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83015, title = {孤獨的哲學}, year = {2024}, month = {12/2023}, publisher = {木馬文化}, organization = {木馬文化}, abstract = {

我們真的活在最孤獨的時代嗎?

*2022年漢諾威哲學研究所.最佳哲學圖書獎*
挪威當代哲學家史文德森淬鍊最灰暗複雜情感的光亮之作

唯有為自己的孤獨負責,才能找到生命的歸屬{\textemdash}{\textemdash}

  「我們今日面對的並非孤獨感愈來愈重,而是獨處的機會太少。」

孤獨向來是個難以啟齒的話題,儘管事實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孤獨。在安靜無聲的家中、在空蕩的午後公園裡、在熱鬧的陌生派對上,甚至走在繁忙街道上被人群包圍時,都可能感到孤獨。就像許多流行歌曲都低聲唱著,我們內心有多孤獨{\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協助自我理解、釐清孤獨成因與排解孤獨感的思想工具書*

《孤獨的哲學》借鑒哲學、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的最新研究,區分不同類型的孤獨,分析了孤獨的心理和社會特徵,也討論孤獨如何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品質以及身心健康,並提出了數項值得深究的思考:

  o1孤獨、單獨與獨處三者有何異同?

  o2孤獨是一種現象,還是一種情感?

  o3擁有愛情與友情,就不孤獨了嗎?

  o4幸福是能為自己的孤獨負起責任?

  本書更提出:現代社會的主要問題不是我們有太多的孤獨,而是太少的獨處。作者認為身處孤獨時刻,實際上能讓我們更深刻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立足在世界的什麼位置。

  ▍在混亂世代藉哲學思考日常,重新對焦我們與世界的關係

  挪威當代知名哲學家拉斯.史文德森,擅長以輕鬆淺白的語言,透過哲學持續不斷研究現今社會的日常議題,譬如無聊、自由、孤獨、謊言、恐懼、邪惡等,挖掘人性中最深沉情感的正反兩面,並試圖在這些灰暗的情感光譜中找到其獨特的光亮。也讓我們在資訊嘈雜的現世,學會用理性探求本質,重新檢視各個普世共通的心理情狀,從而構築出適合自己的思維,堅韌心智、活得更加自在。

本書特色

  ●大量引用自古到今的哲學論述、做全面的概念分析,更以貼近讀者的電影、戲劇、文學為例,細膩而共情的闡述關於孤獨經驗的發現。

  ●打破大眾對孤獨的成見,彙整各方資料一步一步推導出年紀、性別、時代、個人主義、社群網路、新聞媒體等與孤獨的關係和影響層面。

  ●給予讀者面對孤獨的思考基礎、協助自我發現、建立個人邏輯,進而理解孤獨、享受獨處。

  「拉斯.史文德森寫的這本書,同時為孤獨這個與人最親密的情緒,帶來知識與智慧。」--傑佛瑞.科斯基(Jeffrey Kosky),《奇蹟的藝術:迷人的世俗》(Arts of Wonder: Enchanting Secularity)作者

  「在《孤獨的哲學》中,史文德森並沒有闡明孤獨這個主題,反而將其複雜化,從而消除了我們對孤獨的理解可能抱持的許多幻想。」--國際線上雜誌《PopMatters》

作者簡介

拉斯.史文德森(Lars Svendsen, 1970- )
挪威哲學家,卑爾根大學(University of Bergen)哲學系教授,曾任挪威最具影響力的智庫之一奇維塔(Civita)計畫主持人、奧斯陸大學(University of Oslo)哲學系的研究員、《晚郵報》(Aftenposten)專欄作家,以及挪威廣播公司第一台(NRK1)談話節目「Store studio」固定來賓。他的寫作風格獨特,擅長以簡明直白的方式探討當代國際難解的日常議題,挖掘人性最深沉情感的正反兩面,並試圖在這些灰暗的情感光譜中找到其獨特的光亮。史文德森獲獎無數,包括漢諾威哲學研究院(Hannover Research Institute for Philosophy;FIPH)頒發的最佳哲學圖書獎(The Philosophical Book Prize)、獻給傑出研究傳播的梅爾策獎(Meltzer)、由和平研究院(PRIO)與活躍和平之旅(Aktive Fredsreise)發起的囚犯的證言獎(The Prisoners{\textquoteright} Testament)。

著有《無聊的哲學》(A Philosophy of Boredom)、《邪惡的哲學》(A Philosophy of Evil)、《時尚:一種哲學》(Fashion: A Philosophy)、《自由的哲學》(A Philosophy of Freedom)、《恐懼的哲學》(A Philosophy of Fear)、《理解動物:狗和貓愛好者的哲學》(Understanding Animals: Philosophy for Dog and Cat Lovers),和《謊言的哲學》(A Philosophy Of Lying)等,已被翻譯為三十餘種語言出版。

譯者簡介

黃煜文
台大歷史所碩士,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教父》、《西西里人》、《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鴨子中了大樂透》、《為什麼是凱因斯?》、《耶路撒冷三千年》、《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你以為你的選擇真的是你的選擇?關於自由意志的哲學思考》、《給所有人的世界哲學史》、《自願被吃的豬:100個讓人想破頭的哲學問題》等。

}, isbn = {9786263145474}, author = {Lars Fr. H. Svendsen} } @book {82971, title = {家在世界的屋宇下}, year = {2024}, month = {01/2024}, publisher = {時報出版}, organization = {時報出版}, abstract = {

諾貝爾獎經濟學大師
從小親受泰戈爾啟蒙薰陶
出身印度孟加拉而胸懷世界
在歷史與思想的各股潮流中
走過有如智慧金礦般的獨特人生

如今他已九十歲,但在書中彷彿他仍單車輕快一溜騎過無情大地,
載滿了有情眾生,翻山越嶺。
在戰亂貪腐中搖搖晃晃快要解體,
卻哼著歌滿懷壯志向前,要為萬世開太平。

  --盧郁佳(作家)

阿馬蒂亞.沈恩是出身印度的偉大學者,在全球知識圈有深遠的影響力,一生崇尚論理與包容的精神,更用經濟學改變了世界。這本書從頭說起他的生命故事。

他的父親是化學教授,母親是劇場舞者,外公是梵文與印度哲學專家,他自小就浸淫在豐富的知識和語文環境中。泰戈爾秉持高尚教育理想創辦的桑蒂尼蓋登學園,更成了他的學養奠基之地(阿馬蒂亞的名字還是泰戈爾幫忙取的)。甘地是另一個沈恩見過的大人物,他對甘地跟泰戈爾之間關係的描寫也頗耐人尋味。

沈恩的學識養成是一段精彩非凡的歷程。加爾各答的學院街咖啡館瀰漫著論辯與分享知識的風氣,比大學課堂教給他的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後他赴劍橋三一學院就讀。我們看到他為何在眾多興趣之中選擇經濟學作為日後研究領域,親炙多位當時的學界翹楚,與許多出類拔萃的人物過從往來,優游於知識分子的殿堂中。

孟加拉的歷史文化遺產也在他的視野之中,沈恩不僅寫出孟加拉河流的風景與意蘊,也讓我們了解到歷史中不乏現代人所需的智慧與包容力。印度從殖民時期到獨立與分裂的變遷過程,以及印度與英國的關係,也在他筆下得到簡明清晰的描繪。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殘酷衝突帶給他巨大震撼,而經歷孟加拉大饑荒之後,消除飢餓與不平等成為他一生反覆思索的課題。

旅行是他生命的重要滋養。童年時他在達卡與曼德勒之間來去,無與倫比的緬甸風光從此深烙於心。他在青年時期的歐洲之旅則又是另一番意趣。「坦克與轟炸機上場之前」的巴基斯坦訪友之行,卻不免添了份感慨。

十九歲初到三一學院時,他是入學新生。四十五年後,他又站在三一學院的大門前,手上拿著新任院長的任命狀。

好評推薦

  ※從臺灣看阿馬蒂亞.沈恩

他出生在書香世家,研究橫跨數學推導與哲學思辨。不但在大西洋兩岸的世界頂尖大學任教,也是唯一一位非歐美裔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是學者,也是公共知識分子。 貧困與階級,公平與自由,是他最大的核心關懷。就讓我們一窺他的生命歷程,了解博雅經濟學家,是如何鍊成的。--臺灣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 林明仁

生於英國殖民時期、長於孟加拉、成名於英美的沈恩,是悠遊經濟學與哲學的當代巨擘,在貧窮問題與社會正義問題上都有卓越的貢獻。這本自傳不僅記錄了他與眾多偉大心靈的碰撞,更可感受到他一生挑戰種族文化藩籬、批判階級與偏見的人道關懷,正如書名所欲傳達的,一個以世界為家的開放精神。--《報導者》營運長兼總主筆 李雪莉

作者細說往昔八十餘載的生命與學思歷程,寫人敘事兼說書。全書止於一九六〇年代初歸返德里經濟學院任教,僅敘說了三十年的經歷,尚未及敷演之後發生的事,就已精彩萬分,堪稱一本洋溢學術熱情與淑世情懷,長人見識的好書。--馬華文學評論家 張錦忠

充滿智性魅力、力行現實關懷與穿梭優美古今文化對話的美妙紀錄,沈恩的回憶不僅讓我們親炙世界的演變和思想成長的美好,更因童年看見偏狹的宗教、身分政治暴力以及不平等,讓他畢生力求知識與現實對話和社會共榮發展,為當今再次陷入戰爭、宗教和政治暴力的世界,注入了重新思考的方向與能量。--選薦新書資訊粉絲專頁 黎胖

經濟學是在有限資源中,做出選擇的科學,經常難脫利己或是輕視公平性的形象,或因如此,傾注心力鑽研「消除貧窮」的阿馬蒂亞.沈恩愈顯獨特,而本書則帶領讀者,透過沈恩的雙眼,穿梭世界去看見各地的衝突與苦難,看見被忽視的貧困之人,伴隨沈恩思索,何謂人類社會需要的公平正義與福祉。--《udn Global 轉角國際》編輯 賴昀

國外指標媒體書評

沈恩先生的回憶粲然生輝,細節詳實鮮活,融混了各種思索:英國統治印度的功過;古典語文教育對於年輕學子的重要性;甘地和泰戈爾{\textellipsis}{\textellipsis}之間的哲學爭論;1943年悲慘的孟加拉大饑荒,導致三百萬人喪生;英國和美國對於理解經濟學的不同進路差異何在{\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最動人的{\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是那些深情地--甚至慵懶地--緬懷童年與所受教育的篇章{\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沈恩]是個堅信科學的人,但也不懈地堅持人道關懷。他的許多熱情仰慕者都視他為受壓迫者的經濟學家。--騰谷.瓦拉德拉臣(Tunku Varadarajan),華爾街日報

優美並且充滿希望的一本書{\textellipsis}{\textellipsis}對共通人性的信念,以及對兼容並蓄與寬容精神的擁護,向來在沈恩的著作中都有重要地位,其中包含他將抽象經濟學理論與真實人民和現實問題連繫起來的意圖{\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沈恩的敘事深深引人入勝,他把凱因斯經濟學的爭論做了精彩的概述--更別說非學術人士也能看得懂。--芭芭拉.史賓德(Barbara Spindel),基督科學箴言報

沈恩不只是個經濟學家、道德哲學家,甚至也不只是學者。他畢生是個社會運動家,透過學術和社會運動,憑藉友誼和偶爾的敵人,追求一個更崇高的家的理念--因而也是世界的理念。--艾德華.盧斯(Edward Luce),金融時報

沈恩的文筆充滿吸引力,清楚展露出書寫優美文句的天分。這是本美妙的書,呈現出一個世界公民的肖像畫。--菲立普.漢歇爾(Philip Hensher),旁觀者雜誌

一部真誠、感人的回憶錄{\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既是個人的成長故事,也是一堂經濟學速成課,內容富有啟發性、精彩又好讀。--科克斯書評

一部能安安靜靜地打動人的回憶錄{\textellipsis}{\textellipsis}一部充滿深思的旅記,並讓人一窺世上最傑出的一位思想家的獨特意識{\textellipsis}{\textellipsis}關於一段漂泊人生的反思,足以激盪人心。--出版人週刊

記述了許多從各方面影響沈恩的人物--從甘地到泰戈爾、維根斯坦、亞當.斯密--沈恩再次表明他的智性偏好總是外溢出狹窄的學門限制{\textellipsis}{\textellipsis}他的自傳透露出一個持久不懈的信念,就是把學術研究跟社會目的結合。--書單雜誌

作者簡介

阿馬蒂亞.沈恩(Amartya Sen)

哈佛大學經濟系與哲學系教授。從1998到2004年擔任劍橋三一學院院長,1998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著作廣受推崇,已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包括《正義的理念》(The Idea of Justice, 2010)、《身分與暴力:命運的幻象》(Identity and Violence: The Illusion of Destiny, 2007)、《好思辯的印度人》(The Argumentative Indian, 2005)、《經濟發展與自由》(Developments as Freedom, 1999)等書。2012年沈恩獲美國總統歐巴馬頒發國家人文獎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2020年獲德國總統史坦麥爾頒發德國書商和平獎(Peace Prize of the German Book Trade)。

譯者簡介

邱振訓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近期譯有《衝浪板上的哲學家》、《戰鬥的面貌》、《未來關我什麼事》、《不想工作》等書。歡迎來信指教。

連絡信箱:cch5757@gmail.com

}, isbn = {9786263747487}, author = {Amartya Sen} } @book {82999, title = {用創意享受銀髮人生}, year = {2024}, month = {01/2024}, publisher = {大塊文化}, organization = {大塊文化}, abstract = {

最後14堂星期二的「前一課」--墨瑞教授現身說法
誰不會老?--在「變老」的同時,成為「最好的自己」。
◢ 人生最值回票價的準備計畫 ◣
  ◆本書賣點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是墨瑞教授生前在病榻上與米奇-艾爾邦的對談,《用創意享受銀髮人生》則是墨瑞教授親筆寫下的晚年沉思錄。
  ◆面對老年、疾病或人生最後階段的挑戰,墨瑞教授從心理、哲學、社會學、文學的角度,重塑一堂人生課的場景,娓娓道來他是如何轉換心態,探索人生的核心意義,同時讓老年充滿創造力。

作為深受讀者喜愛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的主人翁,墨瑞-史瓦茲在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二年間,寫下這本具有洞察力的感人之作,帶我們探討如何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仍保持活力、不跟社會脫節。

我到底是誰?我做了什麼?對我而言,什麼是重要而有意義的呢?這個世界是否因為我曾經存在,而有所不同?完全的人性又是什麼意思呢?如果可以用等級畫分,我的位置在哪裡?

深受大家喜歡、銷量高達數百萬冊的暢銷經典《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主要人物墨瑞-史瓦茲,在這本深入且帶有詩意的感人著作,探討了上述問題。晚年生活可能充斥各種困難,但也可以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美好、最有價值的一段時光。墨瑞以身為社會心理學家、教師、父親、朋友和哲人的經歷,為我們呈現一份探索未來的指引。

書中,墨瑞以安慰人心、冷靜而雋永的語氣,為我們講述富有同理心的見解、故事、軼事和建議。你可以把這本書跟《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一起讀,或者藉此瞭解墨瑞豐富的哲學思考,讓它成為你探索生命與愛等深刻問題的指南。

  ■ 如何有創意地老去?
  【人生任何階段都該預習的一堂挑戰課】

  *囊括自我提問、自我評估、自我預測、自我觀照--全面照護身心的熟年療癒之書。
  *如果你還年輕,這本書將一步一步引領你深入老年的心理與生理狀態,提前認識老後的自己。
  *如果你逐漸邁入第三人生,可以更多元、細膩地接納、應對、運用身心各方面的變化及挑戰。

本書特色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主角墨瑞教授現身說法:米奇-艾爾邦的經典暢銷著作,影響力深遠。在他的筆下,老教授在漸失行動能力的生病終點,依然詼諧、從容地面對,不忘與學生對話,傳達深刻的生命臨終經驗。而這本談老年智慧的作品,從墨瑞教授自己的角度更完整呈現他邁入老年的早期已經歷過一輪疾病與衰退的打擊。

˙坦誠卻實用的熟年生命指引:人類在攀上頂峰後,要如何面對走下坡這件事,老年是最大的考驗與隱喻;年輕時再意氣風發,也不見得知道要如何面對老年,因為一般人都缺乏面對的勇氣、方法與心態。墨瑞教授用感性的文字,翔實記錄自身老化的過程及心境,打造一個安心卻不逃避的空間,讓讀者安靜聆聽內在的聲音。

-老年是開發生命潛能的契機:沒有人的生命歷程是一模一樣,老化過程亦然。作者幾經生病的磨難及考驗,還是極盡全力、毫不退縮地直探老年生命的價值。如果這是大多數人類無法避免的過程,那麼除了鄙視、貶低、無奈之外,還可以挖掘出什麼意義,才不枉走過人世這一遭?

-深刻而不含糊的生命思索:除了老年生活的規畫與評估,墨瑞教授用迷人且生動的說故事能力,借用自己與他人的案例,彷彿重新呈現一堂人生課的場景,帶領讀者去接近第三人生的意義與挑戰,而非寫出一本教條式的通用手冊。

-銀不銀髮,都要把人生視作一個整體提早規畫:思考並提前部署第二人生、甚至第三人生,是現在很夯的議題。年輕人若要活得更有滋味及深度,突破、穿越眼前人生的苦與樂,提早瞭解人生後半段,不啻為生涯規畫的一大核心,也就是把人生視為一個生命整體的概念,因為任一階段都會相互影響。

-長照是各階層普遍的社會議題:除了內外條件的提升,人們更需要去學習為自己、甚至為家人規畫老年生活。生活的智慧應該隨著年齡累積,甚至超前部署,在青年、壯年就開始探索,而非等到壯年或老年才被迫面對。

名人推薦

  王美珍 50+總編輯兼副執行長
  朱為民 臺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吳佳璇 精神科醫師、作家
  吳若權 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楊寧茵 《全球銀力時代》作者、高齡趨勢專欄作家
  瑞夫 萬秀洗衣店主理人
  劉秀枝 臺北榮總特約醫師
  劉紹華 人類學家
  盧美妏 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盧郁佳 作家
  螺螄拜恩 人氣作家
  謝哲青 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鍾文音 作家
  推薦

各界佳評

  書中關於老年的論述不卑不亢、充滿幽默感,讓我們相信:老年讓每個人有機會成為最好的自己。--楊寧茵,《全球銀力時代》作者、高齡趨勢專欄作家

  世上的傳統智慧都認同我們的生命短暫,如夢一般。很不幸地,大部分的人對於自己的存在既不感到驚奇,也不懂得感激。這是一本很美的書。它告訴我們,我們存在的每一刻都是珍貴的,我們經歷的逆境只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有幸讀了這本書的人,肯定能在逐漸衰微老去的人生最後章節,獲得更高的意識啟發。{\textemdash}{\textemdash}狄帕克-喬普拉(Deepak Chopra),印度裔美國作家、思想家及另類療法提倡者

  墨瑞一定會很開心:在《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以及相關的電影和舞台劇獲得驚人的成功之後;在他跟米奇-艾爾邦和我最後一次會談的二十七年後,他再度激勵了所有人。這個可愛的「第二幕」是墨瑞在三十多年前寫下的,後來被他的兒子羅伯發現,重新賦予生命,並加入了自己的智慧。你難道沒有想過墨瑞還有沒有其他的話要說嗎?這就是了。{\textemdash}{\textemdash}泰德-柯貝爾(Ted Koppel),美國新聞媒體工作者

  變老可以意味著變得更好{\textemdash}{\textemdash}前提是我們必須遵循墨瑞的智慧。這本重要的著作(他的兒子在抽屜中找到的!),提供我們實用的建議和激勵人心的引導,讓我們不管在任何年紀都能活得健康、有活力。{\textemdash}{\textemdash}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紐約時報》暢銷書籍排行榜第一名作者,著有《後悔的力量》

  很多人都希望能有一本人生指南,告訴我們如何好好地老去,就像借用已故墨瑞教授的智慧寫成的經典之作《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而今墨瑞的兒子羅伯做到了,帶給我們這本墨瑞教授親筆寫下的《用創意享受銀髮人生》,它會讓你對老化這份禮物永遠改觀。{\textemdash}{\textemdash}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及哈佛商學院教授,紐時暢銷排行榜冠軍作者

  在這本智者留下的著作裡,史瓦茲{\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探討了優雅老去的藝術{\textellipsis}{\textellipsis}不只是年紀大的人,其他人也會想要一窺究竟。{\textemdash}{\textemdash}《出版者週刊》

  這是每個已經活到老(或是計畫活到老)的人必讀的一本書。我只看了幾頁,就發現自己拿起筆開始畫重點、做筆記。這不只是一本書,而是每個想要知道自己黃金歲月會是什麼樣子的人,應該做的練習。買這本書的時候,順便幫自己挑一本漂亮的筆記本{\textemdash}{\textemdash}你很快就會寫滿。{\textemdash}{\textemdash}瑪麗-歐麥立(Mary O{\textquoteright}Malley),密蘇里州哥倫比亞市雲雀書店(Skylark Bookshop)

作者簡介

墨瑞-史瓦茲(Morrie Schwartz)
在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的著作《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連續五年位居《紐約時報》非小說暢銷排行榜榜首後,成為國際知名人物。在那之前,他是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受人敬愛的社會學教授,以及麻州劍橋市溫室(Greenhouse)聯合心理診所寶貴的心理治療師。墨瑞的寫作內容觸及各種主題。他一生致力於幫助人們瞭解與社會、他人,還有自己的關係。他的第一本著作(與阿弗雷德-史坦頓〔Alfred Stanton〕合著)《精神病院》(The Mental Hospital)發表於一九五四年,讓他成為社會學領域的超級巨星,也為他贏得了正教授的職位,這是他在大學的第一份工作。墨瑞致力於社會正義並珍視每一個人。

編者簡介

羅伯-史瓦茲(Rob Schwartz)
作家、製作人和企業家。他的作品曾發表於《時代》雜誌、《新聞週刊》(Newsweek)、《綜藝》(Variety)、《好萊塢報導》(Hollywood Reporter)、《訪問》(Interview)和《旋律製造者》(Melody Maker)等。他曾在日本NHK電視台擔任編劇編輯長達十四年,並於二〇〇四年開始,擔任《告示牌》(Billboard)雜誌的亞洲特派員。二〇〇五年,他在日本成立了電子搖滾跨界唱片公司Dynastic Records。羅伯製作了劇情長片《蒲提山》(Putty Hill, 2010)和《伯納德和休伊》(Bernard and Huey, 2017);他也積極投入科技創業,目前是虛擬音樂會創作平台Moshpit(www.Moshpit.Live)的合夥人。

譯者簡介

張瓊懿
德州農工大學醫學生理學博士,喜歡藉閱讀來開拓視野,更樂於與人分享所聞、所學,因而熱中翻譯工作。譯作有《勇闖世界14高峰》、《大疫時代必修的生命教育》、《大腦韌性》、《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美國福爾摩斯:海因里希與催生鑑識科學的經典案件》、《我發瘋的那段日子》、《強菌天敵:一個打敗致命超級細菌的真實故事》、《癌症探祕》、《生命的關鍵決定:從醫生決定到病人決定的時代》與《不願面對的真相》等。

}, isbn = {9786267388358}, author = {Morrie Schwarz} } @book {83031, title = {謊言的哲學}, year = {2024}, month = {02/2024}, publisher = {木馬文化}, organization = {木馬文化}, abstract = {

為何有人生氣朋友說謊,卻全盤相信政客的謊言?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刊物《情報研究》推薦*
挪威當代哲學家史文德森拆解虛實交雜之現世的爭議之作

沒有信任,人類生活幾乎不可能存在{\textemdash}{\textemdash}


  「偶爾被騙,總好過一輩子疑神疑鬼、不相信別人說的話。」
  日常中總有大大小小的謊言,而「詐騙」、「假新聞」和「另類事實」也滲透到我們每天接收的資訊流中,虛實交雜的社會互動令人感到不安。若情節嚴重,很可能毀掉一個人的友誼、婚姻、事業,甚至是人生{\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擺脫自我欺騙、學會與謊言共存、誠實面世的社會生存之書*
  從自欺、對朋友說謊、對陌生人說謊,到政治謊言,挪威知名當代哲學家拉斯.史文德森全面性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謊言。以哲學倫理為基礎,探究善意的謊言是否為必要之惡、信任對人類生存的意義,並從柏拉圖的「高貴謊言」理論到前美國總統川普的「巨大謊言」,權衡政治謊言中的弔詭之處,提供多重面向的思考:

  o1謊言、似是而非和鬼扯有何不同?
  o2為何對朋友說謊比對陌生人糟糕?
  o3唯有國家領導人的謊言該被接受?
  o4誠不誠實其實並沒有明確的徵兆?

  最後,作者提到該如何與每日生活皆可能觸及的謊言共處,他主張即使我們偶爾都會撒謊,但基本上我們是值得信任的。相信他人會讓人變得脆弱,我們很可能一次次地上當,但總的來說,活得真實和脆弱,好過活在不信任他人的狀態中。

  ▍在混亂世代藉哲學思考日常,重新對焦我們與世界的關係
  挪威當代知名哲學家拉斯.史文德森,擅長以輕鬆淺白的語言,透過哲學持續不斷研究現今社會的日常議題,譬如無聊、自由、孤獨、謊言、恐懼、邪惡等,挖掘人性中晦澀情感和狀態的正反兩面,並試圖在這些灰暗的情感光譜中找到其獨特的光亮。也讓我們在資訊嘈雜的現世,學會用理性探求本質,重新檢視各個普世共通的心理情狀及現象,從而構築出適合自己的思維,堅韌心智、活得更加自在。

本書特色

  *多方引用古今的哲學論述、全面性研究日常謊言,並以通俗的電影、戲劇、文學列舉,讓讀者易於理解此一現象的發生情境。

  *清楚定義何謂謊言,區分不同說謊對象的影響差異。也基於倫理角度,從說謊者的動機、目的、性格、性別、情境,推導出謊言的代價、實話的效益。

  *給予讀者如何與謊言共存的思考基礎:看清謊言的本質、學習誠實與信任,進而擺脫自我欺騙、建立起自身的品格。

好評推薦

  「《謊言的哲學》自陳為一本『對日常生活中的謊言進行全面研究』的著作,提出了一些從業人員可能認為值得進一步思考或探索的問題,也以易於理解的寫作方式補足了一般讀者需求的缺口。《謊言的哲學》不僅適合在海灘上閱讀,也適合出現在大學研討會中。作者史文德森善用現代人的喜好,引用了許多非傳統人物作為舉例,包括小螢幕上的動畫角色荷馬.辛普森和《廣告狂人》的主人公唐.德雷柏。」{\textemdash}{\textemdash}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刊物《情報研究》(Studies in Intelligence)

  「若要真誠面對謊言,該怎麼做呢?{\textellipsis}{\textellipsis}史文德森給了我們輕鬆通往哲學傳統中最優秀和聰明思想的途徑,且表現得機智、迷人且清晰。但他給的不僅僅如此。他在謊言普遍存在的現實中,提供了全面的建議,關於最重要的問題:如何活得更好。」{\textemdash}{\textemdash}傑佛瑞.科斯基(Jeffrey Kosky)/華盛頓與李大學(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宗教學教授

  「史文德森寫給大眾讀者,為謊言的本質和倫理提供了引人入勝的哲學思考入門。{\textellipsis}{\textellipsis}史文德森的例子生動鮮活,他的寫作生氣勃勃且通俗易懂。一些分析相當具有爭議性,讀者可能會發現他們對案例的直覺與作者不符,但弄清楚原因是參與實踐倫理學研究的樂趣之一。我們求助於道德哲學,是為了獲得指導,但或許也是為了刺激:一個思考和摩擦的機會。」{\textemdash}{\textemdash}《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謊言在何種情況下是允許的,一直以來都是評估規範倫理理論的試金石。為此,哲學的歷史充滿了對謊言和欺騙的討論。在這個對該主題的簡要調查中,史文德森將有關謊言的主要理論提煉成一種指南,以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謊言和欺騙。」{\textemdash}{\textemdash}書評媒體《選擇》(Choice)

  「哲學家史文德森在這個關於謊言和說真話的巧妙觀點中寫道:『偶爾被欺騙要比終身懷疑更好。』{\textellipsis}{\textellipsis}雖然人們可以不誠實,但史文德森對有脈絡性的謊言仍抱有希望。他的反思是微妙的,結論是明智的,且他避免使用學術術語。具有哲學思考背景的讀者會發現這是一個令人愉快且啟發性的研究。」{\textemdash}{\textemdash}《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作者簡介

拉斯.史文德森(Lars Svendsen, 1970- )
挪威哲學家,卑爾根大學(University of Bergen)哲學系教授,曾任挪威最具影響力的智庫之一奇維塔(Civita)計畫主持人、奧斯陸大學(University of Oslo)哲學系的研究員、《晚郵報》(Aftenposten)專欄作家,以及挪威廣播公司第一台(NRK1)談話節目「Store studio」固定來賓。他的寫作風格獨特,擅長以簡明直白的方式探討當代國際難解的日常議題,挖掘人性最深沉情感的正反兩面,並試圖在這些灰暗的情感光譜中找到其獨特的光亮。史文德森獲獎無數,包括漢諾威哲學研究院(Hannover Research Institute for Philosophy;FIPH)頒發的最佳哲學圖書獎(The Philosophical Book Prize)、獻給傑出研究傳播的梅爾策獎(Meltzer)、由和平研究院(PRIO)與活躍和平之旅(Aktive Fredsreise)發起的囚犯的證言獎(The Prisoners{\textquoteright} Testament)。

著有《無聊的哲學》(A Philosophy of Boredom)、《邪惡的哲學》(A Philosophy of Evil)、《時尚:一種哲學》(Fashion: A Philosophy)、《自由的哲學》(A Philosophy of Freedom)、《恐懼的哲學》(A Philosophy of Fear)、《理解動物:狗和貓愛好者的哲學》(Understanding Animals: Philosophy for Dog and Cat Lovers),和《孤獨的哲學》(A Philosophy Of Loneliness)等,已被翻譯為三十餘種語言出版。

譯者簡介

黃煜文
台大歷史所碩士,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教父》、《西西里人》、《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鴨子中了大樂透》、《為什麼是凱因斯?》、《耶路撒冷三千年》、《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你以為你的選擇真的是你的選擇?關於自由意志的哲學思考》、《給所有人的世界哲學史》、《自願被吃的豬:100個讓人想破頭的哲學問題》、《孤獨的哲學》等。

}, isbn = {9786263145955}, author = {Lars Fr. H. Svendsen} } @book {82824, title = {世界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有刺}, year = {2023}, publisher = {崧燁文化}, organization = {崧燁文化}, abstract = {

生活僅由稍縱即逝的現在所構成,現在的生活立刻就會完結

所以,一個人究竟曾經是幸福還是不幸,就不太重要了

生命本質、美的價值、文學目的、品格本身{\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一本書道盡19世紀悲觀哲學大師叔本華的人生智慧!

