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82949, title = {你可以不必理性,做出人生最好決定}, year = {2023}, month = {06/2023}, publisher = {臉譜}, organization = {臉譜}, abstract = {

--著名播客節目EconTalk主持人、《你可以自私自利,同時當個好人》作者好評新作--
--《恆毅力》作者安琪拉.達克沃斯、《黑天鵝效應》作者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齊聲推薦--

拖延、焦慮、自我懷疑、選擇困難{\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總是下不了決定,是因為生命中滿是棘手的「無正解難題」
讓經濟學家以「非經濟」思考框架,教你擺脫糾結,活出美好人生

人的一生難免碰上猶豫、遲疑的關卡,許多難題不能以推理、演算、數據資料來破解
經濟學家路斯.羅伯茲要告訴你:只靠「理性」找尋解方遠遠不夠
權衡利害的經濟學邏輯有其侷限,功利主義思維充滿盲點
認清豐盛人生的要素,找出自我核心價值,無正解難題絕非「無解」

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洪 瀞 暢銷書《自己的力學》作者、雙寶爸、大學老師\ 
黃星樺 Podcast「衣櫥裡的讀者」節目主持人
曾彥菁 作家
盧郁佳 作家
--共感推薦

▌「如果重要的事情難以測量,而可測量的事情容易誤導人,我們還剩哪種決策框架可用?」

數據與演算法可幫助我們避開車潮、減重,找出哪部電影我們可能想看{\textemdash}{\textemdash}通常結果都不錯。
然而,當你面對人生中重大抉擇,例如跟誰步入婚姻、要不要生兒育女、換不換工作、
該選在哪裡安家落戶,諸如此類「無正解」的難題,既不能完全以理性分析,
也無法靠計算得出標準答案,又該怎麼應對才好?

無正解難題之所以討人厭,其中一個原因是不明朗的未來令人難以看透。由於我們渴望握有掌控與確定性,
在面臨無正解難題時,我們天生會有衝動想試著用更多資訊和更佳的策略,讓黑暗中能有光亮。
然而,本書作者重量級經濟學家路斯.羅伯茲會提出意料之外的思考人生的角度。
他擊破功利至上、理性計算的盲點,運用各種生活化案例,並援引哲學家、經濟學家、
美式足球教練、詩人、史上最偉大的幾名科學家等人的智慧,帶我們一同踏上豐盛人生的探索之旅。
羅伯茲邀請讀者跳脫功利主義的邏輯框架,試著思考以下問題--

🔎養兒育女讓人荷包空虛、心力交瘁,甚至折損健康,看似「賠率」極大的事,為什麼許多父母仍選擇生養?

🔍交友軟體演算法算得出「最佳」對象嗎?要跟多少人比較後,才能確認「最佳值」?數學公式能否破解擇偶的無正解難題?

🔎「前五十年享受快樂,後二十年只有悔恨與羞辱」vs.「前二十年充滿苦難,後五十年過得享樂」的人生--數值看似相同,但兩者真的一樣嗎?

🔍交朋友時,能把「對我有什麼好處」當成來往與否的標準嗎?那麼,怎樣的朋友才「值得」結交?

🔎選舉日出門投票費時費力,一票之差影響全局也很罕見;「少我那一票」明明無所謂,為何許多選民仍認真行使公民權?

本書的核心是要告訴讀者,與其把人生視為一連串有待解決的難題,不如看成值得探索、玩味的謎團。
最好的決定不會在應用程式或理性分析中顯現,現實人生比那還要複雜棘手,但或許,也因此更讓人滿足。

▌海內外各界好評

人生有解嗎?人生需要解答嗎?與其總是停留在原地裹足不前,對於未來感到焦慮、不安、害怕、恐慌,或許最快的方式,就是讓我們直球對決,勇敢地,選擇探索人生。別讓僵化思考把自己困在泥淖中,讓自己的人生變得索然無味、畫地自限,失去了各種可能性。我們都想要有一個正確的答案、精準的決定。然而,很抱歉,當自己太過於理性追尋,最後卻會事與願違,愈來愈陷入茫然。讓我們試著活在當下,真正感受眼前的一切,與自己的生命相遇連結,從中體驗自己的真切存在。人生有許多難題待解。轉個念,許多美好與豐富的生命經驗,都深藏在難題的細節中,等待我們靠近發現。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一段關於重大抉擇的精采沉思過程,也溫柔提醒著我們:狹義的成本效益邏輯有其侷限,作者另闢蹊徑探討如何創造人類生命的豐盛。
--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恆毅力》(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作者

我從路斯.羅伯茲身上學到的經濟學與經濟學邏輯,比在其他地方加起來都還要多。我欣喜發現,在本書中,羅伯茲也提出了面對與個人存在相關的抉擇時,經濟學邏輯會有哪些限制。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黑天鵝效應》(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作者

《你可以不必理性,做出人生最好決定》是邁向更有意義人生的權威指南。
--\ 大衛.艾波斯坦(David Epstein)|《跨能致勝》(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作者

作者簡介

路斯.羅伯茲Russ Roberts
耶路撒冷沙勒姆學院(Shalem College)校長,以及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約翰與琴恩.德.諾特(John and Jean De Nault)研究員。也是獲獎項肯定的「聊經濟」(EconTalk)播客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會討論經濟學、哲學、歷史及各種多元主題,與談來賓包括克里斯多福.希鈞斯(Christopher Hitchens)、吉兒.萊波爾(Jill Lepore)、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瑪莎.納思邦(Martha Nussbaum)、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等。著有五本書,包含《你可以自私自利,同時當個好人》(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繁體中文版由臉譜出版)。羅伯茲是「凱恩斯與海耶克RAP對決」(Fight of the Century: Keynes vs. Hayek)影片的共同創作者,在YouTube有超過一千兩百萬觀看次數。可以在russroberts.info找到他所有作品。

相關著作:《你可以自私自利,同時當個好人:亞當斯密讓史丹佛經濟學家開啟的思辨之旅,重新認識「我是誰」,以及身而為人的意義與價值》《身為人:從自利出發,亞當.斯密給我們的十堂思辨課》

譯者簡介

余韋達
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任職於科技業、出版業與媒體業。
譯稿賜教請來信:weitayu1989@gmail.com

}, isbn = {9786263152915}, author = {Russ Roberts} } @book {82781, title = {哲學問題}, year = {2023}, month = {06/2023}, publisher = {暖暖書屋}, organization = {暖暖書屋}, abstract = {

最簡明扼要的哲學入門書
心靈習慣了哲學沉思的自由和公正,
那麼在行動和情感的世界中也會保留某些相同的自由和公正。

  人生只是一場虛幻的夢境?

  我們如何證明有獨立存在的外在世界?

  到底有沒有物質這種東西存在?

  物質只是心靈活動的產物嗎?

