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現場】2014台哲會年會現場直擊——意識哲學專題 | 哲學新媒體
哲學現場

2014台哲會年會現場直擊——意識哲學專題

今年台哲會規劃的意識哲學專題研討可視為科技部研究計畫「培育年輕人才: 意識哲學」的小型成果發表會。在 2014 年 11 月 2 日分為英美和歐陸兩個場次發表了七個相關主題研究報告。 「英美意識哲學—傾向性、意向性與主體性」 英美場次有三個主題,分別是外在論的意識觀點、視覺經驗的內容研究、以及意識主體性的要素。其中獲得記者關注的是鄭凱元教授對於意識的討論。...

您在這裡

加入書籤,請先登入網站

今年台哲會規劃的意識哲學專題研討可視為科技部研究計畫「培育年輕人才: 意識哲學」的小型成果發表會。在 2014 年 11 月 2 日分為英美和歐陸兩個場次發表了七個相關主題研究報告。

「英美意識哲學—傾向性、意向性與主體性」

英美場次有三個主題,分別是外在論的意識觀點、視覺經驗的內容研究、以及意識主體性的要素。其中獲得記者關注的是鄭凱元教授對於意識的討論。鄭教授試圖將他長年研究的傾向理論帶入神經科學和文化脈絡,並加以關聯,主張了一種不同以往分析哲學對意識的討論方向。

意識的外在性研究

他指出外在(extrinsic)與內在(intrinsic)這組區分可用來將意識的探究擴展到主體之外的外在因素,這將使意識的科學研究能夠跳脫傳統的化約進路、從外在因素的角度來研究與分析「意識」。他贊同美國學者 Jennifer McKitrick 的觀點,認為大腦或許是構成意識的關鍵,但無法作為意識和自我的全部。

評論人金凱文以及與會的劉希文教授都認為從不同層次來看,內外之分的界線將有所不同,質疑這種區分的意義。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從「外在因素」的角度來看待意識的話,也就是從因果關係的角度來談意識,金教授認為這種談法可能模糊了意識之構成要件的探究。

吳瑞媛教授認為這種內外區分看起來僅是哲學上的概念區分,因為若我們將傾向視為外在的構成,那怎麼做科學研究?因而此觀點似乎無法讓哲學在科學研究中提供貢獻。謝伯讓博士也認同這樣的觀點。

針對這些討論,鄭教授的回應是說,從形上學層次來看,意識的構成是否應包含因果關係的部份需要進一步考量和論證,而不會預先排除因果作為可能的構成條件。而他所提出的這個傾向外在的觀點可能對科學還是有所貢獻的,像是將環境與意識研究關聯起來,這能為那些以動態系統研究意識的科學提供基礎。傳統從物理科學的方式來研究意識已遭遇瓶頸,若將環境因素看作意識的必要條件之一,那麼就可以提供另類的意識研究。他也同意系統有內在性質可以產生特色,但這種研究比重過多、變成主流思想的話,那麼和其他面向之流通就會被忽略。因此,這種不同的觀看角度,他認為是相當重要的。

另一與會工程師則指出,以基因來比喻的話,科學家都瞭解基因的運作並不單靠基因本身的結構,而有外在環境和條件的影響,但這和基因本身的研究不大相干,所以內外在的區分有何重要性呢?鄭教授回應認為,從他與蔡有光教授(國立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的討論來看,蔡教授似乎主張基因並非最基本的單位,也不是蛋白質而是蛋白質體,這顯示了他有一種反化約的傾向。鄭教授認為目前意識研究有很強的化約傾向,但若將此區分帶入,則可用比較系統性的方式來研究意識。

與會學者對此專題會議的評價

會後記者採訪了台灣重要的科學哲學家林正弘教授、意識哲學計畫主持人之一的藍亭教授、以及新加坡醫學院助理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謝伯讓博士。三位都對科學能進入哲學討論給予高度肯定。

林正弘教授指出,哲學和科學原本就是密切結合的,像著名哲學家笛卡兒本來就是科學家,洛克也擁有醫學資格,是波以耳的助理。但現在哲學的發展和科學卻分的很開,特別是有了哲學系之後更是嚴重。今天這一場英美意識哲學的會議是一個將哲學再帶入科學的好範例。謝博士也認為,此會議讓意識的哲學討論比較實質而不是虛談或空談,讓他有正面看法,因為這顯示台灣哲學家有試圖和科學家對話。

