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82668, title = {像女孩那樣丟球}, year = {2023}, month = {02/2023}, publisher = {商周出版}, organization = {商周出版}, abstract = {

輕舞於學術論述與自傳敘事之間
20世紀最重要女性主義政治哲學家
艾莉斯.楊的最後作品



《像女孩那樣丟球》收錄了楊就女性在現代西方社會裡的身體經驗的各種面向所寫下的文章。在書中,楊援引了多位二十世紀歐陸哲學家的觀念,包括波娃、海德格、伊希迦黑、克莉絲蒂娃與梅洛龐蒂,為肉身化主體性的詮釋建構出嚴謹的分析範疇。對於女性今天在自由與機會上依然蒙受的不義限制,這些文章不僅做出經驗的理論描述,也做出規範性的評價。

本書以楊對女性主義理論中的「性別」範疇的再思考開始。在隨後的文章中,楊討論了各種與女性/陰性相關的經驗,包括隱私、家與空間,也處理了甚至連在女性主義理論裡也鮮少提及的主題,例如乳房的經驗、月經在女性生命故事中的角色,並描繪了懷孕身體的現象學以及衣物所帶來的觸覺愉悅。

雜揉了學術研究的嚴謹冷靜與自傳體敘事的動人懇切,《像女孩那樣丟球》記錄了這位傑出思想家的個人生命軌跡。


各方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在我心中,楊無疑是過去二十五年來最重要的政治哲學家之一。在女性主義與左派政治思想界,無人能出其右。」
--凱斯.桑思坦(Cass Sunstein),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暨政治學系教授

「楊對女性身體體驗的描述無疑深具教育意義,但也兼有論戰與政治的意義。她試圖將某些經歷重新解釋為積極的,以抵消她在現在和過去的社會實踐中,所見的對於女性和陰性的貶抑。」
--Jenna Silber Storey,傅爾曼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本書包含學術論述的嚴謹,又帶入個人成長背景的回顧與身體經驗的敘述,知性感性兼具。」
--林芳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授

「讀者可以在書中看見自己的身體經驗,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愉悅的還是令人嫌惡的,大多數人基於社會禮儀或政治正確的理由都鮮少談論這樣的肉身經驗。」
--陳美華,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楊有系統的運用梅洛龐帝的身體現象學,提供女性主義一個較有系統的身體論述。同時補足了過去現象學研究裡的『性別盲』。開啟了這兩個研究領域溝通的可能性。」
--劉亞蘭,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副教授

「相對於哥哥爸爸們偉大而權威的哲學面目,這本攜帶女性主義解放承諾的個人沉思錄反而用一種非常貼近女性體驗的語言,召喚讀者們的身體來一同思考。」
--孫瑞穗,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城市規劃系博士候選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艾莉斯.楊Iris Marion Young
艾莉斯.楊(Iris Marion Young, 1949-2006)
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影響當代社會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政治哲學家。

楊提出許多創新且深具論述意義的概念,包括社會正義與壓迫理論、女性身體經驗、溝通民主,也探討包括恐怖主義、暴力、國際法及國家安全等問題。她的作品同時關注分析哲學與歐陸哲學傳統,其學術思想更啟蒙自批判理論(哈伯瑪斯與馬庫色)、現象學(西蒙波娃與梅洛龐蒂),以及後結構精神分析女性主義(克莉斯蒂娃與伊希迦黑)。

楊的早期代表作《正義與差異政治》曾獲 1991 年美國政治科學學會 Victoria Schuck 獎。其他著作包括《交叉的聲音:性別、政治哲學與政策的難題》(Intersecting Voices: Dilemmas of Gender,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Policy, 1997)及《涵容與民主》(Inclusion and Democracy, 2000)等。

楊不僅是傑出的理論思想家,也是草根政治行動的積極參與者,曾活躍於婦女人權、非洲國家外債減免、勞工權利等領域。她會親身參與社會運動擔任其中一員,並將她的街頭觀察與思考融入論述,並從中發展出她的女性主義及民主理論的思考。這是身為一個政治哲學家真正的工作。