  我們獲得知識的來源是什麼?

世界上有沒有那種毫無理由質疑的明確知識呢?這個乍看之下不難的問題,事實上卻是我們所能提出的最困難的問題之一。當我們在尋找一個直截了當而且信心十足的答案途中,明白會遭遇到種種障礙時,我們也就準備好著手去研讀哲學了,因為哲學就是嘗試去回答這種終極問題。

羅素在本書中試圖為這些哲學問題創建一個易於理解並具啟發性的指南。他認為要回答這些問題,需要去探究所有這類問題之所以令人費解的原因,並且釐清一切我們日常想法底下潛藏的含糊與混淆之後,以批判的方式試圖去找出答案。他認為:「人們之所以應該研讀哲學,是因為問題本身的緣故。因為這些問題擴展了我們對於可能事物的見解,豐富了我們知識思維的想像力,並且減少了讓心靈停止思辨的教條式保證。」

這是一本生動活潑的哲學入門書,也是羅素眾多著作中廣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內容不僅清晰好讀,且通俗易懂,可以化解外行人以為哲學思考會過於深奧和崇高的錯誤印象。本書不僅適用於學生,也適用於普通大眾,更是對哲學感興趣者的必備讀物。

本書特色

  ◎全新中文譯本

  ◎本書很適合作為哲學入門的基本讀物或教材。

專文導讀

  米建國(東吳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推薦書評

  ◆簡明扼要,沒有專門術語,對於原本並不了解哲學知識的普通讀者來說,十分清晰易懂。{\textemdash}{\textemdash}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本書以一種能引發任何有潛在能力關注哲學主題之人對其感興趣的方式,來討論這個主題。--《紐約時報》書評

  ◆歷經數十年之後,本書對形而上學和認識論問題依然是最簡明、清晰的介紹。--保羅.奧爾斯坎普(Paul Olscamp),西華盛頓大學。

作者簡介

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

英國哲學家、邏輯學家、數學家和社會評論家,他是邏輯分析方法和現代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聲譽卓著,也是二十世紀影響深遠的思想家之一。

他出身名門貴族,雙親早逝,由祖父母撫養長大。十六歲前接受家庭教育,童年孤寂。一八九o年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數學和哲學。一八九五年以論文《論幾何學基礎》獲得劍橋大學研究員資格。一九o八年成為三一學院研究員並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一九一o年起與恩師懷德海(A.N. Whitehead)合作,發表三大卷的《數學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對數理邏輯的發展有深遠影響。一九一一年當選為亞里斯多德學會會長。一九五o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他曾有四任婚姻,是個不可知論者,也是和平主義者,曾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甚至被劍橋三一學院開除。晚年極力反核和反越戰,一九六四年創立羅素和平基金會。

著作等身,計有六十餘部書和二千多篇文章,涉及哲學、數學、科學、社會、教育、倫理、歷史、宗教與政治等各個領域。著作包括《贏得幸福》、《自由之路》、《中國問題》、《懷疑論》、《婚姻與道德》、《權力:一種新的社會分析》、《西方哲學史》、《羅素回憶錄》、《人類有未來嗎?》等。

譯者簡介

張雅婷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博士。研究領域為道德心理學,語言哲學,行動哲學,後設倫理學。譯有:J. L. 奧斯汀《如何以言語行事》、羅素《贏得幸福》。

}, isbn = {9786269654956}, author = {Bertrand Russell} } @book {82980, title = {民主會怎麼結束}, year = {2023}, publisher = {立緒}, organization = {立緒}, abstract = {

二十一世紀危機{\textemdash}{\textemdash}民主空心化!
民主制度可以在完好無缺的情況下失靈!

二十一世紀所面對的問題是,當我們對民主的制度安排已經變得非常信任,以致在它們失去作用卻察覺不到時,民主還能維持多久?

這些制度安排除了定期選舉(它仍然是民主政治的基石),還包括民主立法、獨立法庭和出版自由。這一切都可以繼續運作卻沒有做到它們應該做的事。民主空心化的危險在於它會讓我們有一種錯誤的安全感。我們也許會繼續信賴它,向它尋求拯救{\textemdash}{\textemdash}哪怕我們又會對它的無力回應呼求感到滿心憤怒。

  ※

  .民主制度已走到盡頭?

近年來,民主受到嚴峻的考驗,令人不禁思考,民主制度是否已走到盡頭?

沒有任何事物、制度是永遠不變的。在某些時候,民主總是消逝在歷史的史冊中。沒有任何人(甚至是國際政治學家法蘭西斯.福山)會相信,民主的美德,會使其永垂不朽。不過,今日西方民主國家大多數公民都會認為,民主的結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並不會戛然而止,至少在他們還在世時不會發生。只有極少數的人會想像,或許這一天將在眼前發生。

然而就在這幾年,而且是突然之間(幾乎是憑空發生),我們卻都有了這個念頭:這就是民主的盡頭了嗎?如果是的話,我們要怎麼確定呢?本書即是幫助我們識別種種跡象,以及思考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麼事。

 .民主未死,只是中年危機!

事實上,在全世界,民主已經死過幾百次。我們以為我們知道民主的死亡是什麼模樣:混亂降臨,軍隊出面恢復秩序,一些年後再還政於民(不還政的情形也所在多有)。但我們也許看錯了威脅所在。

著名政治學家、劍橋大學教授暨本書作者大衛.朗西曼(David Runciman)在本書中審視了西方的政治地景,從古希臘和現代希臘的政變談到核子戰爭、環境災難和最窮凶極惡的罪行,分析民主制度遭受的威脅及其未來。

在這部銳利的著作中,朗西曼揭示出我們的社會已經發生改變(變得更富裕、年紀更長和更網絡化),不像從前那麼容易分崩離析。歷史從不會重演。代之以,制度的越來越衰敗才是民主的未來的真正威脅。

今日西方的民主制度正經歷一場中年危機,而這是場全幅度的危機。

  .陰謀論、假新聞與民粹主義

本書首先探討以往對於民主遭致失敗的種種憂慮,並思考時至今日,這些憂慮是否過時。若聚焦在政變及災難上,我們是否擔心錯了方向?我們是否該轉而將重點放在陰謀論、假新聞或民粹主義?

並進而解釋,二十一世紀的種種作用力如何「成功」使得人民失去民主而不自知。假使民主的消逝並非戲劇化的大爆炸結束,而是技術性地悄然消失呢?與此同時,民主的結束一定意味著倒退到更糟糕的狀態嗎?或是它可能促使我們前進到另一個階段?

所有政治體系都會有終結的一天,而民主的故事不會有單一的終點,民主國家也將繼續沿著世界不同時區的不同道路繼續前進。本書帶著活力和嚴謹審視問題,幫助我們思考本來不可思議者:民主的失靈在二十一世紀意味著什麼?繼民主之後有可能有更好的制度出現嗎?

