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現場】清大哲學研究所新書發表會——人文學科的自我定位 | 哲學新媒體
哲學現場

清大哲學研究所新書發表會——人文學科的自我定位

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在2015年6月3日舉辦新書發表會,呈現所上三位教授近年來的學術成果,分別是張旺山教授的《韋伯方法論文集》、黃文宏教授的《西田幾多郎哲學選輯》,以及陳思廷教授的 Mechanism and Causality in Biology and Economics。前兩本分別是針對哲學家韋伯和西田幾多郎著作的中譯成果、最後一本則是科學哲學的論文集。...

您在這裡

加入書籤,請先登入網站

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在2015年6月3日舉辦新書發表會,呈現所上三位教授近年來的學術成果,分別是張旺山教授的《韋伯方法論文集》、黃文宏教授的《西田幾多郎哲學選輯》,以及陳思廷教授的 Mechanism and Causality in Biology and Economics。前兩本分別是針對哲學家韋伯西田幾多郎著作的中譯成果、最後一本則是科學哲學的論文集。發表會中也分別邀請了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張維安、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楊儒賓、和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鄭凱元依序進行與談。

清大人文社會學院院長蔡英俊致詞時表示,學術專書成果對人文學科來說是重要的表現形式而翻譯工作是文化發展的一環。哲學所今天發表的這三本專書讓人社院展現新的活力,是一個好的開始。

《韋伯方法論文集》

發表會由張旺山先簡介《韋伯方法論文集》的翻譯成書過程。本書是早年向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申請的經典譯著計劃成果之一,歷時多年才完成本書。張旺山表示,經典的翻譯並不容易,但他認為這是相當重要的工作。他援引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過的「讓哲學說德文」2,表示他也是抱持著「讓哲學說中文」的精神才投入大量精力翻譯經典。

經典翻譯的意義

張旺山表示,「透過翻譯哲學經典,能更精準地以中文傳達細緻的思想,進而豐富中文的表達方式;因此,經典譯著對臺灣、對華語世界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 3張旺山認為閱讀韋伯方法論的重要性在於幫助我們瞭解韋伯的另一本重要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4

《韋伯方法論文集》在人文科學中的意義

本書與談人張維安提到,雖然翻譯工作一直有在推行,但不容易有成果。他也認為韋伯對年輕人是很重要的思想家,以前都只有英譯本可以讀,因此很高興看到張旺山讓韋伯講中文。根據他對韋伯研究的瞭解,他以前其實看不太出來為何韋伯要寫方法論的書,以為韋伯是為了辯論而寫;看了張旺山的介紹之後才瞭解到韋伯的用意是在面對科學挑戰之際反省人文學科。這是比產出自己的著作更為重要的學術貢獻。

張維安指出,以理工發展為主的學校多半用理工科學的標準為客觀標準,人文學科的研究方式因此被看成是沒有客觀標準的學科但歷史很難實驗,所以就特別需要詮釋的方法論。

以醫生診斷為例,醫生是透過一些症狀做出判斷,這就是詮釋;它一方面是歸納性的規則整理,另一方面也會針對特殊脈絡、通過詮釋來提出判斷,而這也可以是客觀的。韋伯因此開創了詮釋社會學的傳統,從「意義是什麼」的角度來進行議題的探究。

張維安最後提到韋伯對「學術作為一種志業」的想法5對他來說,韋伯是他生活資源的來源;譬如他就曾使用韋伯的方法論來研究慈濟的社區道場現象,可見得韋伯仍能提供我們資源來發展出很多新的想法。因此,他很高興看到《韋伯方法論文集》的中譯本,讓他有機會再重新閱讀韋伯。

《西田幾多郎哲學選輯》

西田學派的定位

黃文宏介紹其譯作《西田幾多郎哲學選輯》時提到,西田在日本的地位類似於西方的笛卡兒;他開創了日本的近代哲學,其影響力遍及社會學、精神分析、藝術……等多方領域。透過閱讀西田的著作,可以讓我們發現東方思想的性格。由於西田學派的主要思想差異不大,不像德國哲學——同是詮釋學,不同哲學家的思想可謂南轅北轍。因此,我們只要閱讀西田的著作就能掌握京都學派的核心思想。