楊於 2006 年病逝,美國政治哲學界頓時殞落一顆明星,2005 年出版的《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成為她最後一部作品。其後,學界紛紛表示哀悼之意,匹茲堡大學以其名設置「艾莉斯.馬利雍.楊獎」(Iris Marion Young Award),賓州州立大學也以其名設置了「艾莉斯.馬利雍.楊多元學者獎」(Iris Marion Young Diversity Scholar Award),紀念她的諸多創新貢獻。

相關著作:《正義與差異政治》《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

譯者簡介

何定照
台大社會學系社會學理論組學士,英國約克大學婦女研究碩士。擔任聯合報文化記者多年,現任聯合報深度內容中心生活組召集人。

曾獲卓越新聞獎;兩度獲吳舜文新聞獎;三度獲星雲真善美新聞獎;三度獲社會光明面新聞獎;兩岸新聞報導獎;中央日報小說獎;台北公車詩獎。
譯有《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與高瑟濡合譯)、《西藏正念書》、《正念的奇蹟》,著有《因緣際會擺渡人{\textemdash}{\textemdash}吳靜吉的生命故事》(與吳靜吉博士合著)、青少女讀物《惡女背/被棄手冊》。

本書特別感謝夫婿黃訓慶與我反覆討論、為我收集資料,乃至扮演第一個讀者,詳加審閱,功勞甚大。陳美華教授與高瑟濡教授的指正,好友陳麗舟與Kevin \& Shuwen夫婦的協助,以及商周編輯李尚遠的細心與專業,我亦銘記在心,僅在此致謝。

在譯書後期,編輯忽告知楊過世的噩耗,震驚之餘,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書中段落是她描寫母親過世後,在看電影《管家》(Housekeeping)時「悲傷如浪般從心底湧出」;身為譯者,才感念作者對至親的傷逝未久,即真實體驗到作者本人的辭世,時空兩相對照,尤為悵然。因食道癌而在家中過世的楊,想必對女性/中老年病患的處境以及醫院、安養院等相關機構,都有更深刻的體會與呼籲,只可惜這都不及言說了。

}, isbn = {9786263185715}, author = {Iris Marion Young} } @book {82894, title = {自由:在歷史盡頭長大成人}, year = {2023}, month = {10/2023}, publisher = {時報出版}, organization = {時報出版}, abstract = {

翁達傑文學獎、柯斯達年度最佳傳記處女作獎得主

柯斯達傳記獎、吉福德(Baillie Gifford)非虛構寫作獎、伯恩(Gordon Burn)文學獎決選

紐約客、華盛頓郵報、金融時報、衛報、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外交事務、星期日泰晤士報、美國書評網年度最佳小說

描繪歷史如何形塑人的生命與政治的罕見作品,

充滿深刻感人的力量,在人性的甜美氣味裡聞得到血肉與希望,

在作者巧妙的鋪陳中,她的故事成了我們的故事。

在這本「時而辛辣詼諧,偶爾陰鬱悲傷{\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時而深刻動人」(紐約時報,史特拉舍)的回憶錄中,烏琵一邊回顧自己在巴爾幹半島共產世界的生活經歷,一邊反思「自由」的意義。「這本書讓歷史栩栩如生,充滿力道,令人難忘」(《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作者薇斯奧芙)。

蕾雅.烏琵在地球上最孤立的國家長大。那裡,共產主義理想正式取代了宗教。阿爾巴尼亞是歐洲最後的史達林主義根據地,幾乎無法造訪,幾乎無法離開。那是個排隊和匱乏之地,充滿了政治處決和祕密警察。但對烏琵來說,那裡就是家。那裡人人平等,鄰居互相幫忙,孩子未來都應該立志建立更美好的世界。那裡有團結與希望。

然而,一九九〇年十二月,柏林圍牆倒塌一年以後,一切都變了。史達林和霍查的雕像被推倒;幾乎一夜之間,人們開始可以自由投票,穿自己喜歡的衣服,照自己的意思信仰宗教,再也不用擔心說話有人偷聽。可是工廠關閉了,工作消失了,成千上萬的百姓擠上船逃往義大利{\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掠奪式的多層次傳銷最終讓國家破產,引發了暴力衝突。當一代人的願望成了另一代人的幻滅,當家人的祕密被揭發,烏琵發現自己開始質疑自由到底是什麼{\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烏琵的出色文筆,讓她譜出一則生動熱鬧又成熟的故事,用思想深刻、新穎又有活力的眼光直視社會動盪,關照個人與政治的關係,思索有關自由的深刻問題:自由是什麼?為誰而存在?需要什麼條件?我們當中誰真正自由?

