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哲學】面對獨處的自己 | 哲學新媒體
泛哲學

面對獨處的自己

何謂「慎獨」工夫?
獨自隔離的生活是現代社會的難題,尤其是在 COVID-19 的衝擊之下,為了防範疫情的擴散,各國逐一進行封鎖的防範措施,讓我們很難跟人進行正常的互動,儼然囚籠每個人的身心。面對困境,...

您在這裡

難度:
1

工夫

「工夫論」是中國哲學一個人格修養的理論型態,基本是指如何成為理想人格的方式,若在儒家即是如何成為聖人,在道家即是如何成為真人,在佛家即是如何成佛。但是此「如何成為」不是一種思辨或理解的方式,而是一種透過道德實踐或其他實踐的方式。

學者林永勝曾經對於「工夫」字詞作出詳細的研究。在古代思想中,「工夫」和「功夫」是可以互相替換的詞語,而「功夫」比起「工夫」更早出現。功夫一詞的使用最早可見於蜀漢歷史學家陳壽的《三國志》,例如:「 遂躬率吏民,興立功夫,一冬間皆成」等等之語。至於工夫最早出現於西晉葛洪的《抱朴子》:「藝文不貴,徒消工夫」。若從歷史的軌跡來看,功夫一詞在唐代以前是最常使用的,但到了唐代,功夫和工夫二詞的使用量相當,最後宋代開始則較常使用「工夫」1

功夫或工夫一詞最原始的意義是指役夫役徒的勞作人力,而又因為役夫役徒並非一朝一夕的短暫時光,所以又延伸為長期時間的意思。因此,像我們有時候會說「這件事情要花點工夫」,其實就是同時兼指勞作人力和長期的時間。但是若依這個意思,工夫尚未有人格修養的意思,依照林永勝說法2,工夫開始有人格修養的意義是出現於西晉佛教的經典當中,故有「欲達到某一修行目標所設想出的方法或手段」之意義。後來儒釋道三家大多皆以此義使用工夫一詞。也就是說,在中國哲學當中,工夫論即是指涉人格修養工夫的理論型態——我們如何透過工夫逐漸完善自身的人格。

以上這些是工夫的形式之定義,至於工夫的具體之內容本身包羅萬象。本文以 COVID-19 的疫情環境為例,由於在疫情的影響之下,導致我們每個得進行隔離而獨自的生活,但其實這種獨自的生活環境,亦可以進行修養工夫,也就是中國哲學中的「慎獨」工夫。

《中庸》的慎獨

一般而言,「慎獨」工夫基本源自《大學》與《中庸》兩本經典3,兩本經典談論慎獨工夫面向不完全一致,但大體是相同的,為了方便本文的論述,我們暫且以《中庸》的慎獨為題。

子思 Zisi BC 483 - BC 402
子思 Zisi BC 483 - BC 402
《中庸》的作者,一般而言,認定是子思子,子思是孔子的子孫。雖然依照考據的角度而言,目前通行版本的《中庸》一書,可能在秦朝之後。但因為古代著書立作,大多都會經過數代的門人彙整,所以目前通行版本的定稿確實可能是秦朝之後,但不能藉此否認《中庸》一書的精神,可能是在先秦時期。雖然是否真的子思所著,這個難以考據,但至少可以確認是一位先賢大儒所著,否則難以成就《中庸》一書的思想高度。

中庸記載: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4

此段文獻可以先拆分成兩段,「莫見乎隱,莫顯乎微」和「故君子慎其獨也」。前一段通俗一點的解釋,就是指看不見的地方、感受不到的地方。而後一段則是說君子要謹慎面對這個「獨」。在孔子以前,君子是指貴族,代表的是外在的身分象徵,但後來孔子將「君子」一詞內化成一個人的道德品格,即是一位「有德者」。依是,即是一個有德者會謹慎面對這個「獨」。兩段綜合在一起解釋,即是指「有德者會謹慎面對這個看不見的和感受不到的獨處」。

也就是說,這個謹慎面對的獨處,就是指一個人的時候,因為四下無人,我們做任何行為,別人看不到,也不知曉,所以導致我們容易產生一些壞事的行為。因此,我們可以簡單理解《中庸》的「慎獨」是防範我們自己在獨處的時候,也不能做壞事的行為。

朱子的慎獨

朱子對於「慎獨」工夫的體會,則比起《中庸》的表面之意,更進一步,朱子說道:

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細微之事,跡雖未形而幾則已動,人雖不知而己獨知之,則是天下之事無有著見明顯而過於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懼,而於此尤加謹焉,所以遏人欲於將萌,而不使其滋長於隱微之中,以至離道之遠也。5