  ▎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享受當下

  我們生命裡的一切只在某一刻才屬於現在的「be」,當這一刻過去以後它會永遠變成過去時的「used to be」。每當夜幕降臨,就表明我們又少了一天。

  ▎存在即失足,生活即幻滅

  為錯失享受快樂或幸福的良機而懊悔傷心,這是非常愚蠢的!這些快樂幸福能維持到如今嗎?只會變成某種無聊的記憶而已。我們真實享受經歷過的事情都是這樣。

  ▎每一部生活史就是一部痛苦史

生命本身就是處處布滿漩渦與暗礁的海洋。人想方設法地想要避開這些漩渦與暗礁,儘管知道自己即便使出「渾身解數」成功避開這些陷阱,也會一步步走向那不可避免的海底葬身,並且是直對著這個結果,駛向死亡。

  ▎生活就像一件必須要完成定額的工作

  所謂的「安息」確實是最準確的表述。在這個世界上,人類是被折磨者,同樣也是折磨別人的魔鬼--這裡就是地獄。

  ▎人性中最糟糕的就是幸災樂禍

  嫉妒雖然並不值得提倡,但卻情有可原,而且一般來說也是人之常情。相對來說,幸災樂禍卻是魔鬼具有的特性,它的冷嘲熱諷、落井下石簡直就是地獄發出的可怕笑聲。

  ▎純粹的經驗不能取代思考

  純粹的經驗與思考的關係就像進食與消化吸收。當經驗吹噓只有透過自己的發現才能夠促使人類知識的發展時,那麼無異於嘴巴吹噓說:「整個身體的生存都是嘴巴的功勞。」

  ▎人們總是固執地堅持自己的錯誤

  大眾尤其如此:對他們既定的看法,即使千百年的經驗和教誨也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所以,某些受到人們普遍喜愛並被深信不疑的錯誤看法就這樣每天透過數以百萬計張嘴不斷地重複。

  ▎在與財富結伴時,無知才會顯得丟人現眼

窮人因貧窮和匱乏而受苦,對於他們來說,勞動取代了求知並占據了他們全部的世界。相比而言,有錢但無知無識的人只是生活在感官的快樂之中,跟牲畜沒有什麼兩樣,這是屢見不鮮的事情。

本書特色

本書集結了叔本華的哲學思想與人生觀,以及對藝術、文學、音樂等方面的深刻見解。其中,叔本華強調享受當下的智慧和意志力量的自由,並探討人性中的痛苦和孤獨,還有美的價值和存在意義。全書風格優美簡潔,言簡意賅,是一本極具啟發性的哲學經典。

作者簡介

阿圖爾-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西元1788~1860年)

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論主義的開創者。受印度教和佛教思想影響,對人生持悲觀主義的觀點,主張禁慾忘我。代表作有《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論大自然的意志》、《論意志的自由》、《論道德的基礎》等。

譯者簡介

六六

  專職譯者。

}, isbn = {9786263574724}, author = {Arthur Schopenhauer and 六六} } @book {82885, title =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year = {2023}, month = {09/2023}, publisher = {新雨}, organization = {新雨}, abstract = {

你想知道叔本華對我的幫助嗎?我只有這樣來回答你,他使我有勇氣並自由地面對人生,因為我的腳發現了結實的地盤。--尼采

  無論經過多少世紀,這本書總是在書架上以備被取下一千次、一萬次。

  人生是短促的,而真理的影響是深遠的,它的生命是悠久的。讓我們談真理吧。

  這是叔本華獻給全人類的禮物,它的存在是全人類的幸福。

  二十八歲那年,叔本華寫下了哲學的一切細節,

  其後用盡漫長一生,解釋或補充這部偉大作品。

  對於長期被人們忽視的歲月,他表示: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

  如今--他的名字已成為了偉大哲學的代名詞。

  尼采、托爾斯泰、卡夫卡、愛因斯坦、華格納、佛洛伊德{\textellipsis}{\textellipsis}他們全部都是叔本華的仰慕者\ 

  這位被稱為極悲觀的哲學家,以他的唯意志論和憂傷語調征服了無數後輩,就此點亮了人類思想的光輝歲月。

名人推薦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就想像父親教導兒子好了,那種話語不拘小節、誠實坦白而不失幽默,聽者洗耳恭聽,心中深懷愛意{\textellipsis}{\textellipsis}只要一聽到他的聲音,馬上就會感受到他的健康與力量,我們好像到了一處森林高地--在這裡,我們深深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整個人感覺耳目一新,重又充滿生機。」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叔本華說:『人能夠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這句話從我青年時代起,就對我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啟示;在自己和別人生活面臨困難的時候,它總是使我得到安慰,並且永遠是寬容的源泉。」

托爾斯泰(Leo Tolstoy):「對叔本華著作的心醉神迷和連續不斷的精神愉悅,這種陶醉、愉快是我不曾體驗過的{\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我一邊讀著叔本華的書,一邊就在想:這個人的名字怎麼可能還不為人所知呢,這簡直是讓人無法想像的事情。」

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倘若要我選出唯一喜歡的哲學家,我一定選擇他;倘若宇宙之謎可以用語言來概括,我認為那種語言就存在叔本華的著作中。」

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我現在僅僅在研究一個人的著作,他像上天的饋贈一樣降臨到我的孤獨之中。他叫叔本華,是康德以來最偉大的哲學家。」

作者簡介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textemdash}1860)
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1788年2月22日誕生在但澤(今波蘭格但斯克)一個異常顯赫的富商家庭,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叔本華家產萬貫,但不得志,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25歲發表了認識論的名著《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30歲完成了主要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首版發行500本,絕大部分放在倉庫裡。53歲出版《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62歲完成《附錄和補遺》,印數750本,沒有稿費。65歲時《附錄和補遺》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在歐洲聲名鵲起,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當時不但有人撰寫《叔本華大辭典》和《叔本華全集》,更有人評論說他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思想家。1859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版引起轟動,叔本華稱「全歐洲都知道這本書」。1860年9月21日叔本華起床洗完冷水澡後,像往常一樣獨自吃早餐,當傭人再次進入房間時,發現他已依靠在沙發的一角,與世長辭。叔本華將所有財產捐給慈善世界,根據叔本華生前的意願,墓碑上除了刻著名字「Arthur Schopenhauer」以外,沒有多餘文字。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形而上學和美學影響了哲學、藝術和心理學等諸多方面。被認為受到他影響的著名人物有:

哲學家:尼采、沙特、維根斯坦、柏格森、波普爾、霍克海默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榮格

作家:托爾斯泰、莫泊桑、湯瑪斯{\textperiodcentered}曼、貝克特、斯韋沃、赫曼{\textperiodcentered}赫塞

藝術家:蕭伯納、華格納、馬勒

詩人:狄蘭{\textperiodcentered}湯瑪斯、波赫士

科學家:愛因斯坦、薛丁格、達爾文

譯者簡介

石冲白

其父石醉六為梁啟超弟子,自幼深受其父影響,並學習俄文、德文及西方自然科學。於德國獲柏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後,在南京陸軍大學教授德文,二戰結束後出任湖南《中央日報》總主筆、副社長,同時兼任私立民國大學教授,講授哲學概論、社會學等課程,以及湘雅醫學院拉丁文教授。期間出版了《生活的信念》、《中國史意》、《世界史意》等作品。53歲時開始翻譯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的經典名著《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十八年後終於出版,至今不斷再版,被普遍被認為是最好的中文譯本,深受學術界好評。

}, isbn = {9789862273272}, author = {Arthur Schopenhauer} } @book {82780, title = {嘔吐}, year = {2023}, publisher = {麥田}, organization = {麥田}, abstract = {

【名家法文完整直譯-首度正式授權繁體中文版】

如果你讀到這本日記,請了解我沒有發瘋,只是深陷在嘔吐的危機之中。
自由並非牢籠之外的清新空氣,錯亂才是這個世界的真相。

=在文化界颳起旋風的傳奇之作=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沙特自認寫得最好的一本書
卡繆、西蒙波娃、白瑞德等重量級思想家震顫注目

阮若缺(政治大學外語學院院長、歐洲語文學系法文組教授)專文導讀

▍本書特色
1.\ \  \ 諾貝爾評審委員會高度讚譽:「具有原創性、充滿自由及探求真理的精神,為這個世代立下深遠的影響。」
2.\ \  \ 《嘔吐》出版於一九三八年,是沙特的第一篇長篇小說,那時他三十三歲,在此之前已發表過兩本哲學論文,是被學界寄予厚望的新星。
3.\ \  \ 小說以日記體裁寫成,後世認為是沙特自述其青年時代思想形成的自傳式作品,透過這本書,可以看到青年沙特的思考過程。

▍內容簡介
該到哪裡去呢?能到哪裡去呢?
無論你我,都有可能成為孤獨的「嘔吐者」{\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撿拾紙片是個平凡無奇的怪癖,歷史學者羅岡丹卻因此開啟了人生的一連串災難。他在撿拾的那個瞬間被觸動了,變得開始害怕觸碰物體,那溫吞噁心的感覺很快地擴散到五感,接著,連原本熟識的人,看起來也開始變得陌生。羅岡丹再也無法好好過生活。更糟的是,不只是原先的日常、就連那些視日常生活為理所當然的人都讓他渾身不適。無論走到哪裡,羅岡丹總感覺被困在令人作嘔的人事物之中。就在此時,他遇上了多年前的愛人{\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嘔吐》出版於一九三八年,是沙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融合敘事與深沉哲思,廣受時人注目,諸如卡繆、西蒙-德-波娃、白瑞德、莫多克等思想、文學界重量人士均曾發表正面評價。全書以日記體的形式,透過虛實交錯的文字記述羅岡丹疏離於世界的生命情狀,以及他對於存在的懷疑與思考,後世認為這是沙特自述其青年時代思想形成的自傳式作品,更是存在主義哲學的代表作。《嘔吐》出版至今,仍以其在文學、心理學以及哲學等面向的重要性備受討論,而沙特「存在先於本質」的思想核心也成為每一個「嘔吐者」在黑夜中前行時,一盞象徵自由的明燈。

▍《嘔吐》裡的隻字片語--你也曾經有過這種感受嗎?
1.\ \  \ 物體沒有生命,不應該觸動到人。我們使用它們,之後放回原位。我們生活裡充斥著它們,它們供我們使用,僅僅如此。但是對我,它們觸動我,這難以忍受,我害怕接觸到物體,彷彿它們是活生生的動物。

2.\ \  \ 以前--就算安妮離開我很久之後--我的思考是為了她。現在,我的思考不為任何人,甚至不再在乎字詞。字詞從我身上流過,或快或慢,我不固定在任何一點,任由它流淌而過。大多時間,我的思考無法攀附於字句,渾沌如迷霧。它們形成模糊而有趣的形狀,隨即沉沒,被我忘卻了。

3.\ \  \ 思想,是我讓它持續,讓它展開。我存在,我想我存在。喔!這彎曲的蛇形彩帶,這存在的感覺,我緩緩地展延它{\textellipsis}{\textellipsis}要是我能克制自己不去思想該多好啊!

4.\ \  \ 這麼多年來,這是頭一次有個人讓我覺得感動,我想多了解這個人,我對他遭受到的困難、他是否有太太或是單身一人感到興趣。這完全不是出於人道,正好相反,只是因為他創作了這首曲子。

5.\ \  \ 一本書,當然首先會是令人厭煩而勞累的工作,它無法阻止我存在,以及感覺我存在;但是書總會有寫完的時候,書將在我身後,它的光芒將稍微照亮我的過去,那麼,或許通過它,我能夠不帶厭惡地回顧自己的人生。

▍經典軼事--沙特、《嘔吐》與仙人掌毒鹼
一九三五年,沙特參與了一場當時十分流行的藝術家與科學家聯合實驗,初次接受醫生注射仙人掌毒鹼。針對他當時的現象學研究,透過迷幻藥可以幫助他得到全新的視角--放下概念的框架,只關注事物本身。至今許多關於施打仙人掌毒鹼的文獻與經驗,堪稱是現象學研究的功臣之一。沙特很少直接寫這段經驗,只在筆記中簡短描述,這些筆記後來被收錄在《想像力》中。據沙特說,這種經驗很難觀察,當下只感到自己被迫沉沒在一種「「感官的毒霧」之中,這種感覺彷彿對他進行肉體上的攻擊,是一個充滿怪異的、極端近景的世界,其中一切都令他感到厭惡。他說自己在施打該藥物之後,有段時間一直看到身邊都是陰魂不散的螃蟹,即使知道這些螃蟹是想像出來的,他還是會跟它們說話,並且在講課時要求螃蟹們安靜。最終,他不得不向拉康尋求心理治療幫助,得到的結論竟是:螃蟹可能意味著,他害怕變得孤獨。孤獨與螃蟹後來都成為沙特作品的題材;例如在《嘔吐》》中男主角失去了對世界、對周遭人事物的認同,眼中所見處處是平凡事物分解成醜陋的樣貌、黏稠的狀態,以及各種迫近的景觀等等,造成使人不適、暈眩的感官經驗。儘管如此,多年後沙特仍然對仙人掌毒鹼的效用持正面態度,認為施打該藥物之後所看見的世界是多彩的藝術。

▍當代知識份子、媒體讚譽
《嘔吐》賦予了意識一種非凡的獨立性,並全然地賦予現實意義。--西蒙波娃,《歲月的力量》

一部經久不衰的作品,離不開深刻的思想。而這種經驗與思想、生活與對生活意義的反思之間的秘密融合,造就了偉大的小說家。--卡繆評論《嘔吐》

這很可能是沙特最好的書,因為這本書完美結合了知識分子和創造性藝術家。--美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威廉{\textperiodcentered}白瑞德

哲學小說這個類型的作品中,為數不多的成功例子{\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本書是一個年輕人力量的展現。
--英國著名小說家、哲學家艾麗絲{\textperiodcentered}默多克

沙特非凡地宰制了二十世紀法國的知識生活{\textellipsis}{\textellipsis}被譽為「存在主義的教皇」,也是一位公認的巨星--《紐約時報》

沙特小說中寫得最好、最有趣的一部。{\textemdash}{\textemdash}《大西洋月刊》

作者簡介

沙特Jean-Paul Sartre
法國存在主義思想開山鼻祖
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卻拒領的的一代大師

法國著名作家及存在主義哲學代表人物,一九〇五年出生於巴黎,年少時曾於號稱法國思想搖籃的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求學,後至柏林師事胡賽爾及海德格現象學。二次大戰期間參與巴黎的反德活動,也持續發表小說、劇本著作。

一九四五年,他與西蒙-德-波娃等人創立《摩登時代》(Les Temps modernes)雜誌,刊載各式文學作品與批判性的分析文章,以其戰鬥風格在新聞、政治,思想以及文學圈皆引起騷動。五〇年代後,沙特的思想逐漸左傾,曾訪問中國、古巴,發表〈存在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一文,並受到反對者的威脅。一九六四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拒絕領獎。沙特一生從未停止積極參與政治社會運動,到了晚年仍持續支持驚動全歐的六八學運,並在一九七三年,雙眼近乎失明的情況下,擔任左派報紙《解放報》(Lib{\'e}ration)的主編。

沙特在文學與思想上的成果十分豐厚,除《嘔吐》以外,重要作品包括:《想像力》(L{\textquoteright}{\textquoteright}imagination)、《牆》、《存在與虛無》、《存在主義即人文主義》、《自由之路》(Les chemins de la libert{\'e})、《蒼蠅》(Les mouches)、《可敬的娼妓》(La putain respectueuse)、《魔鬼與上帝》(Le diable et le bon dieu)等。

譯者簡介

嚴慧瑩
台灣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法國普羅旺斯大學當代法國文學博士。目前定居巴黎,專職文學翻譯。譯有《終極美味》、《灰色的靈魂》、《在自己房間裡的旅行》、《獨子》、《無愛繁殖》、《情色度假村》、《誰殺了韋勒貝克》、《反抗者》、《如果麥子不死》等書。

}, isbn = {9786263104549}, author = {Jean-Paul Sartre} } @book {82740, title = {愛、欲望、出軌的哲學}, year = {2023}, month = {03/2023}, publisher = {商周出版}, organization = {商周出版}, abstract = {

追求自由戀愛的人們為何要進入婚姻被種種責任義務束縛?
當愛情或婚姻忠誠沒有帶來更大快樂,劈腿出軌是否有正當理由?
看看以啟蒙與解釋世界為己任的哲學家們,
對劈腿、偷情、不忠、外遇提出了什麼精闢見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劈腿、偷情、不忠、外遇的歷史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義大利男高音帕華洛帝、英國皇儲查理斯、戴安娜王妃、科學家愛因斯坦、法國皇帝拿破侖、大文豪歌德{\textellipsis}{\textellipsis}(誰願意的話,還可以從自己的朋友圈中,就虛線部分進行補充,看看這串名單可以有多長。)
不管社會階層或教育程度高低,不管道德、宗教或法律規範為何,每個時代都充斥著出軌和逾越當時禮儀規範、千奇百怪的性愛活動,即便是嚴刑峻法也無法遏止人們在這方面的發展。
本書從哲學的角度審視出軌的問題,希望從以啟蒙世界為己任的哲學家身上找到相關的解答。不論是柏拉圖、康德、叔本華、齊克果或尼采,作者彙集哲學史上數千年來的正反論點,希望能為當事人提供直接或間接、多方面且實用的反省協助。
書中有系統地整理出自古至今哲學家探討人類情感的相關文獻,匯集為精緻可口又容易消化的「小點心」,供讀者盡情享用,也是普天下所有戀人、伴侶、夫妻的最佳參考指南。書中處處可見幽默睿智的箴言,沒有道德說教,畢竟那不是哲學家的用意所在。至於如何在伴侶關係中建立一套(不)忠實的愛情哲學,有待讀者閱後自行決定了。

◆情欲
所有兩情相悅的感覺,無論表現得多麼超塵絕俗,都根源於性衝動。----叔本華
在交媾以後,所有動物都會憂鬱。----亞里斯多德
他們對所愛的人沒有欲望,對於讓他們有欲望的人卻又沒有愛。----弗洛伊德

◆激情
那是一種火燄,讓我燃燒,卻不至於燒毀。----布魯諾
被激情所控制,是一種情緒的病變。----康德
人的精神越崇高,他的激情也越強烈。----巴斯卡

◆真愛
愛是無我的,甚至不曾要求愛的回報。----米蘭.昆德拉
「為什麼」越少,愛就越多。----齊克果
那鄙俗的情人是邪惡的,他愛肉體更甚於靈魂。----柏拉圖

◆出軌
美麗的女人總是讓人有欲望的,問題是他渴望另一個女人,是的,另一個女人。----卡繆
能夠讓激情持續不斷的祕密在於讓心靈沒有空虛的時刻,強迫心靈不斷接受激情的愉快表現。----巴斯卡

◆婚姻
結婚以後,一個男人沒有變成幽默大師的話,他必定是個可悲的丈夫。----齊克果
與一個人太親密,就好像我們不時用手指去摸一幅絕妙的銅版畫。總有一天,在我們手裡只剩下一張骯髒破爛的紙。----尼采
不管是老實人、友善的人,或是有教養的人,人們一離了婚,就搞得烏煙瘴氣。----阿多諾

作者簡介

哈洛德.柯依瑟爾Harald Koisser
一九六二年生。時事評論家和溝通顧問,擁有自己的廣告代理公司和網路代理公司arbyte 。於二oo三年成立FORUM360跨科系經濟諮詢論壇。

相關著作:《為什麼我們明明過得很好卻不快樂?》《改變自己的藝術:22則讓生命轉彎的哲學練習題》

歐依根.馬力亞.舒拉克Eugen Maria Schulak
一九六三年生。哲學家和時事評論家。於一九九八年在維也納開設了一間哲學諮詢工作室,從一九九九年迄今為生活學院中哲學和世界觀的部門主管(奧地利西門子)。

譯者簡介

張存華
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德國特利爾大學哲學與漢學碩士,哲學博士論文研究主題為新康德主義的文化哲學。旅居德國十餘年,兼任特利爾成人社區大學中文講師,從事口筆譯多年。目前譯著有《社會的宗教》(Die Religion der Gesellschaft)、《世界名船事典A to Z》(Lexikon ber{\"u}hmter Schiffe)(合譯)。

}, isbn = {9786263185876}, author = {Harald Koisser and Eugen Maria Schulak} } @book {83012, title = {民主的擂台}, year = {2023}, publisher = {八旗文化}, organization = {八旗文化}, abstract = {

歷史還未終結,民主已走向衰敗
這是場民主vs.專制的生死擂台,人類千年政治體制發展的長河

民主並不是西方獨有的體制,世界各地都有過「早期民主」的蹤跡,
「早期民主」跟「現代民主」又有什麼不同?

若民主是人類世界自然發展出的常態
為何中國、伊斯蘭、俄羅斯等地區最終是選擇專制,而非擁抱民主?

在這場民主與專制的永恆賽局中,我們真正該思考的
不單是「專制多麼邪惡」、「民主能否存續」

而是在人類的「理性選擇」下,我們該如何繼續精進、深耕民主

民主從何而來?如何維持?未來又會走向何方?這些都是當今「民主焦慮」時代,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不同於坊間常見的民主理論著作強調近兩三百年的發展,本書作者史塔薩瓦吉會將時間拉深、地域拉廣,跨越歐洲、亞洲、中東、非洲及美洲地區,追索比較四千年來不同政治統治體制的歷史變化,來回應我們所遇到的民主問題。

當我們回頭審視民主的演化後,我們會發現民主並不是特定時空下的產物,更不是歐美西方的專利,當剝除掉「現代民主」才有的代議制度外衣,將這種政治體系回歸到「統治者必須透過某種集會形式,尋求被統治者同意」的基本定義時,我們會發現世界各地都有形形色色的「早期民主」存在。

但既然「早期民主」是人類世界發展出的常態,為何後來有這麼多的國家或地區變得「不那麼民主」?這時我們就需要探究跟民主政體互相背反的「專制政體」,人類會在什麼主客觀因素下選擇採用專制,原本有著「早期民主」的國家為何會被取代。作者接下來更進一步探問,中國、中東、俄羅斯為何會用他們自己的邏輯,發展出一條跟歐美完全不同的道路。

接下來,本書論及「現代民主」如何出現於十八世紀大西洋英美世界,繼而向外擴張到歐陸與其他地方。我們今天認識的民主,其實僅僅發展了兩三百年,是相當晚近的產物,其特色是擴及全民的普選權與民選官員不受選民控制的「全權委任」機制。本書認為現代民主雖透過選舉解決國家龐大的問題,但卻同時增加選民跟政府的疏離感,人民無法掌握自己選出來的人的作為,對政府的不信任感自此油然而生。

最後,作者也認為現代民主吸收了部分專制的要素,反倒形成同時擁有代議制度與官僚體系的中央集權強大國家,人民不僅可能不信任政府,政府也可能「假民主之名、行專制之實」。民主絕非福山所說歷史終結的唯一形式,而是一個還在演化、精進、改變的政治體制。

本書特色

  #視野宏大、提綱挈領,以全球史的角度剖析民主發展的四千年史。

  #辯證「早期民主」與「現代民主」的不同,破除民主是源自西方的刻板印象。

  #探討「民主」與「專制」兩種體制的消長抗衡,什麼因素下民主會得勝,又是什麼狀態下專制會占優。

  #探索現代民主的問題根源,民粹因何而起?民選政府為何會走向專制?人們為何不信任政府?

各界書評

  《民主的擂台》一書打破向來的觀念:民主並不是突破性地發生在例如希臘、義大利城邦、或美國等少數社群,而是人類歷史中,眾多社群的生活方式。對於中國,史塔薩瓦吉也認為「經濟發展將帶來民主」的預期過度天真。作者認為民主的最重大病灶,是政府失去人民的信任。此一源自長遠觀點的主張,值得深思;至於當前每日所經歷的民主衰退議題,例如資訊操弄與外部干預,則有賴身處其中的我們,撰寫自己的民主史。--宋承恩(台灣制憲基金會董事)

  不過短短三十年,政治與智識氛圍就從「歷史的終結與最後一人」的樂觀,轉向民主制度能否繼續的憂鬱。民主從何而來,又該往何處去?史塔薩瓦吉的這本書,對我們了解人類社會與民主制度糾纏千年的歷史,以及一路上面對的挑戰,跟如何在考慮了各種限制之下做出調適的過程,有很大的幫助。--林明仁(台灣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

  本書探討民主的起源,對於今日台灣的讀者來說,可以反思今天我們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並且駁斥許多關於民主的謬論,非常值得一讀。--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國家的決斷》作者)

  本書用平實好讀的筆法討論民主政治的發展歷史,以及與威權統治之間的關係。為什麼會有民主政治?跟威權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有些國家(例如中國)沒有民主化?當代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如何從傳統當中發展起來?運作上有什麼優缺點?這些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問題,都能獲得脈絡完整的解答。本書有歷史、有圖表數字和長期累積的研究成果,以及橫跨各洲的民主故事,是現代民主社會公民的必備讀物。--陳方隅(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我們一直想知道中國為何始終無法走向民主?其實是中國用自己的邏輯發展出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不同於傳統的現代化理論、文化分析論,作者耙梳跨國的歷史資料,對於民主怎麼來?中國為何是現在這個樣子?得出一個引人入勝的視角。--陳嘉宏(《上報》總主筆)

  現在,正是回顧「民主」歷史的好時機!人類一直在持續改進這個體制,做為台灣人,有幸參與這個制度演化的最前線,我們正在打造自己的民主歷史、優化其模式,千萬不要輕易放棄。--蔡依橙(醫師,「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民主的擂台》論證的嚴謹令人為之一振。成為世界各地學術界的焦點{\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本書揭示民主的運作模式極為複雜,並以證據指出,許多對於民主歷史與未來的看法,其實都左支右絀。{\textemdash}{\textemdash}《經濟學人》

  這本傑出的著作,以重要的角度檢視民主與專制的發展,令人耳目一新。{\textemdash}{\textemdash}賽門.蒙提費歐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

  《民主的擂台》挑戰了長久以來的觀念。民主的起源並非財富、文化、階級結構,而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權力分配。本書是我們這個世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論述之一,將會改變我們對民主起源與民主未來的看法。{\textemdash}{\textemdash}史蒂文.李維茲基(Steven Levitsky),《民主國家如何死亡》作者

  如今的民主四面楚歌。如果不研究民主的長遠歷史、輝煌成就、以及一直存在的隱憂,我們就無法了解這種困境從何而來。這本引人入勝、旁徵博引、穩重樂觀的著作,當代不可不讀。{\textemdash}{\textemdash}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國家為什麼會失敗》、《自由的窄廊》作者

  民主是一種人類社會自然產生的現象,光是這項獨樹一格的看法,就使史塔薩瓦奇有別於過去所有歷史理論家。{\textemdash}{\textemdash}賈斯汀.坎夫(Justin Kempf),《民主的悖論》(Democracy Paradox)作者

  我翻開史塔薩瓦奇的《民主的擂台》,想知道俄羅斯與中國能不能走向民主,然後看到了答案。讀完這本書,我也更了解美國的民主。{\textemdash}{\textemdash}大衛.瓦爾許(David Warsh),《經濟原理》(Economic Principals)作者

  史塔薩瓦奇以極為廣博的高度,與別出心裁的視角,整理了人類集體治理的歷史。這本資料宏大、理論創新的學術著作極為耀眼,給予許多當代民主與民主前景的重要啟發。{\textemdash}{\textemdash}賴瑞.巴特斯(Larry M. Bartels),范德堡大學

  史塔薩瓦奇以平易近人的文筆,將大量的歷史資料整理成堅實的分析,藉以討論民主的先決條件、演變過程、以及內部的拉扯。他巧妙地跨越數百年來各大洲的民主歷程,盤點哪些制度與社會條件會讓民主興盛,哪些會使民主衰亡。閱讀這些歷史,會讓我們更了解當下。{\textemdash}{\textemdash}瑪格麗特.李維(Margaret Levi),史丹佛大學

  被統治者的同意並不是在歐洲發明的,但歐洲將這種制度擴及全國,並提出最詳盡的理論基礎。史塔薩瓦奇在這本令人驚嘆的著作之中,回顧了代議民主的悠久歷史,並對其興衰提出深刻的見解。在民主退潮的威脅日益擴大時,《民主的擂台》將獲得廣大關注,若您想了解當代政治趨勢如何誕生,不妨讀讀本書。{\textemdash}{\textemdash}提默.庫蘭(Timur Kuran),杜克大學

  《民主的擂台》告訴我們,早期民主遠比我們以為的更加普遍,而且事件的先後順序會影響民主能否存續。本書根據全新的觀點重新整理大量歷史資料,提出大膽的理論與豐富的新知。若您想開始了解民主,這是一本好讀的重要著作。{\textemdash}{\textemdash}約西亞.歐柏(Josiah Ober),史丹佛大學

  這本重要的著作解釋了民主的起源與發展,包括民主為何在某些情況下站穩腳跟、在其他情況下無法存續、未來可能在哪些地方重新發芽。《民主的擂台》以強而有力的新論點,揉合大量數據與精采故事,為許多社會科學領域點亮一盞明燈。{\textemdash}{\textemdash}菲利普.霍夫曼(Philip T. Hoffman),加州理工學院

  本書以前後融貫的大量資料,探討民主數千年來在各種不同地理、不同環境下的發展,寫成一部「深歷史」{\textellipsis}{\textellipsis}從這本書的角度望出去,未來實在危機四伏。--瓦格西.喬治(Varghese K. George)

  史塔薩瓦奇以厚實的跨國視角分析了民主的起源,以及民主在各地的成敗條件{\textellipsis}{\textellipsis}這是一本學術上的傑作,除了提出理論,更以清晰、簡潔、有力的散文來呈現,是一顆罕見的明珠,讀來令人心曠神怡。{\textemdash}{\textemdash}菲利斯.西門(Felix Simon)

  史塔薩瓦奇寫了一本絕佳的民主分析。本書給予民主希望,讓我們看到這個概念該如何突破不斷增高的威脅、如何面對未來的挑戰。--約翰.巴布利克(John M. Bublic)

作者簡介

大衛.史塔薩瓦吉(David Stasavage)
美國政治學者、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博士。早年曾任職於世界銀行、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OECD)、非洲經濟研究中心與英格蘭銀行。後陸續於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美國紐約大學執教,史塔薩瓦吉教授目前是紐約大學的社會科學院院長。

譯者簡介

聞翊均
台南人,熱愛文字、動物、電影。現為自由譯者,擅長社會科學、經濟金融、文學相關翻譯。聯絡信箱:andorawen@gmail.com。(負責本書前言至第四章)

劉家安
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畢業,於同系就讀研究所,修完課程後提前離校進入社會,曾任職於科技產業及觀光產業,現為專職翻譯。(負責本書第五章至第十章)

劉維人
專職譯者,譯作集中在當代民主、政經制度等議題,並從事相關寫文和演講。譯有《反民主》、《暴政》、《不穩定無產階級》、《修辭的陷阱》、《北歐不是神話》等。譯稿指教:warren1_liu@hotmail.com。(負責本書第十一章至第十二章)

}, isbn = {9786267234365}, author = {David Stasavage} } @book {82864, title = {現象學的力量}, year = {2023}, month = {08/2023}, publisher = {心靈工坊}, organization = {心靈工坊}, abstract = {

我們是當代精神分析裡的無名賞金獵人,走向不確定的未來。我想讓它這樣就好。--喬治.艾特伍

在心理治療領域深耕多年的史托羅洛與艾特伍,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兩人早年便對哲學產生熱愛,進而深受精神分析這種能探究人心痛苦來源的學門吸引。

然而,越是投入精神分析,他們越不滿精神分析已侷限於笛卡兒二元論的框架,而更認同現象學與存在哲學所聚焦的存在整體性與互為主體系統。前者將創傷視為病理來診斷時,後者則主張所有情緒痛苦都是交織於互為主體的人際脈絡中。

本書是作者們投入由現象學反思精神分析將近半世紀的精華,他們以論述夾對話的方式爬梳在精神分析、心理學、語言、哲學與文化的脈絡下,各家論述如何自大、武斷,或即便創新卻又逃避生命本質。同時,這些爬梳過程也帶著對現象學不斷的反思。

透過現象學之眼,兩位作者呈現了心理治療如何能回應個案的苦痛與世間的無常。在互為主體概念下,個案與治療師即使在治療現場少不了針鋒相對,這種「情緒棲居」、「見血」卻能幫助個案獲得顯著改善。這正是互為主體學派的特點:能切身直面個案的感受,同理才能真正發生、療癒始為可能。

在紮實的存在哲學論述之間穿插心理治療的臨床案例,《現象學的力量》帶來完整的思考脈絡與情感共鳴,不管是存在哲學研究者、助人工作者,以及關注生死、焦慮與創傷等議題的讀者,本書都提供了值得深思的觀點。

本書特色

  ◤ 透過精神分析與存在哲學觀點的深度反思,深究互為主體的論述與其於心理治療上的實踐與幫助。

  ◤ 本書引領讀者窺探史托羅洛與艾特伍這兩位互為主體學派專家的對談及其思考脈絡,讀者於親炙存在哲學、現象學、精神分析的思辨現場同時,也能了解現象學如何破除傳統精神分析、領略現象學於療癒創傷的幫助,並感受互為主體脈絡的力量。

專業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汪文聖|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退休暨兼任教授

  紀金慶|台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徐 鈞|南嘉心理諮詢中心創始人、國際自體心理學會會員

  張凱理|台齡身心診所主治醫師、台北榮總桃園分院支援醫師

  彭仁郁|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法國巴黎大學精神分析學博士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好評推薦

《現象學的力量:精神分析與存在哲學的深度反思》是兩位臨床工作者以存在主義式的「血」和「淚」的親身投入,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提煉,所撰寫的一部如何在臨床中反思、如何運用現象學的力量,來協助病患接觸到他們自己,讓他們的生命在這個充滿無常且有痛苦的世間,找到自己生存於世的詩意棲居的主體性。對心理諮商與治療的從業人員來說,這都是一部值得閱讀且引發思考的臨床心理治療傑出作品。{\textemdash}{\textemdash}徐鈞,南嘉心理諮詢中心創始人、國際自體心理學會會員

有將近半個世紀的合作情誼為基礎,喬治.艾特伍德和羅伯.史托羅洛持續在精神分析現象學的領域中拓荒前行。借助他們豐富的專業知識與個案歷史,作者們不僅闡釋了心理病理學在互為主體性的意義,還明確指出{\textemdash}{\textemdash}只有將苦難經驗置於生活世界的脈絡之中,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人類之受苦。這本書對於任何在現象學、精神分析和精神病學的交疊領域工作的人來說,都是一本必讀之作。{\textemdash}{\textemdash}凱文.阿和(Kevin Aho),佛羅里達谷弗灣區大學哲學系教授暨系主任,《存在醫藥:健康與疾病》

(Existential Medicine: Essays on Health and Illness)論文期刊主編

《現象學的力量》展示了史托羅洛和艾特伍這五十年經驗的著作深度和範圍。他們細緻地將其對話結合討論的獨特性,使這本書蘊含了豐富的寶藏。史托羅洛和艾特伍展示了如何結合精神分析和現象學理解以豐厚我們的經驗。他們在創傷和瘋狂、主體性和連結人類存有的論述,證明了他們想法的落實,也奠基了他們在當代精神分析演變中的關鍵地位。{\textemdash}{\textemdash}羅傑.弗里博士與心理治療博士(Roger Frie, PhD, PsyD, Professor),西蒙弗雷索大學暨英屬歌倫比亞大學教授,《精神分析、自我與脈絡》期刊(Psychoanalysis, Self and Context)協同主編

透過本書章節中結合了研究成果、對話、批判性思考、個人專業經驗分享,以及卓越的推測性分析與洞察,作者們寫下精神分析和哲學交疊的領域裡,迫切需要且極度真實的重要著作。{\textemdash}{\textemdash}蘇珊.克拉克斯頓(Susanne Claxton),《史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期刊

作者簡介

羅伯.史托羅洛(Robert D. Stolorow)

精神分析學者,是美國洛杉磯當代精神分析學院(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 Los Angeles)的創始成員,也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院的精神醫學臨床教授,以互為主體性理論、後笛卡兒主義精神分析以及情感創傷等領域的研究聞名,並於2012年在國際精神分析教育論壇上獲頒漢斯.勒瓦德紀念獎(Hans W. Loewald Memorial Award)。主要作品有《世界、情感、創傷:海德格和後笛卡兒主義精神分析》(World, Affectivity, Trauma: Heidegger and Post-Cartesian Psychoanalysis)、《創傷和人類存有:自傳式、精神分析式,以及哲學式的反思》(Trauma and Human Existence: Autobiographical, Psychoanalytic, and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以及與人合著的八本著作。

喬治.艾特伍(George E. Atwood)

紐澤西州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心理學榮譽教授,也是美國紐約主體性精神分析研究學院(Institute for 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Subjectivity, New York)的創始成員,著有《瘋狂的深淵》(The Abyss of Madness)以及七本與人合著作品。他與史托羅洛博士在將近五十年的學術生涯中聯手合作,致力於以現象學式探問的形式重新思索精神分析。

審閱者簡介

李維倫

美國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博士,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臨床心理師特考及格。台灣存在催眠治療學會創會理事長。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董事。曾任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與系主任、東華大學心理諮商與輔導中心主任、長庚醫院(台北、林口)臨床心理師。

譯者簡介

翁士恆(同為審閱者)

英國愛丁堡大學諮商與心理治療博士,專長為歐陸現象學哲學與客體關係理論心理治療。過去曾擔任醫院小兒科的臨床心理師與協助機構對家庭暴力、目睹家暴與性別暴力兒童的諮商與心理治療工作。現任職於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負責翻譯本書第三、四、五、八、九與第十章。)

葉秉憲

執業臨床心理師,東華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任職於晴天身心科診所與馨思身心精神科診所,以現象學觀點與精神分析方法為治療取向,進行憂鬱、焦慮和創傷症狀等心理治療。對社會文化現象維持高度興趣,關注運動心理學、政治暴力創傷、性別、族群關係與存在哲學等議題。(負責翻譯本書前言、第一、二、六、七、十一與第十二章。)

}, isbn = {9789863573081}, author = {Robert D. Stolorow and George E. Atwood} } @book {82742, title = {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 year = {2023}, month = {05/2023}, publisher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organization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abstract = {

如果上帝存在,為甚麼祂不顯現自身,向世人宣示自己的存在?