烏琵以敏銳的洞察力和機智,探索進步的極限與過去的重負,闡明了理想與現實間的距離,以及被歷史洪流阻擋的人們的希望與恐懼。

齊聲推薦

  沐羽|作家,《煙街》作者

  阿潑|轉角國際專欄作者

  洪世謙|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專任教授

  胡芷嫣|專欄作家

  哲學新媒體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蔡適任|撒哈拉旅居作家、人類學博士

從那東方陣營崩毀重組的一九九o年開始,一個政治、經濟、自由的二手時代就席捲而來了。有一大群人需要急速解凍,狼呑虎嚥地學習,究竟西方乃至世界是什麼概念?東方陣營的自由和西方陣營的自由差異在哪?在那無數龐大的理論與歷史之間,個人體驗的重要性始終被文學所注目。《自由》從一九九o年代一個小女孩的眼眸中看出去,她在示威遊行群眾之間抱著一個無頭的史達林雕像,共產陣營的世界精神已被砍頭了,其後世界何去何從?蕾雅.烏琵以敏感細膩的批判角度,刻劃那段動盪日子的序曲。{\textemdash}{\textemdash}沐羽|作家

各界讚語

這是一本描繪歷史如何形塑人的生命與政治的罕見作品。烏琵真是一位出色又厲害的作家。在她筆下,她的故事成了我們的故事。{\textemdash}{\textemdash}克拉斯特夫(Ivan Krastev)

這是一則歷史巨變下的個人青春故事:意識形態、戰爭、失去、未知。這本書讓歷史栩栩如生,充滿力道,令人難忘。{\textemdash}{\textemdash}薇斯奧芙(Tara Westover),《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作者

這本驚人又深深引發共鳴的回憶錄,敘述了在二十世紀最後一個史達林主義根據地瓦解前夕長大的經歷{\textellipsis}{\textellipsis}這本書之所以令人難忘,是因為我們通過一個孩子的眼睛,看到了這個我們所知甚少的世界{\textellipsis}{\textellipsis}烏琵在書裡動用了魔法:讓我從頭到尾都深深著迷。{\textemdash}{\textemdash}哈克特(Laura Hackett),星期日泰晤士報

作者的敘事手法令人驚嘆,巧妙平衡了幽默、悲愴,以及對決定她過去的人與地的深情。她善於讓讀者沉浸在她童年時對「黨」毫不質疑的忠誠之中,同時對她現在知道那是暴政的體制保持著幽默批判的距離。{\textemdash}{\textemdash}《柯克斯(Kirkus)》書評雜誌

這是一個獨特無二、引人入勝又發人深省的故事,描寫一位在激烈動盪時期的年輕生命{\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書中對霍查主義荒誕現實的絕妙描繪接連不斷,從一個孩子的角度點出了霍查政權的各種荒謬。烏琵完成了一項壯舉,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凸顯出這些荒謬的殘酷{\textellipsis}{\textellipsis}結尾更給我們上了關於「反省、道歉與學習」的重要一課,只因「人類從來不是在自己所選擇的條件下創造歷史」。{\textemdash}{\textemdash}格蘭尼(Misha Glenny),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人們對霍查統治下的共產主義阿爾巴尼亞的生活知之甚少。烏琵這本書以驚人的手法將這個古怪世界及其遺緒呈現在我們面前。從餐桌上婉轉的雙關語到後共產主義的不確定和未實現的承諾,烏琵寫出了一本在動盪時代長大的感人回憶錄,同時對「自由」的真正含義提出了直率的質疑。{\textemdash}{\textemdash}史都德曼(Frederick Studeman),金融時報

