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
1788CE 2 月 22nd to 1860CE 9月 21st
德意志但澤

叔本華繼承了康德對於現象與物自身的區分,只不過在康德那裡不可被認識的物自身在叔本華看來則是可以被直接把握的,它就是意志(Wille)。因為意志乃是盲目的衝動、生命的渴求、是萬物萬事所內具的生命力,這使得意志無法以理性的方式被掌握,它既不在時空之內也不服從因果律的支配。叔本華將意志視作是人生命的核心乃至整個世界之本質的看法,正是要突破當時唯理性、唯科學獨尊的哲學思維模式,而大膽地宣稱,在理性背後其實是非理性的衝動在運作、在支配這個世界。

「人生就像一個鐘擺,從痛苦擺到無聊」——阿圖·叔本華

在康德和黑格爾的身影之下,阿圖·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仿佛被掃進了哲學史的角落,雖仍被大眾所熟知卻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然而,叔本華的哲學既是德國觀念論的進一步發展,又開後世非理性主義之先河。倘若沒有叔本華,我們失去的不僅是對於十九世紀哲學和哲學史的完整理解,更失去了許多對於人生的透徹洞見。

叔本華繼承了康德對於現象與物自身的區分,只不過在康德那裡不可被認識的物自身在叔本華看來則是可以被直接把握的,它就是意志(Wille)。因為意志乃是盲目的衝動、生命的渴求、是萬物萬事所內具的生命力,這使得意志無法以理性的方式被掌握,它既不在時空之內也不服從因果律的支配。叔本華將意志視作是人生命的核心乃至整個世界之本質的看法,正是要突破當時唯理性、唯科學獨尊的哲學思維模式,而大膽地宣稱,在理性背後其實是非理性的衝動在運作、在支配這個世界。

也正是這樣對世界的理解,使得叔本華必然地走向悲觀主義。因為,所有的衝動與欲求都來自人的「缺乏」,缺乏不被滿足,那麼人必將痛苦。但滿足之後,新的欲求又重新再來,否則人只會陷入空虛與無聊之中。面對人生苦難的悲劇性,面對世界的虛無,藝術雖然可以提供給我們短暫的慰藉,但卻無法將我們從苦海中解脫。在叔本華看來,唯有像佛教高僧般,止熄自己的意志與欲求,才能獲得最終的幸福。

叔本華在他那個時代可以說是發出了空谷足音,其意志與表象的劃分深刻影響了早期尼采,對於內心衝動、欲求的解釋又提供給精神分析以養料,從而影響了佛洛依德,而他對於人生苦難之本質的洞見以及救贖之道,又與佛教智慧達成了一致。

《人生智慧箴言》收錄於叔本華晚年的《附錄與補遺》,正是此書使得叔本華終於得到了時代的認可。他眼中的人生雖然是悲劇性的,但卻未嘗不是一種對人生的透徹理解,促使著我們更深入地思考人生以獲得真正的幸福。

分享

相關人物

Hegel
Kant 康德
Kant
Berkeley
德意志但澤
波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