抑或,根本就沒有上帝?

這是纏繞宗教信徒千百年的問題,在學界卻鮮有討論。直至1993年,著名無神論宗教哲學家J. L. Schellenberg 出版本書,為「上帝隱匿問題」提供了嚴密的論證,轟動國際學界,隨即成為經典。本書博古通今,與之深入互動者古有帕斯卡、巴特勒主教、齊克果等經典大哲,今有Hick、Swinburne、Plantinga等當代基督教哲學名家。雖為無神論之作,本書亦對神人關係作出了深刻透澈的分析。

本譯本榮獲英國伯明翰大學宗教哲學中心與美國約翰.鄧普頓基金頒發之「全球宗教哲學翻譯獎助」,期望為華文圈讀者打開當代宗教哲學的大門。

專家推薦

  憑著前所未見的周密,雪倫堡建立了一個以隱匿問題去反對有神的論證。我認為,在過去十五年來出版的宗教哲學著作之中,這本書是最重要的六、七本之一。{\textemdash}{\textemdash}Richard Swinburne,英國牛津大學

  《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論證嚴謹、洞見深刻,令人獲益良多。雪倫堡單槍匹馬,讓上帝隱匿問題成為了當代宗教哲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textemdash}{\textemdash}Paul Draper,普渡大學

作者簡介

J. L. Schellenberg

當代最著名的宗教哲學家之一。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現為加拿大聖文森山大學哲學教授(Mount Saint Vincent University)、戴爾豪斯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兼任教授。著有《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演化的宗教》、《懷疑的智慧》等9本重要宗教哲學專著,其中《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一書提出了「上帝隱匿論證」,被譽為當代宗教哲學最重要的幾本經典著作之一,並成為近年多本國際學術文集、期刊專刊的討論專題。

譯者簡介

陳樂知

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澳洲雪梨大學哲學博士。現為臺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TSM)執行長;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LMPST Taiwan)祕書長。專長為心智哲學、形上學、宗教哲學與自然主義哲學,曾於國際頂尖哲學期刊如Oxford Studies in Philosophy of Mind、Australi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Philosophical Studies、Erkenntnis等發表論文多篇,並曾榮獲臺灣國科會所頒發之「2030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新秀學者獎助」及英國伯明翰大學宗教哲學中心與美國約翰.鄧普頓基金所頒發之「全球宗教哲學翻譯獎助」。

}, isbn = {9789863507192}, author = {J. L. Schellenberg} } @book {82846, title = {給所有人的世界哲學史}, year = {2023}, month = {08/2023}, publisher = {麥田}, organization = {麥田}, abstract = {

從蘇格拉底到西蒙波娃、從宇宙起源到個人存在焦慮,
第一本帶你探索全球四大洲、古今哲人思路的世界哲學史讀本!

▍本書特色
1.\ \  \ 舉凡早期印度哲學、基督教的誕生與變革、笛卡兒的心物實體二元論,再到康德的理性三大批判等。本書從西元前人類文明初萌芽之際開始爬梳二十世紀末為止各時期的代表哲學家及思想。
2.\ \  \ 有別於常見的哲學導論與哲學史書籍,當我們談論「哲學」,往往多聚焦於西方哲學傳統,本書廣泛論及印度、中國、古希伯來乃至非洲、美洲等地區的「哲學」發展,視野廣闊。
3.\ \  \ 作者用不到三百頁的篇幅,明快精確地介紹涵蓋三千多年的哲學史。無論是初探哲學的入門讀者、欲有效率地綜覽哲學發展的學生,以及對人文思潮及歷史發展感興趣的讀者,都能在本書中獲益良多。

▍推薦序

黃大展(新竹高中歷史老師兼任圖書館主任)

鄭凱元(哲學新媒體共同創辦人、執行長)

▍推薦人

林從一(華梵大學校長、美國愛荷華大學哲學系博士)

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黃星樺(Podcast讀書節目「衣櫥裡的讀者」主持人)

▍內容簡介
「知識」、「人文思想」、「現代性」、「女性主義」{\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這些詞彙如今反覆出現在公共議題的討論上,
它們到底是什麼意思?又是怎麼誕生的?

本書帶你探索自古至今、世界各地的各種思潮如何萌生,
認識一代又一代的「愛智者」累積3000年最偉大的心靈成果--

原來不同時期、相隔千里的孔子與亞里斯多德都強調人的德行?

墨子與伊斯蘭教竟都同時主張和平正義,也致力於發展軍事戰略?

古印度人在思考宇宙起源時,竟把宇宙想像成人類{\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現代哲學之父笛卡兒問:如果我們在做夢的時候總把夢境當作現實,那我們的人生會不會是一場夢?

根據存在主義大師卡繆的思考,假設生命不值得活下去,人類是否應該自殺?

本書共分三大部分,一路從人類文明初萌芽之際,爬梳至二十世紀末為止各時期哲學家及思想。由哲學的初始談起,最後展開對理性、人性及生命的反思。有別於一般著述多由古希臘開始談起,作者著眼於哲學的世界發展,以簡明的文字梳理三千年的時間,成就一部地理跨度極廣的哲學史,更令人驚嘆原來世界各地的哲學思潮竟是遙相呼應。不論是初探哲學領域的入門新手、想綜覽人文思潮發展的讀者,都可以從中領悟:人類如何認識世界,又是如何審視自己,反思當下的人性,在廣博的哲學思潮裡思考該怎麼活出幸福的人生。

▍精采摘錄
1.\ \  \ 哲學的故事並非哲學家的集體傳記,而是一幅觀念世界的抽象畫。在本書中,我們試圖呈現的是這幅抽象畫的其中一個版本。我們要從哲學的全球性中(或多或少)捕捉普世的人類特質{\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2.\ \  \ 就某種形式而言,哲學觀念是普世性的,例如對自然與自然力的看法,以及對人死後靈魂寄居何處所產生的疑問等等,其起源可上溯至幾萬年前的史前時期。尼安德塔人舉行喪葬儀式,表示他們相信人死後仍繼續存在。關於靈魂與眾神,以及其他人類感官知覺不到的存在與力量,人類對這些事物所形成的觀念也有很長遠的歷史。

3.\ \  \ 理解存在主義時最常出現的錯誤,是將存在主義對於「意義」與「無意義」的強調與對於自暴自棄或存在「焦慮」的說法混為一談。連卡繆也堅持,荒謬不代表人有自暴自棄的權利。尼采鼓勵我們「歡愉」,齊克果談論「福音」;對海德格與沙特而言,「焦慮」這個相當受重視的情感是人類狀況的核心,是自由與自我覺察的表徵,而非自暴自棄的理由。

4.\ \  \ 哲學一直是最能代表人性的學問,我們現在需要的或許不是更精微的思考,而是更大的包容。我們不需要變得更聰明,相反地,應該成為更好的聆聽者。畢竟,哲學應該是包容世上所有思想的學問,是對智慧的愛好。

▍媒體好評
對於那些喜歡直指核心之觀念的讀者來說,這兩位哲學教授提供了最理想的讀物,成功將橫跨三千多年的哲學思想壓縮進不到三百頁的篇幅。這並不是說這本書沒有涵蓋世界上主要的意識形態和形而上學體系。{\textellipsis}{\textellipsis}這些章節都有微妙但引人注目的標題,{\textellipsis}{\textellipsis}各章節的標題也顯示出類似的深度。{\textemdash}{\textemdash}《出版者週刊》

對於三千年來哲學的思想與發展,兩位大學教授提出文化多元的描述。本書雖然是簡化版本,內容卻不膚淺。鋪陳的重點放在思想本身,而非思想家的生平。哲學名詞的解釋都相當淺顯,讀者可以輕易理解各項主題。不論是哲學專業人士還是哲學門外漢,都能在清晰的引導下,理解人類殫精竭慮的過程。喜歡《蘇菲的世界》的年輕讀者應該會很高興,因為他們可以在書中發現各種全新的觀念{\textellipsis}{\textellipsis}這本小書確實值得擁有。{\textemdash}{\textemdash}《圖書館週報》

這部清晰易懂的哲學史入門真正做到了「簡潔」二字;不過,簡短並不代表膚淺{\textellipsis}{\textellipsis}雖然提到許多哲學家與哲學主張,主要的焦點卻還是集中在幾個歷史久遠的哲學核心問題上。這些問題看似艱深,但是透過本書的敘述方式,卻足以讓人輕鬆一窺堂奧:兩位作者流暢地引領讀者從哲學的開端開始,一路通過後現代主義的紛亂,最後抵達今日的哲學主題。他們也描繪個別哲學家及其哲學體系的鮮明面貌,比較不同時期的哲學家針對同一問題的看法。這本極具說服力的小書足以引起讀者的閱讀樂趣。{\textemdash}{\textemdash}《書單》

這本簡明哲學史生動介紹了世上的偉大觀念,檢視哲學的發展與觀念的演進,並且探討哲學家彼此的重要連結與差異,以及哲學家的主張。本書不但適合做為大學生的哲學入門,也適合一般成年讀者。{\textemdash}{\textemdash}《中西部書評》

作者簡介

羅伯特.索羅門Robert C. Solomon
羅伯特.索羅門專精於現代歐陸哲學(包含現象學及存在主義等);凱瑟琳.希金斯的研究領域為十九到二十世紀歐陸哲學、美學、音樂哲學及情緒哲學等。除了本書之外,他們共同撰寫的著作包括:《閱讀尼采》(Reading Nietzsche)、《日耳曼觀念論的時代》(The Age of German Idealism: Routledge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ume 6)、《從非洲到禪宗:世界哲學面面觀》(From Africa to Zen: An Invitation to World Philosophy)、《尼采到底說了什麼》(What Nietzsche Really Said)、《哲學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Philosophy)、《愛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Love)等書。

凱瑟琳.希金斯Kathleen M. Higgins
羅伯特.索羅門專精於現代歐陸哲學(包含現象學及存在主義等);凱瑟琳.希金斯的研究領域為十九到二十世紀歐陸哲學、美學、音樂哲學及情緒哲學等。除了本書之外,他們共同撰寫的著作包括:《閱讀尼采》(Reading Nietzsche)、《日耳曼觀念論的時代》(The Age of German Idealism: Routledge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ume 6)、《從非洲到禪宗:世界哲學面面觀》(From Africa to Zen: An Invitation to World Philosophy)、《尼采到底說了什麼》(What Nietzsche Really Said)、《哲學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Philosophy)、《愛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Love)等書。

譯者簡介

黃煜文
台大歷史所碩士,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氣候變遷政治學》、《鴨子中了大樂透》、《為什麼是凱因斯?》、《歷史的歷史: 史學家和他們的歷史時代》、《最近比較煩:一個哲學思考》、《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世界史》等多部作品。

}, isbn = {9786263105188}, author = {Robert C. Solomon and Kathleen M. Higgins} } @book {82629, title = {編劇,我想當個好人}, year = {2023}, month = {01/2023}, publisher = {堡壘文化}, organization = {堡壘文化}, abstract = {

亞馬遜、紐約時報、出版者週刊、今日美國報、華爾街日報
席捲各大暢銷榜的現象級話題作品
政治不正確版《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看作者用最幽默寫意的敘述方式,帶領讀者看透人生中各種最難跨過的道德難題

你很想用自己的方法對世界釋出善意,但世界毫不留情地打你的臉。
而且,我們每天要做的事情已經夠多了,誰又有那個時間、金錢、精力去思考道德呢?

劇透!你可以用輕鬆詼諧的角度,來重新思考艱澀難懂的道德問題。

  *你是不是永遠搞不清楚,在經典的「列車問題中」,你到底要直接把五個人撞死、拉起操縱桿故意殺掉另一個人,還是把強壯的唐恩推到軌道上,來救那五個人?

  *身為披薩店老闆,你是否應該為了讓某人得到好處與更多的喜悅,而停止生產正常(好吃的)披薩,然後把時間全部拿來做夏威夷(違反自然定律的)披薩呢?

  *是否有任何一個一體適用的理論,可以解釋何謂「好」人或「壞」人呢?

《良善之地》、《荒唐分局》知名編劇,寫了一本既搞笑,又發人省思的生活道德指南,並借用了全世界兩千四百年以來的知識精華作為借鑑。

就如同《良善之地》裡頭的主角艾莉諾,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是「好的」,不過,要確認究竟怎麼樣是「好的」,怎麼樣又是「壞的」,並不容易,特別是在如今這個無比複雜、充滿陷阱、誘殺裝置與壞建議的世界。幸運的是,幾千年來,有許多聰明的哲學家不斷在思考這個困難的問題,對於如何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他們提供了各種見解與指導。本書以無比聰明睿智的文字,深刻的洞察力,以及超級詼諧的說法,講解了諸如義務、存在主義、人性等概念,讓我們能在各種聚會場合上妙語如珠,聽起來很酷,從而成為更好的人。

作者從「我應該無緣無故揍我朋友的臉嗎?」這類簡單的道德問題入門(不對),循序漸進地進入我們都會面臨到的複雜道德問題。比如說,如果有個偉大的藝術作品,卻是由某個可怕的人所創作,那我應該如何看待它呢?等我們讀完整本書,就會清楚知道在每一種想像得到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行動,以產生最多的道德與善意。我們將會變成完美的人,而我們所有的朋友都會因此嫉妒我們。好啦,其實也不一定,不過,我們大概會在每天會面臨到的各種棘手問題上,得到新鮮、有趣,且鼓舞人心的智慧法則吧。

作者簡介

麥可.舒爾(Michael Schur)
美國電視劇製片及編劇,曾製作參與過《辦公室》(The Office)、《不才專家》(Master of None)、《歸來記》(The Comeback)等,並創作NBC情境喜劇《良善之地》(The Good Place)、《荒唐分局》(Brooklyn Nine-Nine)。

譯者簡介

王啟安

  現任台灣大學外文系兼任講師、台灣科技大學應外系兼任講師、中原大學應外系兼任講師。

  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會議口譯組、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是老師、是教練、也是譯者。Podcast節目「啟安老師亂講話」主持人。

}, isbn = {9786267240045}, author = {Michael Schur} } @book {82942, title = {薛丁格:我的人生,我的世界觀}, year = {2023}, month = {08/2023}, publisher = {商周出版}, organization = {商周出版}, abstract = {

以「薛丁格貓」思想實驗為人熟知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薛丁格,
不只是量子力學的奠基者,
更啟發DNA結構的生物學發現,
還是鑽研奧義書、叔本華與斯賓諾莎的哲學家,
對「自我」、「世界」、「意識」等課題有著獨到見解。

東華大學物理學系副教授
黃玉林\  翻譯、導讀

薛丁格是二十世紀最偉大、也最謙虛的天才。寫於1960年的手稿〈我的人生〉,是向來不喜談論自己的薛丁格,唯一一次細述生平。讀者可藉此瞭解是怎樣的知識養成,讓他的興趣不僅限於物理學與數學,更包括生物學與哲學。

〈我的世界觀〉出版於1961年,由兩篇文章構成,分別寫於薛丁格學術生涯初始與退休之後,雖然中間間隔了35年,但它們彙整了他對世界本質的哲學觀點。薛丁格的世界觀源自印度的吠檀多哲學,認為只存在著一個單一的意識,我們都是它的不同面向,並進而推演出一種敬畏生命的倫理學立場。
論者指出,薛丁格的理論物理學創見,其源頭可能正是他的哲學思索。

突然將你從虛無中喚來享用這個壯觀、無視於你的奇景的那個東西,它是什麼?也許一百年前,另一個人坐在這個地方,像你一樣懷著敬畏和渴望,仰望著山上餘暉漸退的積雪。他和你一樣感受痛苦和喜悅。他是別人嗎?難道不是你自己嗎?

薛丁格最知名、譯為最多語言的作品之一。
{\textemdash}{\textemdash}《維也納日報》(Wiener Journal)

精確科學的實踐者薛丁格,對哲學的驚奇所做的動人沉思。
{\textemdash}{\textemdash}《新聞報》(Die Presse)

作者簡介

艾爾溫-薛丁格Erwin Schr{\"o}dinger
1887年生於奧匈帝國維也納附近的埃德伯格(Erdberg),1906年至1910年在維也納大學學習物理與數學,1910年取得博士學位。
1926年提出薛丁格方程式,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1933年,薛丁格與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Paul Dirac)因他們對量子力學的貢獻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用以說明量子力學在宏觀條件下的不完備性的「薛丁格貓」思想實驗,甚至成為一般人耳熟能詳的概念。

在頂尖物理學家之中,薛丁格以其學養的深度與廣度著稱。他的著述觸及物理學的許多面向,包括統計力學和熱力學、電介質物理學、色彩理論、電動力學、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學,並嘗試建立統一場論。薛丁格也在1944年發表了生物學的經典巨著《生命是什麼?》(What is Life?),他在該書從物理學的角度探討遺傳學的問題;當時正值分子生物學起步之際,日後發現DNA結構的華生(James Watson)與克里克(Francis Crick)以及生物學家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都深受其啟發。
薛丁格年輕時廣泛閱讀叔本華作品,深受其影響並進而接觸到奧義書的學說。同時,他也鑽研斯賓諾莎的作品。他曾表示,自己內心最深的願望是成為詩人;在開始學院生涯時,他原本打算一邊講授理論物理學,一邊研究哲學,但未能如願(詳見本書)。薛丁格在哲學的涉獵範圍包括古代和東方哲學、倫理學和宗教等,尤其對意識、心物二元論、感官知覺、自由意志與客觀實在等主題感興趣。

1961年,薛丁格因肺結核病逝於維也納,死後葬於奧地利的阿爾卑巴赫(Alpbach),墓碑上刻著薛丁格方程式。

譯者簡介

黃玉林
台灣高雄人。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畢業,德國哥廷根大學第四物理學研究所碩士、博士。哥廷根大學電子顯微技術實驗室博士後研究。目前任教於花蓮東華大學物理學系。

}, isbn = {9786263187740}, author = {Erwin Schr{\"o}dinger} } @book {82370, title = {存在主義即人文主義}, year = {2022}, month = {07/2022}, publisher = {五南}, organization = {五南}, abstract = {

人的存在,是自己創造自己

存在主義是現代西方哲學中影響風行一時的哲學流派,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法國哲學家沙特,他是法國存在主義的首倡者,被譽為「存在主義的鼻祖」;他的思想浸透於各種意識形 態和生活方式之中。

本書由兩篇構成:〈存在主義即人文主義〉(又譯作〈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最早是1945年演講的文本,發表於1946年,是沙特對自己的思想作通俗易懂的闡述,與針對來自四方八面責難存在主義的辯護;〈今天的希望:與沙特的談話〉發表於1980年。其中沙特一再強調,他的存在主義本質上是一種對人生充滿希望的樂觀主義哲學。

  本書另收錄沙特養女(Arlette Elka{\"\i}m-Sartre)寫的序文〈演講的背景〉說明。

  「{\textellipsis}{\textellipsis}人首先存在,碰到各種遭遇,世界起伏不定,然後限定自己。因為,人在開始時一無所有,只是後來才成為甚麼。」------〈存在主義即人文主義〉

作者簡介

尚-保羅{\textperiodcentered}沙特(法語:Jean-Paul Charles Aymard Sartre,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
是法國哲學家、劇作家、小說家、編劇、政治活動家、傳記作家和文學評論家。曾赴柏林進修哲學,受到海德格爾等哲學家的影響;是存在主義和現象學哲學的關鍵人物之一。著有:《嘔吐》(1938)、《存在與虛無》(1943)、《蒼蠅》(1943)、《存在主義即人文主義》(1946)等。

沙特最重要的哲學著作是前期的《存在與虛無》和後期的《辯證理性批判》,其中《詞語》一書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但沙特表示「作家不應該讓自己變成一個機構」,拒絕領獎。

譯者簡介

周煦良(1905{\textemdash}1984)
安徽至德(今東至)人。英國文學翻譯家、教授、詩人、作家。著有《周煦良文集》。譯著包括《神秘的宇宙》、《希羅普郡少年》、《水孩子》,英國作家高爾斯華綏的《福爾賽世家》三部曲(《有產業的人》、《騎虎》、《出租》)、《地球末日記》、《活命的水》、《金羊毛的國土》、《天邊燈塔》、《封鎖期間的列寧格勒》、毛姆的《刀鋒》等小說,《美學三講》、《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等哲學方面的譯作以及((西羅普郡少年》等譯詩。

湯永寬(1925 --2007)

畢業於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退休前為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總編輯、編審、《外國文藝》雙月刊主編。代表譯作為卡夫卡小說《城堡》(從英文轉譯)、艾略特詩作《情歌{\textperiodcentered}荒原{\textperiodcentered}四重奏》、卡波特中篇小說《在蒂芙妮進早餐》、海明威小說《永別了,武器》)、沙特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等。

}, isbn = {9786263178588}, author = {Jean-Paul Sartre} } @book {82093, title = {愛因斯坦的經典謎題}, year = {2022}, month = {02/2022}, publisher = {采實文化}, organization = {采實文化}, abstract = {

\適合居家防疫、斷網挑戰、解鎖腦力的趣味益智書/

*歐美暢銷超過10年,銷量逾250,000冊*

愛因斯坦說:

「不是我很聰明,只是我面對問題的時間更久。」

歷久不衰的謎題、悖倫與腦筋急轉彎,

不僅為哲學家、數學家、科學家帶來啟發、刺激與靈感,

更推動現代科學與哲學的發展,

如果你喜歡數獨、動腦推理、考驗邏輯能力,

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

  ◎ 想跟愛因斯坦一樣聰明,先破解他的謎題

  愛因斯坦小時候設計出一道謎題,據說全世界只有2%的人能夠破解,
  其實,你我都能成為那全世界2%的天才,
  只要運用邏輯就能推理出正確答案,但不能缺少......

  ◎ 考倒許多人,也啟發不少科學家與哲學家

  倫敦政經學院政治社會學博士、《哲學家雜誌》創辦人傑瑞米.史坦葛倫,
  熱愛哲學與推理,尤其是愛因斯坦的經典謎題。
  他發現,對許多人來說,看似簡單的問題,邏輯很容易被搞得很混亂。
  還有一些謎題、悖論,從古希臘時代以來,人們一再重複討論與挑戰,
  考倒許多人,也啟發許多科學家、哲學家和數學家。

  因此,史坦葛倫蒐集從古至今、讓每個世代都絞盡腦汁的48道謎題與悖論,
  涵蓋領域包括:數學、邏輯、推理、哲學、語言、時間、心理學......
  讓你能挑戰自我,鍛鍊推理能力,享受破解謎題的成就感{\textemdash}{\textemdash}

  ◎ 看看你的邏輯推理能力靈不靈活

  .三道門後,其中一道門後方是法拉利,另外兩道是山羊,你怎麼選?
  .六個抽屜中,該怎麼選,才能選出真正的2顆珍珠?
  .最後抵達城堡的王子就能繼承王位,先出發的弟弟為什麼能成為繼承人?
  .為什麼已經擠滿的飯店可以容納更多客人呢?
  .派對要辦在哪一天,才會讓派對主人感到驚喜?

  ◎ 哲學難題:難倒歷史上的偉大思想家

  .芝諾悖論:阿基里斯不可能追上一直在往前的烏龜,為什麼?
  .連鎖悖論:拔1根頭髮不會變成禿頭,那拔到剩下1根時,還不算禿頭嗎?
  .提修斯船悖論:如果船上的木頭逐一被替換,那它還是原本那艘船嗎?

  本書用最燒腦的趣味益智問答,訓練你的邏輯推理能力、增強腦力,
  無論在學習或工作上,不僅讓思考靈活,懂得變通,增加認知的廣度,
  還能幫你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理性思考人生各種挑戰!

好評推薦

  「理想的邏輯推理練習題庫,有助養成你的思辨力。」--哲學新媒體,哲學與思辨教育專賣店

  「每個謎題都好有趣,孩子得以在閱讀中訓練邏輯與推理能力,還能在討論中增進學習的樂趣與動力,快一起來破解這些愛因斯坦的經典謎題。」--蘇明進,台中市大元國小教師、親職教養作家

作者簡介

傑瑞米.史坦葛倫(Jeremy Stangroom)

倫敦政經學院政治社會學博士。

目前是新媒體《哲學家雜誌》(The Philosophers{\textquoteright} Magazine)主編,這是他與朱立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在1997年共同創辦的雜誌。

他是多本著作的作者與編者,包括《大觀念的小書:哲學》(The Little Book of Big Ideas: Philosophy)、《大觀念的小書:宗教》(The Little Book of Big Ideas: Religion),合著有《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Do You Think What You Think You Think?)等書。目前定居在多倫多。

譯者簡介

林麗雪

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譯作類金籤獎得主。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愛大自然與有生命力的人、事、物,熱愛文字工作。

譯有《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自由的選擇》、《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規模的規律和祕密》、《三零世界》、《解讀民粹主義》、《一次讀懂政治學經典》、《荒野之子》、《湖濱散記》等書。合譯有《後真相時代》、《獲利團隊》、《美國金權》等書。

}, isbn = {9789865077105}, author = {Jeremy Stangroom and 史坦葛倫, 傑瑞米} } @book {82588, title = {把壞日子過好}, year = {2022}, month = {12/2022}, publisher = {商周出版}, organization = {商周出版}, abstract = {

本書打破遇到痛苦就要樂觀的觀念,作者認為,面對痛苦,就是面對現實。這個世界一直鼓勵我們去看見人生的美好,但人生各個層面並不容易,一想到就令人苦惱。我們要張大眼睛,勇於面對苦難,越是苦惱,越要承認現實。

經過20年深入研究,作者認為「認識痛苦」才是當代人最迫切的課題。本書從哲學辯證切入,翻轉世人普遍追求「理想」的觀點,叩問人生無可避免且至關重要的病痛、孤獨、悲傷、失敗、不公、荒謬等難題。引領你重新思考並理解苦難,認識自我心中面臨的大敵。

我用哲學這樣過:

疾病、傷痛、殘疾➤不刻意誇大無痛的好,就不會被困住。
孤獨、邊緣、不受歡迎➤光是關照別人,就可以排解孤獨。
悲傷、分手、喪親之痛➤借助社會支持和儀式,情緒就會長出韌性。
失敗➤重視過程的價值,不以終點狀態來定義生命。
不公➤試圖對抗不公平,能為改變增加一點成功機率。
荒謬➤荒謬的解藥,就是道德與正義。
希望➤抱持實在的態度,為了不讓潛在的行動力熄滅。

引領人生的七大哲學慰藉,從苦中面對現實的智慧。

作者簡介

基倫.賽提亞Kieran Setiya
麻省理工學院哲學系教授。

研究和教授哲學已有20多年。他是《中年:哲學指南》(Midlife: A Philosophical Guide)的作者,2017 年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受到《紐約客》、《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的廣泛讚譽,並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 賽提亞的作品曾出現在洛杉磯書評、TLS、倫敦書評、紐約時報、永旺、耶魯評論等處。

譯者簡介

謝明珊
臺灣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組碩士,NAHA國際認證高階芳療師。現為院線片、紀錄片、書籍、雜誌和新聞專職翻譯,並樂在其中,深信人就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羅亞琪
畢業於輔大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興趣廣泛,對文字、語言情有獨鍾,譯作包括《權利與王座》、《攀樹人》、《手感烘焙聖經》、《悲傷練習》等書,目標是有朝一日能將譯作擺滿整個書櫃。

}, isbn = {9786263184978}, author = {Kieran Setiya} } @book {82094, title = {未來關我什麼事?}, year = {2022}, month = {02/2022}, publisher = {聯經出版公司}, organization = {聯經出版公司}, abstract = {

-- 與哲學家一起思辨跨世代連結的根源, --
-- 認識自我,重新發現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事物 --

  ◤◤ 我們今天所做的事情可能會使後代的生活變得更糟,
  但究竟為什麼要關心那些在我們離開很久之後才出生的人的命運如何? ◢◢

  【非關道德】
  一些哲學家將此疑問視為道德責任的範疇,並認為我們有慈善義務來促進後代的福祉。山謬-薛富勒考慮了更廣泛的問題,即後代對我們的重要性。儘管我們對人類延續性的價值缺乏一套成熟的觀念,但我們對後代命運的投入的程度,比自己所意識到的要來得多。我們現有的價值觀中隱含著各種強有力的理由,希望世代的連結在有利於人類繁榮的條件下延續到無限的未來。

  ◤◤ 如果得知人類即將在自己死後不久滅亡,
  那許多我們現在認為有價值的活動,諸如環境保護、學術研究、提升教育等,
  會不會變得毫無意義? ◢◢

  【因為愛,所以重視】
  這意味著我們關心人類未來的最強有力的理由,取決於我們現有的依戀與保守觀念,以及維持自己所珍視的事物的傾向,而不取決於單純善的道德義務。後代與我們這一代間存在著一種互惠關係,能為我們此刻的許多行動賦予意義;而我們此刻的許多行動也能確保後代生存的可能性,或是擁有更好的生存環境。

  ◤◤ 如果花時間好好思考後代對自己的意義,
  是不是就更能好好對待我們眼前的世界? ◢◢

  【回歸自我】
薛富勒的觀點不是要求我們去抑制或發揚對後代的關注,而是藉由探討「為什麼要擔心下一代?」這個問題的本質,了解自身如何思考生活中的時間維度與價值認知;對於諸如氣候變遷、環境保護等許多跨世代的議題,也能提供另一種的切入與判斷的觀點。

▌對於未來世代的關懷(或者說是愛)說起來似乎非常直覺,但其實要仔細闡明並不容易。愛這種直觀理由,其實並不只是出於我們對自身血脈傳承的盲目眷戀,而是出於對整體人類存續的在乎。更何況,我們當前的許多活動之所以有價值、有意義,也正是因為這些活動、計畫、項目、事業的根本價值,有一部分就根植於未來世代的存在與接納。更進一步說,倘若我們會愛惜、珍視某些人事物的這種現象再也沒有未來世代繼續傳承而消滅,光是這件事情本身就足以令我們消沉痛苦,這就證明了評價活動本身的意義,也足以成為在乎未來世代的理由。--邱振訓|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專業譯者

作者簡介

山謬.薛富勒(Samuel Scheffler)
紐約大學哲學系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當代道德暨政治哲學家。著作嘗試解決倫理理論的核心問題,探討的各式主題包括平等、民族主義和世界主義、寬容、恐怖主義、移民、傳統和個人關係的道德意義等。

譯者簡介

邱振訓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博士,研究專長為倫理學、道德心理學。譯有《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窮查理年鑑》、《衝浪板上的哲學家》、《尼采會怎麼做》等書。

譯者信箱:cch5757@gmail.com

}, isbn = {9789570861976}, author = {Samuel Scheffler and 薛富勒, 山繆} } @book {82475, title = {牆:沙特短篇小說}, year = {2022}, month = {10/2022}, publisher = {商周出版}, organization = {商周出版}, abstract = {

存在主義代表人物、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沙特
關於人類生命存在、自由與偶然性的極致書寫

「這是五場悲劇性或喜劇性的潰敗{\textellipsis}{\textellipsis}被牆困住的逃亡。」--沙特

*法國作家紀德(Andr{\'e} Gide)推崇〈牆〉為「大師之作」!
*卡繆(Albert Camus)盛讚〈牆〉: 「觀察到生活中的荒謬不可能只是一種終結,而僅僅是一種開端。」

沙特一生著作豐富,哲學、小說、劇本、評論皆有作品傳世。本書共收錄5篇小說:

▌〈牆〉以戰俘面臨槍決的極端情境,探討「死亡」與生命的「偶然」。
我不願再去想清晨將會發生的事、不願去想死亡的事。那毫無意義,我只能找到一些字句,不然就是空無。但我一旦開始嘗試去想別的事情,就看見步槍的槍口正瞄準我。

▌〈房間〉裡,一心只想進入丈夫瘋狂世界的妻子,最終導致悲劇。
「妳我之間,有一堵牆。我看得見妳,我對妳說話,但妳在另一邊。究竟是什麼阻撓我們相愛?從前似乎簡單多了。在漢堡市的時候。」「對。」愛芙悲傷地說。又是漢堡市。他從不提及他們真正的過往。他們兩個都沒去過漢堡市。

▌希臘神話中〈黑若斯達特斯〉的事蹟,竟讓準備持槍殺人的他領悟存在的意義?
我身上帶著槍,它能發出巨響、引起轟動。但我的自信心不再是由它而來,而是來自我自己--我就是槍枝、炸藥與砲彈的一份子{\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有一天,當我陰暗的一生抵達終點時,我會爆炸迸發,用一道像鎂光一樣激烈而短暫的火光,照亮全世界。

▌一段〈親密關係〉裡,究竟「性」比較重要,還是「愛」?
他對我說:「妳會來的!」雙眼炯炯有神。「妳會搬到我家,我要妳完全屬於我。」我討厭他試圖催眠我時的眼神,他搓揉著我的手臂,當我看著那雙眼睛時,我總想到他的胸毛。妳會過來,我要妳完全屬於我。他怎麼能說這種話?我又不是狗。

▌〈一個領袖的童年〉,充滿了對自我、父母、他人及社會的質疑與困惑{\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我以後也會成為領袖嗎?」呂希昂問道。「當然,我的孩子,我是為了這個原因而生你的。」「那我會指揮誰?」「這個嘛,等我死了之後,你就會是我工廠的老闆,你會指揮我的工人們。」

透過沙特筆下的精采故事,我們將發現,存在主義關心的議題至今仍未過時,生命的偶然與荒謬,各種苦悶、焦慮、絕望和孤單,乃至於追求真實的自我,依然是每個時代人類不斷面對的課題。

專文導讀
耿一偉|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在這個時代,閱讀沙特小說的意義為何?{\textellipsis}{\textellipsis}網路的世界,更像是最後一篇小說〈一個領袖的童年〉的當代版,讓人落入人云亦云的破碎價值觀,我們越來越不會選擇,我們有的只是別人轉貼別人推薦的選擇。當代世界沒有牆,不是牆不存在,而是螢幕就是一道牆,只是我們忽略了這個基本事實而已。」

「世人最大的愚痴,是以為自己能無邊無際、無始無終地活下去,進而導致生命的浪費;沙特用文字砌了一堵牆放在我們面前,若有緣人能參透,便能更真摯地活這一遍。」

方格正|諮商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師

「1937年,沙特發表了短篇小說〈牆〉,他是針對西班牙內戰(1936-1939)提出想法?或是已嗅到山雨欲來的二戰(1939-1945)煙硝味?當〈牆〉裡的撒旦(長槍黨軍官)欲收買主角的靈魂,一句玩笑的謊言,竟造成令人哭笑不得的荒謬結局,不禁讓人想起一首英文老歌:I started a joke, which started the whole world crying{\textellipsis}

阮若缺|政大歐文系法文組教授兼外語學院院長

「借助死亡作為生命邊緣處境的考察,沙特揭示了人之存在的最重要特色:透過發問、反省和選擇,從事價值肯定。因此,思考死亡,不是虛無主義,而是直面人之存在的核心課題。」

劉國英|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

作者簡介

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年6月21日生於巴黎,年輕時期就與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的同學們強烈批判資產階級的傳統與價值觀。於勒阿弗爾高中任教一段時日後,前往柏林法國文化中心繼續進修哲學。在早期的哲學作品如《想像》(L{\textquoteright}{\textquoteright}imagination,1936)、《情緒理論初探》(Esquisse d{\textquoteright}{\textquoteright}une th{\'e}orie des {\'e}motions,1939)、《想像物》(L{\textquoteright}{\textquoteright}imaginaire,1940)等書中,已能窺見沙特的原創思想,其後更發展為《存在與虛無》(L{\textquoteright}{\textquoteright}{\^e}tre et le n{\'e}ant,1943)、《存在主義是人文主義》(L{\textquoteright}{\textquoteright}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1946)等書,進一步深論存在主義哲學。

沙特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來自其文學作品《嘔吐》(La naus{\'e}e,1938)、《牆》(Le mur,1939)、《自由之道》(Les chemins de la libert{\'e},1943-1949);以及文學評論與政治相關的論述,如《反閃份子與猶太人》(R{\'e}flexions sur la question juive,1946)、《論波特萊爾》(Baudelaire,1947)、《聖惹內:戲子與聖徒》(Saint Gen{\^e}t, com{\'e}dien et martyr,1952)、《境況》(Situations,1947-1976)、《家族白痴》(L{\textquoteright}{\textquoteright}Idiot de la famille,1972)等。沙特劇作的讀者群更廣,且不時能在作品中發現他透過人物闡述其思想,知名作品有《蒼蠅》(Les mouches,1943)、《沒有出口》(Huis clos,1945)、《可敬的娼妓》(La putain respectueuse,1946)、《髒手》(Les mains sales,1948)、《魔鬼與上帝》(Le diable et le bon dieu,1951)等。

憂念時局的沙特,終生投入政治,並曾主持羅素法庭(Tribunal Russell);也曾拒領諾貝爾文學獎(1964);主導《人民事業報》(La cause du peuple)與《解放報》(Lib{\'e}ration)等。沙特於1980年4月15日逝世。

譯者簡介

周桂音
巴黎第三大學電影博士。文字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九歌兩百萬長篇小說獎決選入圍、拍台北電影劇本徵選首獎等。譯有《唯一的玫瑰》、《作家的祕密生活》、《少女與夜》、《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等書。

}, isbn = {9786263184305}, author = {Jean-Paul Sartre} } @book {82105, title = {論人生短暫}, year = {2022}, month = {03/2022}, publisher = {遠流}, organization = {遠流}, abstract = {

斯多噶學派最經典、日常生活可使用的智慧哲學
讓心中無惡,身心靈全然穩妥
以實用的態度面對人生

  本書收入斯多噶學派代表人物塞內卡的三部重要著作,透過他睿智的觀察以及流暢的文字,從身、心、靈三個角度給予當代讀者實用的哲學思維。
  書中完整呈現斯多噶學派的智慧系統,內容包含生活中的各個面向,以最實用的觀點、充滿智慧的金句及平易近人的生活實例,告訴讀者每日所需的人生智慧。

  *人世間最珍貴的資產就是時間,真正忙碌的人都是忙著生活。作者鼓勵大家別再任人予取予求佔用自己的時間,反而要從過去的記憶中汲取智慧,擺脫框架的侷限。

  *作者提出了永恆的質問:為什麼我們的心會焦躁不安?原因出自人們心中最大的惡{\textemdash}{\textemdash}想要追求不實際的欲望。作者提醒我們好好發揮自身角色,莫與惡人一同呼吸污濁的空氣,才能過得省力。

  *人生常有波浪困苦,有時候我們記恨著賤人賤事,有時候眼見好人不得善果。作者勸慰讀者這時要好好關注自己,因為坦然面對逆境,才是對命運最強而有力的控訴。

  塞內卡的智慧穿越時空,今日讀來銳利如新,依舊適用。閱讀本書,將有如擁有一位隨時提供卓越建議的智慧導師,讓我們回歸寧靜安穩。

  #期待落空怎麼辦?
  #為什麼一直記恨著賤人賤事?
  #如何甩脫頻率不對的人?
  #如何化小厄為助力,靠小厄解大厄?
  #哪裡才是寧靜的港灣,讓我飄搖的心靠岸?
  #人不能選父母,但能選擇睿智的人生導師!