烏琵是文筆優美的作家,也是認真的政治思想家。在短短三百頁妙趣橫生的篇幅裡,烏琵時而辛辣詼諧(她對史達林主義和世界銀行同樣不假辭色),偶爾陰鬱悲傷,時而深刻動人{\textellipsis}{\textellipsis}這本書絕對發人深省。{\textemdash}{\textemdash}史特拉舍(Max Strasser),紐約時報

這本書除了對貧窮與返祖現象大開幽默玩笑,更遠不只敘述了一個我們不清楚或不關心的國家的歷史。如同烏琵和她的家人看著帝國崩潰,連同現實也一起瓦解,我們也生活在災難時代。過去一百年來庇護著我們的地緣政治確定性,不論是好是壞{\textemdash}{\textemdash}美國、英國和最近的歐盟{\textemdash}{\textemdash}都或多或少處於崩潰或衰敗。烏琵警告我們,這就是潰堤時的感覺。{\textemdash}{\textemdash}奧洛林(Ed O{\textquoteright}Loughlin),愛爾蘭時報

完全讓人手不釋卷{\textellipsis}{\textellipsis}烏琵的回憶錄充滿了獨到觀察、政治的幽微,以及最重要的,幽默趣味。{\textemdash}{\textemdash}傑弗瑞斯(Stuart Jeffries),衛報

這本書發人深省,挑戰成見,逼著我們思考當理想面對不完美的人與地會是如何,又怎樣從過去的廢墟中重獲新生。{\textemdash}{\textemdash}納菲西(Azar Nafisi),《在德黑蘭讀羅莉塔》作者

在全世界都對阿爾巴尼亞不聞不問的時候,這本新傑作向我們展示了過去百年來,政治裡的人性真理{\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書裡揭露的真相一個接一個,關於家庭、關於國家,彷彿出自小說大師之手,可比托爾斯泰的短篇小說。雖然嚴肅,卻又充滿趣味,充分展現作者的優雅、機智與誠實,絕對是成功的文學之作。{\textemdash}{\textemdash}威倫茲(Amy Wilentz),《永別了,弗瑞德.巫毒》作者

烏琵的這部作品是繼費蘭特(Elena Ferrante)《我的天才女友》之後,我逼著家人、朋友和同事非讀不可的一本書{\textellipsis}{\textellipsis}這本回憶錄實在引人入勝,對何謂自由有著深刻的反思。{\textemdash}{\textemdash}斯科爾(Ruth Scurr),《旁觀者》週刊

引人入勝{\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極為有趣又深刻地描述了一個處於崩潰狀態的小國{\textellipsis}{\textellipsis}讀起來實在暢快{\textellipsis}{\textellipsis}這本書作為今年其中一部非虛構作品,絕對能贏得文學讚譽與暢銷佳績。{\textemdash}{\textemdash}哈定(Luke Harding),觀察家報

這本書真是驚人之作。烏琵是天生的說故事高手,不只機鋒百出,還充滿生命力、溫暖與質感,是一本引人入勝、不時逗趣、辛辣、直指人心的傑作,也是我今年到目前為止讀到最棒的作品。{\textemdash}{\textemdash}蘇吉克(Olivia Sudjic),《難民之路》作者

這是一本由很會說故事的知識分子寫的書,讓當代阿爾巴尼亞的生活歷歷在目。{\textemdash}{\textemdash}郭尼克(Vivian Gornick),《多餘的女人與城市》作者

烏琵不僅是極具開創性的哲學家,更日益成為當代最重要的公共思想家之一{\textellipsis}{\textellipsis}這部出色的作品在個人層面打動人心,在政治層面開創新局。若將書中教訓謹記在心,便能獲得自由。{\textemdash}{\textemdash}黑格隆德(Martin H{\"a}gglund),《此生》

這本書出自歐洲一流左翼思想家之手,所有參與抵抗政治(politics of resistance)的人絕不可錯過。{\textemdash}{\textemdash}梅森(Paul Mason),《後資本主義》作者

這本精彩的成熟之作,可說是阿爾巴尼亞版的《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同時又遠不只如此。{\textemdash}{\textemdash}朗西曼(David Runciman),《民主會怎麼結束》作者

