在物理領域的成功,是否也能如法炮製地應用到心理和概念領域中呢?

科學主義面臨規範性現象之說明的挑戰

根據科學主義者的看法,「理由」、「規範性」這些無法被科學方法所掌握的對象是神秘的,因而必須將其變成是「物理的」才是「正當的」,才算是自然界的現象。道德上的對錯和好壞、心理狀態所具有的規範特色,在科學主義的宇宙觀下就這樣全部被硬塞到物理的框架中。吳瑞媛認為,消除「理由」、「心理」等相關概念,只留下物理世界的宇宙觀,會讓我們無法理解帶有「應該」特性的規範性世界。因此,她認為用所謂的「科學方法」來研究和理解心理、道德所展現的規範性現象,是一個削足適履的錯誤方向。對她來說,將「對錯」和「好壞」等同於我們(心理上)想要的,然後再將心理全部等同於大腦神經狀態,明顯是「自然主義的謬誤」,因為我們永遠可以問「我們想要的就一定是好的嗎?」或「我相信上帝存在就等於某種神經傳導嗎?」,中間總是隔著一條無法跨越的鴻溝。

吳瑞媛因此認為,規範性現象是對自然論者、科學主義者的最嚴峻挑戰:純粹物理的語言如何能夠完全地掌握概念與心理的特徵?反科學主義的哲學理論,如理性論,間接有了發展空間。吳瑞媛認為,缺少了「理由」、缺少了「規範性」,我們無法理解「心理」,因此心理領域應該是要往規範領域靠攏,而非科學主義者建議的,往物理領域靠攏。她認為所謂「人」,就是這樣的規範性存有,因而不管是否為自然論者,都要回應並提出對規範性現象的適當說明。《理由轉向:規範性之哲學研究》這本書即從這個大的哲學探究之脈動與西方哲學接軌。

反科學主義不等於反科學

吳瑞媛也特別澄清,反科學主義絕對不等同於反科學。她再次強調,不同的主題適合不同的探究方法。經驗世界適合以科學的方法來研究、適合採取因果機制的方式去解釋,所以自然科學非常成功、其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她問,相同的科學方法用在心理、道德領域合適嗎?所謂的「科學方法」真的可以放在所有領域嗎?她認為我們應該忠於研究主題,而不是忠於科學方法。科學涉及的是經驗領域的主題,但心理和道德領域並不是經驗性的主題,硬將科學方法用在不適合的主題,將扭曲我們對相關主題的理解,悄悄地改變了主題而不自知。

《理由轉向:規範性之哲學研究》這本書所著重的「規範性」探討,在面對科學主義的挑戰時有其重要意義,在國內外的哲學討論脈絡中都具有指標性。「規範性」的概念特別凸顯出「理由」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強調的是理由、價值、好壞等概念的探究。吳瑞媛指出說,雖然本書強調「理由的轉向」,但參與本計畫的學者們並非每個人都特別意識到這個轉向,但隨著討論脈絡便慢慢匯集到這個特定的方向。

理由轉向的哲學貢獻

「理由轉向」能夠帶來哪些學術貢獻?吳瑞媛以分析哲學中的「語言轉向」為例,哲學家們相信瞭解語言的結構可以幫助我們掌握世界的結構,因而從對世界的興趣轉移到對語言的探究。這樣的轉向具體地抓住了重要的哲學意涵,因而帶來了豐富的成果,也期待「理由轉向」有類似的發展。比方說,當我們用「規範性理由」(或行動理由)來談舊有的道德問題時,可以很容易地將不同的觀點清晰地刻劃出來,進一步關聯到不同的主題。因而可以用比較中立的語言來探討道德規範性的問題——道德本身是否提供理由。那麼就可以藉由區分理由內在論外在論來釐清不同的立場。9

這帶來的結果是,哲學的表達力增強了,研究更為豐富,也減少了許多理論負擔。我們可以想像,缺乏帶有理由特徵的規範性概念,將使許多不同的哲學主題變成孤立的研究。反之,帶入規範性概念,有了共通語言之後,我們將會發現這些不同領域的哲學研究都在回答規範性的問題,也能進一步釐清各個哲學領域所討論的規範性之異同。這是一種概念上的突破,釐清了問題之後,我們就能夠再回到各自領域、看能否再有更豐富的哲學成果。

不過吳瑞媛認為這只是第一步而已,她的企圖心是更大的。她認為我們應該進一步將看似不相干的主題透過「理由論」,將哲學的規範性研究之特徵凸顯出來。從這個角度來看,「理由轉向」有後設(meta)哲學的面向,不過國內外其實注意到這點思想突破的還不明顯。她認為,如果我們有意識地帶入「規範性」概念,那麼將會發現雖然哲學家們所著重的主題不同,但都是在研究「理由論」,也就是以「理」之名:試圖揭露各個主題的「理由結構」。舉例來說,道德哲學中的主要問題是「道德本身是否具有真正的規範性?」、語言哲學問的是「意義是否具有真正的規範性?」、法律哲學問「法律本身是否必然地提供獨立的行動理由?」、科學哲學則問「科學的方法論是否真的為科學知識提供理由?」……等等。