  *藉由閱讀本書,展開人生的智慧之旅。苑舉正/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內心的真理可解放禁錮自己的心靈枷鎖,也讓我們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杜嘉玲/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副教授
  *古羅馬哲人滌蕩心靈的智慧之作。俞懿嫻/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 \ \ \ 

作者簡介

塞內卡(Seneca, c. 4 BC{\textemdash}65 AD)
全名Lucius Annaeus Seneca,羅馬哲學家、政治人物、作家,又稱為小塞內卡(Seneca the Younger),誕生於今日西班牙南部哥多華市(Cordova),於羅馬接受哲學教育。他是羅馬歷史學家老塞內卡(Seneca the Elder)的次子。

塞內卡是公元第1世紀羅馬最重要的知識份子之一,也是斯多噶學派代表人物,勤於學習與思辨,活躍於政壇與法律界。公元41年時他遭皇帝放逐至科西嘉,又在當地研讀自然科學,他的「勸慰書信集」就是在這個時期完成的。

奉召回羅馬後,他擔任少年尼祿的家庭教師,因此使他在公元第1世紀權傾一時,尼祿即位後第一篇公開演講,就出自塞內卡之手。後來尼祿殺害了自己的母親,塞內卡決定退隱,專心寫作,不再過問政事,連續完成了許多重要思想巨著。公元65年他受誣陷涉入暗殺尼祿的陰謀,遭尼祿賜死。

塞內卡除了因哲學思想而著名,他的寫作對後世也產生極大影響。文藝復興時期,塞內卡的悲劇著作成為當時主要的古典悲劇代表作品。日後如莎士比亞等人的悲劇中常見的復仇、暴君、鬼魂、巫術等主題,都可追溯到塞內卡。

在宗教上,據傳塞內卡與使徒保羅相識(按,塞內卡的哥哥曾在聖經名城亞該亞會見使徒保羅),因此早期基督教思想家如聖奧古斯丁、耶柔米等人都研究過塞內卡作品中的神學觀點。中古時期之後他的影響力益發彰顯,但丁、喬叟、喀爾文、蒙田、盧梭、伊拉斯謨斯等人都十分推崇塞內卡。他的作品有40餘部流傳至今。

譯者簡介

柯宗佑
師大翻譯研究所碩士,現為全職譯者。認為語言和文字最能帶人走進內心深處,也是拓寬心靈界限的最佳媒介。譯有《豪門幽魂》、《知識份子與社會》、《中共攻台大解密》、《回到自己的內心,每天讀點斯多噶》、《沉思錄》等書。聯絡方式:jameske21@gmail.com

}, isbn = {9789573294542}, author = {Seneca, Lucius Annaeus and 塞內卡} } @book {81714, title = {修辭的陷阱}, year = {2021}, month = {07/2021}, publisher = {八旗文化}, organization = {八旗文化}, abstract = {

*當代思想大師{\textemdash}{\textemdash}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高度盛讚*
*本書榮獲「美國出版商協會2016年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哲學類首獎*
(The PROSE Award in Philosophy)

  「穿裙子的不適合當總統」、「那個人是領18趴的」、
  「要打國際上認可的疫苗」{\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政治宣傳的真相是什麼?掌握話語權就能掌控人心!?
  為什麼說它對民主國家的影響比極權國家還要危險?

  分析政治修辭如何與自由、進步價值產生矛盾
  捕捉隱藏在語言中的有毒假定,拆解政治修辭如何變相延續社會的不平等
  

=======================
什麼是「政治宣傳」?它是一種利用政治、經濟、理性理念來動員人民,達成政治目的的言論。

在政治哲學家傑森.史丹利眼中,政治宣傳看起來與平等自由的民主理想格格不入,政治宣傳在民主社會造成的問題,不僅比極權國家更多、甚至更難辨識{\textemdash}{\textemdash}史丹利為什麼會這樣認為?所謂的政治宣傳,又可依其是促進或妨礙理念的實現來區分,然而,卻從未被系統性地探討,為什麼政治哲學界完全沒人在討論宣傳造成的問題?

  █美其名為國家好的「政治宣傳」,如何變相成為「修辭的陷阱」?

  在《修辭的陷阱》中,史丹利以政治宣傳為主要關注,結合分析哲學的知識論、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性別與種族研究、形式語意學與語用學等知識,闡述政治宣傳在民主國家的巧妙運作。他認為,首先我們必須理解到宣傳所說之物不一定為假,也不一定是違心之論。例如在美國,當一名政客對人們說「我們當中有穆斯林」,這句話本身當然為真,畢竟美國也有很多人信仰伊斯蘭;但當說話者刻意讓聽者注意穆斯林的存在,卻是在散播對「穆斯林等同於恐怖分子」的恐懼。

因此政治宣傳對於民主的破壞,就在於其透過塑造出有問題的意識形態,讓人們真心誠意地相信錯誤的概念,並因為錯誤的信念而無法評估或修正當下的判斷。

  █言論自由的最大挑戰{\textemdash}{\textemdash}魔鬼藏在細節後的「顛覆型惑眾妖言」

然而,政治宣傳對民主國家帶來的挑戰不僅止於此。本書檢視民主國家對於自由與平等的重視,點出宣傳對民主國家的威脅,就在於言論自由可能讓民主從根本上就難以穩固、甚至成為最大的威脅,這便是「顛覆型惑眾妖言」{\textemdash}{\textemdash}也就是以某種值得支持的政治、經濟、理性理念為號召,真正的目的卻會妨礙那些理念實現的言論。

這種宣傳的關鍵特色是,說話者會舉著某種高貴的理念,去讓理念更難實現。這種言論因有問題的意識形態而生;它的陰險之處,就在於深陷這種意識形態的人看不出言論欲達成的目標,其實正與言論所高舉的理念相衝突。更糟的是,與他抱持同一種意識形態的人,也不會發現自己所聽到的言論帶有偏見,也不會追究言論背後的細節,最終不自覺地成為惑眾妖言的幫兇。

  █拆解假新聞與語言威脅的修辭陷阱,現實中的不公不義才能現形

《修辭的陷阱》條理清晰地說明民主國家中的政治宣傳如何打著理想的旗號,實則摧毀了理想,並讓社會陷入更深的不平等困境中。作者在論證上追溯歷史實例,透過種族議題、選舉制度、監獄問題,乃至教育改革,探討民主的語彙有時是如何被用來掩蓋不民主的現實。

例如,美國在二十世紀初改造中學教育體系時,提出民主國家的教育目標是「讓人人發展自己的人格、選擇能發揮最高效率的職業,以服務社會」。但這種要求個人去滿足社會需求的說法,顯然是以民主為名,來包裝實際上的菁英與管理主義。如此不僅扭轉了學生對民主自由的認識,更延續了知識權威所造成的社會不平等。

因此,史丹利主張,平等之所以應當被支持,就是因為不平等往往會讓身處其中的人難以正視不平等的現實困境,並且難以察覺言論的錯誤之處。這將促使惡性的政治宣傳成為妖魔,進而分化人、貶低人,使不合理也不正義的政策得以實行。

本書將提供理論工具,幫助我們在觀點極化與假新聞主導討論空間的時代,理解語言潛在的威脅,以及政治宣傳何以讓有效溝通變得窒礙難行。在此之前,瞭解政治宣傳是什麼,以及它為何能夠在民主社會中有效運作,是瞭解我們所處現實的關鍵。

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
  賴天恆|澳洲國立大學博士
  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沃草烙哲學主編

  聯合推薦
  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陳方隅|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
  葉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鄭凱元|哲學新媒體執行長
  謝伯讓|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textemdash}{\textemdash}揭露危機,一致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讚譽

  *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當代思想大師
  「新穎且重要的貢獻,令政治哲學界為之一振。」

  *角谷美智子(Michiko Kakutani)|《紐約時報》傳奇書評人
  「本書為一個重要且關乎當下的問題,提出了珍貴的見解。」

  *湯米.謝爾比(Tommie Shelby)|美國哈佛大學哲學系教授
「本書充滿了令人信服的例子,探討了宣傳是什麼,以及有問題的宣傳可能對民主構成什麼樣的威脅。史丹利所提出的是具概念性、規範性、歷史性及經驗性的案例,而且十分具有說服力且發人深省。他在處理的,是一個被許多哲學家忽視、但絕不應如此的重要議題。」

  *強納森.沃爾夫(Jonathan Wolff)|牛津大學公共政策系教授
「史丹利寫出了一本深富啟發性的書,讓政治哲學家注意到了政治宣傳的問題,並旁徵博引一系列哲學與社會科學的研究來說明他的分析、為他的主張提供支持。《修辭的陷阱》必將被廣泛討論與爭辯。」

  *蕾.藍騰(Rae Langton)|劍橋大學哲學系教授
「這是一本野心勃勃的書,史丹利在書中用他從知識論及語言哲學中獲得獨到見解,來檢視民主社會中通常戴著面具出現的宣傳。書中大量地使用了政治上的具體案例,不僅使論點更加有意思,也使主題本身的重要性更加耐人尋味。」

  *羅伯.史坦伯格(Robert Sternberg)|美國發展心理學權威
「這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書,甚至可以說是不可或缺,因為以言論煽動群眾之人已取得了二戰以來前所未見的成功。我強烈推薦這本書。」

  *史蒂芬.希夫(Stephen Siff)|邁阿密大學新聞系教授
「《修辭的陷阱》與其他從全面視角揭露美國政治生活模式的書籍相同(我想到的是愛德華.赫曼與諾姆.喬姆斯基的《製造共識》及蜜雪兒.亞歷山大的《新吉姆.克勞法》),這本書視野恢弘地向研究者們提出挑戰,以更詳細且具體的解釋來填補空白,說明了現象的運作與成因。」

作者簡介

傑森-史丹利(Jason Stanley)
1969年生於美國紐約。1995年於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與哲學系取得博士學位。現為耶魯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任教於羅格斯大學、密西根大學與康乃爾大學等校。

父母皆為歐洲移民,1939年分別從德國與波蘭來到美國。對史丹利來說,他的猶太裔身分是一種提醒,讓他自覺有義務關注弱勢族群的平等與權利。其關於政治宣傳、言論自由、民主、監獄制度與極權主義的著述,多見於《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波士頓評論》、《衛報》等。著作包含《知識與實踐的旨趣》(Knowledge and Practical Interests)、《脈絡中的語言》(Language in Context)、《技術知識的秘密》(Know How)、《法西斯如何運作》(How Fascism Works)。

審訂者簡介

賴天恆
澳洲國立大學博士,現為應用哲學學會(Society for Applied Philosophy)博士後研究員。專長為政治哲學,研究主要關注不服從(disobedience),探討傳統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理論如何妨礙人民爭取權益,對抗不義,甚至成為既得利益的幫兇。此外,也關注民主、仇恨言論、語言與政治哲學、應用倫理學等領域。偶爾從事寫作,文章多刊登於「沃草烙哲學」專欄。

譯者簡介

劉維人
自由譯者。從譯作出發,參與當代民主、公共討論等議題。譯有《被誤讀的哲學家》、《反民主》、《暴政》、《不穩定無產階級》、《暴民法》、《Mindf*ck 心智操控》等,並合譯有《憤怒與希望》、《後疫情效應》等。

}, isbn = {9789860763102}, author = {史丹利, 傑森 and Jason Stanley} } @book {81987, title = {如何思考怪誕現象}, year = {2021}, month = {12/2021}, publisher = {日出出版}, organization = {日出出版}, abstract = {

鬼魂、通靈、念力、中邪、占星、預知夢、外星人綁架、瀕死經驗、穿越時空{\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以批判性思考原則,衡量各種奇異現象,
鍛鍊釐清論述、評估證據、分辨說法、自行尋找答案的能力。

如果你曾凝視夜空或往漆黑的房間深處看,覺得好像有東西在那邊,
或有過無法解釋的親身奇異經驗,但又忍不住自問:「這是真的嗎?」
這是一本為你而寫的書。

如果你聽過幽浮、占星、轉世、靈異現象、神祕學、虹膜學、穿越時空、靈魂出竅、鬼魅妖怪、量子物理的驚奇實驗,
以及其他不尋常的怪奇事蹟,而心中暗思:「真的假的?」
這是一本適合你讀的書。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相信神祕的體驗是種美好經驗,
而且有勇氣提出艱難的問題並不斷追尋答案,這本書正是為你而生。

本書會提供不少解答,
但最重要的是要說明每個人如何自行尋找答案,
亦即在遇到最神祕、最引人探究、最匪夷所思的難解謎團時,
懂得如何檢驗真相或事實。

本書希望讀者學會如何清楚剖析,
以批判性思考看待作者歸類為怪誕的各種事物,
這些事物可能非比尋常,令人心生敬畏;
奇異古怪,讓人大呼不可思議;
真真假假,疑點重重,超乎科學所能解釋的範疇;
或是一般所謂的奇蹟、偽科學、神祕學/神祕主義、超自然現象。

本書以鬼魂、通靈、念力、中邪、占星、預言、外星人綁架、瀕死經驗、心電感應等六十多種奇異現象為例,
解釋三十多種與知識、論證和證據相關的原則,
示範運用「SEARCH準則」拆解各種熱門的「怪誕現象」,
並透過反覆測驗與實例練習,
助你養成理性論證、權衡證據與查核事實的能力。

面對網路時代各種奇談怪論與假消息,
你將更能沉著應對、辨別真偽,
從雜亂的訊息中獲取真正有效、有用的內容,提升思辨與決策能力。

本書特色

  ●三十多種有關知識、論證和證據的評判原則:鍛鍊判斷力,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超過六十種超自然、神祕、特異現象:包括占星、鬼魅、神話、通靈、中邪、念力、預知夢、探測術、創造論、瀕死經驗、穿越時空、超心理學、外星人綁架、超感官知覺。

  ●「SEARCH準則」:評估各種異常現象相關言論,並搭配實例解釋如何以此準則破解各種熱門的奇異論點。

  ●詳細探究科學的特質、研究方法和限制;完整探討科學的充分性標準,並說明如何在評估不尋常的事物時善用這些標準。

  ●提供練習題,協助讀者精進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作者簡介

小狄奧多.希克(Theodore Schick Jr.)
美國哲學家。布朗大學哲學博士,現任穆倫堡學院(Muhlenburg College)哲學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心靈哲學、科學哲學、醫學倫理學等。

路易斯.沃恩(Lewis Vaughn)
獨立學者,自由作家,著有多本哲學、批判性思考與倫理學相關著作。

譯者簡介

張簡守展

高雄人,兼職書籍譯者。譯有:《紅色通緝令:一個俄羅斯外資大亨如何反擊普丁的國家級黑幫?》、《複雜問題的策略思考\&分析》、《CEO基因》、《消費者行為市場分析技術》、《減塑排毒自救手冊》、《天天MBA,升級你的思維模式》等書,合譯有《料理的科學》。

}, isbn = {9786267044179}, author = {Theodore Schick Jr. and Lewis Vaughn and 希克, 小狄奧多 and 沃恩, 路易斯} } @book {81826, title = {海德格:其人及其時代}, year = {2021}, month = {09/2021}, publisher = {商周出版}, organization = {商周出版}, abstract = {

***臺灣首本海德格傳記***

「這部關於海德格的作品,既沒有忿忿不平,也沒有小學生一般地低聲下氣,而只是自遠處而觀之:關於種種臆測,他存而不論,他批評但不貶損,他諷刺但不嘲笑,只是雙手一攤說:就是這個樣子。」
{\textemdash}{\textemdash}《時代周報》(Die Zeit)

生命、哲學、二十世紀--薩弗蘭斯基以他聞名全球的海德格著作為二十世紀作傳。這部作品也是一幅花團錦簇的哲學年代的肖像畫,對於思考、生命和政治糾葛的關係的深刻反省。

作者筆下的海德格是來自鄉村的樸實孩子,才華橫溢,直率好戰,不留情面,自視甚高又容易受傷,哲學地下國王而又孩子氣,既有魅力又熱情洋溢,野心勃勃想當哲學的救世主,卻又孤獨地走向萬里無寸草處。
薩弗蘭斯基對於哲學家和他的時代的思想史如數家珍,既深入淺出地鋪陳海德格的哲學發展梗概,又充滿洞見地剖析自世紀之交到一九六o年代初期詭譎多變的思潮,儼然是二十世紀哲學的全景圖:尼采、狄爾泰、柏格森、李克特、布倫塔諾、胡賽爾、韋伯、佛洛伊德、湯瑪斯-曼、穆齊爾、卡爾-巴特、曼海姆,那是那個時代的思想背景;卡西勒、謝勒、布爾特曼、雅斯培、鄂蘭、沙特、馬色爾、阿多諾,更是上演著相互輝映、機鋒處處的思想激盪。

本書以哲學家的生平作為主軸,加入不同史實與二手資料補充,進而帶出哲學家的思想發展與流變。不管是深入研究海德格哲學,或者是要一窺哲學家跌宕起伏的思想和生活,這部作品絕對值得細細品味。

作者簡介

呂迪格-薩弗蘭斯基R{\"u}diger Safranski
德國當代哲學大師和文學家,一九四五年生於德國羅特韋爾(Rottweil),高中畢業後,先後在法蘭克福(Frankfurt am Main)和柏林(Berlin)修習哲學、日耳曼語言文學、歷史學和藝術史,之後陸續擔任研究助理、《柏林手冊》(Berliner Hefte)編輯、德國電視二台(ZDF)的「哲學四重唱」節目主持人,二o一二年受聘為柏林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a}t Berlin)的榮譽教授。
薩弗蘭斯基著作等身、獲獎無數,作品被翻譯超過三十國語言,其為歌德、霍夫曼、海德格、尼采、席勒、叔本華等大師書寫的傳記,皆獲得各界好評,被譽為是德語世界最優秀的傳記作家,獲有獎項包括:

2017|路德維希.希伯爾內文學獎 (Ludwig-B{\"o}rne-Preis)、霍夫曼獎章(E.T.A. Hoffmann-Medaille der E.T.A. Hoffmann-Gesellschaft)
2014|阿登納基金會文學獎(Konrad-Adenauer-Preis)、托瑪斯-曼獎(Thomas-Mann-Preis)、尤瑟夫-皮伯獎(Preis der Josef Pieper-Stiftung)
2013|慕尼黑晚報非文學類別年度之星(Stern des Jahres der M{\"u}nchener Abendzeitung in der Kategorie {\quotedblbase}Sachbuch{\textquotedblleft} )
2011|上施瓦本藝術獎(Oberschw{\"a}bischer Kunstpreis)、阿爾高哲學獎(Allg{\"a}u-Preis f{\"u}r Philosophie)
2010|保羅-瓦茲拉威克榮譽戒指(Paul Watzlawick-Ehrenring)
2009|國際柯林書獎(Corine {\textendash} Internationaler Buchpreis)、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勳章(Verdienstkreuz 1. Klasse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2006|《世界報》文學獎(Welt Literaturpreis)、賀德林文學獎 (Friedrich-H{\"o}lderlin-Preis der Stadt Bad Homburg; WELT-Literaturpreis)
2005|萊比錫書商獎 (Preis der Leipziger Buchmesse f{\"u}r Sachbuch/Essayistik)
2003|因《尼采:其人及其思想》獲國際尼采學會大獎 (Premio Internazionale Federico Nietzsche)
2000|薩克森安哈特邦尼采獎 (Friedrich-Nietzsche-Preis des Landes Sachsen-Anhalt)
1998|恩斯特-羅伯特-庫爾提烏斯獎 (Ernst-Robert-Curtius-Preis f{\"u}r Essayistik)
1996|茵茨學會威廉-海因澤獎章 (Wilhelm-Heinse-Medaille der Mainzer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und der Literatur)

二oo三年出版的《尼采:其人及其思想》(商周出版,2007)更獲得國際尼采學會大獎(Premio Internazionale Federico Nietzsche)等多項大獎。

譯者簡介

連品婷
政治大學哲學系碩士,德國慕尼黑大學哲學系博士生,研究領域:希臘哲學。
譯文賜教:L12331233@hotmail.com

}, isbn = {9786267012277}, author = {薩弗蘭斯基, 呂迪格 and R{\"u}diger Safranski} } @book {81613, title = {為何不平等至關重要}, year = {2021}, month = {01/2021}, publisher = {麥田}, organization = {麥田}, abstract = {

當代政治學泰斗、哈佛大學講座教授托馬斯{\textbullet}斯坎倫的不平等思辨公民課

權力金字塔的頂端,到底有多少人在掌控?
作者以易讀的講稿形式,討論現實社會中何謂「不平等」,
若未能處理「不平等」的情況,將造成何種嚴重的後果!

▍不平等造成了羞辱性的地位差異
種姓制度和其他污名化地位差異的社會制度,是歷史上最該反對的不平等。在這些制度下,某些族群被歸類為低等人。他們被排除在人們最嚮往的社會地位和職業之外,甚至被貶為只能從事其他族群認定最為屈辱且低賤的職業。這種制度的邪惡之處在於分等特性:其最該被反對之處是視某些人為低人一等的賤民。而這正是平等主義在根本上絕對無法接受的事。

▍不平等給予富人過大的權力掌控窮人
如果有一小群人控制社會上大多數的財富,他們就會得到過大的權力控制其他人要在哪裡和該如何工作,可以買到什麼,以及大致上的生活樣貌。範圍更縮小一點,一旦有人握有國家重要的公共傳媒,就能得到過分的權力,足以控制社會上的其他人如何看待自身及其生活,以及如何理解社會。

▍不平等有損經濟機會的平等
當家庭收入和財富嚴重不平等,個人出身在什麼樣的家庭,也就決定了他在競爭市場中獲得成功的希望。這將導致經濟機會的平等難以實現,甚或根本不可能達成。雖然機會平等普遍被視為嚴重問題,但相關的討論卻不多。

▍不平等破壞了政治制度的公平
收入與財富的嚴重不平等,也會破壞政治制度的公平性。富人會比其他人更有能力影響政治討論的過程、也更有辦法親自擔任重要的政治職位、並更有機會影響其他擔任公職的人。這可以視為控制權問題的一種特殊情況:操縱政治體系是把經濟優勢轉換成控制權的一種方法。但就諸多層面而言,政治體系的公平性遭到破壞是很嚴重的道德問題,比如法律和政策的正當性都會受到影響。

▍政府有義務提供福利並平等關懷受益者
有些反對不平等的理由是著重於不平等產生的途徑。基於平等關懷的理由就屬於此類。這類反對理由所關注的是,某個機構或主體本應照顧特定族群內所有成員的福利,卻只讓某些人享受到這些福利,或是讓某些人享受到比其他人更完整的福利。

▍收入與財富的不平等,來自於不公平的經濟制度
在一九六五年,美國前三百五十大企業的高階主管平均薪酬,是旗下勞動者平均薪資的二十倍。而在二十世紀最後的十年間,這個比例飛快成長,於二〇〇〇年達到最高峰的三百七十六倍。更不用說在同一段時間裡,一般勞工的年薪只不過增加了可憐的百分之十點五而已。

在本書中,作者揭露了貧富差距的兇手,深化了「為何不平等至關重要」的經典討論。
斯坎倫是美國著名哲學家,專左右當代哲學發展。他認為人們有很多種理由反對不平等,可能是因為不平等帶來的影響、因為不平等扭曲了人與人的關係,或是產生不平等的體制不合理。本書討論它們在社會體制的合理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各式各樣「不公平」所造成茲事體大的影響。

斯坎倫四十多年來對平等觀念(或者更確切地說對不平等觀念)的思考,濃縮成這本令人印象深刻、發人深省卻又十分簡潔的著作。{\textemdash}{\textemdash}喬納森{\textbullet}沃爾夫(Jonathan Wolff),政治哲學家、牛津大學公共政策系教授

關於道德的現實主義從不意味著我們現在相信的就是真理{\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正如作者所觀察到的:「找出道德合理性的條件是一項永無止境的任務。」道德哲學應該對答案感興趣,但更應該對全面理解問題感興趣。{\textemdash}{\textemdash}湯瑪斯{\textbullet}內格爾(Thomas Nagel),哲學家、紐約大學法學教授、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

本書有助於我們理解道德和政治理論中的平等觀念。系統性地駁斥了那些對平等由來已久的指控。我很喜歡這本書,也從中受益匪淺。{\textemdash}{\textemdash}唐{\textbullet}赫佐格(Don Herzog),密西根大學法學教授

不平等的現實正前所未有地衝擊著全世界人民的政治意識{\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斯坎倫的著作更進一步理解這個主題,更深入地理解不平等最令人擔憂的地方,思考對不平等的政治有哪些相關議題。{\textemdash}{\textemdash}馬丁{\textbullet}歐尼爾(Martin ONeill),哲學家、英國約克大學講師

作者簡介

托馬斯{\textbullet}斯坎倫T. M. Scanlon
著名哲學家,哈佛大學講座教授,專攻倫理學與政治哲學。他拓展了盧梭、康德與羅爾斯的契約理論;也是繼羅爾斯之後,當代道德契約主義代表人物。曾任哈佛大學哲學系主任。與湯瑪斯{\textbullet}內格爾一同創辦了享譽全球的哲學刊物《哲學與公共事務》。著有《我們彼此負有什麼義務》、《寬容之難》、《道德之維》等書。

譯者簡介

盧靜
雜學家。為了畢業劇本接觸TRPG,為了推廣遊戲開始翻譯,結果入門卻是社會科學。喜歡民俗、文學、社會科學,希望透過翻譯,讓讀者用新的視角觀看生活與社會。譯有《妖風》。
譯作賜教:rutkking@gmail.com

}, isbn = {9789863448464}, author = {斯坎倫, 托馬斯 and T. M. Scanlon} } @book {81732, title = {理性的勝利}, year = {2021}, month = {07/2021}, publisher = {八旗文化}, organization = {八旗文化}, abstract = {

西方憑什麼進步?
現代文明的成就,建立在宗教之上。
而如今沒有宗教意識,只有宗教基因,
還能繼續稱霸世界嗎?

目前關於西方為何成功的書籍已有許多,各自分析了為何歐洲能在中世紀末期領先世界其他地區。其中,最常見的解釋是西方優越的地理環境,以及商業和技術的發展。然而,著名的宗教社會學家斯塔克在《理性的勝利》一書中指出,推動西方發展的是源自於基督宗教的理性精神,其理性神學為後來各種現代性的發展打下了重要根基。

長久以來,基督宗教的特色就在以理性邏輯對神學進行辯論,因此與時俱進、面向未來,而世界上其他宗教則追求不可言說的神祕,更是朝向過去、追求復古,,把古代經典當作正統信奉。也因此基督教神學促成了西方的興起。

書中總結西方的興起,奠基在「理性的四大勝利」之上:第一,是基督神學發展出對「進步」的信仰。第二,對進步的信仰轉化為技術、科技與組織的革新,而且這些成果很多都孕育於修道院莊園裡。第三,多虧基督神學以理性形塑了政治哲學與政治實踐,讓中世紀歐洲有了「善於回應民意的政府」,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個人自由。第四,理性被應用在商業上,使得資本主義得以在「善於回應民意的政府」之安全庇護下發展出來。

在書中,斯塔克也爬梳史料,指出資本主義並非源自於新教的工作倫理,而是在新教徒、甚至新教徒工作倫理出現之前,就已盛行了好幾個世紀。他進一步打破一般人對於「中世紀」是「黑暗時代」的印象,論述中世紀是西方未來輝煌歷史的孵化器,不僅科學突破思想在中世紀就已經具備雛形,連資本主義的發展都是從大修道院的土地經營開始。他的論證讓人們重新看待中世紀的貢獻。

本書顛覆了數百年來的長期被反西方、反資本主義、反宗教所主導的社會氛圍和學術偏見。但作者也在書中最後進一步提問,在今日的世界,基督宗教和現代化是否還有必然關係,留下一個問題讓大家持續思考。

專文推薦
  邢福增|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授
  邱凱莉| 台灣神學院助理教授
  蔡源林|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

作者簡介

羅德尼{\textbullet}斯塔克 Rodney Stark
美國宗教社會學家,長期擔任華盛頓大學社會學和比較宗教學教授。目前是貝勒大學社會科學傑出教授,該大學宗教研究所的聯合主任,以及《跨學科宗教研究雜誌》的創始編輯。

譯者簡介

蔡至哲
筆名蔡安迪。臺大歷史系、歷史研究所、國發所博士。同時就讀政大宗教所博士。學術關懷在東亞儒學、基督宗教史。現職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isbn = {9789860763034}, author = {斯塔克, 羅德尼 and Rodney Stark} } @book {81388, title = {The Tyranny of Merit}, year = {2020}, month = {09/2020}, publisher = {Penguin Books Ltd}, organization = {Penguin Books Ltd}, abstract = {

The new bestseller from the acclaimed author of Justice and one of the world{\textquoteright}s most popular philosophers

{\textquoteright}Will help us to heal our divided societies{\textquoteright} Sunday Times

These are dangerous times for democracy. We live in an age of winners and losers, where the odds are stacked in favour of the already fortunate. Stalled social mobility and entrenched inequality give the lie to the promise that "you can make it if you try". And the consequence is a brew of anger and frustration that has fuelled populist protest, with the triumph of Brexit and election of Donald Trump.

Michael J. Sandel argues that to overcome the polarized politics of our time, we must rethink the attitudes toward success and failure that have accompanied globalisation and rising inequality. Sandel highlights the hubris a meritocracy generates among the winners and the harsh judgement it imposes on those left behind. He offers an alternative way of thinking about success - more attentive to the role of luck in human affairs, more conducive to an ethic of humility, and more hospitable to a politics of the common good.