本書特色
  .劍橋大學政治系教授大衛.朗西曼,精闢析論西方民主制度「中年危機」。二十一世紀種種作用力如何讓人民失去民主而不自知?陰謀論、假新聞或民粹主義影響為何?

  .政治大學系政治系副教授葉浩專文導讀!

  .《衛報》盛讚:在論說民主所面對的弔詭與危險時,這本書中肯、細緻和自成一格,讓它在當前大量同類型作品中鶴立雞群。

好評推薦

  在論說民主所面對的弔詭與危險時,這本書中肯、細緻和自成一格,讓它在當前大量同類型作品中鶴立雞群。{\textemdash}{\textemdash}《衛報》

  《民主會怎麼結束》是對民主及其中年危機的一個透徹研究。居民享受它的果實:自由、繁榮、長壽。民主提供了做一些刺激事情的機會。{\textemdash}{\textemdash}《紐約書訊》

  文字清晰而避開政治科學的學術術語,《民主會怎麼結束》極為好讀,對我們理解今日世界大有幫助。{\textemdash}{\textemdash}《新政治家》

  那些喜歡多方多面考慮和避免遽下結論的人{\textellipsis}{\textellipsis}會覺得本書是對當下政治時刻一個思考縝密和平衡的分析。{\textemdash}{\textemdash}《出版家週刊》

  在讓人欽佩的分析中,作者指出我們的毛病在於記住那些最沒有幫助的歷史事例,總是回溯到一九三o年代去解釋現代政治中我們最不喜歡的部分{\textemdash}{\textemdash}特別是川普。{\textemdash}{\textemdash}《倫敦旗幟晚報》

  民主還沒有死,在輕快步入墳墓前還可以用一些物理治療續命。這本書不管表現出多麼樂觀的態度,都是一種敷衍人的安慰。{\textemdash}{\textemdash}《柯克斯書評》

  什麼殺死了民主?當民主死去,有什麼可以代替它?在這本讓人心曠神怡的著作中,作者倫西曼問了一連串的問題,它們的答案把我們從霍布斯帶到甘地,從鬥獸場帶到「臉書」。這是一本銳利和重要的書。{\textemdash}{\textemdash}吉兒.勒波(Jill Lepore),哈佛大學美國歷史學教授、《這些真理:一部美國歷史》作者

  隨著民主制度凋零,朗西曼認為我們正往錯誤的方向尋找藥方。這部明智和冷靜的作品有說服力地力主,歷史和當代獨裁政權都不足以作為我們理解民主衰頹的向導。如果民主終結,它將會是以我們從未經驗過的方式終結。朗西曼此書在一個非常擁擠的領域裡做出了真正的新突破。{\textemdash}{\textemdash}丹尼.羅德里克(Dani Rodrik),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

作者簡介

大衛.朗西曼David Runciman

劍橋大學政治學教授暨政治與國際研究系主任,英國知名政治評論家著有《The History of Ideas》、《Where Power Stops》、《Political Hypocrisy》、《The Confidence Trap》(榮獲《衛報》2014年讀者之書)、《Politics》等。定期為《倫敦書評》撰寫政治相關文章,擔任特約編輯,且每週定期主持廣受讚譽的podcast節目「Talking Politics」。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目前為專業翻譯者,譯著包括《心靈的棲地:愛德華.薩依德傳》(Places of Mind: A Life of Edward Said / Timothy Brennan)、《文化與抵抗》(Culture and Resistance / Edward W. Said)、《啟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 / Peter Gay)、《現代主義》(Modernism:The Lure of Heresy / Peter Gay)等。

}, isbn = {9789863602200}, author = {David Runciman} } @book {82791, title = {練好邏輯的第一堂課}, year = {2023}, month = {05/2023}, publisher = {商業周刊}, organization = {商業周刊}, abstract = {

*全美大專院校邏輯通識指定閱讀*

資訊洪流中,有些說法看來合理,卻覺得哪裡怪怪的?
你需要學好「邏輯」才能識破,還能把它改對----
5大主題 {\texttimes} 50項技巧 {\texttimes} 43道練習題,
讓你思考清晰、論證有理,看穿表象背後的謬誤。

  每天收到的即時新聞、Line群組、廣告推播,或是電視上出現的專家意見、政治宣示{\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訊息來源愈來愈多,到底是真相還是假消息,你分辨得出來嗎?你是一片茫然、或是靠著直覺、還是聽專家怎麼說?
  
  是時候鍛鍊邏輯能力了!

邏輯能力,是能藉由收集資訊,並用正確的方式進行評估、判斷,最後解決問題的過程。邏輯能力好的人能理清思路,不受雜訊干擾、也不被偏見左右,獨立作出最正確、周全的決策。

著作等身的獲獎作家布蘭登.羅伊爾,就以《練好邏輯的第一堂課》指引入門讀者判斷複雜的資訊,更透徹理解多變的環境,進而作出理性的選擇。本書深受讀者喜愛,廣受全美大專院校通識課程,以及批判性思考訓練課程採用。

書中運用5大主題 {\texttimes} 50項技巧 {\texttimes} 43道練習題,讓讀者依序練好邏輯:
  【主題1】知覺與思維模式:了解四種典型思維模式如何影響個人的觀點。
  【例如】破解「光環效應」謬誤:以為「穿著光鮮、舌燦蓮花的人,職場通常表現比較好」。({\textrightarrow}改掉因為單一事件、特質或特徵,而特別偏好某人的傾向。)

  【主題2】培養創意思考:跳脫慣性思考的窠臼,突破盲點與迷思。
  【例如】「魔鬼代言人」角色很重要:決策時要多找和自己唱反調的人,才有效率」。({\textrightarrow}每個議題都有正反兩面觀點,要有專門負責唱反調的「魔鬼代言人」,才不落入決策迷思。)

  【主題3】作決策:學習以量化工具架構問題,推出最佳選項。
  【例如】不被「沉沒成本」綁架:不因為「一項事業已經投入很多資源,就應該繼續做」。({\textrightarrow}理性評估,已經投資的時間、成本,與未來的成效無關。)

  【主題4】分析論證:判斷證據是否能充分支持一項假設。
  【例如】分析「樣本代表性」:當樣本數不足或以偏蓋全,假設就不成立。({\textrightarrow}堅持「去那間餐廳保證不會踩雷,我去吃過三次,餐點都很美味」並不成立,因為除非你在各時段光顧、且吃過所有菜色,論證才夠強。)

  【主題5】運用邏輯:破解日常對話及言論常見的邏輯謬誤。
  【例如】常見「肯定後件」謬誤({\textrightarrow}認為「美鈔是綠色的。如果有個東西是綠色的,那就是美鈔」。事實上,植物、青蛙是綠色的,也不是美鈔。你只能推論:「如果有個東西不是綠色,那樣東西不是美鈔」。)