從這個角度來看,《理由轉向:規範性之哲學研究》還稱不上是「理由轉向」的哲學成果。本書主要著重的是相對於理論領域的實踐哲學——我應該做什麼、人是不是應該受到規範所束縛……等等關於行動、道德、法律的規範性主題;還有一篇是關於真理規範性的特殊議題探討。除了真理這一篇論文是談信念理由之外,其他篇談的都是行動理由。就「理由轉向」的規範性研究來說,還缺乏知識論(關乎信念理由的探討)、以及理由轉向之哲學基礎的探討。吳瑞媛指出,從後設哲學來談理由論的議題,本身可以是一個哲學辯論——為何用理由概念,而不是用其它概念(如「好」或「應該」等規範性概念),來統合規範領域。理由論者需要更精細的論證來為理由轉向辯護。

規範性探究是對深層自我的探索

那麼《理由轉向:規範性之哲學研究》這本書適合誰讀呢?吳瑞媛表示,任何會用到「規範性」概念的人都可以閱讀本書來釐清相關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作為規範性存有者,每個人都會需要本書。瞭解規範性這種「束縛」的重要性在於,我們身為道德存有、國家的人民、父母的小孩、甚至是生物的男性/女性,似乎都有種不是我們自願有的束縛存在。面對種種不同的規範性,像是必須做符合道德的事、必須遵守國家法律、必須盡親子的義務……我們必須問,這些束縛是真實的、真的具有客觀效力嗎?

蘇格拉底為例,當被判處死刑時,他能逃卻不逃,反而選擇服從國家判決飲下毒堇汁時,正好呈現了他與國家之間的無形束縛。蘇格拉底與國家之間的強制規範性關係是真實的嗎?抑或是蘇格拉底錯誤地理解這樣的關係而枉死了?吳瑞媛認為,我們受束縛的現象非常特別,這顯示了理性主體總是會主動回應規範性的呼喚,假如我們不釐清這樣的規範性關係,那麼我們將處處不自由。掌握「規範性」因此是在瞭解我們自己最深層的一面,而哲學研究正是對此進行重新建構的工作。

本書收集的文章是專業的哲學著作,因此或許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閱讀。針對專業哲學研究者來說,本書適合研究實踐哲學、理由論、道德哲學、行動哲學、規範性哲學的哲學工作者。吳瑞媛教授最後與我們分享了對《理由轉向:規範性之哲學研究》成書的喜悅。因為科技部計畫所提供的機緣,參與之哲學家各自跨出自己的研究領域、歷經三年時間、透過閱讀共同文本而形成共同的討論脈絡。雖然哲學家之間難免會為意見不同的地方相互辯論,她仍認為這是段難得地以文會友的美好經驗,也期待未來臺灣能有更多哲學工作者投入此議題的研究。

  • 1. 「超自然(supernatural)」一語通常是用來形容神秘的、無法被我們的感官直接感知或經驗到的事物。
  • 2. 見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Naturalism學界中一個普遍的印象是,相對於當代中國哲學、歐陸哲學的發展,分析哲學的走向特別明顯地往科學與自然論靠近。
  • 3. 《理由轉向:規範性之哲學研究》,p2。
  • 4. 本論文集的所有作者雖然都同意「理由轉向」是值得重視和介入的議題,但並非都每個人都同情或認同此轉向。請參見《理由轉向:規範性之哲學研究》主編序 pp. ii-iii。
  • 5. 此文乃根據筆者於2015年6月12日在清大人社院採訪吳教授的訪談內容、佐以本書主編,謝世民教授的〈【當代規範性哲學研究 -- 哲學人才精煉暨培育計劃】成果簡介〉一文,撰寫而成。
  • 6. [99-2420-H-194-137-MY3,2010/9~2013/8。
  • 7. 最早區分出概念世界的是柏拉圖的理型說。這裡我們或可用柏拉圖的「理型」來理解弗雷格所謂的概念世界。
  • 8. 在哲學討論中這是所謂的「工具理性」:給定目標,我們「應該」產生相應手段的欲求。
  • 9. 理由內在論者將道德規範性的來源關聯到主體的欲望,這是休謨派會蘊涵的理由論;相對地,理由外在論者則主張理性主體的理性能力才是道德規範性的來源,康德學派與亞里斯多德學派會屬於這個陣營。詳細討論可參閱《理由轉向:規範性之哲學研究》的導論,pp27-34。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