}, isbn = {9780241407592}, author = {Michael J. Sandel} } @book {82048, title = {劇變的新時代}, year = {2020}, publisher = {無境文化}, organization = {無境文化}, abstract = {

 **法國當代最受愛戴的哲學大家,米榭.塞荷Michel Serres作品**

為了要理解震撼我們的時代,叫人憂慮的種種劇變,米榭.塞荷(1930-2019)先是在《危機時刻》一書中描繪社會的重大轉變,分析了現行的組織機構如何淪落到對於我們的需求無能為力。進而在《拇指姑娘》裡,將關鍵性的改變具體形現在他創造的這個人物化身之上,勾劃出一個可能並充滿希望的未來。最後在面對那些「愛抱怨爺爺」每每對著將來還得幫他們付很久退休金的「拇指姑娘」輕佻地嘮叨說「以前有多好......」,米榭.塞荷怒從中來,寫了《以前有多好!》一書,回顧他親身經歷的過往,斥責「愛抱怨爺爺」阻撓我們抱著期盼去看向前方。

無境文化在2017年出版了米榭.塞荷最暢銷(法國銷售超過30萬冊),並且引發一波熱烈討論新世代教育構想的《拇指姑娘》之後,集結《危機時刻》與《以前有多好!》合訂出版這本《劇變的新時代》。這是哲學大家米榭.塞荷回顧他親身經歷的過往而看到值得樂觀的今日,卻又為面對劇變的未來擔憂,深情而冷靜的哲學思索。

從《危機時刻》(2009年)到《拇指姑娘》(2012年),再到《以前有多好!》(2017),這近10年之間,我們看到世界的劇變。從社會、政治、經濟組織的臃腫無能,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到普世價值的瀕臨瓦解......這是我們的危機時刻,也是米榭.塞荷在這三本書中的哲思,更是我們今日與未來需要一起面對的課題。

身為法國當代最受愛戴的哲學大家,米榭.塞荷的分析不但清晰而前瞻,更重要的,是他的哲學對這嚴峻的形勢提出一個可能並充滿希望之未來。

本書特色

忠於塞荷深情而冷靜的哲學思索:思考是日常,更是延續性的活動。而他勤奮筆耕,每年以數本、份量不重的小書,讓讀者可以即時但循著脈絡地與他一起思辨。《危機時刻》、《拇指姑娘》、《以前有多好!》的連貫性清晰明白,以近十年的跨度,伴隨讀者深入而全面地探索這劇變的新時代。有如交響曲的三個樂章,環環相扣、動人而振聾發聵。

作者簡介

Michel Serres 米榭・塞荷(1930-2019)

史丹福大學教授,法蘭西文學院(Acad{\'e}mie fran{\c c}aise)院士。米榭・塞荷出版了七十餘冊膾炙人口的哲學文集及科學史的著作。他超越各種界線,在歷史、文學、音樂、哲學及科學間遨遊,也在考古知識與尖端科技間探索。其充滿詩意與音樂性的散文風格令讀者心曠神怡,而精闢又具前瞻性的創見亦為學界同儕敬重。諸如對人與地球生態問題帶來革命性觀點的《自然契約論》(Le Contrat Naturel,無境文化預計於2020年出版,書名暫譯),以及討論新科技與教育問題的《拇指姑娘》(無境文化,2017)等書皆帶來深遠影響。

  他不僅在法國家喻戶曉,譯成英文的作品也常常成為暢銷書。是少數能夠兼具科學以及文化思考,對我們的世界提出深刻而白話的觀察,在大西洋兩岸都名重士林又備受一般讀者愛戴的當代哲學家。米榭・塞荷於2019年6月1日以88歲高齡辭世。

  臺灣已出版的塞荷譯作:《失控的佔有慾》、《寄食者》(群學出版);《拇指姑娘》(無境文化出版);《米榭{\textbullet}塞荷的泛托邦》(麥田出版)。

譯者簡介

王紹中

  人生其實無處不翻譯。從字面上到字面下,從語言到非語言,從有形到無形{\textellipsis}{\textellipsis}至少從某種意識狀態存在於宇宙以來,翻譯就是生命的天職。甫過半百,一心回返如泉水般的思想狀態,而從事翻譯就是徜徉在泉水中的一個部分。譯者眼前的殘酷是:有千百種錯譯可能,最好的翻譯卻可能只有一種。這是為什麼重看譯稿亟需勇氣。相關譯作:皮亞傑《結構主義》(2018)、德勒茲《尼采》(2018)、傅柯《臨床的誕生》(合譯)(2019)。

  「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2019年非文學類首獎得主。

}, isbn = {9789869824224}, author = {塞荷, 米榭 and Michel Serres} } @book {81827, title = {尼采:其人及其思想}, year = {2020}, month = {01/2020}, abstract = {

本書榮獲|2003年國際尼采學會大獎
全新收錄|紀念尼采誕辰175周年後記

尼采是哲學的悲劇英雄,他對二十世紀思潮的影響深遠,從存在主義、海德格、阿多諾、傅科,到解構主義,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但他也是最容易被誤解的哲學家,我們在解讀尼采時,都如同瞎子在摸索一頭對我們冷笑的大象。

《尼采:其人及其思想》並不是一般的哲學家傳記,寫過叔本華和海德格傳記的薩弗蘭斯基,以其深厚的哲學素養和洞見,幽默又不失莊重的筆調,以重構尼采的思想發展,去敘說尼采一生的故事。於是從中學生尼采開始,談到他的第一本重要哲學著作《悲劇的誕生》,以及音樂、神話、華格納、叔本華對於尼采思想發展的影響,並且強調戴奧尼索斯和德謨克利圖「萬物流轉」的世界圖像,接著「超人」、「權力意志」等膾炙人口的概念也都粉墨登場,最後則是尼采「永劫回歸」的思想,以及他對於當代思潮的啟發。

尼采顛覆了理性主義的哲學傳統,以其駭異的虛無主義向世人挑釁,要我們揮別安全的岸頭,航向無垠的思想大海。同樣的,薩弗蘭斯基也不作任何結論,而是讓思考和生活皆充滿衝突的尼采躍然紙上,由讀者們自己去體會它。

作者簡介

呂迪格-薩弗蘭斯基R{\"u}diger Safranski
德國當代哲學大師和文學家,一九四五年生於德國羅特韋爾(Rottweil),高中畢業後,先後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Frankfurt am Main)和柏林(Berlin)修習哲學、日耳曼語言文學、歷史學和藝術史,之後陸續擔任研究助理、《柏林手冊》(Berliner Hefte)編輯、德國電視二台(ZDF)的「哲學四重唱」節目主持人,二o一二年受聘為柏林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a}t Berlin)的榮譽教授。

薩弗蘭斯基著作等身、獲獎無數,作品被翻譯超過三十國語言,其為歌德、霍夫曼、海德格、尼采、席勒、叔本華等大師書寫的傳記,皆獲得各界好評,被譽為是德語世界最優秀的傳記作家。

譯者簡介

黃添盛
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德國弗萊堡大學哲學博士。譯有《康德:一個哲學家的傳記》、《追憶一回普魯斯特》、《瞧一眼尼采》。

}, isbn = {9789864777525}, author = {薩弗蘭斯基, 呂迪格 and R{\"u}diger Safranski} } @book {81140, title = {斯多葛生活哲學55個練習}, year = {2020}, month = {03/2020}, publisher = {時報出版}, organization = {時報出版}, abstract = {

淡定人生新哲學
歷久彌新的古希臘智慧,讓你獲得心靈寧靜、自信與情緒復原力

遇上挑戰時該如何自處?遇上難纏的人該如何應對?
你在哪裡可以找到快樂?獲得力量?
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恐懼?處理親人的死亡?
以及那些反復出現令人沮喪的想法呢?

「在你要求最好的自己之前,你要等多久?」

◤只要你努力工作,你就會成功,而一旦你成功了,你就會快樂。或者,只要我完成/得到/達成這個或那個,我就會快樂了。問題是?這個公式失靈了。遵循這個公式多年之後,這些人開始懷疑:人生就只是這樣嗎?不,不是的。問題是,很多人老了之後並沒有比較快樂,也毫無長進。他們渾渾噩噩活著,欠缺明確的人生目標,不斷犯下同樣的錯誤,直到八十歲都還沒有比他們二十歲時更接近幸福、有意義的人生。

◤傳統的學校教育,你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一堆別的東西,卻沒學過該如何迎接挑戰?如何對付恐懼和競爭?如何處理自己的沮喪情緒?如何有效地面對朋友的死亡?該拿自己的憤怒怎麼辦?如何能更有自信?--我們肯定錯過了所有這些課程了。這正是古代各種哲學學派教導的東西,它們教你如何生活。而儘管這些學派早已不存在,你、我和大部分人卻仍然和以前的人一樣,需要一種可以教我們如何生活的哲學。

◤無論你遇上什麼問題,斯多葛派學者都能提供你一種對應的建議。儘管它是一門古老哲學,它的智慧常讓人感覺出奇地現代而新鮮;它能幫助你建立耐力和力量,以迎接充滿挑戰的生活;它能幫助你在情緒上變得堅韌,讓你不會被外在事物耍得團團轉,而別人也無法輕易激怒你;它能教你自我掌控,讓你在風暴中保持鎮定。它能幫助你作決定,進而大幅簡化日常生活。

◤《斯多葛生活哲學55個練習》一書,為在混亂世界中提供實用的生活哲學指南,向你展示如何更有效地處理任何生活中的問題與困境,並實現最佳自我。本書的斯多葛派哲學主義,給你兩個主要承諾:第一,教導你如何擁有幸福,過著順遂的人生;第二,教你如何擁有情緒復原力,讓你在逆境中仍然能擁有心靈的自在。

哲學就是教人如何生活!哲學就像工藝,就像木匠使用木頭,雕刻家使用青銅,在生活的藝術中,我們的人生便是我們的創作素材。我們生活中的每一樁事件都提供了一塊我們可以用來自我鍛鍊的空白大理石。我們藉以學習使用鑿子和木槌,直到技藝嫻熟。哲學就是把它的原則應用在真實世界中。

本書特色

  ◎本書章法分明,同時以一種容易消化理解、高度功能性的方式呈現這門古老的哲學智慧。
  ◎你將了解到這門哲學的允諾、它的沿革和主要哲學家,以及用斯多葛快樂三角來呈現的核心信念。記住這個三角,你將可以向一個五歲小孩解釋這門哲學。
  ◎提供你斯多葛55個心法,用來面對壓力、對付生活挑戰,教你如何對付難纏的人、人際互動,大量實用的建議和日常生活的心法。

作者簡介

喬納斯.薩爾斯吉勃 Jonas Salzgeber
喬納斯.薩爾斯吉勃是一位作家,在NJlifehacks.com為許多傑出人士撰稿。在追尋卓越的過程中,他偶然接觸到斯多葛主義,並且為之著迷。在這一派可付諸行動的哲學的核心包含著一個目標,那就是即使(尤其)在逆境中,我們也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他那實用性超越學術性的寫作風格幫助人們踏出極為重要的一步:將書中的智慧化為行動。喬納斯.薩爾斯吉勃分享了許多斯多葛戰略,讓人們藉以找回自信,隨時準備好從容應付人生的一切無常。他熱愛手工黑巧克力和防彈咖啡。

譯者簡介

王瑞徽
淡大法語系畢業,蟄居淡水的自由譯者。譯有約翰.波恩、李查德、派翠西亞.康薇爾、雷.布萊伯利、史蒂芬.金等作者所著各類型小說。

}, isbn = {9789571381107}, author = {Jonas Salzgeber and 薩爾斯吉勃, 喬納斯} } @book {80665, title = {再思考}, year = {2019}, publisher = {麥田}, organization = {麥田}, isbn = {9789863446309}, author = {Walter Sinnott-Armstrong and 西諾{\textemdash}阿姆斯壯, 華特} } @book {82862, title = {孤獨通行證}, year = {2019}, publisher = {野人}, organization = {野人}, abstract = {

  是時候,為你的生活按下靜音鍵,來一場孤獨狂歡。
  請收下這張將帶你踏上孤獨之旅的車票,
  你的列車長是從不為孤身一人感到抱歉的叔本華,
  讓他用一場盛大的寂寞,
  挽救你分貝破表的喧囂心靈

在這熱鬧超載的世界,「孤獨」彷彿成為無法大聲喧嚷的禁忌,承認孤獨彷彿承認自己與這世界格格不入,不被需要。然而,孤獨大師叔本華說:「一個人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如果他不喜歡孤獨,那麼他也不會熱愛自由。」因此,請找個安靜的角落,翻開這本《孤獨通行證》,找回你在人際噪音中無處安放的自我。

  享受吧!這必將伴你終生的孤獨旅程

  哲學家叔本華化身厭世教主,用頹廢姿態帶你看破人生百態:
  ◎我們所有的不幸和痛苦幾乎都來自於與他人的交往,這種交往也破壞了我們內心的寧靜。
  ◎在這世上只有兩種選擇{\textemdash}{\textemdash}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社會就像一團熊熊烈火,明智的人透過與其保持適當的距離來取暖,而不是像傻瓜那樣靠得太近,灼傷自己
  ◎寧願獨處,也不要與叛徒為伍。
  ◎是結婚好還是不結婚好,這個問題在很多情況下等於是問:愛情的煩惱會比生活的焦慮更為持久嗎?
  ◎這個世界和這種生活完全不是為了讓我們幸福存在而安排設計的。

  尼采:「他(叔本華)全然的孤獨,連一個朋友都沒有;然而在一與零之間,存在的是無限的永恆。」、「對德國學者來說,沒有比叔本華的特立獨行更能惹怒他們的了。」

作者簡介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textemdash}1860)

德國著名哲學家,出生於富商家庭。父親性格易怒憂鬱,後因溺水去世;母親是作家,與歌德、格林兄弟等文壇名家熟識。近代很多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如尼采、華格納、托馬斯曼等,無不直接或間接地受叔本華哲學影響。他終生未婚,獨居終老,並且從不為自己的孤獨感到抱歉。

}, isbn = {9789863843368}, author = {Arthur Schupenhauer} } @book {80682, title = {從悲劇中開出幸福花朵的人生智慧:叔本華}, year = {2019}, publisher = {方舟文化}, organization = {方舟文化}, isbn = {9789869672696}, author = {叔本華, 阿圖爾 and Arthur Schopenhauer} } @book {80911, title = {真實世界的倫理課:82個影響你一生的思考練習}, year = {2019}, month = {04/2019}, publisher = {大塊文化}, organization = {大塊文化}, abstract = {

{如果魚會慘叫?}
黑猩猩也是人嗎?
成年手足亂倫算犯罪嗎?
機器人有權利嗎?
我們需要防止人類滅絕嗎?
--沒有絕對答案,但可以練習判斷--


  哲學大師彼得-辛格\ \ \  唯一社會評論集
  --2005年《時代雜誌》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
  --2013年全球百大思想領袖(名列第三)

  從倫理學的角度,教你俐落思辯人生各大議題,學會聰明論理,跨越立場,實質對話。
  體重高就應該多付錢?◢ 心情低落必須付出高代價?◢ 我們該活到一千歲嗎?◢ 禁藥是錯的嗎?◢ 為什麼要投票?◢ 反捕鯨是文化偏見嗎?◢ 當虎媽還是象媽?◢ 我們可以提升國民幸福毛額嗎?◢ 有什麼事是重要的?

  *入圍2017年美國筆會的藝術評論獎*
  彼得-辛格常被形容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也是最有爭議性的人物之一。身為《動物解放》、《實踐倫理學》、《反思生死》與《你可以拯救的生命》等重要書籍的作者,他協助發起動物權益與有效利他主義運動,對生物倫理學的發展貢獻卓著。在《真實世界的倫理課》,辛格證明了他也是能以短短幾百字剖析重要時事的大師。

  在這本短篇文集中,他將爭議性的思考方式應用到氣候變遷、極度貧窮、動物權利、墮胎、安樂死、人類基因選汰、運動禁藥、腎臟買賣、高價藝術品的道德、增加幸福的方法等議題。辛格提出「黑猩猩是不是人類」、「抽菸該不該禁止」、「成年手足間的合意性行為該不該除罪化」等問題,將他的論點應用到近期的新聞個案,重申他反對「所有人命皆神聖」的觀念。此外,他以淺顯易懂的形式探討某些最深刻的哲學疑問,例如是否有真正重要的事物是,我們星球這個淡藍小點的價值何在。本書也包括較私人的反省,像是辛格對他最喜愛的衝浪活動的想法,以及罕見地建議在假期餐桌上展開家庭對話。

  新版加上作者撰寫的補記,這本刺激與原創性十足的書籍將挑戰(也可能改變)你對許多真實世界倫理問題的信念。

本書特色

  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的社會評論集。
  辛格為哲學大家,從一九七o年代動物解放運動開始,對歐美文化的走向影響甚大。

  收錄文章短,議題涉獵多元,觸及社會不同領域,甚至個人生活層面。有些議題幾十年來爭論不休仍無定論。辛格從倫理學角度切入,指出許多基本謬誤與關鍵爭論。

  入圍2017年美國筆會的藝術評論獎。

各界佳評

  彼得-辛格是當代最重要的道德聲音之一。他不只敦促我們面對不該做什麼的問題,還觸及更困難、更廣泛的問題--我們該做什麼、虧欠別人多少。--拉里薩-麥克法卡(Larissa MacFarquhar),《溺水的陌生人:與不可能的理想主義危急選擇與助人的強烈衝動搏鬥》作者

  請讀這本書。每一章都會讓你思考。希望有一些會讓你改變想法。-{\textemdash}狄恩-卡蘭(Dean Karlan),《不僅是善意:改進世界窮人借錢、拯救、耕作、學習與保持健康的方式》共同作者

  彼得-辛格很可能是當代在世哲學家中最重要的一人,肯定也是著作讀起來最有趣的,瀏覽他這本睿智的短文集樂趣無窮。這是最佳的大眾哲學,清晰、有爭議性又非常理性。{\textemdash}-保羅-布魯姆(Paul Bloom),《只是孩子:善惡的起源》作者

  彼得-辛格提出幫助克服貧窮、改變醫療倫理與保護動物的觀念,對世界的助益超過任何在世的哲學家。這本通俗的散文集中,充滿他的智識、勇氣、人道、理性和幽默感。這是最佳的實用哲學,完全不帶虛假,且明智地應用在當前最重要的問題上。--約書亞-葛林(Joshua Greene),《道德部族:道德爭議無處不在,該如何建立對話、凝聚共識?》作者

  世界最有名、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彼得-辛格,在本書討論一些非常重要的主題。他清晰、簡易、敏銳地提出議題與論點,讓人想起另一位希望造成嚴肅社會影響的哲學家羅素。《真實世界的倫理課》無疑會是一股良善的力量。--巴特-舒茲(Bart Schultz),芝加哥大學

  在他的新書《真實世界的倫理課》中,辛格先生選出動物權與改善貧窮的主題深入討論{\textellipsis}{\textellipsis}因為有機會目睹這位極具影響力的思想家與較冷門的問題搏鬥,本書相當有趣。--杜威-嘉納(Dwight Garner),《紐約時報》

  近期的優質書{\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挑戰了我們該捐多少給慈善機構,戴一萬美元的名錶是好品味或膚淺自戀的象徵。--尼可拉斯-克里斯托夫(Nichols Kristof),《紐約時報》

  很能啟發對話(與爭論),深化與複雜化辛格提出的重要道德與倫理議題。--《柯克斯評論》

  一位不認為被形容「簡易」是污辱的哲學家著作的簡易入門{\textellipsis}{\textellipsis}雖然簡短,這些文章沒有迴避重大道德問題。--《經濟學人》

  哲學應該是更公開的努力,辛格的作品是個優良入門點。由一股在許多方面偏離真正緊迫道德議題的政治競爭塑造的頹勢中,可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倫理質疑的綜合來源。--塔雅-札克斯(Talya Zax),《Forward》雜誌

  辛格示範了如何刺激又簡潔地撰寫道德哲學。--丹尼爾-強森(Daniel Johnson),《立場》雜誌

  本書中的散文探討遠超過辛格平常評論範圍的議題。總而言之,本書不只提供辛格的道德哲學的廣泛導論,也會成為{\textellipsis}{\textellipsis}任何應用倫理學課程的優良教科書。對哲學家而言,辛格的作品示範如何從象牙塔轉換到大眾哲學領域。--《精選》雜誌

  辛格是個挑釁、資訊充足又務實的哲學家,寫作風格清晰迷人。這本合集完整簡易地綜觀辛格倫理學的核心主題{\textellipsis}{\textellipsis}他的文章結構良好、吸引人又是清晰的模範。此外,儘管他的倫理議題眾所周知,論點傾向細節與非教條:這位倫理學家不尋求支持既定結論的論點,而是誠心推敲他效益主義立場的含意。--傑洛恩-霍普斯特(Jeroen Hopster),《伊拉斯謨斯哲學經濟期刊》

  活潑又有啟發性;每篇文章都能輕易消化,充滿敏銳、新穎的推理與道德急迫性的重點,聚焦在實用、可達成的成果,抗拒懶惰、教條式的思考{\textellipsis}{\textellipsis}讀者會覺得本書很簡易;每個讀者都會覺得它引人深思又有挑戰性。--尚恩-葛拉金(Shane N. Glackin),《生物學評論季刊》

作者簡介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
有時被稱作「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在世哲學家」,不過他認為如果這話成立,未免輕忽了現今在世的其他哲學家。他也被稱作現代動物權益運動之父(或祖父?),不過無論動物或人類,他的哲學觀點並不以權益為基礎。

二oo五年,《時代》雜誌指名辛格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百人之一,哥利布杜威勒研究所(Gottlieb Duttweiler Institute)也把他排為二o一三年全球思想領袖第三名(翌年研究所改變排名方法,他掉到第六十八名,顯示出虛名多麼不可靠)。他特別聞名的作品是關於動物待遇的倫理學、對生物倫理中生命神聖教條的爭議性批評,以及富足者有義務援助極度貧窮者的文章。

辛格最初聞名國際是在一九七五年出版《動物解放》(Animal Liberation)之後。二o一一年,《時代》雜誌將該書列入一九二三年創刊以來「史上」百大最佳非文學類英文書籍之一。辛格獨自或共同撰寫、編輯或共同編輯過四十多本書,包括《實踐倫理學》(Practical Ethics)、《擴張的圈子》(The Expanding Circle)、《我們該怎麼生活?》(How Are We to Live?)、《反思生死》(Rethinking Life and Death)、《飲食的倫理學》(The Ethics of What We Eat,與吉姆-梅森合著)和《你可以拯救的生命》(The Life You Can Save)、《宇宙的觀點》(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Universe,與卡塔吉娜-德拉薩里-拉戴克合著),還有最近期的《你能做的最大善事》(The Most Good You Can Do)。他的著作以超過二十五種語言發表過。

彼得-辛格一九四六年出生於澳洲墨爾本,在墨爾本大學和牛津大學受教育。在英國、美國和澳洲任教之後,一九九九年起,在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價值大學中心擔任Ira W. DeCamp計畫贊助的生物倫理教授。二oo五年起,他結合了這個職位與墨爾本大學歷史與哲學研究學院的桂冠教授職位。他已婚,有三個女兒和四個孫兒女,休閒活動包括健行與衝浪。二o一二年,他獲頒澳洲公民的最高榮譽--澳大利亞勳章。

譯者簡介

李建興
台灣台南市人,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歷任漫畫、電玩、情色雜誌與科普、旅遊叢書等編輯,路透社網路新聞編譯,現為自由工作者。譯有《把妹達人》系列、《刺客教條》系列、丹布朗的《起源》、《地獄》、《失落的符號》等。samsonli@ms12.hinet.net

}, isbn = {9789862139714}, author = {辛格, 彼得 and Peter Singer} } @book {82795, title = {Time Biases}, year = {2018}, publishe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bstract = {

Should you care less about your distant future? What about events in your life that have already happened? How should the passage of time affect your planning and assessment of your life? Most of us think it is irrational to ignore the future but completely harmless to dismiss the past. But this book argues that rationality requires temporal neutrality: if you are rational you don{\textquoteright}t engage in any kind of temporal discounting. The book draws on puzzles about real-life planning to build the case for temporal neutrality. How much should you save for retirement? Does it make sense to cryogenically freeze your brain after death? How much should you ask to be compensated for a past injury? Will climate change make your life meaningless? Meghan Sullivan considers what it is for you to be a person extended over time, how time affects our ability to care about ourselves, and all of the ways that our emotions might bias our rational planning. Drawing substantially from work in social psychology, economics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the book offers a systematic new theory of rational planning.

}, isbn = {9780198812845}, url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F014279452}, author = {Meghan Sullivan} } @book {83030, title = {人生智慧箴言}, year = {2018}, publisher = {新雨}, organization = {新雨}, abstract = {

  {\textbullet}叔本華流傳最廣之作,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
  {\textbullet}德文直譯全新譯本

  叔本華的偉大之處,
  在於他站在整幅生命之畫面前,
  解釋完整的意義。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我認為,我們的整個生命,有不如無,最高的人生智慧,是棄絕人生。
  能說「我獨自承擔全部的自我」,是幸福的首要條件。
  人生智慧就是幸福生活的藝術。

  願望--亦即匱乏,是各種享受的先決條件。
  虛榮--在他人的歡呼基礎上建立對自己的高度評價。
  驕傲--已經完全確立了對自己的高度評價。
  名譽--客觀而言,是他人關於我們的價值的看法;主觀而言,是我們對他人看法的畏懼。
  庸俗--出自無知識的欲望狀態。
  信任--最主要的成份是懶惰、自私與虛榮。
  命運--對自己拙劣作為的稱呼。

  逐層解析健康、財富、名聲、榮譽等真正意義
  掌握日常生活如何獲得幸福快樂

  叔本華說:「人生是否符合關於幸福生活的這個概念,眾所周知,我的哲學提供了否定的答案」,然而,《人生智慧箴言》這本書是「以對這個問題的肯定回答為前提」而寫--

  為何叔本華要寫一本和自己哲學立場矛盾的書?為何要特別寫「如何幸福」?

自始以來,人生在世,莫不希求快樂美好的生活。然而,橫阻在我們面前的卻是無窮無盡、大大小小的困難和障礙,當我們跌跌撞撞、焦躁無助之時,就會深刻領悟悲觀主義哲學的意涵,從而獲得心靈的平靜和清明,並激揚我們勇敢地迎向未來。

  時代需要叔本華,我們需要叔本華。

  一個悲觀主義哲學家
  對於人生苦難的清明回應

二o一四年十一月本社出版韋啟昌翻譯之《人生的智慧》一書,頗受大眾讀者喜愛。此次出版,為李連江教授根據德文直譯之全新譯本,書名也改為原書名之全稱。

作者簡介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一七八八年二月二十二日出生於但澤(Danzig,今波蘭格旦斯克)一個異常顯赫的富商家庭,父親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華(Heinrich Floris Schopenhauer)是一名富商,母親約翰娜.叔本華(Johanna Schopenhauer)是當時頗有名氣的作家。叔本華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

一七九三年,當但澤成為普魯士王國(Kingdom of Prussia)的一部份時,舉家搬到漢堡(Hamburg),直至一七九七,之後在巴黎住了兩年,一八o三年又被送進英國的寄宿學校。因在各地受過教育,故能夠流利使用英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等多種歐洲語言和拉丁語等古代語言。一八o五年,父親過世,一說有可能是自殺。不久後母親搬到當時的文學重鎮威瑪(Weimar),去追求寫作事業。而叔本華則進入德國圖林根州的哥達文理中學(Gotha Gymnasium)就讀。

叔本華於一八o九年進入哥庭根大學(University of G{\"o}ttingen),最初攻讀醫學,但後來把興趣轉移到了哲學,師事戈特洛布.舒茲(Gottlob Ernst Schulze),學習形上學和心理學,後者建議他研讀柏拉圖和康德。一八一一至一八一三年,在柏林研習神學家弗里德里希.史萊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和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的課程。一八一三年,他以《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On the Fourfold Root of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獲得了耶拿大學博士學位。

一八一四年,叔本華著手寫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一八一八年完成,於十二月出版。首版發行五百本,無人問津。對此,叔本華說「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

一八二o年,叔本華獲得柏林大學的職位,同時代最有名氣的哲學家黑格爾(G. W. F. Hegel)亦在這裡授課,叔本華看不起黑格爾,厭惡他故作高深的詭辯。叔本華故意選擇與黑格爾在同一時段開課,故前來叔本華課堂的學生寥寥可數。叔本華的柏林大學講師的身分維持了二十四個學期,但只有第一學期的課有開成。

一八三一年,柏林爆發大型霍亂,叔本華於是前往法蘭克福(Frankfurt),往後二十七年都待在那裡。一八四一年出版《論意志的自由》和《論道德的基礎》兩篇論文的合集(The Two Basic Problems of Ethics: On the Freedom of the Will, On the Basis of Morality)。一八四四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二版出版,依舊無人問津。一八五一年,他完成對《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補充與說明,是為《附錄與補遺》(Parerga and Paralipomena),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在歐洲聲名鵲起,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一八五九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版引起轟動,叔本華稱「全歐洲都知道這本書」。

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陪伴他的只有數隻貴賓犬,其中,以梵文「Atman」(意為「靈魂」)命名的一隻最為人熟悉。一八六o年九月二十一日,叔本華起床洗完冷水澡後,像往常一樣獨自吃早餐,當傭人再次進入房間時,發現他已依靠在沙發的一角,與世長辭。一八六o年九月二十六日,葬於法蘭克福市公墓。叔本華將所有財產捐給慈善世界,根據叔本華生前的意願,墓碑上除了刻著名字「Arthur Schopenhauer」以外,沒有多餘文字。他在遺言中說:「希望愛好哲學的人,能客觀獨立地理解我的哲學。」

叔本華死後,他的朋友Julius Frauenst{\"a}dt在一八七三年編輯出版了六卷本的叔本華全集,一八七七年出了第二版,這是叔本華的著作第一次以全集形式出現。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形而上學和美學影響了哲學、藝術和心理學等諸多方面。被認為受到他影響的著名人物有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沙特(Jean-Paul Sartre)、柏格森(Henri Bergson),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榮格(Carl Gustav Jung),作家托爾斯泰(Leo Tolstoy)、莫泊桑(Guy Maupassant)、湯瑪斯.曼(Thomas Mann)、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音樂家蕭伯納(Bernard Shaw)、瓦格納(Wilhelm Wagner)、馬勒(Gustav Mahler),科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生物學家達爾文(Charles Darwin)等人。

譯者簡介 

李連江
河北滄縣人,一九六三年生,南開大學哲學學士、碩士,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中文近作是《不發表就出局》。

}, isbn = {9789862272473}, author = {叔本華, 亞瑟 and Arthur Schopenhauer} } @book {80630, title = {意識之川流:薩克斯優游於達爾文、佛洛伊德、詹姆斯的思想世界}, year = {2018}, publisher = {天下文化}, organization = {天下文化}, isbn = {9789864796090}, author = {薩克斯, 奧立佛 and Oliver Sacks} } @book {80538, title =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10周年全新譯本】}, year = {2018}, publisher = {先覺}, organization = {先覺}, isbn = {9789861343280}, author = {桑德爾, 邁可 and Michael J. Sandel} } @book {80278, title = {簡單的哲學課}, year = {2018}, publisher = {台灣商務}, organization = {台灣商務}, isbn = {9789570531244}, author = {史蒂芬, 艾倫 and Alain Stephen} } @book {80288, title = {訂製完美:基因工程時代的人性思辨}, year = {2018}, publisher = {先覺}, organization = {先覺}, isbn = {9789861343174}, author = {桑德爾, 邁可 and Michael J. Sandel} } @book {80320, title = {道德情感論}, year = {2018}, publisher = {五南}, organization = {五南}, edition = {3rd}, abstract = {

《道德情感論》共分七部份,修訂過六次。在書中,亞當-史密斯用同情的基本原理來闡釋正義、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感產生的根源,說明道德評價的性質、原則,以及各種美德的特徵,並對各種道德哲學學說進行介紹和評價。進而揭示出人類社會賴以維繫、和諧發展的基礎,以及人的行為應遵循的一般道德準則。

相較於《國富論》,《道德情感論》給西方世界帶來的影響更為深遠,對促進人類福利這一社會目的發揮了更基本的作用。對處於這場變革中的每個人,能更深入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終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isbn = {9789571173061}, author = {亞當, 史密斯 and Adam Smith} } @book {79925, title =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1-「一個人值多少錢,誰是現代奴隸?」:捍衛權利的基本知識}, year = {2017}, month = {04/2017}, publisher = {麥田}, organization = {麥田}, abstract = {

權利是給知道的人,
若不知道它是什麼,又如何參與討論,為自己和他人發聲?\ 
本書帶給你更犀利的思考能力,和更能參與社會表達自我的發言能力,
以面對當代複雜多端的公民社會

●什麼是人權?
「人權是從你開始,從你生活的地方--不論是在家庭裡、在朋友圈、在學校或是做任何事的途中,以及和你做什麼有關。我們設定規則,讓每個人得其所需,過著有尊嚴的生活,同時也公平地對待每個人。」

●聽起來簡單,這樣的權利卻難以實踐。
因為我們不斷面臨新的挑戰,而每個人都最先想到自己。
川普的移民禁令、阿富汗的童工問題、印度婦女慘烈的處境、被中國強迫失蹤的人{\textellipsis}{\textellipsis}眼下,這些問題持續發生中。然而使人權受到損害的,不僅僅只是當人在歧視或奴役他人、使人痛苦,甚至在殺害他人的時候,因為到目前為止,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自由、安全與幸福的生活,一如我們平日在媒體上看到的:窮困者、受飢者、逃難者、被毆者、受虐者{\textellipsis}{\textellipsis}也許就發生在你我身邊,只是我們未曾意識到。

從書中我們將了解和人類尊嚴的相關議題:
.為什麼我們認為民主是最適合實踐人權、保障人權的國家形式?難道民主不會傷害人權嗎?
.人該怎麼擁有市民勇氣,還有如何運用它?
.仇外是如何產生,歧視又是如何開始的?