  【精彩附錄】思辨閱讀與理解:將邏輯推理運用於閱讀,抓取關鍵字、掌握文章重點以及釐清問題。

  【應用】閱讀時綜合50大技巧,不再劃錯重點、更不會受話術所騙。

  不論面對學業、職場或人生的問題,《練好邏輯的第一堂課》能幫助讀者看穿思考的盲點、邏輯的破綻、論述的漏洞,逐步建立你的獨立思考力,作出有最利的判斷與決策。

本書特色
  1. 一本書,練好所有人必修的邏輯思考力
  「邏輯」是每個人職場、學業、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培養敏銳的觀察力,透徹問題與真相,作出最周密的分析,進而作出正確的判斷與決策。本書針對入門者,由最貼近一般人的生活案例入手,循序漸進,最適合一般大眾、職場工作者自學及練習。

  2. 50大技巧+43道練習題,帶你一步步練習
  本書提煉出50大最有用、最完整的邏輯技巧,輔以生活情境題(附有解答),指引讀者學習、理解的最佳路徑。

  3.全美廣受歡迎的邏輯通識課程教材
  作者為獲獎無數的基礎知識推廣作家。本書獲大專院校指定閱讀,及ACT、SAT、GRE、GMAT、LAST、MCAT等大考閱讀理解測驗必備教材,是最普及、最好用的邏輯訓練手冊。

專業推薦
這是一本優秀著作,讓我們看出推理富有挑戰性,但引人入勝、有益且有趣。由於推理涉及人,因此,它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兩者的結合,並非總是容易,感謝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默瑞.蓋爾曼(Murray Gell-Mann)提醒我們這點。他說:「想想看,若粒子能思考的話,物理學將有多難啊!」{\textemdash}{\textemdash}威廉.麥伊珍(Dr. William A. McEachern),通訊期刊《教書經濟學人》(The Teaching Economist)創辦編輯

  從分析各種可能性並選擇對自己有幫助的方案,正是邏輯思考帶給我們的寶藏。{\textemdash}{\textemdash}傅皓政,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

  我們需要懷疑一切理所當然的事物,顛覆習慣領域,並透過邏輯推理辯證思考,賦予其全新的觀點和意義。{\textemdash}Hank Tsai,Podcast節目「只能喝酒的圖書館」主持人

作者簡介

布蘭登.羅伊爾Brandon Royal
耕耘基礎知識、獲獎無數的暢銷作家

出生於加拿大,自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取得會計學士學位後,曾任職電腦產業、會計師事務所,於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取得企管碩士後,任職《華盛頓郵報》旗下全球最大的測驗準備組織「開普蘭教育中心」(Kaplan Educational Centers)香港分部後,走上鑽研寫作、文法、數學,以及推理理論與技巧之路。後來,在哈佛大學上完寫作與編劇課程,開啟了他的寫作興趣,此後撰寫了十幾本書,獲獎無數,包括五度贏得國際圖書獎、七次總統圖書金獎、加拿大亞伯達省書籍出版商協會年度教育類書籍獎得主、獨立出版商圖書獎(IPPY Awards),以及美國書籍新聞(USA Book News)的最佳書籍獎等等。

他的著作分為三類:教育/參考書類,全部用顏色作為書名,包括本書《練好邏輯的第一堂課》(The Little Blue Reasoning Book)、關於寫作技巧的《The Little Red Writing Book》、關於數學與數字技巧的《The Little Green Math Book》、關於基本機率理論思考技巧的《The Little Purple Probability Book》等等;測驗準備類書籍,包括幫助申請商學院企管碩士班的《Getting into Business School》、《Ace the GMAT》等等;休閒類書籍,包括《Dancing for Your Life》等等。

譯者簡介

李芳齡
譯作超過150本,包括近期出版的《中國網路圈套》、《七大市場力量》、《普林斯頓最熱門的電腦通識課》、《貝佐斯新傳》、《領導者的數位轉型》、《21世紀汽車革命》。

}, isbn = {9786267252529}, author = {Brandon Royal} } @book {82985, title = {邪惡}, year = {2023}, publisher = {日出出版}, organization = {日出出版}, abstract = {

什麼是邪惡?
邪惡是否真的存在?
邪惡和一般過錯的區別在哪?
真有天生邪惡的人嗎?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辯證邪惡的定義。

  令人震驚的壞事時常發生,
  不計其數的暴力罪行和謀殺案頻頻在媒體上播送,
  有些行為實在過於駭人聽聞,踰越了一般犯行的界線,
  致使人們動用「邪惡」一詞來形容。

  然而,邪惡與一般過錯的界線在哪?
  這些犯行具有那些特點,讓人們以「邪惡」視之?
  邪惡行為者的動機和心理狀態有何特異之處?
  具備那些條件才算邪惡的人?

  本書透過歷史、虛構作品和實際案例,
  以及哲學家對邪惡的多種觀點,
  探討邪惡是一種虛構的幻想還是真實存在,
  同時嘗試釐清邪惡行為的構成條件,
  並研究是否有種獨特的心理特徵,
  能夠清晰地畫分邪惡之人與一般人。

  在多方思索邪惡背後的哲學觀點和心理證據後,
  你將對何謂邪惡有著更清晰的概念。

作者簡介

路克.羅素 Luke Russell
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哲學系副教授。曾撰文探討過道德哲學領域中的各種主題,包括邪惡、寬恕、美德、缺陷,著有《邪惡的哲學研究》(Evil: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2014,暫譯)一書。

}, isbn = {9786267382264}, author = {Luke Russell} } @book {82833, title = {電影的差距}, year = {2023}, publisher = {典藏藝術家庭}, organization = {典藏藝術家庭}, abstract = {

當代法國哲學與美學思想家賈克.洪席耶
關於電影與藝術、電影與政治、電影與文學的重要書寫!