藍亭教授則提到,這場專題討論中除了胡映群和金凱文的 "Perceptual Experience and the "Looks" Argument" 仍比較偏向純知覺哲學的討論之外,其他兩篇都和當代腦神經科學拉進哲學的討論中。他更進一步表示,目前意識哲學的研究以純哲學的背景來討論是行不通的。以他目前從事的意識研究來說,他們的研究團隊時常要請教工程師。現在從事哲學研究必須對科學方法、儀器操作等實際的科學研究有足夠的敏感度,才能進行有意義的哲學討論。以林教授與藍亭教授兩人的老師為例,他們都是念物理出身而轉入哲學領域。但在台灣則完全相反,學生從高中就開始分組,這使得進入專業哲學討論時才開始學微積分的哲學研究者非常辛苦。他建議意識哲學研究者可以嘗試同時接受科學和哲學的訓練,或是先念科學再轉入哲學會比較理想。

「歐陸意識哲學--感覺、想像力與欲望」

本場次規劃討論感覺(sensation)、主體概念觀(conception)、想像意識(imagination),試圖從這幾個方面來探討「意識」,以哲學家胡賽爾(E. Husserl)為討論重心。原訂有五篇發表論文、最後有四篇參與本場次發表。跟英美意識討論的取向不同,歐陸哲學談意識的哲學焦點在於將身體(body)帶入意識的哲學討論中,這樣的進路是對笛卡兒哲學傳統的反動。本場次主持人吳俊業教授表示,今天這場意識哲學討論的重要意義在於「意識」做為思考的對象,不能僅僅從意識或心靈本身來談,而需要從肉身化(embodiment)的角度來看意識本身的性質。而這與笛卡兒純粹從心智來分析意識結構的取向有所不同。1

英美與歐陸意識研究之比較

歐陸哲學對意識的討論與英美分析的進路很不相同。根據記者觀察,歐陸意識討論所使用的哲學語彙帶有比較豐富的內容意涵,需透過不斷解釋來呈現概念的豐富性,進而帶出哲學上的意含。初學者需要透過這些論述來體會「意識」的結構與內涵。相對來說,英美意識哲學則從腦科學研究的成果來進行意識相關之基本概念的分析。

與會學生感想

根據會後採訪一與會碩士生表示,她自己讀哲學原典時,其實沒辦法像老師會議中講的這麼清楚,所以來聽這場討論其實很有收穫。雖然以前有修過相關的課程,但她認為會議討論會比較精實、濃縮和聚焦,就能比較快速掌握議題的重點。而且會後可直接面對面請教報告的老師也是很好的機會。她也認為這樣的場合可學習到其他老師怎麼評論、從哪個角度來反思,這是她平常所欠缺的能力。比較遺憾的是,因為大多數會議都在台北舉辦,對非台北學區的學生來說,她覺得比較不方便、也比較花錢。

綜合報導

英美意識哲學場次約有 30 人,分別來自各領域專家學者和學生,會中、會後皆有熱烈討論;歐陸意識哲學場次參與人數大約十數人左右,與會者多為歐陸哲學學者和學生,實質參與討論者皆為歐陸哲學專家。

意識哲學是一個古老又嶄新的哲學研究領域,它探討「什麼是意識?」的相關問題。從這個專題會議可以看到英美哲學與歐陸哲學長久以來都關注這個問題,並試圖從哲學思考的角度探討人類那特殊的、充滿謎團的自我覺知之心靈特徵。意識研究在當代的發展主要由腦神經科學、心理學、分子生物學等跨領域之相關科學所主導,而不再由哲學所專屬。

台灣哲學界近年來也開始重視從科學而來的研究成果,將科學研究引入哲學討論中。譬如 2007 年陽明大學設立了心智哲學研究所、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的藍亭教授也主導意識研究計畫多年,台哲會年會今天這場意識哲學專題的場次,就是該研究計畫的具體成果之一。

與國外意識哲學研究跟科學研究密切結合的發展相比,台灣哲學界將科學成果納入意識研究的發展是相對遲緩的。如同藍亭教授指出,當代意識哲學的研究迫切需要有能力解讀來自神經科學、大腦科學的哲學人才。然而台灣哲學界對相關人才的培育卻是闕如的。在台灣,科學背景出身的科學家往往因沒有哲學背景而無法對意識這個現象和概念做出深入的哲學思辨。同時,哲學背景出身的人才往往沒有足夠扎實的科學訓練、所以無法瞭解科學成果的意義、因而無法納入自身哲學思考的材料。意識研究在台灣若要能有關鍵性突破,可能必須突破目前局面,讓科學家與哲學家能夠相互瞭解與交流,讓兩方皆能發揮所長、進而能在科學界吸引進入意識哲學研究的人才。

另一方面,歐陸意識研究如何與當代英美哲學、科學研究產生對話也值得深思。今天英美意識這場專題研討會,除了有許多學界哲學家參加之外,更有腦神經科學家、工程師等其他領域專家加入討論,是突破目前台灣意識研究侷限的好開始。2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