作者克莉絲汀.舒茲{\textemdash}萊斯以生活化的例子帶領讀者了解諸如上述抽象的概念。讀完本書,不僅可以和其他人討論人權與民主的議題,也將會用不同的視角看待周圍的世界,也許會讓我們做出更有自覺的行為。

作者簡介
克莉絲汀.舒茲{\textemdash}萊斯Christine Schulz-Reiss
曾先後於愛爾朗根與慕尼黑修習日耳曼學、歷史學、政治學及傳播學。於《斯圖加特新聞報》完成實習後,轉任《慕尼黑晚報》政治組記者與編輯,其後晉升報導、雜誌暨新聞部副理。一九九一年,開始以特約記者的身分自立。長期為許多雜誌撰稿,尤其鍾愛針對青少年族群的雜誌,因為在女兒身上獲得大量的啟發。二〇〇四年,以《政策只能由政府主導嗎?:參與討論的基本知識》(Nachgefragt: Politik)一書獲得「古斯塔夫.海涅曼少兒圖書和平獎」提名。著有《我是誰?我想要什麼?我會變成什麼?:打破哲學成見》(Nachgefragt: Philosophie)、《這個世界相信什麼?》(Was glaubt die Welt?)等書。

譯者簡介
陳中芷
曾就讀德國畢勒佛大學歷史系、德國維藤.赫德克大學(Universit{\"a}t Witten/Herdecke)文化反思學院歷史系,現為自由寫作者。

繪者簡介
薇瑞娜・巴浩斯Verena Ballhaus
出身德國劇場和演藝世家,從小展現出對線條造型和顏色極高的天分,畢業於慕尼黑美術學院,是童書與青少年叢書插畫界中極具分量的老手,偶爾也創作讀本。作品獲獎無數,包括「德國少年文學獎」的肯定。

}, isbn = {9789863444558}, author = {Christine Schulz-Reiss and 舒茲{\textemdash}萊斯, 克莉絲汀 and 陳, 中芷} } @book {79994, title =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3-「你只是單純活著,還是有在動腦?」:質疑所謂理所當然的事}, year = {2017}, month = {07/2017}, pages = {160}, abstract = {

人生路上,可能經常會有對自己產生疑問的時刻:「我到底想做什麼?究竟能做什麼?又希望變成什麼?」
好像不管經過多少年或在哪個地方,每個人的腦海裡轉的都是很相似的問題。

隨著年齡成長,還是有好多好多的問題不斷浮現。然而,那些時不時一閃而過的念頭,恐怕也沒有標準答案。

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還值得我們花時間思考嗎?如何才能釐清問題、找到解答?我們可以怎麼思考?

「你過去好奇的、懷疑的,害怕問出口被認為是蠢問題的,其實正是在進行一個哲學思考的動作--

什麼是「基本」知識?

它指的是每一個人都要會的。很可能是我們自以為會的東西,而我們卻不懂或早已遺忘的。
另一方面,「基本」知識也可能代表一種「理所當然」的知識。不過,那些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卻可能是有問題的,而早已成為我們思考或推論的前提。

若是如此,我們依據「所謂的」理所當然所推論出來的東西,會是錯誤或是帶有偏見的。是否因為我們缺乏反思這樣理所當然的機會,而一再積非成是?

質疑所謂理所當然的事

就是人在質疑「理所當然」,並且重新回到「基本」,反思自己的前提以及背後整個價值系統,才能更理解自身,澄清思考與行動基礎的來源。

即使這樣回到基本的過程中,最後了解到自己過去所認識的是盲目的,這也是一個重新認識自我的開端。

}, author = {舒茲{\textemdash}萊斯, 克莉絲汀 and Christine Schulz-Reiss} } @book {79975, title =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2- 「政治人物可以說謊嗎?良心要多少才不算太多?」:參與討論的基本知識}, year = {2017}, month = {06/2017}, pages = {160}, publisher = {麥田}, organization = {麥田}, abstract = {

※德國最受歡迎的思辨讀本_政治篇※

在這裡公民最大,但要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們又該用什麼方式來關心政治?

● 政治人物可以說謊嗎?良心要多少才不算太多?

政治人物說謊參選,選後違背承諾;為了把政治對手逼進死角,不擇手段損害對方的名譽和人們對他的信任;一些議員無視荒謬的協議條例,在黨團門口就把良知交了出去;某些不肖公司付錢給當地政客,以換取政府標案{\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最可怕的是,我們似乎已對此習以為常。

「當政治用更加複雜的語言試圖讓你覺得不用、也不需要知道政治人物在做什麼,這就是我們應該要警覺的時候,因為政治之惡可能在我們的冷漠與無感當中發生。」--沈清楷

◎有錢就是老大!?政治人物聽哪些人的話?\ 
◎為什麼小黨太多會難以執政?什麼是超額席次?
◎調解委員會有什麼任務?
◎公民投票提案--你我可以在什麼地方發揮影響力?

我們可能或多或少聽過他人講述對於政治的感受:一貫的執政黨與反對黨的口水戰、肢體角力或政治分贓。然而,318學運也許已經讓許多人了解到,所謂政治是一種公民參與,不再只是「管理眾人之事的人的事」了。

遺憾的是,台灣目前的課綱多半仍為刻版式教學,而非著重思辨,時間安排上也相對壓縮,以致真正接觸到政治課程往往是在大學;這中間顯然出現了斷層。反觀德國高中的必修課程中,除了語文數理外,公民課程也佔了相當程度的比例,像是「政治經濟」、「公民教育」、「社會研究」。透過這本在德國長銷不墜的思辨讀本,我們看到德國學生認識政治事務的途徑,作者是如何以易懂的例子引領讀者思考,並激發興趣。
誠然書中內容是以德國為例,對於想拓展國際視野的讀者或是德文系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很好的入門書;對於高中讀者,初閱讀時或許先可藉由比較台灣和德國的差異處慢慢進入,也可以挑選有興趣的標題開始,做為共讀的討論題目,來了解政治這個跟我們大家生活有關的大小事務。

期望未來政治教育的種子也能在台灣扎根。

本書特色:
◎作者以生活化的例子,解釋政治新聞所涉及的各個面向和抽象概念(例如,國家的組成目的和任務、金錢與政治之間的關係、稅收與分配的問題,以及各種不同的政治理論),讀完之後會發現,原來關心政治也能這麼有趣!
◎台灣的法政制度多襲自德國,可從比較政治的角度反觀台灣目前的政治體制,與德國有哪些相同處與不同點;本書也是「了解德國政治最簡明易懂」的一本書!
◎搭配得獎插畫;內容要點與註解以特別色做出區隔,一目了然!

作者簡介
克莉絲汀.舒茲{\textemdash}萊斯Christine Schulz-Reiss
曾先後於愛爾朗根與慕尼黑修習日耳曼學、歷史學、政治學及傳播學。於《斯圖加特新聞報》完成實習後,轉任《慕尼黑晚報》政治組記者與編輯,其後晉升報導、雜誌暨新聞部副理。一九九一年,開始以特約記者的身分自立。長期為許多雜誌撰稿,尤其鍾愛針對青少年族群的雜誌,因為在女兒身上獲得大量的啟發。二〇〇四年,以《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2-政治人物可以說謊嗎?良心要多少才不算太多?:參與討論的基本知識》(Nachgefragt: Politik)一書獲得「古斯塔夫.海涅曼少兒圖書和平獎」提名。著有《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1-「一個人值多少錢,誰是現代奴隸?」:捍衛權利的基本知識》(Nachgefragt: Menschenrechte und Demokratie)、《這個世界相信什麼?》(Was glaubt die Welt?)等書。

相關著作:《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1-「一個人值多少錢,誰是現代奴隸?」:捍衛權利的基本知識》《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3-「你只是單純活著,還是有在動腦?」:質疑所謂理所當然的事》

譯者簡介
陳致宏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碩士;德國維藤{\textbullet}赫德克大學(Universit{\"a}t Witten/Herdecke)文化反思學系博士。研究領域為十九世紀德國歷史學的發展,以及近代歐洲學者對古希臘歷史的觀點。

繪者簡介
薇瑞娜・巴浩斯Verena Ballhaus
出身德國劇場和演藝世家,從小展現出對線條造型和顏色極高的天分,畢業於慕尼黑美術學院,是童書與青少年叢書插畫界中極具分量的老手,偶爾也創作讀本。作品獲獎無數,包括「德國少年文學獎」的肯定。

}, isbn = {9789863444602}, author = {Christine Schulz-Reiss and 舒茲{\textemdash}萊斯, 克莉絲汀 and 陳, 致宏} } @book {79969, title = {拇指姑娘}, year = {2017}, month = {06/2017}, isbn = {9789869297271}, author = {Michel Serres and 塞荷, 米榭} } @book {79582, title = {個體論:一本描述性形上學的論文}, year = {2016}, publisher = {聯經}, organization = {聯經}, abstract = {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
脫離了對形上學的敵視狀態
從內容上來說
深度探討了我們看待這個世界時所持有的思想結構
《個體論》一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說明何以「物體」與「個人」的概念是我們思想結構中極為核心的概念。第二部分則說明這樣的思想結構如何反映在我們談論這個世界的語言中。作者彼得-弗列得瑞克-史陶生從常識出發,但卻對常識看法所涉及的各種複雜面向作出極為深刻的省思,這樣的深刻省思無疑是分析哲學的極佳範例。

第一部分「殊相」(particulars)旨在建立起物質性物體和個人在一般殊相中所占據的中心地位。共分成四章。第一章從殊相的識別(identification)和再識別(reidentification)說起,並藉此給出一些概括性的論證,以論證具有空間與時間性的物質性物體是基本的殊相。第二章藉著探索一個純粹聽覺世界的可能性,而企圖去回答下面這一個問題:是否任何一個包含了客觀殊相在其中的概念架構,都必須以物質性的物體作為基本的殊相呢?該章的結論雖然是相當不確定的,但它卻引導到了下一章中的主題。第三章論證說,在我們實際的概念架構中,個人的概念是一個初基性的概念;而將意識狀態歸給自己的一個必要條件則是:我們必須同時也預備將它們歸屬給其他的人。這一個看法的一個結果是:有關於其他心靈的懷疑論根本無由產生。至此,史陶生建立起了他在第一部分中想要建立的主要主張。第一部分的最後一章則旨在對照史陶生自己的理論與萊布尼茲(G. Leibniz)的學說,並藉著探索這個對照而對後者作出進一步的闡釋與批評。

本書的第二部分,則旨在於建立、並解釋一般性的殊相的觀念與指稱對象或邏輯主詞的觀念之間的關聯。傳統上,殊相與非殊相之間的區分被認為是以下述不對稱的方式關聯於主詞(subject)與述詞(predicate)之間的區分:殊相只能作為命題的主詞,而不能作為命題的述詞;而非殊相則既能作為命題的主詞,也能作為命題的述詞。史陶生在這一部分想要建立起來的看法主要有二。首先是有關於於主詞與述詞之間實際區分的理據,而這個理據要能夠說明上述這個傳統的看法:「殊相只能作為命題的主詞,而不能作為命題的述詞;而非殊相則既能作為命題的主詞,也能作為命題的述詞。」史陶生認為,該區分可以在某種「完整性」與不完整性觀念的對照裡找到。其次,根據這個被提議的主述區分,殊相是邏輯主詞的典範,但根據類比而來的、對此區分的延伸,殊相和非殊相都同樣可以被說成是一個命題的主詞,因而都是個體。這一部分同樣分成四章。第五章說明了兩種主述詞區分的標準,以及這兩種標準之間的關聯。在第六章中,史陶生提出了他認為是這兩種主述區分標準背後的根本理由,而這一章可以說是本書第二部分中最重要的一章。第七章檢視了一個沒有殊相的語言的可能性,以及這種語言所涉及的問題。在最後一章中,史陶生探討了邏輯主詞與存在概念之間的關係,反對對非殊相的化約式企圖,並倡議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在類比的延伸下被當作是邏輯主詞,或個體。

作者介紹

彼得-弗列得瑞克-史陶生(Sir Peter Fredrick Strawson)

1919-2006,英國當代著名哲學家。1948至1987年任教於牛津大學哲學系,1968年起獲牛津大學韋恩福里特教授(Waynflete Professor)殊榮。1960年獲選英國皇家學院院士,1971年獲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榮譽院士,英國王室於1977年封他為爵士。

譯注者簡介

王文方

1961年生,美國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哲學博士,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專長邏輯哲學、數理邏輯、形上學、語言哲學。著有《這是個什麼樣的世界》(2005)、《形上學》(2008)、《語言哲學》(2011)等書以及四十餘篇學術論文。

}, author = {Peter Fredrick Strawson and 彼得, 弗列得瑞克 史陶生} } @book {79445, title = {在生命最深處遇見哲學}, year = {2016}, month = {02/2016}, publisher = {商周出版}, organization = {商周出版}, abstract = {

一門社區大學的哲學課,一位在哲學中獲得救贖的老師,來自各行各業的學生,
各式苦樂人生,都是一場又一場的哲學旅程。
因為研讀柏拉圖的作品,撲克臉的工廠工人拾回面對生活試煉的力量。
透過豪爾沃斯的觀點,充滿熱忱的護士思索出工作的意義。
在康德的道德哲學中,失去兒子的母親找到內心悲傷的出口。
接觸了伊比鳩魯主義與斯多噶主義,罹患罕見疾病的女子重燃對生命的熱情。

我們經常以為只有哲學博士才有辦法打開一本哲學作品來看,把哲學問題統統丟給哲學家,就像我們把科學丟給科學家一樣。本書作者史考特-薩繆森認為這是 個悲劇,無論是對於我們的生活或是對哲學家而言。《在生命最深處遇見哲學》裡,他把哲學從教授專家手中拿回來,擺在人性中心的位置,那是我們最深刻的人生 探索,是任何人都可以過的生活。

全書哲學的開端講起,從他與學生們在課堂上的互動為背景,描述他們如何努力奮鬥,克服日常生活的障礙,並從中探究歷史上重要哲學家的觀點與經典哲學作品如何呼應現實。當難以應付的考驗接踵而來,我們才發現,原以為只存在學術殿堂的思想,早已為一切提供了解釋。

}, isbn = {9789862729809}, author = {薩繆森, 史考特 and Samuelson, Scott} } @book {79678, title = {打開家用哲學醫藥箱}, year = {2016}, month = {08/2016}, abstract = {

如果您深受書中提到的以下疑難雜症所苦--

☑年華老去、☑恐懼不安、☑欲望難填、☑抑鬱難解、☑自私自利、☑野心勃勃、☑爭風吃醋、☑孤獨難耐、☑怠惰散漫、☑膽怯懦弱、☑心高氣傲、☑度量狹小、☑心不在焉、☑病痛纏身、☑無聊發慌、☑物質匱乏、☑神經緊張、☑相看兩厭、☑諸事不順、☑報仇心切、☑愁眉苦臉、☑生性好辯、☑黯然神傷、☑難分難捨、☑失去自由、☑滿腹牢騷、☑胡思亂想、☑怒火攻心{\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使用前請詳讀以下須知:

1 《打開家用哲學醫藥箱》既非艱深難解的哲學讀物,亦非哲學概論,更非一般提供解決方法和錦囊妙計的「生活諮詢參考書」。

2  身心醫學和精神性神經免疫學不斷地研究證明,心理上的問題諸如恐懼、憂慮、嫉妒或自卑感,終究也會危害身體健康,家用哲學醫藥箱即是以此理念為根據。

3  快樂又平心靜氣的人若是很少臥病在床,定靜閒適的情緒則為身心健康、免疫系統強健的首要前提。

4  思想對你的生活感受具有不可低估的影響力。消極的思想模式會產生毀壞性的作用,建設性的思想則會引導你通往成功、滿足、幸福與健康之路。

5  哲學能夠啟發你的心靈,改變根深蒂固的觀點,使你的想法更清晰有條理,並且破除有害的慣性思考模式。

6  視哲學如燙手山芋的心態非常普遍,雖然沒有道理可言,卻是人之常情。若能理解「哲學」的意義為「對智慧的愛」,便能善用哲學,以閒逸沈靜之心過人生,以泰然自若之心處世。

7  並非所有的哲學思想都能自動使人幸福快樂,因此,家用哲學藥箱只從東西方思想家當中篩選出具有正面價值、能夠激勵人心的思維與智慧。

8  家用哲學醫藥箱可以協助你檢討並改善自己的人生哲學。某些人生觀和處世態度可能使生活無法順遂愉快,某些則可能是解決問題、創造美滿人生的最佳工具。

9  藉由哲學方法的運用,並同時對世俗之見和反應提出疑慮,才有機會培養出不同的觀點。唯有習於以各種角度觀察問題,才能與問題保持充分的距離,個人的行為態度也就有更多的改變空間。

10  愈能「獨立思考」、不盲從別人出自善意的勸告,就愈能掌握自己的人生,信賴自己的判斷力。

11  使生活輕鬆愉快又健康的最佳保證就是培養定靜之心,也就是避免壓力與緊張,而避免情緒緊張最明智的方法不外是杜絕源頭,也就是心中的想法。當你幾乎無法改變周遭的人事物時,重新定義事情將有助於心境的平和。

12  愈是積極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哲學或「心靈智慧」,任憑困難擺布的機會似乎就愈渺小;若是能進而扭轉並主導形勢,保持鎮定、避免衝動即非難事。

13  研究哲學應伴之以輕鬆自在和悠遊之心,並將哲學大師的人生見解視為靜思之道。思考時,除了用頭腦理解,還要用心靈體會,並欣然接納自我的蛻變成長。

14  請記住:哲學不一定是複雜難解的,它其實是一門人生藝術。和音樂、繪畫相反的是,這種藝術的目的不在於創造作品,而是創造自我滿足、穩健、活潑、圓融與睿智的成熟人格。


在你瀕臨孟克式吶喊的臨界點前,請打開這本書,它就像你家裡的常備醫藥箱,大病小痛都可以使用,而且藥到病除。使用本書唯一需要注意的副作用是:

►效用在潛意識中蔓延開來,哲學大師名言縈繞腦海久久不散,從此沉溺愛智的世界不可自拔,無意間手上已捧著某位哲學家的著作。

但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也在我們的計算之中,敬請安心使用。

}, isbn = {9789869125499}, author = {艾柳薩, 史瓦茲 and 隆納德, 史威普 and Aljoscha A. Schwarz and Ronald P. Schweppe} } @book {79770, title = {背離親緣: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 year = {2016}, month = {03/2016}, publisher = {大家出版社}, organization = {大家出版社}, abstract = {

養兒育女,絕不是完美主義者的遊戲。

西方有個諺語:「蘋果落地,離樹不遠」,也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但事實卻是,世上有許多孩子都落到了別處,可能是幾座園子外,也可能落到世界的另一端,完全背離父母的預期和想像,而這些家庭也因此走入完全不同的人生。

作者窮盡十年時間,針對三百個擁有異常孩子的家庭進行深入且多次的拜訪:聽力正常的父母生出聾人後代、芭蕾舞者生出侏儒女兒、華爾街精英生出唐氏症寶寶、異性戀父母生出同性戀、平庸的父母生出神童、慈愛的父母生出殺人犯,以及自閉症、殘障、跨性別、思覺失調(舊譯:精神分製),甚至遭姦成孕生下的孩子{\textellipsis}{\textellipsis}這本書就是探討這些掉到另一個世界的果實,他們作為與家庭成員及社會大眾都格格不入的差異分子,如何尋找自我的身分認同,同時也探討了為人父母的重大意義。

這些離樹甚遠的果子與親代毫不相像,沒有從垂直的血緣關係遺傳到相同的外型、能力、智商或性向,因此也無法從傳承自親緣關係的「垂直身分」獲致身分認同。他們很多必須從同樣類型的同伴之間獲致「水平身分」,才能尋找到身分認同。垂直身分是社會對他們的認知,水平身分是他們對自己的認知,而當這兩種身分認知出現巨大鴻溝,父母往往得用肉身造橋,才能橫渡這條如深淵般的惡水。

這些父母一開始大多無法接受這樣的孩子,也不確信自己是否能勝任父母的角色。在生與不生、親自養育與送至安置機構之間痛苦地掙扎徬徨,許多人憑藉著對孩子的情感,激發出內在無與倫比的想像力、創造力以及愛的能力,去為孩子爭取生存的空間,而且以一種有尊嚴、有意義的姿態存活下來,從而重新發現為人父母的重大意義。

作者開宗明義提到:「從來就沒有複製這回事。」所有的生育都是一種製造,沒有子代會完全複製親代。在訪查過程中,他也見識了父母最深沉的絕望、瀕臨崩潰的邊緣。這些父母原先千方百計要避免這樣的處境,卻被迫拖入原先並不願意進入的世界,然而,最後他們卻對此滿心感激--這是本書最大的謎題。

這些與眾不同的孩子會讓父母經歷痛苦的改變,但也讓父母更了解自己。孩子就像容器,裝著憤怒也裝著喜悅,甚至救贖。愛孩子,就會把實際存在的事物看得比想像中的事物還重要。

他並未要求所有父母都得堅強樂觀地面對孩子帶來的挑戰,而是不帶偏見、平和地訴說這些家庭所經歷的艱難,並對父母在愛中的掙扎寬厚以待。作者並不頌揚苦難,他透過本書告訴我們,珍貴的並不是苦難本身,而是我們對苦難如同珍珠般的包容。

這是本兼具心理學和社會學意義的專著,而很少人能把意義如此嚴肅的研究寫得如此溫柔、動人而心碎,而這正是因為作者在書寫他人的經歷時,也注入了自己的生命經驗,並反思自己傷痕累累的人生。作者身為同志,他在摸索「我是誰」的過程中讓母親驚心,父親憂慮,雙方皆飽受折磨。這是他進行這項研究的初衷,藉由探查其他差異份子的家庭,試圖了解這樣的傷害究竟是源於個人、家庭,還是社會?

作者自述:「展開這項研究時,我滿腹委曲;結束時,我學會寬容。一開始我想了解的是自己,到最後我了解的是父母。在這一頁頁的書寫中,幸福激發了寬恕。父母總是在愛中原諒我,而我最後也在愛中原諒了父母。」

奔流不息的水把世界粗礪崎嶇的表面磨得光滑細緻,這些飽嘗差異之苦的家庭,也正砥礪著世界粗糙的善意。在地球磨平之前,愛將在重重威脅中繼續壯大。願所有讀者都能在本書中找到愛所需要的勇氣,並在釋卷後,以全新的眼光去評判個人價值及生命價值。

}, author = {所羅門, 安德魯 and Andrew Solomon} } @book {79325, title = {The Most Good You Can Do: How Effective Altruism Is Changing Ideas About Living Ethically}, series = {Castle Lectures Series}, year = {2015}, pages = {192}, publisher = {Yale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abstract = {

Peter Singer{\textquoteright}s books and ideas have been disturbing our complacency ever since the appearance of Animal Liberation. Now he directs our attention to a challenging new movement in which his own ideas have played a crucial role: effective altruism. Effective altruism is built upon the simple but profoundly unsettling idea that living a fully ethical life involves doing the "most good you can do." Such a life requires a rigorously unsentimental view of charitable giving: to be a worthy recipient of our support, an organization must be able to demonstrate that it will do more good with our money or our time than other options open to us. Singer introduces us to an array of remarkable people who are restructuring their liv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ideas, and shows how, paradoxically, living altruistically often leads to greater personal fulfillment than living for oneself.Doing the Most Good develops the challenges Singer has made, in the New York Times and Washington Post, to those who donate to the arts, and to charities focused on helping our fellow citizens, rather than those for whom we can do the most good. Effective altruists are extending our knowledge of the possibilities of living less selfishly, and of allowing reason, rather than emotion, to determine how we live. Doing the Most Good offers new hope for our ability to tackle the world{\textquoteright}s most pressing problems.

}, isbn = {0300182414}, author = {Peter Singer} } @book {82096, title = {Schopenhauer: Parerga and Paralipomena}, year = {2015}, publisher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bstract = {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Parerga and Paralipomena in 1851, there finally came some measure of the fame that Schopenhauer thought was his due. Described by Schopenhauer himself as {\textquoteright}incomparably more popular than everything up till now{\textquoteright}, the Parerga is a miscellany of essays addressing themes that complement his work 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 along with more divergent, speculative pieces. It includes his {\textquoteright}Aphorisms on the Wisdom of Life{\textquoteright}, reflections on fate and clairvoyance, trenchant views on the philosophers and universities of his day, and an enlightening survey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The present volume offers a new translation, a substantial introduction explaining the context of the essays, and extensive editorial notes on the different published versions of the work. This readable and scholarly edition will be an essential reference for those studying Schopenhaue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nineteenth-century German philosophy.

}, isbn = {9781139016889}, author = {Arthur Schopenhauer} } @book {79702, title = {來生}, year = {2015}, publisher = {立緒 }, organization = {立緒 }, abstract = {

我不想靠我的作品達到不朽,我想要靠著不死來達到不朽。我不想要活在人們的心中,我只想活在我自己家裡頭。

{\textemdash}{\textemdash}伍迪.艾倫(Woody Allen)

如果有一天,發生全球災變,突如其來世界上所有人死於非命,或是全世界都染上不孕的惡疾,人類再也沒有任何後嗣{\textellipsis}{\textellipsis}如果人類終將滅絕,我們有什麼理由要繼續研發治療絕症的解藥,或尋找永續能源?藝術創作的價值何在?知識的保存又有什麼意義?

本書作者山繆.薛富勒是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也是當代道德暨政治哲學家,全本書由薛富勒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坦納人文價值講座」的演講內容整理輯成。講題「來生」,並非宗教或神祕傳統所假定那種個人的「死後生命」,而是所謂的「集體來生」----也就是在我們死後,其他人的持續存在。

這樣的「集體來生」將在我們的生命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透過「末日情境」和「不孕情境」的假設,作者試圖探討,當我們活著時所在意的許多事物是否因此不再顯得那麼重要?我們仍舊會希望避免痛苦、肉體困乏和心靈挫折。然而薛富勒指出,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什麼事物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無論活著或死後,其實我們對此一片茫然。

書中同時輯錄蘇珊.沃夫、哈利.法蘭克福、席恩娜.西弗林及尼可.柯拉尼四位哲學教授針對薛富勒之論點所提出尖銳的評論與質疑,然而,由於這系列演講旨在探索與思辨,是以作者並不打算對此議題一錘定音,但仍針對各點質疑一一提出總結回應,可謂一場於紙上交鋒的犀利哲學思辯,除啟迪人類生命存續的思考之外,亦點出利他主義與利己主義之間的弔詭,被評論學者譽為「開創哲學研究中一個有發展潛力的新領域」。

}, isbn = {9789866513763}, author = {Samuel Scheffler and 薛富勒, 山繆}, editor = {Niko Kolodny} } @book {79898, title = {剪裁歧見:訂作民主社會的共識}, year = {2015}, publisher = {衛城出版}, organization = {衛城出版}, abstract = {


在這個缺乏共識的社會,要怎麼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做法,推動社會進步?
當代最頂尖的憲法學者、「美國最危險的人」,用行為經濟學巧妙解析公共議題

恐怖攻擊過後陰謀論總是特別盛行,如何防止各種謠言製造更多暴力?結婚是人的基本權利嗎?同志有結婚的權利嗎?動物權要推到什麼程度才合理?政府到底是管太多,還是都沒在管?氣候極端化,誰該負多少責任?在這個缺乏共識的社會,要怎麼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做法,推動社會進步?

桑思汀是美國當代最頂尖的憲法學者,也是將行為經濟學不斷運用到法律與公共政策等實際場域的重要推手,他不是只在象牙塔生產抽象理論的學究,而是時常關照現實、提出解法,甚至參與歐巴馬政府的運作,成為白宮的重要官員。

本書集結桑思汀的十二篇長文,犀利辨析爭議性問題並提出他的解決方案,讀者未必要同意他的看法,但他深刻的批判思考路徑卻絕對值得參考。

作者簡介
凱斯.桑思汀 Cass R. Sunstein
美國被引用次數最多的法律學者,過去十五年來率先將行為經濟學運用在各種議題的探討。曾在芝加哥大學任教二十七年,二oo九至二o一二年間擔任白宮資訊及管制事務辦公室主任,目前為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桑思汀著作眾多,超過三十本專書及二百篇以上的期刊論文,臺灣曾出版的有《推力》(Nudge)、《司法極簡主義》(One Case at a Time)、《網路會顛覆民主嗎》(Republic.com)、《破解團體迷思》(Wiser)。

譯者簡介
堯嘉寧
臺灣大學法律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社會人類學碩士,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科交換留學生,現職為英/日文翻譯,譯有網野善彥《重新解讀日本史》、《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合譯山中永之佑編《新日本近代法論》。

}, isbn = {9789869211314}, author = {凱斯 桑思汀 and Cass R. Sunstein and 堯, 嘉寧} } @book {80896, title = {叔本華的辯論藝術}, year = {2015}, publisher = {商周出版}, organization = {商周出版}, abstract = {

不計任何手段,贏就等於有理

不管主張是對還是錯,有理還是無理,
所謂辯論,就是在彼此思考的激戰中,
大力維護自己的主張。
讓哲學家叔本華的辯論38計,
鍛鍊你「思想的劍術」。

要大力維護自己的主張時,得讓爭論成為一種藝術。誠如擊劍者在決鬥時關心的並非誰是誰非,而是如何出招與接招!辯證法也一樣,它是一種思想的劍術,在針鋒相對之際磨亮智慧,讓論點聽來言之有理,早一步看穿對手策略,識破並化解言語的詭詐。所言孰真孰假、孰對孰錯其實無關宏旨,最終目的是辯到贏而勝出。

叔本華以先哲的辯證與邏輯為出發點,自創38種辯論招式,涵蓋哲學、心理學基本概念、邏輯、修辭、倫理、操縱技巧、命題、反命題、綜合命題等,以絕妙的方式引領讀者理解辯論的藝術。全書妙語如珠,讀來饒富興味。

辯論三十八計包括:擴張、利用多義詞、絕對化、迂迴、利用假前提、隱藏的循環論證、讓對方承認的多於必要、提出挑釁問題、打烏魚戰術、惡意操縱、歸納對手承認的事實、委婉語和粗直語、兩害相權取其輕、自我宣稱、假動作、挑釁、吹毛求疵、中斷討論、將對手的論點一般化、隱匿證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刺激對手誇大不實、利用結果反駁、利用反例反駁、反轉論證、火上加油、對旁觀者的論證、轉移目標、訴諸權威、宣稱不懂、以遞迴的方式反駁、否決實用性、針對弱點窮追猛打、釜底抽薪、空話連篇、反駁證明、人身攻擊。

}, isbn = {9789862728840}, author = {叔本華 and Arthur Schopenhauer} } @book {79870, title = {哲學大師寫給每個人的政治思考課}, year = {2015}, publisher = {漫遊者文化}, organization = {漫遊者文化}, abstract = {

為什麼政治對我們這麼重要?
為什麼我們要關心政治?
最簡單的理由就是:「我們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明天你不想收割的作物,請不要在今天播種;
不要在此刻投身於壓迫,為了日後獲得更多的自由;
不要乞靈於暴力,為了有一天把我們從暴力中拯救出來;
不要將謊言視為利器,為了在未來贏回真理{\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本書作者是享譽世界的哲學大師,
原本是借託寫給孩子一本討論政治學本質的小書,
叮囑他要勇於認識政治、介入政治,努力把握自己的權利,
結果成就了這本睿智、充滿哲思,且歷久彌新的公民教育讀本。

這本書並不想灌輸你各種政治學的理論或術語,
而是期望你更深刻的認識人性,清晰看懂人類集體活動的深層驅力,
一一細數我們人類社會為什麼會發展到今天這模樣。
我們犯過哪些致命的錯誤,且很多至今仍執迷不悟;
我們又累積了哪些珍貴的資產,得以脫離鬥爭而邁入文明。

作者以他豐厚的人生閱歷和哲學家的睿智,
既有長輩溫暖的諄諄教誨,也有直指人性深刻的犀利忠告,
替我們上了一堂永遠受用的政治學入門課。

在民主政治底下,
我們每個人都應作個時時思索的政治家:

為什麼政治對我們這麼重要?

人類永遠在犯錯誤,甚至在一些最根本的事情上都會出錯,但是人  類也一直在創新事物,永不停歇{\textellipsis}{\textellipsis}。人類除了滿足「活得更長」  這一本能之外,同時也在回應另一種欲求:「活得更有品質」!

什麼時候我們要服從?什麼時候要反抗?

人類是唯一能夠反叛的動物{\textellipsis}{\textellipsis}實際上,每前進一步,人類都在反叛,每服從一次,都是委曲求全。我們不服從,不是因為我們不願服從任何人或任何事物。我們 可以完成指派給我們的任務,如果道理足以服人;我們可以服從領袖下達的命令,只要這位領袖具備令人敬服的權威。為政治不外乎是服從的道理與反抗的緣由構成 的集合體。

人跟人是平等的嗎?

沒有什麼顯而易見的證據可以表明人們是平等的。而反過來看,事情似乎要清晰得多:人和人根本就是不相同的,沒有比這一點更明顯的事實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如此明顯,以至於最初的社會組織形式就是根據這種邏輯創制的。

國家重要,還是個人重要?

我相信國家是為了個人而存在的,而不是個人為了國家而存在。我覺得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價值,國家應該幫助他保持自己的價值,而不是用命令和規章取而代之;首要的是,我堅信個人創造了人類最重要的現實,從這一現實中派生出了國家及其他機構,而反過來則是不成立的。

為什麼我們這麼容不下異己?

在大部分情況下,人們都不是種族主義者,而是排外{\textemdash}{\textemdash}嫌惡外國人,不喜歡那些與自己不同的人、講外國話的人、言行舉止有另一套方式的人。濫用「歸屬」, 會導致盲信與排外。無條件地歸屬於某個共同體,其危害在於會陷入一種狂熱:你會感到自己和別人親密無間,你會相信自我與他人之間的政治關聯是「天然」的。

我們該怎麼對待每一個人?

在我們人類中間,不應該讓任何一位成員感覺自己被人遺棄在森林中,不應該讓任何一位成員僅僅因為流露出一點人性的脆弱就遭受折磨,不應該讓任何一位成員僅僅因為在共同的道路上不慎滑倒就被人丟棄;不應該讓任何一位成員僅僅因為與眾不同就遭受打擊甚至毀滅{\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我們為什麼會成為獨裁者戕害自由的幫兇?

公民首先會因為別人的自由而感到恐懼。自由的制度就是具有這一特徵,因為每個人對於將要發生的事情都沒有十足的把握;每個人都感到別人的自由是一種威 脅,因為我希望每個人都依照我的預期行事,每個人都有義務順應我的要求,絕對不能觸犯我的利益。你不要以為永遠是執政者想要取締自由或者最大限度地削弱自 由{\textemdash}{\textemdash}在很多情況下,是公民們對自由感到厭倦或恐懼,於是他們主動呼籲當權者進行鎮壓。

我們應該明訂禁令來矯正社會風氣嗎?