電影,是個繁複之物。在這個物質場所,我們被影子的表演所娛樂,觸動著我們更為隱祕的情感。它也是一門藝術的概念,由影迷的熱情所組成,這種熱情模糊了藝術與娛樂之間的界限。有段時期,它也是個書寫運動的烏托邦,連結工作、藝術與集體生活。而有時,這還往往是讓人沮喪的一種影像語言夢想。

本書彙集洪席耶從2001年至2010年間所發表的六篇電影專文,論析布列松、史特勞普和蕙葉、佩德羅.科斯塔、羅塞里尼、明尼利與希區考克等導演及電影作品,並使用已在其他架構中闡述的「差距概念」進行分析:電影藉由抹除其形象與哲學,從文學中汲取虛構。它拋棄劇場,以實現其夢想為代價。調節從故事情感至表演的純粹樂趣之間的過渡,或是側重於身體以便向我們展示作品思想。它同時顯示出所有政治能力,以及將表現行動,轉化為煙火或消散如水面漩渦般的獨特力量。

孫松榮--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電影創作學系合聘教授 專文導讀

作者簡介

賈克.洪席耶 Jacques Ranci{\`e}re
法國哲學家、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榮譽教授,前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主任。

1965年與阿圖塞合著《讀資本論》(Lire le Capital),1980年代以研究「哲學教育」、「歷史性」及「詩學提問」著稱,1990年代則專注於美學-政治的研究,提出「歧義」(M{\'e}sentente)。之後陸續發表《感性配享:美學與政治》(Le Partage du sensible: Esth{\'e}tique et politique,2000)《影像的宿命》(Le Destin des images,2003)、《美學中的不適》(Malaise dans l{\textquoteright}esth{\'e}tique,2004)、《民主之恨》(La Haine de la d{\'e}mocratie,2005)、《獲解放的觀眾》(Le Spectateur {\'e}mancip{\'e},2008)等。論述主要涉及文學、電影與政治等哲學思考,被譽為當代美學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譯者簡介

謝淳清
多摩美術大學(日本東京)學士,法國公立東巴黎大學(Universit{\'e} Paris-Est)碩士、博士。主修實驗影像、身體論述、性別研究、表演藝術、當代藝術。目前從事影像與文字工作、兼職教員、口筆譯。

譯者感謝影像理論啟蒙師西嶋憲生,法語前輩賈翊君、黃品堯於本書翻譯過程中的協助與指正。

}, isbn = {9786267031728}, author = {Jacques Ranci{\`e}re} } @book {82333, title = {10歲開始學哲學}, year = {2022}, month = {06/2022}, publisher = {小天下}, organization = {小天下}, abstract = {

哲學其實非常酷!它不但是知識的起源和根本,也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工具,你可以試著想像以下的情境:
  當你和其他人討論事情,該怎麼表達自己的想法,才是好的、有效的論述?
  當你好奇為什麼要信仰神,有什麼方式可以證明神的存在/或不存在?
  當政府的規定讓你感到不自由、不方便,有什麼好理由讓你覺得應該/或不應該遵守?
  只要你開始思考這些問題,就是在進行哲學探究!

哲學不是只有哲學家感興趣的學問,而是一種思考的工具、辯證的方式,甚至可以是一種生活準則!這本書最適合正要開始探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或者「為什麼我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的10歲孩子,從認識哲學家如何提出疑問、論證自己的主張和信念開始,解開各種對生命、對世界的大哉問!

  *充滿啟發性的提問與對答 *簡單而生活化的實例 
  *深入淺出的文字 *活潑生動的插畫 *腦洞大開的思想實驗
  帶你進入美妙的哲學世界!

  ※快來翻開這本書,跟著哲學家長智慧、學思辯!
  有時候,你會不會忍不住想{\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為什麼我應該相信書上說的?◆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
  ◆什麼叫做好?怎樣算是壞?◆該怎麼做才對?由誰說了算?
  ◆為什麼我認為美的事物,其他人不一定認同?
  別懷疑,你所思考這些,全都是哲學問題!

  「哲學」這個詞源自於古希臘語,意思是「愛智慧」,
  因為數千年來,人們不斷在探究一些最根本、最普遍的「大哉問」,
  各種知識才逐漸成形,許多有用的思考邏輯和論證方式也因而建立。
  雖然許多哲學家思索的問題非常大,而且沒有標準答案,

  例如: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宇宙有沒有盡頭?時間能不能倒流?
  你的大腦、你的身體、你的心靈、你的記憶{\textellipsis}{\textellipsis}哪個才能真正代表你?
  但是你只要靜下心來、專注思考,
  你會發現哲學不但一點都不難,而且既實用又有趣!

這是一本可讀性高的哲學入門讀物。書中所討論的主題都是典型、基礎而且重要的哲學議題。針對核心的哲學概念,作者的說明不僅扼要而且精準。以青少年讀者為對象,設計的人物對話、情節安排,十分生動有趣;在引導思考的設計上,也貼近孩子的生活,極具巧思與創意。我教授「哲學概論」多年,樂於推薦本書給所有想要認識哲學的青少年朋友。{\textemdash}{\textemdash}臺大哲學系副教授王榮麟

譯者簡介

黃靜雅
台南市人,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碩士(主修大氣環境),著有《台灣天氣變變變》(合著),譯有《看雲趣》、《觀念地球科學》(合譯)、《第六次大滅絕》、《如果這樣,會怎樣?》、《薩克斯自傳》、《愛因斯坦最大的錯誤》、《解密雙螺旋》等,曾獲第八屆、第九屆吳大猷科普翻譯類佳作。

除了大氣科學專長,也曾出版音樂專輯「看月娘」、「生活是一條歌」;創作兒童音樂專輯「春天佇陀位」、「幸福的孩子愛唱歌」、「最棒的就是你」等。曾獲金曲獎傳統藝術類最佳作詞人獎、入圍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獎。

2002年之後定居加拿大溫哥華,卻心繫台灣的一舉一動,自稱是「用母親的眼睛與關懷萬物的心,跨界地球大氣與原創音樂」的家庭主婦。

}, isbn = {9789865256548}, author = {Jordan Akpojaro and Rachel Firth and Minna Lacey} } @book {82218, title = {亞里斯多德與《形上學》}, year = {2022}, month = {04/2022}, publisher = {五南}, organization = {五南}, abstract = {

國際學界認可,研究亞里斯多德哲學必讀

  全書分為五個部分。

一是「《形上學》的結構」。由於該書是後人編撰而成的,所以,作者在考證的基礎上,對該書的總體結構(包括時間先後和內在關係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二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和柏拉圖主義者」。作者以《形上學》為背景,清理了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柏拉圖和柏拉圖主義者之間的複雜關係。
三是「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學說」。作者分形上學的方法、形上學的主題、形上學主題的進一步確立、範疇、實體{\textemdash}{\textemdash}形上學的主要主題、載體、本質、普遍、本質是實體、個體性原則、生成分析、潛能與現實等12個問題,對亞里斯多德形上學的主要內容進行概述,提出了不少重要見解。
四是「亞里斯多德的神學」。作者結合《物理學》等著作,對《形上學》第十二卷作了深入分析。
五是「《形上學》的文本」。從文本學的角度,對於他自己的希臘文本與其它文本的一些關係作了說明。

羅斯的這部著作,是根據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 1924年版譯出。是任何國家的任何學者,只要真正研究亞里斯多德哲學,都必須參考的重要文獻。

作者簡介

(英) 威廉{\textperiodcentered}大衛{\textperiodcentered}羅斯(Sir William David Ross )(1877-1971)
牛津大學教授,20世紀英國著名的道德哲學家、全世界最著名的亞里斯多德研究專家。羅斯是牛津版亞里斯多德英文全集的主編,並親自翻譯了最重要的兩部作品----《形上學》和《尼各馬可倫理學》。