西田哲學具有東方特色

西田的哲學思想發展,在不同的研究脈絡中會有不同的區分方式。黃文宏認為,大致上我們可將西田的思想脈絡分為三期來掌握:前期著重「什麼是真正的自我」的問題探討。這段時期展現了東方反求諸己的想法特色,主要以心理學、意識哲學的方式來表達,但並不等同於心理學和意識哲學。

中期是「場所哲學」的思想。場所邏輯的重點在於,當我們去思考自我與非我、意識與對象之間的聯繫時,必須有一個將兩者聯繫起來的「場所」;其「場所」的核心想法是「有」必須內存於某處,否則「有」將無法與「無」區別。舉例來說,當我們看到一條蛇在我們面前吐舌時,並不是蛇本身讓我們恐懼,而是蛇、其動作、我們、以及整個周圍環境的「場所」來展現「恐懼」的存在。同理,個體的「存在」也需置於「場所」來理解。順此理路,西田區分了三層場所,分別是:「有的場所」、「相對無的場所」和「絕對無的場所」。其中,「絕對無」必須是將「有」、「無」都包攝在內,並讓「有」、「無」得以成立的場所。

延續場所哲學的脈絡,西田後期思想主要著重於「人之宗教向度」,探討「最終場所」。我們若跟隨西田的思想脈絡將會發現,自我不可能解救自我,而場所應該是讓「我」這個存有全然發揮的地方:我們存有者是在工作中以自然的方式藉由「自我」實現自我。黃文宏指出,從這個角度來看,西田哲學的終極關懷展現了東方自我改造的傳統。

黃文宏表示,本書所收錄的西田著作,雖然並不適合初學者閱讀,但就學術研究的角度來說,很完整地呈現了西田在不同思想階段的哲學思想之演變及核心觀念。

京都學派可作為東西方哲學的橋樑

與談人楊儒賓分享了自身閱讀西田著作的經驗。他提到身為東方人,西田哲學的語言對他來說一直有種熟悉感,因而有吸引力;然而從很多方面來看,進入西田的哲思脈絡都是不容易的。首先,西田哲學的對話對象是西方歐陸哲學,融合整理他自己坐禪經驗的佛學修養之後,從根本的問題開始、以意識層次來思考自我,才開創了西田學派。基於這樣的發展背景,西田的著作其實包含了歐陸哲學、佛學、以及廣義中國哲學的三套語言,這使得我們要進入西田的哲思脈絡變得很有難度。

不過楊儒賓也認為,東方語彙的熟悉感、加上歐陸思想的陌生感,這種介於懂與不懂之間的西田閱讀經驗,讓他發現日本哲學的價值。他認為,相較於京都學派,新儒家的思想內涵是比較單薄的,因此他認為我們可從日本哲學為基礎,讓它成為我們接近歐陸哲學的橋樑,進而從東方哲學的角度去改造。他也建議,有鑑於西田文字的難度,翻譯其著作需要更多的註釋,來幫助讀者進入其思想脈絡。黃文宏對此有正面回應,表示目前正在進行的第二冊西田著作之翻譯將會加上註解。

Mechanism and Causality in Biology and Economics

成書緣起

Mechanism and Causality in Biology and Economics 這本書籍是由清大經濟系趙相科、哲學所陳思廷、以及美國加大戴維斯分校哲學系(UC Davis Philosophy Department) Roberta L. Millstein 共同編輯出版的論文集;這場發表會由陳思廷代表對該書進行介紹。