這是一本抒情的回憶錄,充滿深刻感人的力量,在人性的甜美氣味裡聞得到血肉與希望。{\textemdash}{\textemdash}沙茲(Philippe Sands),《繩梯》作者

烏琵這本機智好讀的回憶錄,描繪了她在冷戰結束時的阿爾巴尼亞少女時代,對自由在我們當代的意義{\textemdash}{\textemdash}它的誘惑、虛假的希望、失望和可能性{\textemdash}{\textemdash}做出了精彩論述。{\textemdash}{\textemdash}史東布里奇(Lyndsey Stonebridge),《新政治家》週刊

必讀之作。烏琵文筆極佳,既是回憶錄,又是成長小說,從非常個人的角度敘述了一個關於社會主義與後社會主義的故事,切中時弊。{\textemdash}{\textemdash}哥德西(Kristen Ghodsee),《雅各賓(Jacobin)》雜誌

作者簡介

蕾雅.烏琵(Lea Ypi)
倫敦政經學院政治理論教授及澳洲國立大學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專長領域為馬克思主義與批判理論,目前在倫敦生活和工作。

譯者簡介

賴盈滿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科學哲學碩士,曾就讀法國史特拉斯堡大學哲學研究所,現專事翻譯。譯有《天才的責任》、《成功的反思》與《跳舞骷髏》等書。

}, isbn = {9786263743717}, author = {Lea Ypi} } @book {80298, title = {正義與差異政治}, year = {2017}, publisher = {商周}, organization = {商周}, abstract = {

唯有正視彼此的差異,才能實現真正的正義!
當代政治哲學的思想起點 批判社會結構的不朽經典

民主政治中的社會正義,並不是一視同仁,而是濟弱扶傾。
我們必須正視弱勢團體的多元差異存在,
進而透過溝通民主,解除加諸其上的支配與壓迫,
形塑一個共享不同價值的異質公共。

本書是當代差異政治與女性主義理論最重要、也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它的原創性奠定了英年早逝的 Young 在當代政治思想中的地位。在這本經典著作裡,楊批判當代政治哲學中的「正義」理論。她認為正義原則並不全然適用於分配典範,分配典範並不超然公正,社會更不應以普遍性為前提談論正義;這樣的正義,只會是一種迎合主流文化、由優勢團體所把持的平等假象。

為了修正缺陷,楊提出「差異政治」的概念。她認為談論正義時應以「支配與壓迫」的角度切入,先承認不同社會團體間的差異,釐清彼此間不正義的社會事實;同時,各團體應基於尊重差異、相互理解的前提下進行溝通,給予弱勢團體特殊優惠待遇,進而解除不正義。楊提出的差異政治是一種以差異性為前提的溝通民主;唯有如此,才能實現真正的公平正義。

楊將她對少數族群、女性、同性戀、老人、身心障礙者、勞工等弱勢團體的關懷納入探討,提出了一個極具批判性的全新概念,來挑戰既有的政治思想傳統,破除不平等關係。本書自 1990 年問世以來,深深啟發了日後歐美談論多元文化、性別政治、社會運動等轉型正義之議題,更將經驗傳至第三世界曾經歷劇烈民主轉型的國家,許多學者及社運人士皆受其啟迪甚深。同時,本書也為當代認肯群體差異的公共政策打開思想的理路。

作者簡介
艾莉斯.楊|Iris M. Young (1949-2006)
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影響當代社會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政治哲學家。

楊提出許多創新且深具論述意義的概念,包括社會正義與壓迫理論、女性身體經驗、溝通民主,也探討包括恐怖主義、暴力、國際法及國家安全等問題。她的作品同時關注分析哲學與歐陸哲學傳統,其學術思想更啟蒙自批判理論(哈伯瑪斯與馬庫色)、現象學(西蒙波娃與梅洛龐蒂),以及後結構精神分析女性主義(克莉斯蒂娃與伊希嘉蕊)。

楊不僅是傑出的理論思想家,也是草根政治行動的積極參與者,曾活躍於婦女人權、非洲國家外債減免、勞工權利等領域。她會親身參與社會運動擔任其中一員,並將她的街頭觀察與思考融入論述,並從中發展出她的女性主義及民主理論的思考。這是身為一個政治哲學家真正的工作。