威廉{\textperiodcentered}大衛{\textperiodcentered}羅斯爵士的古代哲學著作,尤其是對亞里斯多德的各種評論,及亞里斯多德著作的翻譯和詮釋以及道德哲學,仍然被認為是最優秀的。

譯者簡介

徐開來
1955年生,重慶萬州人。現為四川大學哲學系教授,四川大學古希臘哲學與歐洲中世紀哲學研究所所長。

}, isbn = {9786263175679}, author = {William David Ross and 大衛{\textperiodcentered}羅斯, 威廉} } @book {82579, title = {小鳥小哲學}, year = {2022}, month = {11/2022}, publisher = {啟明出版}, organization = {啟明出版}, abstract = {

重新接觸大自然,活出充滿更多感觸和意外的生活
法國鳥類學家、哲學家合力撰寫,魅力席捲全球
大的智慧來自小的生物

這本關於鳥類行為的迷人著作邀請我們從忙碌的生活後退一步,傾聽天空中小小哲學家的聲音。從可愛的紅腹灰雀到體重最重的虎頭海鵰,透過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在世界上存在的方式,我們將從地球上這些最迷人的生物身上學到獨立、從容、自在以及愛的真諦,習得更重視自然節奏、更深刻的生活藝術。

  * 繁體中文版全彩印刷,特別收錄79張可愛小鳥照片

作者簡介

\ \  菲利浦・杜柏瓦 Philippe J. Dubois
  鳥類學家、環遊世界賞鳥的作家。曾出版數本關於氣候變遷及生物多樣性書籍。曾任全球歷史最悠久的自然出版社 Delachaux et Niestl{\'e} 總編輯。\

艾莉絲・胡梭 {\'E}lise Rousseau
  文學及哲學碩士,是一名記者、環保人士,曾出版數本關於大自然與動物的著作。

譯者簡介\ \ \ 

林心如
  台灣大學文學院學士,巴黎第八大學當代藝術及新媒體研究所碩士,譯有多本英、法語著作,包括《永遠的梭魚》、《塞杜文選》、《電影城市》(部份章節)、《仿培根的三習作》、《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採用筆名林薇),並審校《解構庫斯杜力卡》、《溫德斯的電影旅程》、《楊德昌的電影世界》等譯書。著有《漫遊影像:電影、當代藝術與策展》。

}, isbn = {9786269637256}, author = {Philippe J. Dubois and {\'E}lise Rousseau} } @book {82792, title = {幸福之路}, year = {2022}, publisher = {五南}, organization = {五南}, abstract = {

哲學家如何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幸福之路》是一本關於生活哲理的小書。寫於1930年。上編「不幸福的原因」,下編「幸福的原因」,討論了各種常見的問題,如生存競爭、煩悶、嫉妒、疲勞等等,並闡述如何找到幸福的方式。

傅雷曾經將本書推薦給自己的孩子閱讀:「書中充滿智慧及富有哲理的話很多,這些話永遠不會過時,所以對今日的讀者,仍然有所裨益」。

作者簡介

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年{\textemdash}1970年)
二十世紀英國哲學家、數理邏輯學家、歷史學家,無神論或者不可知論者。羅素被認為是與弗雷格、維根斯坦和懷特海一同創建了分析哲學。他與懷特海合著的《數學原理》對邏輯學、數學、集合論、語言學和分析哲學有著巨大影響。1950年,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多樣且重要的作品,持續不斷的追求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學史》、《數學原理》、《物的分析》等。

譯者簡介

傅雷(190年8-1966年)
字怒安,號怒庵,江蘇省南匯縣人,中國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早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翻譯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爾扎克、羅曼{\textperiodcentered}羅蘭、伏爾泰等名家著作;翻譯作品多以揭露社會弊病、描述人物奮鬥抗爭為主。

}, isbn = {9786263433465}, author = {Bertrand Russell} } @book {82420, title = {政治哲學的12堂Podcast}, year = {2022}, month = {09/2022}, publisher = {臺灣商務}, organization = {臺灣商務}, abstract = {

12本撼動世界的經典著作X 12個改變歷史的關鍵時刻
為何即便經過百年的淬鍊,我們卻仍時常掛心民主的瓦解?
明明國家是人民所授權,為何我們卻對國家權威毫無招架之力?

現代國家的最初型態,是在17世紀一連串內戰與暴力之下,人們為了自保創造的合法暴力體制,經過了百年的演變,才逐步變成今日的自由民主政權。然而,政府的暴力性格從未消亡,我們卻早已忽略了穩定之下淺藏的隱憂:從阿拉伯之春、太陽花學運到BLM運動,我們看到當政府要鎮壓群眾時,人民難以反制政府的暴力;社群軟體與AI科技的興起,不但沒有讓群眾更加自由,反而成為政府監控人民的利器。為何如此?政府明明是由人民授權所組成,為何人民卻難以反抗?極端思想與新興科技,為何一步步瓦解了民主政權?

  ◆要理解民主政權的脆弱,就要先理解現代政治的本質◆
在這個民粹主義、極端政治席捲的當今,民主政權看似下一步就要瓦解,成為極端政治的墊腳石--但若我們綜觀歷史,反而會發現潛藏在民主暗流中的波動,才可能是現代政治的常態。這,是否代表著我們誤解了現代政治的本質?

在17世紀誕生的現代政治,追求的並不是民主,而是平等的保護。人們將權力交給由人民授權的政府,以尋求一個不被殺害、逃避內戰與革命的自由空間,並在其中安然過著自己的生活。然而,在平等之前,卻是人民授權國家合法使用暴力--國家對人民施加獨占的權威,人民也上繳了反抗的餘力:從疫情期間的人流控管、口罩政策,到抗議活動時的警察暴力,國家權威的行使,也切斷了人民插手與反抗的機會。這種全然壟斷合法暴力的形式,卻是現代政治的真正本質--既不是民主思想,也不是進步理念,而是平等的展現國家的控制權力。

但,如果現代政治的本質並不是民主,而是平等的保護與國家專斷的權力,那在這個人人皆可發聲、人人皆受保護的時代,是否還有可能追求安穩且毫不波動的民主?民主的平穩樣態是否反而象徵了國家控制力的全面入侵?