本書是在清大2011年舉辦的「國際生物與經濟哲學研討會:機制與因果 Mechanism and Causality」的論文成果。科學哲學的研究在臺灣,經由陳瑞麟、趙相科、陳思廷等人的推動下,已於2008年、2011年,舉辦了兩屆生物學與經濟學哲學的國際研討會兩次會議都邀請了該領域中多位國際知名哲學學者,如 Mary S. MorganAlexander Rosenberg 、 Kevin Hoover  、 Lindley Darden 等人來台訪問交流,算是臺灣科學哲學發展的重要成果。在籌備2011年會議時,趙相科教授認為,若該次會議成果因會議結束而消失殊為可惜,因此主要在他的四處奔走下完成本書的出版。6

當代科學哲學的實做與方法論轉向

根據本書導論,當代科學哲學的研究,從傳統的概念分析轉到科學實踐(scientific practices)的實作。更具體地來說,當前科學哲學家關注的是「科學家實際上做什麼、以及怎麼做」,而不再侷限於從哲學家的角度來分析「科學」、論述「科學家應該做什麼」。這樣的發展也稱為自然論(naturalism)的轉向,這個進路將科學哲學與科學放在一起,並專注在科學方法論的研究。簡言之,自然論者一方面將焦點放在與哲學研究相關的科學實踐上,另一方面則藉由科學家的工作以及工具使用,如實驗、模型等等,以檢視相關的哲學概念。

趙相科7指出,當代科學哲學的發展並不是在定義科學,而是在瞭解科學。科學哲學家是透過科學實做來反省科學概念和科學方法,這是相對於超驗或先驗說明的研究進路來看的,因而並不是單純對科學社群進行研究。也因此,當代科哲家所關切的問題主要是:「科學所探求的客觀性為何?」以及「什麼樣的方法可以達到這樣的客觀性?」、「我們如何來評估科學的成果和方法?」、「價值又是如何影響科學?」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詳盡地評估科學方法。在此發展脈絡下,自然論的轉向蘊含了科學哲學的方法論轉向(methodological turn),而這正是本論文集所呈現的特色。

本書導論中也提到,在科學實做中「機制」與「因果」這兩個概念是進行科學說明(Scientific Explanation)時的重要概念,因此是本書的焦點。而本書特別著重生物學與經濟學領域,主要是近來這兩個領域的哲學討論非常豐富;加上近來生物學與經濟學援引其他領域之概念與工具的發展已經引起科學家與科學哲學家的重視,因此相應的方法論反省有其意義;並且,關於機制與因果概念的哲學討論多與生物學和經濟學有密切關聯。本書可視為不同領域之哲學家的合作互動與相互理解之成果。

哲學家與科學家的合作實做

與談人鄭凱元分享了自身與科學家合作的實做經驗。他表示,根據他與陽明大學分子生物學家蔡有光教授的合作經驗,哲學家能夠提供給科學家進行論述的資源,讓科學家之間能有意見交流的可能;譬如,經過討論與釐清,從事蛋白質研究的蔡有光才瞭解到原來自己的研究進路是哲學上所謂的「反化約論」。這與主流的分子生物學走向——將生命現象化約到 DNA 結構——有很大的不同。哲學討論讓科學家發現,科學家彼此之間也有不同看法、以及他們看法不同之處。

人文學科的價值在於積極提供議題與論述

發表會最後由蔡英俊院長總結。他呼應鄭凱元的與談內容並表示,他擔任院長之後因行政工作發現到,人文學科處在以理工科技為發展主軸的大學中,面臨到自我定位的問題,因而引發他進一步思索人文學科的價值。

他認為人文學科應該積極提供議題和論述,有了討論才有成果和累積,人文學科的師生應以此為己任。在經費擠壓的壓力下,人文學科研究者應該要能對社會做出回應,實踐對生活的思考和反省。他認為這才是人文研究對清大、對桃竹苗地區的貢獻。以哲學為例,他認為哲學追問是很迫切的需要,然而現在學科分立,很難合作產生這樣的意識。這導致科學家找不到可以論述的語言,而人文學科迫於研究壓力的現況也無法提供幫助。他也期盼這場發表會能夠做為一個改善現狀的契機。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