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 哲學動物:乳牛擁有尼采的智慧?水母能解釋宇宙結構? | 哲學新媒體
來稿

哲學動物:乳牛擁有尼采的智慧?水母能解釋宇宙結構?

天體物理學的教科書以及北海的沙灘,可以給我們更好的啟示。如果說有哪個生物體可以作為宇宙的微觀模型,那肯定就是水母。如果我們的宇宙終究有一日必須滅亡(希望是很遙遠的未來),然後縮小,縮回到什麼都不存在的地步,或許就是因為這些宏觀的水母被沖刷到宇宙的岸邊,然後枯死了。

您在這裡

難度:
1

乳牛

Die Kuh

米莉是我童年的偶像。當時的她雖然才剛滿十二歲,不過,她在我眼中卻是既成熟又聰明。她的個子比我高、比我壯,留著一頭漂亮略帶點紅的黃髮,每當她用那又大又充滿智慧的圓眼看著我,總能讓人感受到善意以及好奇。而最重要的是,她那恬靜的態度讓人欣羨,除了在某次餵食時,我不小心拿乾草叉戳了她的鼻子,她才失去鎮定。

乳牛擁有尼采的智慧?

米莉其實是頭乳牛,準確的說,牠是頭法蘭克種黃牛。牠們的情緒穩定並非浪得虛名,幾乎沒有任何動物比人類豢養的牛更溫柔、有耐心—而尼采1早就知道「所有的好東西都帶點慵懶,就像牛一般駐足在草地上」。網路上還真的有舒緩的哞哞牛叫聲供人下載,給那些如同老牛般辛勤工作的上班族;市面上也有些饒富趣味的勵志書籍,掛上諸如「俯拾幸運草」之類的標題,並在封面上將牛比喻成瑜伽修行者。 

牛除了提供牛奶以及肉的傳統角色外,在西方還常被養生事業推崇成令人心生嚮往的動物。為什麼?這個答案也可能和尼采有關,因為牛是種反芻動物。尼采認為「即便人獲得了全世界,可還有一件事沒法學會,就是反芻」,所以他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一書中寫道,一位回歸田野並希望在牛群裡找尋自我喜樂的隱士呼喊著:「他(人)終究還是無法拋棄傷悲」。乍聽之下很有道裡,然而,隨即冒出的疑問就是,人類如何能僅以一個小小的胃去轉化食物呢?畢竟牛以及其他反芻動物具有相應功能的胃,可以消化食物並且適時再反芻。

不過,隱士在這裡所指的反芻或許不僅僅是種生理活動,也是種心理過程。這兩者的連結也顯示在反芻動物的拉丁學名 Ruminantia 上——它的動詞 ruminare 不僅表示「反芻」,也表示「深度思考一件事」,它意味著將記憶內容從記憶的儲存處傳遞到意識,並再次處理。

牛可以花上九小時反芻,咀嚼運動達三萬次。所以勸人碰上問題要緊咬牙關不鬆懈,或是警告不細嚼慢嚥會傷胃的說法,也是頗有道理的。如果我們想要像頭牛一般閒適,那麼應該要學習牠如何咀嚼食物,如何處理過期發酵的記憶以及未解的難題。對於胃裡留下的殘餘,我們可以先置之不理,再時而「從遙遠溫和的記憶」(席勒語)中取出,靜靜地咀嚼。而且最好是躺在夏季的草原上,不受口渴以及惱人的蒼蠅打擾。還有,在舊的經驗還尚未消化完畢前,不要再納入新的。別再不停地渴望變化!

乳牛幸福的祕訣其實就是將千篇一律的循環,視為一種存在的基本條件。乳牛幸福的祕訣其實很簡單,就是⋯⋯吃慢一點,好好享受你的食物!

水母能解釋宇宙結構?

水母

Die Qualle

某個夏日夜晚,北海的岸邊正吹著海風,無數的海月水母2被海浪席捲到岸上,就像是一堆巨型果凍散置在沙灘上。水母的體型大小不一,大的幾乎跟黑膠唱片一般大,可是幾個小時後,當我再回到沙灘,牠們卻不見蹤影了。假若真想要找到牠們曾經存在過的蛛絲馬跡,頂多就剩下彷如小黑圈的性器官還留在沙灘上。

其實這種現象也在所難免,畢竟海月水母全身上下的含水量超過九十八%。世上大概沒有其他生物像水母一樣,與自身的生存環境有著如此類似的組成成分。如果水母身上沒有一些膠狀物質,以及前面提到為了繁衍的性腺,大家可能會認為牠們確實與其周圍的水幾乎一樣。牠們在海裡完全適得其所,然而一旦移到空氣和太陽下,就化為烏有。

水母體內的含水量如此之高,卻還能自成一個封閉系統,自給自足運作,簡直是個奇蹟。牠在某種程度上類似宇宙,因為宇宙幾乎也是由空無一物所組成的,或是說經由人眼無法識別,而且機器也無法測量的物質所組成,這種物質同時有個特性,就是即使它們總量相對有限,卻仍能維持宇宙的結構,不使其分崩離析——這物質就是物理學家所稱的「暗物質」3

這樣說來,水母的存在挑戰了西方哲學的宇宙觀。自古以來,人們總是將宇宙與人相比擬:宇宙是個大世界,活脫是一個人的放大版,相對的,人是宇宙的縮小版,宇宙的重要元素都濃縮在裡頭。柏拉圖讚頌他的老師蘇格拉底提出的「宇宙之身」(Körper des Weltalls) ;中世紀後期的學者阿格里帕4將人稱之為「第二世界」;叔本華則說:「所以從這種雙重考量來看,每個人都自成一世界(⋯⋯)。他對自我個體的認知,也包含了整個世界,即大宇宙」。

弗洛里安·維爾納 Florian Werner, 《哲學動物》,創意市集出版,2019
沒錯,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仍然被束縛在這種神話思想中,當我們仰望星空,望著射手座、月亮或是某個天體時,我們沉浸在自我愛戀的感覺裡,以為宇宙與我們一樣。

天體物理學的教科書以及北海的沙灘,可以給我們更好的啟示。如果說有哪個生物體可以作為宇宙的微觀模型,那肯定就是水母。如果我們的宇宙終究有一日必須滅亡(希望是很遙遠的未來),然後縮小,縮回到什麼都不存在的地步,或許就是因為這些宏觀的水母被沖刷到宇宙的岸邊,然後枯死了。

※ 本文為出版社書摘,引自 Werner, F. (2019).  哲學動物:乳牛擁有尼采的智慧?水母能解釋宇宙結構?啄木鳥是當代禪學大師?31則經典理論大哉問,上一堂最顛覆思考的哲學課. ,pp. 129-134, pp.144-148。

  • 1.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著名德國哲學家、詩人、作曲家,其作品對於道德、宗教、科學、美學皆曾提出精湛的批判,亦提出上帝已死、超人說、主奴道德說、精神三變等理論。著有《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偶像的黃昏》、《道德系譜學》等書。
  • 2. 海月水母 (Die Ohrenqualle) 是水母的一種,主要分布在北歐的東大西洋海岸以及北美洲的西大西洋海岸。一般來說,牠們生活在近岸,所以可在河口和海港見到。
  • 3. 在宇宙學中,暗物質指無法通過電磁波的觀察進行研究(因其不與電磁力產生作用)的物質。我們目前只能透過重力產生的效應得知其存在。目前已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質。
  • 4. 阿格里帕·馮·內特斯海姆 (Agrippa von Nettesheim),1486-1535,文藝復興時期哲學家。著有廣受後人歡迎《神祕學》。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