  ◆民粹主義、現代科技的興起,反而象徵了人類的歷史難以終結◆
  法蘭西斯.福山曾指出,自由民主政治的發展,是人類歷史所能企及的最終樣態,這種穩定恆常卻又充滿波動的政治形態,給予了人們發聲的尊嚴與共榮的可能,但最終卻使得人們難以再去尋求更好的下一步,人類歷史終將停滯。

從民主型態的代議政治在十八、十九世紀生根發芽後,這種自由民主的政治體制便席捲了全球,立刻被視為是人類政治的進步象徵:比起極權或君主制,民主制度更加進步與平等,也更適合這個社會。但若回溯歷史,我們將會發現這種觀念與意識形態並不「傳統」,甚至十分新穎,且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支配了當今,現在鮮少有人認為有比民主自由更好的政治體制,彷彿民主的地位已堅若磐石。

然而,當現代科技席捲全球,促使了極端政治與民粹主義的興起,民主的未來真的如此堅不可摧嗎?為何不論是漢娜.鄂蘭還是《人類大歷史》的作者哈拉瑞,都預知了人們失去行動而不再是人?如果現代科技與人工智慧的發展,反而促使人們的思考逐漸流於碎片與平面,人們是否會失去全面思考的能力?又為何在歷史上如此堅定穩固的民主體制,卻看起來隨時都在瓦解邊緣?

面對這些現代政治的扣問,劍橋大學政治學教授大衛.朗西曼以12本改變世界歷史發展的著作為經緯,探究霍布斯、馬克思、甘地、韋伯、漢娜.鄂蘭等人的思想如何刻下現代政治的印痕,並藉由這些思想家之口,反思民粹主義、科技控制與歧視偏見等當代政治的問題,試圖觸摸當代政治最艱難的困境,並在絕望之中,帶著讀者找到解答。

  【這本書希望解決的一些疑問】
  Q.為何政府一旦擁有了暴力,人民就不可能反抗政府?
  Q.在這個父權社會的結構裡,受害者不只女性?
  Q.為何追求自由的最終型態,就是人人皆關心政治?
  Q.為何有些公民不服從運動大獲全勝,有些卻徹底失敗?
  Q.為何在政治髒水裡打滾的政治人物,才有可能是真正的政治領袖?
  Q.當科技主宰人類社會時,為何不會帶來民主與個人的勝利?

作者簡介

大衛.朗西曼(David Runciman)
劍橋大學政治學教授,2018年被選為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2021年進一步被選為英國皇家文學學會院士,英國知名政治評論家。長年研究現代政治思想、國家和政治理論,關注民主的脆弱與延續,著有《民主會怎麼結束:政變、大災難和科技接管》等書。他定期為《倫敦書評》撰寫政治相關文章,且每週定期主持廣受讚譽的Podcast節目《談談政治》(Talking Politics)。

譯者簡介

陳禹仲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政治思想專題中心助研究員。喜歡閱讀、旅行與曼徹斯特聯隊。目前的研究主題是疫情政治中的政治情緒。

}, isbn = {9789570534436}, author = {David Runciman} } @book {81868, title = {感性配享:美學與政治}, year = {2021}, month = {10/2021}, publisher = {商周出版}, organization = {商周出版}, abstract = {

以美學角度反思當代民主與社會運動的典範之作
◎特別收錄四篇2009年洪席耶訪臺演講稿:
〈何謂美學?〉、〈政治、民主與當前〉、〈虛構之政治〉、〈影像的政治〉

本書為法國哲學家洪席耶濃縮其政治美學思想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廣泛流行的一部作品,問世以來,已成為影響遍及政治學、文化研究、藝術理論、社會運動的必讀書目。

本書提出「感性配享」(le partage du sensible)這一概念,更新了人們對「政治」的理解,也重構了「美學」的政治意涵。美學不僅是藝術理論,更關乎政治場所中哪些事物可以被談論、被經驗?哪些人有能力看、有資格說?空間與時間的權利與可能性如何分配?透過對於「倫理體制」、「再現體制」、「美學體制」的分析,洪席耶深入剖析了西方政治的主要思想形態,更為如何開展一種具有行動力、反抗性的激進政治,提供了實質性的方向。

洪席耶本人曾於2009年訪臺,與臺灣學界進行了熱烈的互動討論,並舉行四場與本書高度相關的演講:〈何謂美學?〉、〈政治、民主與當前〉、〈虛構之政治〉、〈影像的政治〉,在學術界掀起一股「洪席耶熱」。本書經《文化研究》授權收錄中譯講稿,讓讀者得以感受這位當代哲學大師與臺灣近距離接觸下的火花。

作者簡介

賈克.洪席耶Jacques Ranci{\`e}re
當代最重要的法國哲學與美學思想家,生於1940年,與巴迪烏(Alain Badiou)、阿岡本(Giorgio Agamben)等人同為歐陸左翼代表人物。曾任教於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現為八大哲學系榮譽教授。長年往返於大西洋兩岸講學,在法語學界、英語學界均影響深遠。

洪席耶早年師承法國新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阿圖塞(Louis Althusser),但後來兩人對1968年的巴黎學運「五月風暴」看法分歧,並公開決裂,洪席耶獨立進行了一系列對工人運動與勞動階層的研究。1990年代後,洪席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哲學、美學、藝術哲學領域,其早期代表作《歧義》La M{\'e}sentente在1995年出版,引發了學界的高度關注。

洪席耶的思想有其鮮明的時代意識,他強烈關注當代西方的民主危機與人權問題,並在政治哲學與美學之間建立獨特的內在連結,開啟了一條「美學{\textemdash}政治」的激進道路。而他與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第三代領軍人物霍耐特(Axel Honneth)在政治哲學上的論爭,則被喻為有如德希達與哈伯瑪斯之爭的「新一代德法論戰」。

洪席耶的思想影響力不僅止於學院內部,他時刻對當代民主社會的種種新興危機保持敏銳的反饋,並不時以其「美學{\textemdash}政治」式的思考推動各領域的反思,對文學、電影等藝術理論、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除了《歧義》一書外,其代表著作尚有《民主之恨》La Haine de la d{\'e}mocratie、《影像的宿命》Le Destin des images、《文學的政治》Politique de la litt{\'e}rature等。

譯者簡介

楊成瀚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

關秀惠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

戴遠雄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 isbn = {9786263180086}, author = {洪席耶, 賈克 and Jacques Ranci{\`e}re} } @book {82842, title = {像哲學家一樣思考}, year = {2020}, publisher = {大牌出版}, organization = {大牌出版}, abstract = {

釐清現況-提出假設-做出決策
哲學,原來可以用來做這些學校不會教的事!
像是指引善惡路徑、挑戰主流思想、最大化推理能力,
甚至是超脫生死愛慾{\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 27堂讓理工人也著迷的人生思辨課 ◢
  只要懂這些哲普知識,你就很迷人!