我們不可能通過禁止的手段來戰勝誘惑,禁令只會助長誘惑,並會損害這樣一些人的利益{\textemdash}{\textemdash}這些人原本可以更好地駕馭他們的自由,有能力利用那些事物而不去 濫用。永遠會有人濫用他們身邊的事物(比如化學藥品、情色衝動、政治、宗教,或者隨便什麼東西),以此來自我戕害,或懲罰自己的罪孽。如果我們希望擁有一 個更加成熟、不壓抑人性的社會,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通過教育,培養公民的節制與謹慎。總會有人從六樓往下扔石頭,難道為此我們就只能建造平房嗎?
為什麼政治對我們這麼重要?
為什麼我們要關心政治?
最簡單的理由就是:「我們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明天你不想收割的作物,請不要在今天播種;
不要在此刻投身於壓迫,為了日後獲得更多的自由;
不要乞靈於暴力,為了有一天把我們從暴力中拯救出來;
不要將謊言視為利器,為了在未來贏回真理{\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本書作者是享譽世界的哲學大師,
原本是借託寫給孩子一本討論政治學本質的小書,
叮囑他要勇於認識政治、介入政治,努力把握自己的權利,
結果成就了這本睿智、充滿哲思,且歷久彌新的公民教育讀本。

這本書並不想灌輸你各種政治學的理論或術語,
而是期望你更深刻的認識人性,清晰看懂人類集體活動的深層驅力,
一一細數我們人類社會為什麼會發展到今天這模樣。
我們犯過哪些致命的錯誤,且很多至今仍執迷不悟;
我們又累積了哪些珍貴的資產,得以脫離鬥爭而邁入文明。

作者以他豐厚的人生閱歷和哲學家的睿智,
既有長輩溫暖的諄諄教誨,也有直指人性深刻的犀利忠告,
替我們上了一堂永遠受用的政治學入門課。

在民主政治底下,
我們每個人都應作個時時思索的政治家:

為什麼政治對我們這麼重要?

人類永遠在犯錯誤,甚至在一些最根本的事情上都會出錯,但是人  類也一直在創新事物,永不停歇{\textellipsis}{\textellipsis}。人類除了滿足「活得更長」  這一本能之外,同時也在回應另一種欲求:「活得更有品質」!

什麼時候我們要服從?什麼時候要反抗?

人類是唯一能夠反叛的動物{\textellipsis}{\textellipsis}實際上,每前進一步,人類都在反叛,每服從一次,都是委曲求全。我們不服從,不是因為我們不願服從任何人或任何事物。我們 可以完成指派給我們的任務,如果道理足以服人;我們可以服從領袖下達的命令,只要這位領袖具備令人敬服的權威。為政治不外乎是服從的道理與反抗的緣由構成 的集合體。

人跟人是平等的嗎?

沒有什麼顯而易見的證據可以表明人們是平等的。而反過來看,事情似乎要清晰得多:人和人根本就是不相同的,沒有比這一點更明顯的事實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如此明顯,以至於最初的社會組織形式就是根據這種邏輯創制的。

國家重要,還是個人重要?

我相信國家是為了個人而存在的,而不是個人為了國家而存在。我覺得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價值,國家應該幫助他保持自己的價值,而不是用命令和規章取而代之;首要的是,我堅信個人創造了人類最重要的現實,從這一現實中派生出了國家及其他機構,而反過來則是不成立的。

為什麼我們這麼容不下異己?

在大部分情況下,人們都不是種族主義者,而是排外{\textemdash}{\textemdash}嫌惡外國人,不喜歡那些與自己不同的人、講外國話的人、言行舉止有另一套方式的人。濫用「歸屬」, 會導致盲信與排外。無條件地歸屬於某個共同體,其危害在於會陷入一種狂熱:你會感到自己和別人親密無間,你會相信自我與他人之間的政治關聯是「天然」的。

我們該怎麼對待每一個人?

在我們人類中間,不應該讓任何一位成員感覺自己被人遺棄在森林中,不應該讓任何一位成員僅僅因為流露出一點人性的脆弱就遭受折磨,不應該讓任何一位成員僅僅因為在共同的道路上不慎滑倒就被人丟棄;不應該讓任何一位成員僅僅因為與眾不同就遭受打擊甚至毀滅{\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我們為什麼會成為獨裁者戕害自由的幫兇?

公民首先會因為別人的自由而感到恐懼。自由的制度就是具有這一特徵,因為每個人對於將要發生的事情都沒有十足的把握;每個人都感到別人的自由是一種威 脅,因為我希望每個人都依照我的預期行事,每個人都有義務順應我的要求,絕對不能觸犯我的利益。你不要以為永遠是執政者想要取締自由或者最大限度地削弱自 由{\textemdash}{\textemdash}在很多情況下,是公民們對自由感到厭倦或恐懼,於是他們主動呼籲當權者進行鎮壓。

我們應該明訂禁令來矯正社會風氣嗎?

我們不可能通過禁止的手段來戰勝誘惑,禁令只會助長誘惑,並會損害這樣一些人的利益{\textemdash}{\textemdash}這些人原本可以更好地駕馭他們的自由,有能力利用那些事物而不去 濫用。永遠會有人濫用他們身邊的事物(比如化學藥品、情色衝動、政治、宗教,或者隨便什麼東西),以此來自我戕害,或懲罰自己的罪孽。如果我們希望擁有一 個更加成熟、不壓抑人性的社會,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通過教育,培養公民的節制與謹慎。總會有人從六樓往下扔石頭,難道為此我們就只能建造平房嗎?

作者簡介
費南多.薩巴特(Fernando Savater)
西班牙馬德里中央大學哲學教授,著名哲學家,被譽為「西班牙的沙特」。是一位多產作家,作品主題以哲學及倫理學為主,多達40本以上,包括散文、小說還有詩作,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國發行,曾獲西班牙國家論文獎,2008年以小說作品《La Hermandad de la Buena Suerte》獲得西班牙行星文學獎(Premio Planeta)。

除寫作之外,費南多亦致力於公共事務,是歐洲著名公共知識分子之一,被稱為「西班牙的魯西迪」,2000年作為Basta Ya民眾運動的代言人獲Sakharov人權獎。另外還曾獲Anagrama獎、Fernando Abril Martorell獎、Cerecedo Cuckoo獎、奧爾特加-加塞特新聞獎等。2003年5月曾代表西班牙與哈伯瑪斯、德里達等七位公共知識分子一起聯名發表文章,挑戰美國霸權,呼籲打造核心歐洲。

他捍衛自由、寬容和人權,秉持個人信念,公開反對巴斯克地區激進獨立組織的恐怖攻擊行為,並呼籲民眾共同對抗,也因此曾被埃塔組織列為狙殺目標。主要作品有:《尼采的思想》、《倫理與政治》、《教育的價值》,其中最有名兼具普及性的為《哲學的邀請》與《對與錯的人生邏輯課》(漫遊者出版)。後者首版於1991年,現已譯成近30種語言,發行30多個國家,單在西班牙就已重印60多次。與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等書一起被評為「20世紀20本最有影響的哲學著作」。

譯者簡介
魏然
文學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曾先後在委內瑞拉安第斯大學、德國古騰堡大學、美國杜克大學從事訪問研究。現供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主要從事拉丁美洲文化思想的研究、譯介工作,譯有《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天使遊戲》、《俄羅斯套娃》等。

}, author = {費南多, 薩巴特 and Fernando Savater and 魏, 然} } @book {79384, title = {失控的佔有慾:人類為什麼汙染世界?}, year = {2015}, publisher = {群學}, organization = {群學}, address = {臺北}, abstract = {

「一個物種贏了,就成為自然的主人與擁有者!」但是,只有當人類物種贏的時候,這句話才成立。人類如此對待他們征服的其他人類,同時也如此對待地球上的其他生 靈。《失控的佔有慾:人類為什麼汙染世界?》這本小書相當奧妙,不僅有趣,很小卻戰鬥力十足。生物學家宣佈我們進入「人類紀」,意味著人類的行為早已改變 整個地球的生態。在此同時,人類是否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從萬物之靈變成萬物之魔?這本小書可以給你一些思考。--張君玫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當代法國思想家Edgar Morin以「複構性思想」稱世,他聲稱華人比法國人更容易理解他的哲學。相較之下,賽荷的哲學與文風則更可稱為法國版的現代禪學。本書《失控的佔有慾》 一句「去其所有」棒喝,粉碎資本主義文明根深蒂固的罪孽習性(habitus),因為世間一切的佔有皆是遮蔽,而唯其「空其所有」,才能體驗「美/無/虛 /神」之「出神的狂喜」(ecstasy)。「去其所有」敲響當代美學素養三重奏(存在、公民與生態)序曲。--馮朝霖 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Michel Serres的哲學不易閱讀,卻值得深入。以STS為例,他以希臘神話信使Hermes原型提出的傳訊/轉變者(translator),不但呼應其跨越多重知識空間的實作,更啟發Bruno Latour等人發展ANT(行動者網絡理論)。


本書從佔有/慾的知識與後設架構切入,同樣提供寬廣探索空間。
建議閱讀可多思考:如何使Serres的佔有、寄食與傳訊/轉變概念走出他的文化與知識脈絡,連結您的知識空間?--林文源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 

}, issn = {9789866525964}, author = {Michel Serres and 陳, 榮泰 and 伍, 啟鴻} } @book {79390, title = {Cannibal Metaphysics: For a Post-Structural Anthropology}, year = {2014}, publisher = {Univocal}, organization = {Univocal}, address = {Minneapolis}, author = {Viveiros de Castro, Eduardo} } @book {79323, title = {Kan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Virtue}, year = {2014}, publisher = {Taylor \& Francis Ltd}, organization = {Taylor \& Francis Ltd}, address = {LondonUnited Kingdom}, abstract = {

In this book, Chris W. Surprenant puts forward an original position concerning Kant{\textquoteright}s practical philosophy and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his 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Although Kant provides a detailed account of the nature of morality, the nature of human virtue, and how right manifests itself in civil society, he does not explain fully how individuals are able to become virtuous. This book aims to resolve this problem by showing how an individual is able to cultivate virtue, the aim of Kant{\textquoteright}s practical philosophy.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Kant{\textquoteright}s accounts of autonomy, the state, and religion,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cultivation of virtue, Surprenant develops a Kantian framework for moral education, and ultimately raise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or not Kantian virtue is possible in practice.

}, isbn = {9780415735209}, author = {Chris W. Surprenant} } @book {79873, title = {人生的智慧}, year = {2014}, publisher = {新雨}, organization = {新雨}, abstract = {

是誰的哲學能讓托爾斯泰醉心讚嘆:「那可是反映了整整一個世界啊。」
甚至令尼采狂熱崇拜:「我將要把他所寫的所有東西都讀完為止;他所說的每一個字詞我都要聽。」

以西方邏輯思維領會東方精神思惟
撼動尼采、托爾斯泰、卡夫卡、湯瑪斯{\textbullet}曼、康拉德、佛洛伊德
令華格納獻上《尼伯龍根的指環》的心靈導師
唯有叔本華,能以清晰、毫不造作的文字誠摯提出人生解答

身處於一個目眩神迷,卻也空前複雜混亂的時代
如何才能稱心、愉快地度過一生,其實是一門藝術
與其將叔本華的思想稱為「悲觀哲學」,或許倒不如如此詮釋:
人類所需要的,只是一點清醒與節制

30歲時,孤身走在哲學道路上的叔本華完成了主要著作《作為意欲和表像的世界》,首版發行500本,絕大部分放在倉庫裡。62歲完成《附錄和補遺》,印數750本,沒有稿費。但65歲時《附錄和補遺》卻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在歐洲聲名大噪,當時不但有人撰寫《叔本華大辭典》和《叔本華全集》,更有人評論說他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思想家。

而《人生的智慧》正是出自叔本華集大成的著作《附錄和補遺》的精華部份。

這本書所討論的事情與我們的世間生活至為接近,諸如健康、財富、名聲、榮譽、養生和待人接物所應遵守的原則等。正如叔本華所說的,在這本書裡他儘量從實用的角度考慮問題。因此,這本書尤其適合大眾閱讀。雖然叔本華儘量放棄了居高俯臨的審視角度,但關於錯綜複雜並因此眾說紛紜的人情話題,經過這位思想大師一貫深刻而因此透徹的討論之後,變得清晰簡明,話題也幾已窮盡矣。

作者介紹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textemdash}1860)

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1788年2月22日誕生在但澤(今波蘭格旦斯克)一個異常顯赫的富商家庭,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叔本華家產萬貫,但不得志,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25歲發表了認識論的名篇《論充足理性原則的四重根》。30歲完成了主要著作《作為意欲和表像的世界》,首版發行500本,絕大部分放在倉庫裡。53歲出版《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62歲完成《附錄和補遺》,印數750本,沒有稿費。65歲時《附錄和補遺》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在歐洲聲名鵲起,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當時不但有人撰寫《叔本華大辭典》和《叔本華全集》,更有人評論說他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思想家。1859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三版引起轟動,叔本華稱「全歐洲都知道這本書」。1860年9月21日這位哲學家在法蘭克福病逝。

《人生的智慧》選自《附錄和補遺》,他以優雅的文體,格言式的筆觸闡述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弗蘭茲-卡夫卡說:「叔本華是一個語言藝術家,僅僅因為他的語言,我們就應該無條件地讀他的著作。」

譯者介紹

韋啟昌

1962年生於廣州,現於澳洲行醫。

有兩樣東西可說是我這一生中的摯愛,能有緣對其深入瞭解並從中得益,我真算是幸運的了。這兩樣東西就是叔本華的著作和古老的中醫。

對於叔本華,我可說是一見鍾情,繼而與其私訂終身。現在及未來,那肯定將是長相廝守、白頭到老。叔本華思想所引起我的讚嘆、愛慕,給予我的精神愉悅,也只有中醫的理論及實踐可堪相比。兩者都是那樣的深邃、樸實、直接,其根本觀點在主要的方面竟然是驚人的一致。以後有機會,筆者或許會把這方面的體會公諸同好呢。

我是在20世紀80年代「邂逅」叔本華的,並為之「驚豔」,雖然那是在街邊買到的叔本華《人生的智慧》的臺灣節譯本,譯文也不算好。自那以後,我以能閱讀叔本華、茨威格的原文為享受目標。托瑪斯-曼津津樂道的「斜躺在沙發上整天閱讀叔本華」的美妙感覺,肯定是得到個中三昧而發。

叔本華的著作給予了我許多,翻譯它們是某種微不足道的答謝。正如中醫給予我如此之多,我就以中醫給病人解除痛苦以作回報一樣。看到讀者通過我的譯本而欣賞到叔本華,就猶如看到病人經我之手解除了病痛。最實在的報酬對我來說不過如此。

當初翻譯叔本華的著作,並沒想到能夠出版。現在這些曲高和寡的書競有幸一版再版,已經相當難得。至此,筆者夫復何求?

譯著包括:《人生的智慧》、《叔本華思想隨筆》、《叔本華美學隨筆》、《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阿德勒著《兒童的人格構成及其培養》。

}, isbn = {9789862271667}, author = {叔本華, 亞瑟 and Arthur Schopenhauer} } @book {79364, title = {演算法統治世界}, year = {2014}, publisher = {行人文化實驗室}, organization = {行人文化實驗室}, abstract = {

為什麼幾個數學算式就可以取代你?
一場由數學家+工程師聯手的寧靜革命
早已佔據了絕大部分的網路世界與金融市場
你想要被取代?還是先發制人?
本書讓你快速了解演算法的前世今生
以及它繼續蔓延的無窮可能
本身是創業家的暢銷科技作家史坦能
用最精采的故事告訴你「現在發生的事」

當你在網路上下單買下一張股票的時候,是否知道,我們的競爭對手其實都是一支支「演算法」?這些演算法每一秒鐘都在高速閱讀它們的專屬新聞、分析歷史資訊、在股市進行各種交易。我們考慮下單的猶豫片刻,全世界的演算法早已進出股市上萬次。

正如智慧型手機滲透我們的日常生活,「演算法」也已深入人類世界。利用「演算法」,Facebook不斷重新定義我們的各種「朋友」,Google則 因此丟出我們最想要的資訊。醫院、銀行、政府、軍隊,各種單位正以極快速度引進各種程式軟體,再過不久,猜測我們的性格、預測我們的健康、評估我們的賺錢 能力,都會是由數學家發明的公式決定。

作者史坦納(Christopher Steiner)本身是著名創業家,也寫過紐約時報暢銷書《每加崙20美元》($20 Per Gallon)。他試圖在這個演算法日益重要的時代,描繪演算法的前世今生,指出我們身邊這個無所不在的隱形力量。從介紹歷史上著名的數學大師(高斯、布 林等)開始,史坦納以實際例子向我們展示,演算法如今如何我們根本無法想像的地方運作。

如果你在youtube.com上搜尋Emilly Howell,你會發現這位古典音樂家其實就是一支演算法。你撥打一通客訴電話,演算法可能就在悄悄運作,讓最容易讓你息怒的客服人員接通。你早上聽到的 廣播新聞,可能就是演算法自行收集資料所播報出來的。這些不被發現的數學運作,是許多人失業的象徵,也的確就是一筆筆上億元美金的生意。

無論你喜歡與否,作者讓我們認識到演算法的確無所不在,也讓我們感受到這個未來並不遙遠。想想看,你的工作是否可以轉換成一連串公式、一個明確的 SOP?如果是,那麼你的工作有被搶走的可能。再想想看,你身邊有沒有每天進行的事,但只要稍加轉換就可以自動化?如果是,那它可能就是一個顛覆世界的事業。

}, isbn = {9789869028790}, author = {Steiner, Christopher} } @book {80501, title =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政治中的道德問題}, year = {2014}, publisher = {麥田}, organization = {麥田}, author = {桑德爾, 邁可 and Michael J. Sandel} } @book {83003, title = {西方哲學史:從蘇格拉底到沙特及其後}, year = {2014}, publisher = {五南}, organization = {五南}, abstract = {

本書作者為當代學人,內容則下迄20世紀末葉。規格以歷來各個哲學家為主。

凡是寫哲學史或思想史的作者,大抵不外有兩類。一類為作者本人即哲學家或思想家,有其自己的一套哲學體系或思想體系,就其自己的哲學或思想在指點江山,臧否人物,藉以發揮自己的思想理論和見解;而其缺點則是,不能客觀全面地闡明歷史的真相。

另一類作者則是史學家,他們考究源流、辨析史實,其重點在於哲學思想的歷史發展過程、源流、傳播、演變及影響。簡單說來,也就是按歷史順序排列的哲學家或思想家的傳記,而對於其義理的探究與批判卻缺乏深入的洞見、探討以及啟發。但其優點則在於能使讀者感到一種大致的整體印象。

本書是沿著後一種來展開的。對於一般讀者來說仍不失為一部精煉而又明白易曉的哲學史教本,尤其是書中最後部分(即有關20世紀的西方哲學)是過去一般的哲學史甚少涉及的,對讀者頗為便利。

作者簡介

撒母耳-伊諾克-斯通普夫(Samuel Enoch Stumpf)
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哈佛大學福特研究院、牛津大學洛克菲勒研究院。他在擔任萬福比爾特大學哲學系主任長達十五年後,曾出任愛荷華的康乃爾學院的院長。斯通普夫在哲學、醫學倫理和法理學等領域也頗有建樹。

詹姆斯-菲澤(James Fieser)
普渡大學博士,現任田納西大學哲學系教授。著有《道德哲學史》,與人合著有《哲學入門》。還與人合編《世界宗教經典》一書,並創建了哲學網絡百科全書。

}, isbn = {9789863411246}, author = {Samuel Enoch Stumpf and James Fieser} } @book {82390, title = {The Essence of Truth: On Plato{\textquoteright}s Cave Allegory and Theaetetus}, year = {2013}, publisher = {Bloomsbury Academic}, organization = {Bloomsbury Academic}, abstract = {

Martin Heidegg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influential philosophers of the 20th Century. A major fig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henomenology, his work also profoundly influenced many of the intellectual movements that followed in his wake, from Sartre{\textquoteright}s Existentialism to Derrida{\textquoteright}s deconstructionism. Towards the Definition of Philosophy brings together two seminal lectures that mark a breakthrough moment in Heidegger{\textquoteright}s thought and introduces the major themes that he would develop in his opus Being and Time.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textquoteright}s most important philosophers.

}, isbn = {9781472525710}, author = {Martin Heidegger} } @book {81699, title = {Nagarjuna{\textquoteright}s Middle Way}, year = {2013}, month = {06/2013}, publisher = {Wisdom Publications}, organization = {Wisdom Publications}, abstract = {

Winner of the 2014 Khyenste Foundation Translation Prize. Nagarjuna{\textquoteright}s renowned twenty-seven-chapter Fundamental Verses on the Middle Way (Mulamadhyamakakarika) is the foundational text of the Madhyamaka school of Mahayana Buddhist philosophy. It is the definitive, touchstone presentation of the doctrine of emptiness. Professors Siderits and Katsura prepared this translation using the four surviving Indian commentaries in an attempt to reconstruct an interpretation of its enigmatic verses that adheres as closely as possible to that of its earliest proponents. Each verse is accompanied by concise, lively exposition by the authors conveying the explanations of the Indian commentators. The result is a translation that balances the demands for fidelity and accessibility.

}, isbn = {9781614290506}, author = {Mark Siderits and Shoryu Katsura} } @book {82228, title = {Freud{\textquoteright}s on Narcissism: An Introduction}, year = {2012}, publisher = {Karnac Books}, organization = {Karnac Books}, abstract = {

On Narcissism: An Introduction is a densely packed essay dealing with ideas that are still being debated today - from the role of narcissism in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narcissism to homosexuality, libido, romantic love, and self-esteem to issues of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The contributors place the work in the context of Freud{\textquoteright}s evolving thinking, point out its innovations, review its problematic aspects, and examine how its theoretical concepts have been elaborated more recently by analysts of diverse theoretic persuasions. In addition, they use Freud{\textquoteright}s text to chart new developments in psychoanalysis and point toward still unresolved problems. An introduction by Joseph Sandler, Ethel Spector Person, and Peter Fonagy provides a succinct overview of the material. Contributors: Willy Baranger, David Bell, R. Horacio Etchegoyen, Peter Fonagy, Leon Grinberg, Bela Grunberger, Heinz Henseler, Otto F. Kernberg, Paul H. Ornstein, Ethel Spector Person, Joseph Sandler, Hanna Segal, Nikolaus Treurniet, Clifford Yorke

}, isbn = {9781780491080}, author = {Freud, Sigmund} } @book {79523, title = {General Theory of Knowledge}, year = {2012}, publisher =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organization =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abstract = {

to that goal, and it is hoped that it will incorporate further works dealing in an exact way with interesting philosophical issues. Zurich, April 1973 Mario Bunge From the Preface to the First Edition It may seem odd that aseries of works devoted to the natural sciences should indude - indeed begin with - a volume on phi losophy. Today, of course, it is generally agreed that philosophy and natural science are perfectly compatible. But to grant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such a prominent position implies not only that these two fields are compatible, but that there is a natur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Thus the indusion of this book in the series can be justified only if such an intimate relation of mutual dependence and interpenetration really does exist. Without anticipating what is to come, the author would like first to explain his point of view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pistemology and the sciences, and in so doing make dear at the outset the method to be followed in this book. It is my view - which I have already expressed elsewhere and which I never tire of repeating - that philosophy is not aseparate science to be placed alongside of or above the individual disciplines. Rather, the philosophical element is present in all of the scienccs; it is their true soul, and only by virtue of it are they sciences at all.

}, isbn = {9783709131015}, issn = {9783709130995}, author = {Moritz Schlick} } @book {81258, title = {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year = {2012}, publisher = {上海譯文出版社}, organization = {上海譯文出版社}, abstract = {

存在主義是現代西方哲學中影響極大、流傳極廣、風行一時的哲學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法國哲學家薩特,他的思想滲透於各種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之中。 《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由兩篇文章構成:《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和《今天的希望:與薩特的談話》。前者發表於 1946 年,薩特此文的「目的是針對幾種對存在主義的責難而為它進行辯護」。同時指出它與其他哲學流派的異同,澄清了各種無意的誤解和惡意的歪曲,後一篇發表於 1980 年薩特去世前不久,在其中,薩特一再強調,他的存在主義本質上是一種對人生充滿希望的樂觀主義哲學。

就薩特來說,理解他的哲學思想恐怕要比了解別的文學家時更為重要。我們在這里選譯了他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一文,就是為了這個目的。他早年本來是研究哲學的,後來以官費留學德國,受到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和胡塞爾學說的影響,所以形成一種存在主義哲學思想體系;其影響所及,比他的先行者還要大。

}, isbn = {9787532758012}, author = {尚-保羅, 沙特 and Jean-Paul Sartre} } @book {79438, title = {存在與虛無}, series = {左岸哲學}, year = {2012}, publisher = {左岸文化}, organization = {左岸文化}, abstract = {

近代思想把存在物還原為一系列顯露存在物的顯象,這樣做的目的是為消除某些使哲學家們陷入困境的二元論,並且用現象的一元論來取代它們。這種嘗試成功了嗎?

我們從「顯現」出發,繼而提出了兩種類型的存在:自在與自為。這兩種存在的深刻的含義是什麼?為什麼這兩種存在都屬於一般的存在?這種自身中包含著截然分立的存在領域的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如果唯心主義和實在論都無法解釋那些事實上用來統一那些確實無法溝通的那些領域的關係,我們能給這個問題提出別的解決辦法嗎?現象的存在怎麼能是超現象的呢?

正是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寫了本書。

--尚-保羅.沙特

}, issn = {9789866723704}, author = {尚-保羅, 沙特 and Jean-Paul Sartre} } @book {79205, title = {錢買不到的東西: 金錢與正義的攻防}, year = {2012}, publisher = {先覺出版}, organization = {先覺出版}, isbn = {986134196X}, author = {Michael J. Sandel and 桑德爾, 邁可} } @book {82591, title = {The Life of Reason or the Phases of Human Progress}, year = {2011}, publisher = {Mit Pr}, organization = {Mit Pr}, abstract = {

Santayana argues that instinct and imagination are crucial to the emergence of reason from chaos.

Santayana{\textquoteright}s Life of Reason, published in five books from 1905 to 1906, ranks as one of the greatest works in modern philosophical naturalism. Acknowledging the natural material bases of human life, Santayana tra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capacity for appreciating and cultivating the ideal. It is a capacity he exhibits as he articulates a continuity running through animal impulse, practical intelligence, and ideal harmony in reason, society, art, religion, and science. The work is an exquisitely rendered vision of human life lived sanely.

In this first book of the work, Santayana provides an account of how the human animal develops instinct, passion, and chaotic experience into rationality and ideal life. Inspired by Aristotle{\textquoteright}s De Anima, Darwin{\textquoteright}s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William James{\textquoteright}s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Santayana contends that the requirements of action in a hazardous and uncertain environment are the sour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ind. More specifically, instinct and imagination are crucial to the emergence of reason from chaos. Separating himself from the typical thought of the time by his recognition of the imagination, Santayana in this volume offers extensive critiques of various philosophies of mind, including those of Kant and the British empiricists.

This Critical Edition, volume VII of The Works of George Santayana, includes a chronology, notes, bibliography, textual commentary, lists of variants, and other tools useful to Santayana scholars. The other four books of the volume include Reason in Society, Reason in Religion, Reason in Art, and Reason in Science.

}, isbn = {9780262016742}, author = {Santayana, George} } @book {80898, title = {Practical Ethics}, year = {2011}, publisher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bstract = {

For thirty years, Peter Singer{\textquoteright}s Practical Ethics has been the classic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ethics. For this third edition, the author has revised and updated all the chapters and added a new chapter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thical challenges of our generation. Some of the questions discussed in this book concern our daily lives. Is it ethical to buy luxuries when others do not have enough to eat? Should we buy meat from intensively reared animals? Am I doing something wrong if my carbon footprint is above the global average? Other questions confront us as concerned citizens: equality and discrimination on the grounds of race or sex; abortion, the use of embryos for research and euthanasia; political violence and terrorism;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our planet{\textquoteright}s environment. This book{\textquoteright}s lucid style and provocative arguments make it an ideal text for university courses and for anyone willing to think about how she or he ought to live.

}, isbn = {9781139496896}, author = {Peter Singer} } @book {79296, title = {下班時間扭轉未來}, year = {2011}, publisher = {行人文化實驗室出版}, organization = {行人文化實驗室出版}, abstract = {

2010年,全球網際網路連線人口超越20億,而全世界受過教育的人口每年有超過1兆小時的閒暇時間。當「20億人」加上「1兆小時」,我們將有改變世界的機會。

●電視的時代已遠去,網際網路接手世界的命運
靠電視打發時間的時代已遠去,網路科技已成為新媒介,全世界為數眾多的人口每天都在擁抱這項新科技,如今新世代看電視的時間已比上一輩少,取而代之的是網際網路,他們在網路上消費、分享、與他人連結。看似只是「一個人的」閒暇活動,而世界卻正從其中發生驚人的轉變。

●網際網路,聚集眾人的「閒暇力」
閒暇時間上網進行各種活動,看似只是「一個人的」行為,其實 背後有如匯江成海,人人在網路上互相連結,成本低廉,集眾人之力獲得豐碩成果;2007年為協助民眾追蹤肯亞發生的種族暴力事件,起源於二位工程師與一位 社運人士的網路服務「烏沙希迪」(Ushahidi.com),讓人人都能將隨時隨地、親眼看到的暴力事件張貼出來,從此之後人們不再仰賴政府得知最新資 訊。

●認知剩餘這項偉大的免費文化,來自於我們都是業餘的愛好者,不須任何金錢的誘因就成就了這件事。
我們都貢獻出自己的閒暇時間與腦力,不須有人支付薪水與任何酬勞,我們僅僅是因為「喜愛做這件事」,而不須金錢的誘因,便在網路上創造出驚人的網路世界,並由此合力創造共有的新資源。

●最佳例證:要不是因為我們都「閒閒沒事做」,現在哪來的維基百科可以用?
維基百科,就是我們將閒暇時間聚集起來、透過網路產生新資源、創造新力量的最好例證。維基百科只約花費美國人每年看電視時間的1\%,人人都可上網編輯,如今已有一千九百萬條條目,總編輯次數超過十億次。而這都來自於我們在「閒暇時間」擁抱網路科技新媒介的可觀結果。

●閒暇時間 {\texttimes} 網際網路=網路世紀裡一股改變世界的新力量
2005年倫敦地鐵爆炸案、 2006年泰國政變、2009年伊朗選後動亂、2011挪威爆炸案{\textemdash}{\textemdash}無數的人類事件都被相機、手機拍下,透過網路流傳至全世界。有史以來,我們首度生活 在全球連結的群體世界,只要人數夠多,我們就能聚集個人創造和分享的能力,合力創造新資源、改變世界。

}, isbn = {9868711258}, author = {薛基, 克雷 and Shirky, Clay} } @book {79335, title = {正義: 一場思辨之旅}, year = {2011}, pages = {303}, publisher = {雅言文化}, organization = {雅言文化}, abstract = {

在高等教育,桑德爾教授的「正義」課堂是一則傳奇。1980年第一次開課,學生只有15人,近年則每每破千,總是比第二熱門課還多出四五百人,累計學生人數已超過一萬五,桃李遍及各界菁英。

2009年,哈佛決定把這門課向全球公開。作者不只把教學內容寫成本書,上課實況還被剪輯成12個鐘頭,在美國公共電視播出。大學課堂整學期實況向公眾播放,這是美國電視史上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僅有的一次。

這12個鐘頭在網路上被瘋狂轉寄。整個2010年下半年,日本、中國、韓國都在討論「桑德爾熱潮」,成為一大文化現象。他到東京演講,黃牛票竟然要價500美元。在中國,網友自動為畫面加上中文字幕,把上網「淘課」變成新流行。《中國新聞週刊》因此在2010年底將桑德爾選為年度「最有影響力人物」。

書名雖然標榜正義,重點卻是思考力的訓練。作者有教學天才,新聞事件信手拈來都是正義思考的案例。要解釋康德,他使用柯林頓偷腥案。要解釋羅爾斯,他搬出伍迪艾倫。

要把理性帶進公領域,公民必須把自己的正義觀說出道理,不能只是「我說我對就是我對」。本書目的正是邀請讀者做個自我檢視,搞清楚自己抱持哪些信念,何以抱持這些信念。有了理性思辨,民主對話才能向上提升,不會一直停留在互嗆叫陣的層次。

}, isbn = {9868271266}, author = {Michael J. Sandel and 桑德爾, 邁可} } @book {79347, title = {對與錯的人生邏輯課}, year = {2010}, publisher = {漫遊者}, organization = {漫遊者}, abstract = {

本書作者既是一位父親,也是一位哲學大師,
他想要寫一本倫理學的小書送給十五歲的孩子,
當作一個最特別的人生禮物---
希望孩子將來遇到不斷出現的難關與歧路時,
可以有足夠的智慧選擇正確的路,做個真正的自由人。

作者簡介

費南多.薩巴特(Fernando Savater)

西班牙馬德里中央大學哲學教授,著名哲學家,被譽為「西班牙的沙特」。是一位多產作家,作品主題以哲學及倫理學為主,多達40本以上,包括散文、小說還有詩作,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國發行,曾獲西班牙國家論文獎,2008年以小說作品《La Hermandad de la Buena Suerte》獲得西班牙行星文學獎(Premio Planeta)。

除寫作之外,費南多亦致力於公共事務,是歐洲著名公共知識分子之一,被稱為「西班牙的魯西迪」,2000年作為Basta Ya民眾運動的代言人獲Sakharov人權獎。另外還曾獲Anagrama獎、Fernando Abril Martorell獎、Cerecedo Cuckoo獎、奧爾特加-加塞特新聞獎等。2003年5月曾代表西班牙與哈伯瑪斯、德里達等7位公共知識分子一起聯名發表文章,挑戰美國霸權,呼籲打造核心歐洲。

他捍衛自由、寬容和人權,秉持個人信念,公開反對巴斯克地區激進獨立組織的恐怖攻擊行為,並呼籲民眾共同對抗,也因此被埃塔組織列為狙殺目標。主要作品有:《尼采的思想》、《倫理與政治》、《教育的價值》,其中最有名兼具普及性的為《哲學的邀請》與《倫理學的邀請》。後者首版於1991年,現已譯成近30種語言,發行30多個國家,單在西班牙就已重印60多次。與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等書一起被評為「20世紀20本最有影響的哲學著作」。

}, isbn = {9789866272035}, author = {薩巴特, 費南多 and Fernando Savater} } @book {80658, title = {技術與時間2:迷失方向}, year = {2010}, publisher = {譯林出版社}, organization = {譯林出版社}, isbn = {9787544711999}, author = {B. Stiegler} } @book {82134, title = {論攝影}, year = {2010}, publisher = {麥田 }, organization = {麥田 }, abstract = {

《論攝影》出版於一九七七年,轟動一時,引起廣泛的討論,並榮獲當年的全國書評人評論組首獎,至今仍被譽為「攝影界的《聖經》」,文藝批評的經典著作。

蘇珊.桑塔格提出開創性的攝影評論,對與這項藝術形式有關的種種道德和美學議題提出強烈質詢。攝影影像無所不在。它們擁有震撼、引誘人心,或讓人理想化的能力;它們創造一種懷舊感並讓人將其當成記憶來使用;它們被當成證據來反對我們或認同我們。桑塔格透過這六篇尖銳鋒利的評論,檢視攝影的社會角色。她問道:這些無所不在的影像是如何影響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我們又是如何倚賴這些影像為我們的生活提供現實感和權威性。

《論攝影》不僅是一本論述攝影的經典著作,而且是一本論述廣泛意義上的現代文化的經典著作,一部分原因是在現代社會裡攝影影像無所不在,覆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是一本關於攝影的專業著作,書中也沒有多少攝影術語,儘管有志於攝影者,無疑都應人手一冊。

在這本著作中,桑塔格深入地探討攝影的本質,包括攝影是不是藝術,攝影與繪畫的互相影響,攝影與真實世界的關係,攝影的捕食性和侵略性等等。她認為攝影本質上是超現實的,不是因為攝影採取了超現實主義的表達手法,而是因為超現實主義就隱藏在攝影企業的核心。

攝影表面上是反映現實,但實際上攝影影像自成一個世界,一個影像世界,企圖取代真實世界,給觀者造成影像即是現實的印象,給影像擁有者造成擁有影像即是擁有實際經驗的錯覺。

對讀者而言,這本書的豐富性和深刻性不在於桑塔格得出什麼結論,而在於她的論述過程和解剖方法。這是一種抽絲剝繭的論述,一種冷靜而鋒利的解剖。精采紛呈,使人目不暇接。桑塔格一向以其莊嚴的文體著稱,但她的挖苦和諷刺在這本著作中亦得到充分的發揮。{\textemdash}摘自〈譯後記〉

作者簡介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
1933年1月16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市。難以被歸類的傑出寫作者,不僅是一名小說家、哲學家、文學批評家、符號學家,也是電影導演、劇作家與製片。影響遍及各領域,與西蒙.波娃、漢娜.鄂蘭並列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三位女性知識分子,而有「美國最聰明的女人」的封號。

她每發表一本著作都成為了一件文化盛事。代表作品包括:1966年出版的《反詮釋》即成為大學校院經典,令她名噪一時。1977年的《論攝影》獲得國家書評人評論組首獎,至今仍為攝影理論聖經。1978年的《疾病的隱喻》肇於她與乳癌搏鬥的經驗,被女性國家書會列為七十五本「改變世界的女性著述」之一。2000年面世的小說《在美國》為她贏得美國國家書卷獎。

桑塔格一生獲獎無數,1996年獲得哈佛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並當選為美國文學藝術院院士,2001年獲得耶路撒冷獎,表彰其終身的文學成就,2003年再獲頒德國圖書交易會和平獎。雖然她已於2004年12月28日離世,但她提出的問題仍敲打著讀者的心靈,世界也從未停止對她的思考與懷念。

桑塔格部落格:www.susansontag.com/

譯者簡介

黃燦然
1985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90年至今為香港《大公報》國際新聞翻譯。是香港兼備譯詩、寫詩和詩評的全才,而且無人能出其右。著有詩選集《游泳池畔的冥想》,《世界的隱喻》。評論集《必要的角度》等,譯有《見證與愉悅{\textemdash}{\textemdash}當代外國作家文選》、《卡瓦菲斯詩集》、《聶魯達詩選》、《蘇珊-桑塔格作品集》、《獄中詩抄》、《時代的喧囂》、《里爾克詩選》和薩爾曼-拉什迪長篇小說《羞恥》等。

}, isbn = {9789861203843}, author = {Susan Sontag and 桑塔格, 蘇珊} } @book {80838, title = {Animal Liberation : The Definitive Classic of the Animal Movement}, year = {2009}, publisher =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organization =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abstract = {

Since its original publication in 1975, this groundbreaking work has awakened millions of people to the existence of "speciesism"{\textemdash}our systematic disregard of nonhuman animals{\textemdash}inspiring a worldwide movement to transform our attitudes to animals and eliminate the cruelty we inflict on them.