朱熹,1130 - 1200
朱熹,1130 - 1200
朱子所謂的「獨」是「人所不知而己所獨之地」,也就是沒有人知道而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這個文義自然亦能與《中庸》的慎獨相同,即是四下無人,只有自己獨處的時候。但是朱子說這個獨知之地是「跡雖未形而幾則已動」,這個意義就比起中庸的表面文義又更進一步。因為「跡雖未形」是指連「行為」都沒有產生,也就是比起一個人獨處所產生的行為之「先在」之物,這其實就是指我們的意念或是意識

一個人行為大多是由意識所產生的,比方說我有吃飯的行為,必然是我們有想吃飯的意識。所以我們若要產生做壞事的行為,必然有一個做壞事的意識。這個意識本身是只有自己知道,他人是不得而知之地方。也就是說朱子的「慎獨」,不只是我們要謹慎面對自己獨處的行為,還得謹慎面對自己心中的念頭。

換句話說,當我們看到一個人行善,但他是不是真心誠意的想做好事,我們不得而知,有可能他只想博得好名聲。因此,朱子更重視我們應該謹慎面對自己的意識,讓我們的意識不萌生「人欲」,就得進行這個慎獨的工夫。

劉蕺山的慎獨

朱子對於「慎獨」的解釋,一直占有主流的地位,但是到了明末,劉蕺山則又對「慎獨」提出更進一步的體會。

劉蕺山 1578-1645
劉蕺山 1578-1645
由於劉蕺山比較少人聽說過他,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劉蕺山是明末的儒者,歷經萬曆帝和崇禎皇帝,在萬曆年間考取進士,而在崇禎皇帝底下做事。劉蕺山曾任順天府的府尹,大概就有點類似首都市長。劉蕺山在擔任府尹期間,勵精圖治,改革了很多首都的弊端,所以後來被崇禎皇帝調去中央做事。只是劉蕺山為人耿直,諫言往往刺耳,所以崇禎皇帝既任命之,又罷免之,雖然如此,崇禎皇帝也知道劉蕺山為人忠心,所以還是繼續任用之。

如果我們知道明代的歷史,大概可以知道崇禎皇帝是明代最後一位皇帝:李自成攻佔北京,而崇禎皇帝自縊於媒山。劉蕺山是相當悲憤的,故而籌組義軍討伐李自成。雖然南明福王亦重用劉蕺山,但是因為福王為人昏庸,聽信佞臣之言,而罷輟劉蕺山。最後,清軍攻陷杭州,劉蕺山認為大勢已去,所以決定絕食殉國,同崇禎皇帝而去。

說回來劉蕺山對於慎獨的理解,劉蕺山說道:

中庸是有源頭學問,說本體先說箇「天命之性」,識得天命之性,則率性之道、修道之教在其中;說工夫只說箇「慎獨」,獨即中體,識得慎獨,則發皆中節,天地萬物在其中矣。6

對於劉蕺山而言,慎獨的「獨」,不是指個人獨處的行為,也不是我們的意識,而是「獨體」。這個體不是指我們一般說的身體或軀體,而是指本體。在中國哲學中,這個本體即是萬有之根基或根源。換言而言,劉蕺山的慎獨不只是謹慎面對自己獨處的行為,也不只是謹慎面對心中的意識,而是要能夠「體會本體」之意。

也就是說,劉蕺山再次昇華了慎獨工夫的意涵,從原本防止的獨處時的外在行為,以及形下、經驗層的自我意識,進而必須提升至形上層的獨體

結語

獨自隔離的生活是現代社會的難題,尤其是在 COVID-19 的衝擊之下,為了防範疫情的擴散,各國逐一進行封鎖的防範措施,讓我們很難跟人進行正常的互動,儼然囚籠每個人的身心。

但是面對困境,我們也並非坐以待斃,反而可以順勢而為,也就說既然大家都隔離開來,那麼就可以透過這段時間,學會面對獨處的自己,我們都可以藉此提升自己的心靈。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從「隔離而獨自的生活」來討論「慎獨」工夫,再以「慎獨」工夫由「獨處」、「獨知」至「獨體」論述,簡潔清晰,既回應時勢,更帶來新意。很好呀!
當然,以「慎獨」為「獨處」的工夫,與常說及的「靜坐」,或儒家的「慎獨」與佛教的「坐禪」、道家的「坐忘」的分別仍然可以探討一下。不過,這些已經是作為進深的討論,有意思考的讀者可以再探究一下。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