楊於 2006 年病逝,美國政治哲學界頓時殞落一顆明星,2005 年出版的《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On Female Body Experience: {\textquotedblright}Throwing Like a Girl{\textquotedblright} and Other Essays)(商周,2007)成為她最後一部作品。其後,學界紛紛表示哀悼之意,匹茲堡大學以其名設置「艾莉斯.馬利雍.楊獎」(Iris Marion Young Award),賓州州立大學也以其名設置了「艾莉斯.馬利雍.楊多元學者獎」(Iris Marion Young Diversity Scholar Award),紀念她的諸多創新貢獻。

本書《正義與差異政治》是楊的代表作,曾獲 1991 年美國政治科學學會 Victoria Schuck 獎。其他著作包括《交叉的聲音:性別、政治哲學與政策的難題》(Intersecting Voices: Dilemmas of Gender,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Policy, 1997)及《涵容與民主》(Inclusion and Democracy, 2000)等。

譯者簡介
陳雅馨
臺大社會所畢,現就讀清大社會所博士班,專職譯者。

}, isbn = {9789864772971}, author = {楊, 艾莉斯 and Iris Marion Young} } @book {80491, title = {運動鍛鍊你的思考力}, year = {2015}, publisher = {時報出版}, organization = {時報出版}, author = {Young, Damon and 楊, 戴蒙} } @book {81031, title = {The death of God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year = {2014}, month = {05/2014}, publisher = {Taylor \& Francis Ltd}, organization = {Taylor \& Francis Ltd}, abstract = {

"What is the meaning of life? In today{\textquoteright}s secular, post-religious scientific world, this question has become a serious preoccupation. But it also has a long history: many major philosophers have thought deeply about it, as Julian Young so vividly illustrates in this thought-provoking second edition of The Death of God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Three new chapters explore S{\o}ren Kierkegaard{\textquoteright}s attempts to preserve a Christi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the meaning of life, Karl Marx{\textquoteright}s attempt to translate this answer into naturalistic and atheistic terms, and Sigmund Freud{\textquoteright}s deep pessimism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any version of such an answer. Part 1 presents an historical overview of philosophers from Plato to Marx who have believed in a meaning of life, either in some supposed {\textquoteleft}other{\textquoteright} world or in the future of this world. Part 2 assesses what happened when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s that give life meaning began to erode. With nothing to take their place, these structures gave way to the threat of nihilism, to the appearance that life is meaningless. Young looks at the responses to this threat in chapters on Nietzsche, Heidegger, Sartre, Camus, Foucault and Derrida. Fully revised and updated throughout, this highly engaging exploration of fundamental issues will captivate anyone who{\textquoteright}s ever asked themselves where life{\textquoteright}s meaning (if there is one) really lies. It also makes a perfect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particularly to the continental tradition."{\textendash}pub. desc. Part I. Before the death of God. Plato {\textendash} Kant and Christianity {\textendash} Kierkegaard {\textendash} Schopenhauer {\textendash} Freud {\textendash} Early Nietzsche {\textendash} Hegel {\textendash} Marx {\textendash} Part II. After the death of God. Later Nietzsche {\textendash} Posthumous Nietzsche {\textendash} Early Heidegger {\textendash} Sartre {\textendash} Sartre (continued) {\textendash} Camus {\textendash} Foucault {\textendash} Derrida {\textendash} Later Heidegger.