In Animal Liberation, author Peter Singer exposes the chilling realities of today{\textquoteright}s "factory farms" and product-testing procedures{\textemdash}destroying the spurious justifications behind them, and offering alternatives to what has become a profound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as well as moral issue. An important and persuasive appeal to conscience, fairness, decency, and justice, it is essential reading for the supporter and the skeptic alike.

}, isbn = {9780061711305}, author = {Peter Singer} } @book {82772, title = {人權的概念與標準}, year = {2009}, publisher = {韋伯}, organization = {韋伯}, abstract = {

自從〈聯合國憲章〉(the\  United\  Nations\  Charter)以及〈國際人權宣言〉(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在一九四五年和一九四八年通過之後,在這近半世紀中,一套包羅萬象且含括許多國際機制(international\  instruments)的國際人權法被創造了出來。本書的主要目標是對人權概念架構的分析和呈現,以及被國際接納且採用的人權標準。

本書的內容主要劃分為四個主要範疇:第一部份介紹人權的概念,從歷史的角度和哲學的基礎來探討何謂人權;第二部分討論公民權、政治權、經濟權、社會權與文化權,在這幾種權利中,再分細項進行局部與深入的探索;第三部分則針對人權易受侵害的個人和族群,討論這些人和團體在人權概念中的角色與意涵,包括婦女權、兒童權、少數族群的權利、原住民權利的保護以及移民工作者的權利;第四部分則從人道主義法的觀點來探討人權,主要是針對人道主義法與人權概念之間的相輔相成,以及人道主義法與人權之間的聯繫。

雖然本書所有撰寫人的主要目標是呈現與人權問題相關的國際標準,但是讀者們可以在其中找到與各國憲法及其法律相關的參考資料,使讀者能夠就那些已經被整合進國內法之國際原則的程度範圍,以及這些原則如何在國內法中被闡釋和理解,還有各國國內與區域的特殊性如何反映於國家訂定的標準上等問題,能夠有更好的理解。

譯者簡介

楊雅婷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學士

  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

  譯有《國際人權概觀》(榮獲95年國立編譯館學術翻譯補助)、《國際人權的進展》(榮獲95年國立編譯館學術翻譯補助)、《性別與女性研究手冊》(皆由韋伯文化出版)

}, isbn = {9789866338113}, author = {Janusz Symonides} } @book {79769, title = {推力}, year = {2009}, publisher = {時報出版}, organization = {時報出版}, abstract = {

什麼是Nudge?
不是強迫,不是硬性規定,而是一種輕輕的推力,能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定。只要選擇的架構經過良好的設計,就可以產生對我們有利的推力,同時又不會損害個人的選擇自由。

為什麼需要Nudge?
我們每天都必須面臨各種決定,小如冰淇淋的口味,大至醫療保險、貸款、退休金儲蓄方案的選擇。但是身為凡人,受到人性缺陷的影響,我們總是傾向於做出較差的決定,並因此變得更窮、更不健康、更不快樂。因此我們需要高明的選擇設計來形成一股推力,協助我們做出有利的決定。

Nudge真的有用嗎?
荷蘭史基霍機場的男廁,設計者在小便斗刻上一隻黑色小蒼蠅,結果如廁的男士都自動瞄準,外濺情形減少了80\%。在學校的自助餐廳,如果把較健康的食物放在視線容易觸及而且拿取方便的位置,那麼學生選擇健康食物的比例會大幅上升。同樣的道理可以應用在極為複雜的事務,因而提高你的儲蓄、增進社會福利、推動環境保護、改善弱勢民眾處境、戒除菸癮賭博,以及更多你想像不到的領域。

Nudge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既不贊成政府管制,也不認同完全放任;既不是左,也不是右。可謂真正的第三條路。

}, author = {Richard H. Thaler and Cass R. Sunstein and 理查.塞勒 and 凱斯 桑思坦} } @book {79168, title = {The Center Cannot Hold: My Journey Through Madness}, year = {2008}, publisher = {Hyperion Books}, organization = {Hyperion Books}, abstract = {

Elyn Saks is a success by any measure: she{\textquoteright}s an endowed professor at the prestigiou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Gould School of Law. She has managed to achieve this in spite of being diagnosed as schizophrenic and given a "grave" prognosis {\textendash} and suffering the effects of her illness throughout her life.Saks was only eight, and living an otherwise idyllic childhood in sunny 1960s Miami, when her first symptoms appeared in the form of obsessions and night terrors. But it was not until she reached Oxford University as a Marshall Scholar that her first full-blown episode, complete with voices in her head and terrifying suicidal fantasies, forced her into a psychiatric hospital.Saks would later attend Yale Law School where one night, during her first term, she had a breakdown that left her singing on the roof of the law school library at midnight. She was taken to the emergency room, force-fed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 and tied hand-and-foot to the cold metal of a hospital bed. She spent the next five months in a psychiatric ward.So began Saks{\textquoteright}s long war with her own internal demons and the equally powerful forces of stigma. Today she is a chaired professor of law who researches and writes about the rights of the mentally ill. She is married to a wonderful man.In The Center Cannot Hold, Elyn Saks discusses frankly and movingly the paranoia, the inability to tell imaginary fears from real ones, and the voices in her head insisting she do terrible things, as well as the many obstacles she overcame to become the woman she is today. It is destined to become a classic in the genre.

}, isbn = {1401309445}, url =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snwudVnoIX4C\&pgis=1}, author = {Saks, Elyn R.} } @book {80490, title = {Existentialism is a humanism}, year = {2007}, publisher = {Yale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 {978-0300115468}, author = {Jean-Paul Sartre} } @book {79357, title = {哲學診治:諮商和心理治療的另類途徑}, year = {2007}, publisher = {五南}, organization = {五南}, abstract = {

每個人都能夠從事哲學思考。哲學診治的特色在於:與問題發生者共同思考、釐清問題的迷障,以創造另一具有價值的觀點、想法。閱讀本書可視為自己為達至哲學之生活方式(philosophical lifestyle)所做的準備。

柏拉圖曾協助訓練當時迪歐尼修斯二世(DionysiusII),培養其治國的理念並提供政治諮詢;笛卡兒接受瑞典女王克莉斯汀的邀請,到宮廷共同討論哲學、傳道解惑。哲學家作為個人道德行為的指引、政治觀念的型塑、生活領域的顧問,這類例子在哲學史上比比皆是。然而近幾世紀,哲學卻偏離了與生活的實際關連,在強調純粹的思辨下,逐漸遠離了大眾,走入了學術抽象的象牙塔。

隨著現今生活的日趨複雜,科技發展引發的種種危機、政治文化權力的角力爭奪、生活意義的缺乏等問題,反而激起大眾對哲學的普遍需求,希冀藉由與哲學對話的過程,獲得可依恃的經驗、可依循的方向。「哲學診治」便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因應而生。

「哲學診治」主要是將哲學應用在個人諮商上,一種作為心理治療和心理諮商之另類途徑的哲學診治。本書以流暢的文筆,旁徵博引心理學與哲學各家理論,輔以有趣具啟發性的實務釋例,是詳實的入門書,更是以哲學協助人解決生活上所需面對問題的案例實錄。

作者簡介

Shlomit C. Schuster

在荷蘭研究「創造的治療」,也曾在耶路撒冷研究哲學、歷史和《聖經》。

1997年以「哲學傳記:哲學實踐的評論」為題,在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本書是其第一本著作,已被譯成荷蘭文、義大利文和中文。

研究領域為:實踐哲學、應用哲學、應用倫理學、哲學史、心靈哲學、宗教哲學。

研究方向,主要是介於哲學與心理學之間,如批判心理學、敘事心理學、哲學心理分析等。

作者是第一位在中東耶路撒冷以哲學診治開業的人,並開設哲學諮商方面的課程,也是以色列哲學診治和諮商學會主席。作者相關的網路資料可以在 www.geocities.com/centersophon上查詢。

譯者簡介

張紹乾

現職:金甌女中英文老師兼庶務組長\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教授「哲學概論」、「美學」、「後馬克思主義」、\ 
「批判理論及文化工業」等課程\ 
學歷:政大哲學研究所畢業,碩士論文題目是〈阿多諾的音樂哲學〉\ 
目前是輔仁大學哲學博士候選人\ 
曾任:政大哲學系系代表\ 
政大哲研所所代表\ 
永和扶青團團長\ 
空大講師

}, issn = {9571145289}, author = {Shlomit C. Schuster and 張, 紹乾} } @book {82334, title = {The Shorter Leibniz Texts}, year = {2006}, publisher =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organization =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abstract = {

This volume contains more than 60 original translations of papers written by the German philosopher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 As well as contributing to Leibniz scholarship, it functions as an excellent introductory text for students approaching Leibniz for the first time. By focusing on Leibniz{\textquoteright}s numerous shorter philosophical writings rather than his lengthy and/or impenetrable pieces, this volume aims to be more {\textquoteright}student friendly{\textquoteright} than rival anthologies of Leibniz{\textquoteright}s work. Editor-translator, Lloyd Strickland contributes an introduction explaining the background and content. The translations themselves are drawn from the key areas of Leibniz{\textquoteright}s thought and categorised accordingly. And as the texts are selected from throughout Leibniz{\textquoteright}s career, and on a range of topics, together they provide a balanced picture of Leibniz{\textquoteright}s philosophy. The book will be sufficient in itself for Leibniz students, and will prepare them for other, more difficult volumes of his work.
As many of the selections appear in English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although all the translations will be original), the book will be of great value to more advanced students, and to specialists in Leibniz studies.

}, isbn = {9780826489517}, author = {Gottfried Wilhelm Freiherr von Leibniz} } @book {82900, title = {後殖民理性批判}, year = {2006}, publisher = {群學}, organization = {群學}, abstract = {

在全球化殖民與後殖民情境中,一個抵抗性的「未來」還有可能嗎?如果有,足以造就這種「未來」的行動力又位於哪裡?

這不是一本打高空的「純理論」著作,而是有著高度倫理-政治參與的干預主義文本 (interventionist text)。 讀者須謹記:我們書寫這些消逝當下的歷史,是為了養育一個關於未來的記憶、一個可能的抵抗與行動力所在,那本書的副標題立刻就展現出一種高度干預的行動主義色彩。

作者對迂迴思路不加迴避,言明要「利用解構來協助閱讀」。閱讀一本書,尤其是這樣一本書,讀者必須學習順著作者的思路旅行,而這正是解構的第一步:去追蹤論述的形跡,它推開什麼、連接什麼、又切斷什麼,以便讓論述的線索繼續編織。

因此,請本書的讀者們,接受原書作者和中文譯者的邀請,靜下心來參加這一場「解構的閱讀政治」(deconstructive politics of reading),並以這樣的解構方式閱讀這本書。

作者簡介

史碧華克(Gayarti Chakravorty Spivak)

哥倫比亞大學英語與比較文學系亞弗隆基金講座教授
專長領域:十九世紀文學、馬克斯主義、後殖民理論、女性主義、解構

主要著作:《在其他世界:文化政治論文集》(In Other Worlds: Essays in Culture Politics)、《在教學機器的外部》(Outside In the Teaching Machine)等書

譯者簡介

張君玫

從事學術翻譯工作多年
紐約市立大學社會學博士
現任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專長領域:女性主義、後殖民理論、心理分析、科技/科學研究。

}, isbn = {9789868107687}, author =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 @book {80609, title = {最新現代藝術批判}, year = {2006}, publisher = {韋伯}, organization = {韋伯}, isbn = {9867557743}, author = {Pam Meecham and Julie Sheldon} } @book {80837, title = {In defense of Animals}, year = {2005}, publisher = {John Wiley and Sons Ltd}, organization = {John Wiley and Sons Ltd}, abstract = {

Bringing together new essays by philosophers and activists, "In Defense of Animals: The Second Wave" highlights the new challenges facing the animal rights movement. This book contains an exciting new collection edited by controversial philosopher Peter Singer, who made animal rights into an international concern when he first published "In Defence of Animals and Animal Liberation" over thirty years ago. The essays explore new ways of measuring animal suffering, reassess the question of personhood, and draw highlight tales of effective advocacy. It lays out {\textquoteright}Ten Tips for Activists{\textquoteright}, taking the reader beyond ethical theory and into the day-to-day campaigns for animal rights.

}, isbn = {9781405119412}, author = {Peter Singer} } @book {82429, title = {Lectures on ethics}, year = {2005}, publisher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ddress =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abstract = {

This volume contains four versions of the lecture notes taken by Kant{\textquoteright}s students of his university courses in ethics given regularly over a period of some thirty years. The notes are very complete and expound not only Kant{\textquoteright}s views on ethics but many of his opinions on life and human nature. Much of this material has never before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s with other volumes in the series, there are copious linguistic and explanatory notes and a glossary of key terms.\ 

}, isbn = {9780521788045}, author = {Immanuel Kant}, editor = {Peter Heath and J. B. Schneewind} } @book {81218, title = {Natural Right and History}, year = {2005}, month = {04/2005}, publisher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organization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bstract = {

In this classic work, Leo Strauss examines the problem of natural right and argues that there is a firm foundation in reality for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in ethics and politics. On the centenary of Strauss{\textquoteright}s birth, and the fif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Walgreen Lectures which spawned the work, Natural Right and History remains as controversial and essential as ever. "Strauss ...make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llectual crisis in which we find ourselves ...[and] brings to his task an admirable scholarship and a brilliant, incisive mind."--John H. Hallowell,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Leo Strauss (1899-1973) was the Robert Maynard Hutchins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 Emeritus in Political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 isbn = {9780226776941}, author = {Leo Strauss} } @book {Shun2004, title = {Confucian ethic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lf, autonomy, and community}, year = {2004}, publisher = {Cambridge}, organization = {Cambridge}, abstract = {

The Chinese ethical tradition has often been thought to oppose Western views of the self{\textendash}as autonomous and possessed of individual rights{\textendash}with views that emphasize the centrality of relationship and community to the self. The essays in this collection discuss the validity of that contrast as it concerns Confucianism, the single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school of thought. (Alasdair MacIntyre, who has significantly articulated the need for dialogue across traditions, contributes a concluding essay of commentary.)

}, isbn = {9780511606960}, doi = {10.1017/CBO9780511606960}, author = {Shun, Kwong Loi and Wong, David B.} } @book {82422, title = {現象學十四講}, year = {2004}, publisher = {心靈工坊 }, organization = {心靈工坊 }, abstract = {

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這位老牌的美國現象學家,自1964年出版《胡塞爾形構觀念的形成》以來,就一直是現象學界中的頂尖人物。1996年春天,由於與一位數學教授的一場談話,激發他寫作這本認識現象學的入門書,引領讀者認識這門「既是簡單明瞭,又是錯綜複雜」的學問。

什麼是現象學?索科羅斯基指出,現象學是一個重要的哲學運動,也是二十世紀主要的哲學發展方向。它發端於二十世紀的初始,在步入二十一世紀初的今天,我們剛好能夠看到這一百年來現象學的發展。一般而言,二十世紀的西方哲學可分為英美的分析哲學,與歐洲的歐陸哲學,現象學即是二十世紀歐陸哲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現象學是對人類經驗的探索,是對事物在經驗中向我們顯現之方式的探索。現象學不只影響重要的學術潮流,如詮釋學、結構主義、文學形式主義、解構主義等,並已落實在生活世界之中,成為各種理論建構的基石,在藝術、心理學、護理學、人類學等應用學科中都銳不可擋。本書由大師出馬,以清晰與生動的例子,將現象學的基本要素、語彙做詳盡的解釋,也以日常生活為例,讓讀者從以往的習以為常,進入從現象學角度思考的哲學生活。

本書的優點有兩個方面,第一,基本概念清楚、不囉唆,也不引用原典術語,只要沈潛細讀,大學部的學生大抵都可以領會;第二是廣度夠,涵蓋現象學的存有層面、意義詮釋層面、乃至世界之建構面。想要了解什麼是現象學,本書絕對是第一流的入門必讀好書。

推薦:蔡錚雲(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所長)、余德慧(東華大學諮商與輔導心理學系教授)、
   汪文聖(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審閱:龔卓軍(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

羅伯.索科羅斯基
羅伯.索科羅斯基博士是美國天主教大學(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in Washington, D.C.)的哲學教授,於1962年授命為羅馬天主教神父。他是國際知名的哲學家,尤其是在現象學方面。1994年,美國天主教大學曾舉辦了一個名為「The Truthful and the Good, Essays In Honor of Robert Sokolowski」的學術研討會,討論索科羅斯基教授的哲學作品。索科羅斯基教授也是一位傑出的哲學教授。

譯者簡介

李維倫
李維倫,政治大學心理系畢業,美國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博士,國立東華大學臨床與諮商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目前致力於以現象學方法思考與研究心理治療的相關議題,期能促成心理治療的本土轉化。

}, isbn = {9789867574077}, author = {Robert Sokolowski} } @article {79113, title = {Die Menschheit zum Scheusal machen. Zu Kants Auffassung der Todesstrafe}, journal = {Perspektiven der Philosophy}, volume = {28}, year = {2002}, publisher = {Editions Rodopi B.V.}, address = {Amsterdam}, issn = {9042009543}, url = {http://www.amazon.de/Perspektiven-der-Philosophie-Band-28-2002/dp/9042009543/ref=sr_1_cc_1?s=aps\&ie=UTF8\&qid=1423585804\&sr=1-1-catcorr\&keywords=perspektiven+der+philosophie+bd.+28}, author = {H.-G. Schmitz} } @book {82733, title =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year = {2002}, publisher =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organization =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abstract = {

由胡塞爾所開創的現象學,認為我們在認識世界的時候,只應該對我們直接體驗到的現象進行描述,但不主張解釋現象的因果關係,應該把一切經驗、知識或先入之見擱在一邊,以免影響我們對事物的體驗。

而一九四五年,梅洛-龐蒂所出版的《知覺現象學》(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更成為現象學哲學運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textemdash}{\textemdash}《知覺現象學》的基本論點是:知覺是一切認識活動的開始,是其他認識活動的基礎。

梅洛-龐蒂繼承了胡塞爾的現象學,強調重要的是描述,而不是解釋。有些學者認為,梅洛-龐蒂不僅發展了胡塞爾的現象學哲學,且比胡塞爾更清晰地闡明了現象學的論點,將他譽為胡塞爾的最好解釋者。

}, isbn = {9780415278416}, author = {Maurice Merleau-Ponty} } @book {79820, title = {Surface and Depth: Dialectics of Criticism and Culture}, year = {2002}, publisher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address = {Ithaca, NY}, abstract = {

A paradox of surface and depth pervades the field of aesthetics. How can art{\textquoteright}s surface meanings and qualities be properly appreciated without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context that shapes their creation and perception? But exploring such underlying cultural conditions challenges the perception of thosequalities and meanings of aesthetic surface that constitute the captivating power of art. If aesthetics deals with both surface and depth, impassioned immediacy yet also critical distance of judgment, how can this doubleness be held together in one philosophical vision?In his new book, Richard Shusterman explores the dialectics of surface and depth by examining key issues in the philosophy of art and culture from the logic of interpretation and evaluation to the roots of taste and convention, from the meanings of aesthetic purity and immediacy to the role of nature, theory, and history in our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of art. In treating these topics, Shusterman combines the methods of analytic philosophy, critical theory, and poststructualism to arrive at new positions, displaying the philosophical versatility, originality of vision, and graceful, accessible writing that have become his trademark. Surface and Depth is crowned by a new definition of art as dramatization."

}, isbn = {9780801486838}, author = {Richard Shusterman} } @book {79697, title = {"Communazis": FBI Surveillance of German Emigr{\'e} Writers}, year = {2000}, publisher = {Yale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author = {Stephan, Alexander and Heurck, Jan} } @book {81251, title = {Thought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ture}, year = {2000}, month = {03/200}, publisher = {Clinamen Press Ltd.}, organization = {Clinamen Press Ltd.}, abstract = {

Diderot (1713-1784) was, alongside Voltaire, the most prolific, talented, and famous of the Enlightenment figures known as the Philosophes. This is the first English language edition of Pensees sur l’Interpretation de la Nature and two other complementary works forming a trio that allows readers a holisitic appraisal of Diderot’s far reaching philosophy.

}, isbn = {9781903083055}, author = {Denis Diderot} } @book {80192, title = {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 year = {2000}, publisher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bstract = {

How do we judge whether an action is morally right or wrong? If an action is wrong, what reason does that give us not to do it? Why should we give such reasons priority over our other concerns and values? This text offers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and explores the views and values behind them.

}, isbn = {067400423X}, author = {Scanlon, Thomas.} } @book {79541, title = {國富論}, series = {財經系列}, year = {2000}, publisher = {先覺}, organization = {先覺}, author = {Adam Smith and 亞當, 史斯密} } @book {80235, title = {Democracy{\textquoteright}s discontent : America in search of a public philosophy}, year = {1998}, pages = {417}, publisher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bstract = {

1s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perback ed.

What ails democracy in America today, and what can be done about it? This work traces the political predicament to a defect in the public philosophy by which we live. The author identifies the dominant public philosophy of the 1990s and finds it flawed.

The public philosophy of contemporary liberalism

{\textendash} Rights and the neutral state

{\textendash} Religious liberty and freedom of speech

{\textendash} Privacy rights and family law

{\textendash} Economics and virtue in the early republic

{\textendash} Free labor versus wage labor

{\textendash} Community, self-government, and progressive reform

{\textendash} Liberalism and Keynesian revolution

{\textendash} The triumph and travail of the procedual republic

{\textendash} Conclusion : In search of a public policy.

}, isbn = {0674197453}, author = {Michael J. Sandel} } @book {80241, title =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year = {1998}, pages = {231}, publisher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bstract = {

2nd ed. Previous edition published in 1982.

Sandel traces the limits of liberalism to the conception of the person that underlies it, and argues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ty than liberalism allows. Introduction: Liberalism and the Primacy of Justice

{\textendash} 1. Justice and the Moral Subject. The Primacy of Justice and the Priority of the Self. Liberalism without Metaphysics: The Original Position. The Circumstances of Justice: Empiricist Objections. The Circumstances of Justice: Deontological Rejoinder. In Search of the Moral Subject. The Self and the Other: The Priority of Plurality. The Self and Its Ends: The Subject of Possession. Individualism and the Claims of Community

{\textendash} 2. Possession, Desert, and Distributive Justice. Libertarianism to Egalitarianism. Meritocracy versus the Difference Principle. Defending Common Assets. The Basis of Desert. Individual and Social Claims: Who Owns What?

{\textendash} 3. Contract Theory and Justification. The Morality of Contract. Contracts versus Contractarian Arguments. Liberalism and the Priority of Procedure. What Really Goes on behind the Veil of Ignorance

{\textendash} 4. Justice and the Good. The Unity of the Self. The Case of Affirmative Action. Three Conceptions of Community. Agency and the Role of Reflection. Agency and the Role of Choice. The Status of the Good. The Moral Epistemology of Justice. Justice and Community

{\textendash} Conclusion: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textendash} A Response to Rawls{\textquoteright} Political Liberalism.

}, isbn = {9780521567411}, author = {Michael J. Sandel} } @book {79345, title = {Pol{\'\i}tica para Amador}, series = {Ariel. Barcelona}, year = {1997}, author = {Fernando Savater} } @book {79849, title = {動物解放}, year = {1996}, publisher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 organization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 abstract = {

《動物解放》是一本石破天驚的書,自1975年初版以來在全世界喚醒了上千萬的有心人是去注意人類對動物喪盡天良的虐待;此書喚起了世界性的運動,以消除許多殘忍而不必要的動物實驗。

現在你看到的是新的增訂版,作者彼得.辛格在本版中揭發了今日「工廠化農場」和產品測試令人毛骨悚然的實況,並對環保、社會和道德方面重大而深沉的一些議題提出人道的、合情合理的解決之道。不論你支持動物解放還是仍在存疑,本書都可以放在你良心、正義、公平與得體的天平上衡量。

作者簡介: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是澳洲墨爾本的莫納施大學(Monash University)哲學教授,同時也是該校人類生命倫理中心(Centre for Human Bioethics)的主任。他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曾在該校任教,並在多所美國大學擔任客座教授。

辛格教授著作甚多,包括《民主與不服從》(Democracy and Disobedience, 1973),本書《動物解放》(Animal Liberation, 1975/1990),《實際倫理學》(Practical Ethics, 1979/1993),《馬克思》(Marx, 1980),《黑格爾》(Hegel,1983,李日章中譯,聯經公司出版),《我們該怎麼活:自利時代的倫理學》(How are We to Live; Ethics in an Age of Self-interest, 1995)等,與他人合作的書以及編纂的文集也有數冊,在學術期刊和文化刊物上發表的論文達數十篇。

同時,他也是《生命倫理》(Bioethics)這份國際學術刊物的主編,並且擔任《黑井哲學伴讀系列》(Blackwell Companions to Philosophy)中《倫理學伴讀》(A Companions to Ethics, 1991)的主編。在動物解放方面,他積極參與運動,目前是「澳洲與紐西蘭動物組織聯合會」副會長。

}, isbn = {9579905908}, author = {Peter Singer and 彼得, 辛格} } @book {79344, title = {{\'E}tica Para Amador}, year = {1992}, publisher = {Ariel}, organization = {Ariel}, author = {Fernando Savater} } @book {79825, title = {Pragmatist Aesthetics: Living Beauty, Rethinking Art}, year = {1992}, publisher = {Blackwell}, organization = {Blackwell}, address = {Oxford}, abstract = {

This much acclaimed book has emerged as neo-pragmatism{\textquoteright}s most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By articulating a deeply embodied notion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the art of living, and by providing a compellingly rigorous defense of popular art-crowned by a pioneer study of hip hop-Richard Shusterman reorients aesthetics towards a fresher, more relevant , and socially progressive agenda. The second edition contains an introduction where Shusterman responds to his critics, and it concludes with an added chapter that formulates his novel notion of somaesthetics.

}, author = {Richard Shusterman} } @book {79966, title = {A Kierkegaard reader : texts and narratives}, year = {1989}, publisher = {Fourth Estate}, organization = {Fourth Estate}, abstract = {

Including extracts from all Kierkegaard{\textquoteright}s major texts, as well as many from lesser known works, this book illust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his thought and aims to supply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of his philosoph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ysical and spiritual aspects of humanity is covered. Dr Poole is also author of "The Unknown Virginia Woolf", Henrik Stangerup is a Danish novelist and author of the best-selling "The Road to Santa Lagoa".

}, isbn = {0947795987}, author = {S{\o}ren Kierkegaard and Poole, Roger and Stangerup, Henrik} } @book {79964, title = {No exit, and three other plays}, year = {1989}, pages = {275}, publisher = {Vintag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Vintage International}, abstract = {

Vintage International ed.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In these four plays, Jean-Paul Sartre, the great existentialist novelist and philosopher, displays his mastery of the drama. No Exit is an unforgettable portrayal of hell. The Flies is a modern reworking of the Electra-Orestes story. Dirty Hands is about a young intellectual torn between theory and praxis. The Respectful Prostitute is a scathing attack on American racism. 4 plays about an existential portrayal of Hell, the reworking of the Electra-Orestes story, the conflict of a young intellectual torn between theory and conflict and an arresting attack on American racism. No exit = Huis clos {\textendash} The flies = Les mouches {\textendash} Dirty hands = Les mains sales {\textendash} The respectful prostitute = La putain respectueuse.

}, isbn = {9780679725169}, author = {Jean-Paul Sartre} } @book {82230, title =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year = {1978}, publishe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bstract = {

David Hume{\textquoteright}s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composed before the author was twenty-eight years old, was published in 1739 and 1740.
In revising the late L.A. Selby-Bigge{\textquoteright}s edition of Hume{\textquoteright}s Treatise Professor Nidditch corrected verbal errors and took account of Hume{\textquoteright}s manuscript amendments. He also supplied the text of the Abstract of the Treatise following the original 1740 edition and provided an apparatus of variant readings.

}, isbn = {9780198245889}, author = {Hume, David} } @article {80114, title = {Nelson Goodman{\textquoteright}s "Languages of Art": A Study}, journal = {The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volume = {11}, year = {1971}, pages = {3-27}, author = {Anthony Savile} } @book {80762, title = {Being and Nothingness: An Essay on Phenomenological Ontology}, year = {1966}, publisher =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organization =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isbn = {B001GB9CEC}, author = {Jean-Paul Sartre} } @book {82058, title = {On University Studies}, year = {1966}, publisher = {Ohio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Ohio University Press}, abstract = {

The son of a Lutheran pastor, 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Schelling was born at Leonberg, in southwestern Germany. He entered the theological seminary at Tubingen at the age of 15, where his fellow students included Hegel (see also Vol. 3) and the poet Holderlin (see Vol. 2). While serving as tutor to the sons of a noble family between 1794 and 1798, Schelling began to produce a series of philosophical writings reflecting the radical post-Kantian idealism of Fichte. Schelling, however, was never happy with what he saw as the one-sided subjectivism of Fichte{\textquoteright}s position; he showed an equal interest in the "philosophy of nature," the speculative attempt to construct the results of the natural sciences from a purely philosophical standpoint. Both sorts of writings brought him early fame, and when Fichte was dismissed from his professorship at Jena in 1799 on grounds of "atheism," Schelling---whose religious views at the time were, if anything, even less orthodox than Fichte{\textquoteright}s---was named his successor. The culmination of Schelling{\textquoteright}s philosophy to this point was his System of Transcendental Idealism (1800). But at Jena his philosophy developed into the so-called system of identity: Absolute reality, Schelling argued, must be conceived neither as the I nor as the not-I, neither as subject nor as object, but as an unrepresentable identity that precedes their separation in any possible consciousness. He developed this idea most fully in his philosophical dialogue Bruno (1802). Schelling left Jena in 1803 after an affair with Caroline Schlegel, wife of August Schlegel (see Vol. 2), who divorced her husband and went with Schelling to a new life at the University of Wurzburg. Schelling later held professorships at Munich and Erlangen, before finally being named Hegel{\textquoteright}s (see also Vol. 3) successor at Berlin in 1841. Schelling had broken with Hegel as early as 1807, and he had watched in dismay as Hegel{\textquoteright}s system had come to be accepted as the definitive version of German idealist philosophy. Over the years Schelling{\textquoteright}s views, both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had also become much more conservative. For this reason the new Prussian king, Friedrich Wilhelm IV, upheld Schelling{\textquoteright}s philosophy in order to counteract the powerful influence still exerted by Hegel{\textquoteright}s (though the latter had died 10 years previously). Schelling lectured at Berlin until his retirement 5 years later. Together with Fichte and Hegel, Schelling is one of the major German idealist philosophers. Along with his development of Fichte{\textquoteright}s idea of a system of transcendental idealism and Hegel{\textquoteright}s conceptions of a dialectic of thought and a history of culture, Schelling{\textquoteright}s unique philosophical achievements lie in his idea of a speculative philosophy of nature and his conception of art as yielding the highest kind of philosophical insight. Where Hegel defended the primacy of reason and conceptual thinking in opposition to the romantics, Schelling inspired philosophical romanticism through his theories of art and his emphasis on religious experiences and conceptions.

}, isbn = {9780821400159}, author = {Friedrich Schell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