}, isbn = {9780415841139}, author = {Young, Julian.} } @article {79866, title = {The Poverty of Musical Ontology}, journal = {The Journal of Music and Meaning}, volume = {13}, year = {2014}, pages = {1-19}, author = {Young, James O.} } @book {81033, title = { 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 year = {2007}, month = {01/2007}, publisher = {商周出版}, organization = {商周出版}, abstract = {

艾莉斯.馬利雍.楊
Iris Marion Young
1949-2006
美國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政治哲學家

「在我心中,楊無疑是過去二十五年來最重要的政治哲學家之一。在女性主義與左派政治思想界,無人能出其右。」
{\textemdash}{\textemdash}凱斯.桑思坦(Cass Sunstein),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暨政治學系教授

繼羅爾斯(John Rawls)之後,美國政治哲學界在二十一世紀初又殞落了一顆明星。
楊於二oo六年八月一日病逝,使得這本輕舞於學術論述與自傳敘事之間的《像女孩那樣丟球》成為她的最後一部作品。

《像女孩那樣丟球》收錄了楊就女性在現代西方社會裡的身體經驗所寫下的文章。在書中,楊援引了多位二十世紀歐陸哲學家的觀念,包括波娃、海德格、伊希迦黑、克莉絲蒂娃與梅洛龐帝,為肉身化主體性的詮釋建構出嚴謹的分析範疇。這些文章不僅對女性身體經驗做出理論性的描述,也對女性今天在自由與機會上依然蒙受的不義限制做出規範性的評斷。

本書以楊對女性主義理論中的「性別」範疇的再思考開始。在隨後的文章中,楊討論了各種與女性/陰性相關的經驗,包括隱私、家與空間,也處理了甚至連在女性主義理論裡也鮮少提及的主題,例如乳房的經驗、月經賦予女性生命故事的節奏,並描繪了懷孕身體的現象學以及衣物所帶來的觸覺愉悅。

雜揉了學術研究的嚴謹冷靜與自傳體敘事的動人懇切,《像女孩那樣丟球》記錄了這位傑出思想家的個人生命軌跡。

專文推薦 (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介紹 林芳玫

讓活生生的女體走出政治新地圖:
悅讀艾利斯楊(Iris M. Young)肉身化的女性主義政治哲學 孫瑞穗

把活生生的女體找回來 陳美華

女性主義與現象學的握合 劉亞蘭

作者簡介

艾莉斯.馬利雍.楊(Iris Marion Young, 1949-2006)

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美國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政治哲學家。楊的研究領域包括女性主義理論、正義理論、民主理論、歐陸政治理論、公共政策等,作品已譯為二十多種語言。

楊不僅是傑出的思想家,也是草根政治行動的積極參與者,活躍於婦女人權、非洲國家外債減免、勞工權利等領域。

其他著作包括《正義與差異政治》(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1990)、《交叉的聲音:性別、政治哲學與政策的難題》(Intersecting Voices: Dilemmas of Gender,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Policy, 1997)及《涵容與民主》(Inclusion and Democracy, 2000)等。

}, isbn = {9861247947}, author = {Iris Marion Young and 楊, 艾莉斯} } @book {81035, title = {On Female Body Experience : Throwing Like a Girl and Other Essays}, year = {2005}, month = {01/2019}, publishe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bstract = {

Written over a span of more than two decades, the essays by Iris Marion Young collected in this volume describe diverse aspects of women{\textquoteright}s lived body experience in modern Western societies. Drawing on the ideas of several twentieth century continental philosophers-including Simone de Beauvoir, Martin Heidegger, Luce Irigaray, Julia Kristeva, and Maurice Merleau-Ponty-Young constructs rigorous analytic categories for interpreting embodied subjectivity. The essays
combine theoretical description of experience with normative evaluation of the unjust constraints on their freedom and opportunity that continue to burden many women.

The lead essay rethinks the purpose of the category of "gender" for feminist theory, after important debates have questioned its usefulness. Young{\textquoteright}s classic essay, "Throwing Like a Girl," is reprinted here, along with a comment of the impact of that essay twenty years later. Newer essays include reflection on the meaning of being at home, and the need for privacy in old age residences. Other essays analyze aspects of the experience of women and girls that have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even in
feminist theory-such as the sexuality of breasts, or menstruation as punctuation in a woman{\textquoteright}s life story. Young describes the phenomenology of moving in a pregnant body and the tactile pleasures of clothing.

While academically rigorous, the essays are also written with engaging style, incorporating vivid imagery and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 On Female Body Experience raises issues and takes positions that speak to scholars and students in philosophy, sociology, geography, medicine, nursing, and education.

}, isbn = {9780195161939}, author = {Iris Marion You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