  從賈伯斯時代開始,改變世界的蘋果公司就已祕密聘請一位來自史丹佛大學的全職的哲學家,作為公司內部訓練的精神導師。
  科技巨頭Google為了解決科技帶來的倫理道德問題,也找來牛津大學的哲學教授協助工程師們做好把關工作。
  二十世紀最成功的金融巨鱷索羅斯,師承卡爾-波普的哲學,更稱呼自己是一名「失敗的哲學家」{\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為什麼所有人都迫切想要【像哲學家一樣思考】?
  關鍵原因之一,在於這些站在時代浪頭上的人深知:哲學家的思辨能力,能幫助人們跳脫思維定勢,養成「質疑固有想法」的能力,進一步掌握(或創造)未來趨勢。因為--

  生命是由一連串的選擇所組成,
  生而為人,我們每天所面臨的困境,困難的往往並非問題本身,
  而是「要如何在各種可能性中做出選擇」。
  這本書將透過一個個看似「理所當然」的生活知識,
  為讀者揭開一幅「哲學家的思考地圖」,
  告訴你:哲學如何形塑我們的價值與道德思考框架,讓你過上更富有的生活!

  ◤ 哲學,為什麼是新世代必備的【破框思維】?
  我們都生活在有文化及法律規範的社會中,我們確信自己應該遵守「規範」,但某些時候,這可能與我們所認為的「何謂正確」互有衝突--事情發生了,並不代表它應該發生。

  兩百年前,許多美國人蓄奴,這並不意味著「奴隸制」在以往或將來都是正確的--為了讓社會更進步,必須有人企圖打破傳統,並開始嘗試予以改變。

  如果你認為事情應該有所改變,那麼你就需要一個良好的道德思考基礎,如此便能向別人解釋,並予以說服。在你真正決定要「做些什麼」之前,你必須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以及「為什麼會這樣想」。這就是我們需要哲學的原因--你可以透過邏輯思考,將之用於解決真實世界(或人生中)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選擇這麼做而不那樣做?
  ◎ 該如何去看待現在的你與過去的你?
  ◎ 厄運為什麼總是會找上你?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textellipsis}{\textellipsis}真是如此嗎?
  ◎ 行為的「意圖」和「後果」有什麼關係?
  ◎ 你真的相信且渴望實踐「平等」嗎?
  ◎ 要如何定義一個「有道德」的生活?
  ◎ 你願意當一個挑戰主流的「吹哨者」嗎?
  ◎ 該苟且偷生?還是奮起抗爭?

  本書將會向讀者提出大量的問題,藉此測試你心中的那把尺。一旦你開始思考生活、拋出的無數問題,便會意猶未盡、難以停止,最終,你將回答「我想的是什麼?」這個問題--所有的一切皆根源於此。

  ◤ 一本最實用的哲學思考入門
  在哲學家的世界裡,「未經審視、渾渾噩噩的生活不值得人過」。《像哲學家一樣思考》的作者安.魯尼指出,作為一個超級好用的思考工具,「哲學」將提供我們一套「釐清現況」{\textrightarrow}「提出假設」{\textrightarrow}「做出決策」的思辨之道。

  對學生族群而言,本書將提供迥異於教科書上,逸趣橫生的哲學應用方式;而對於已進入社會、各行各業的讀者而言,本書也將帶來發人深省的嶄新觀點,你將擁有全新視野,重新看待過去難解的生活謎題。

作者簡介

安.魯尼(劍橋大學最會說故事的暢銷作家)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博士,專研中世紀文學。她曾經研究並教授中世紀的英國和法國文學,現為專職寫作者,和一群動物與女兒們定居劍橋。她為幼小的孩童寫輕鬆易懂的書、為年長一點的孩子寫篇幅稍長的書,也為大人們寫任何形式和篇幅長短不拘的書籍。著有《像數學家一樣思考》、《像哲學家一樣思考》、《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等膾炙人口的暢銷書。

譯者簡介

許玉意
清華大學中文系學士,任職出版社多年,負責商管書編輯,現專事翻譯。

}, isbn = {9789865511258}, author = {Anne Rooney} } @book {81154, title = {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 year = {2020}, month = {05/2020}, publisher = {商業周刊}, organization = {商業周刊}, abstract = {

專家為什麼會誤判局勢,導致恐怖人禍?
狂人級政治人物為何開口就闖禍?
假新聞疲勞轟炸,我們還有能力判別真假?

《泰晤士報》評選2019年最佳書籍、全球累積翻譯超過15種語言
聰明人縱有過人智商,但他們眼裡往往只有自己,卻又看不懂自己;他們在生活上、工作上做不到行事圓融,決策果斷,甚至常得罪別人,闖下大禍。這時候聰明還管用嗎?

本書以哲學、心理學、腦神經學等新近研究結果為依據,大膽揭露我們生活中最有感的「蠢事」,小從一個人的愚蠢,大到一群人集體犯蠢。

【書中真實故事】
  》愛因斯坦聰明絕頂,但他自信理論、陷入死局,晚年懊悔不已。
  》證明交流電危險,愛迪生主張用電椅處死犯人,引發道德爭議。
  》馬德里爆炸案,FBI鑑識烏龍、抓錯人,被害者提告要求國賠。
  》知名物理學家保羅-弗蘭普頓身陷網路畸戀,為愛運毒淪階下囚。
  》諾貝爾獎得主、PCR之父竟質疑愛滋病、全球暖化毫無科學根據。

  這些例子帶來的殺傷力可大可小,卻足以顛覆「高智商=絕對聰明」的常理。

  聰明不被聰明誤!
  智商絕非問題,有沒有智慧而已

本書要為您一一解答:聰明人(我們)的思考脈絡哪裡出錯了?以他人的慘痛教訓為警惕,檢討別人,也審視自己{\textemdash}{\textemdash}是否總是囿於偏見、忘了自省,待人處世傲慢自負、不懂得謙遜,或是懶得成長,百尺竿頭無法再進一步。

本書特色

1.引人發噱的鮮明實例:以產學界重磅人物、專家團隊、企業的故事出發,論述有憑有據。一番辯證盡是令人意外的驚喜{\textemdash}{\textemdash}連他們都不免了犯蠢,我們應該更要小心。 

2.具說服力的學術論證:在鮮活的實例之外,本書更援引了哲學家、心理學家的論證說理,透過多項心理實驗結果,深度剖析我們行事當下的心理因素、行為模式。

3.從生活經驗累積智慧:本書顛覆「智商至上」的標準,真正的是智慧其實是生活經驗的不斷累積。透過有技巧、有方向的自我提升,讓我們更能夠聰明行事、有智慧化解大小危機。

想知道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直覺陷阱嗎?想知道眾人犯傻的機率有多高嗎?想避免自己犯下各種認知錯誤,千萬別錯過這本精彩之作!{\textemdash}{\textemdash}謝伯讓(台大心理系副教授、《大腦簡史》作者)

作者簡介

大衛.羅伯森 David Robson
英國知名科學作家。劍橋數學系畢,曾任《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誌特約編輯, BBC 未來網(BBC Future)資深記者,現為自由專欄作家。他的研究報導多與心理學、腦神經學、醫學領域有關,文章常刊載於《衛報》、《獨立報》、《華盛頓郵報》、《觀察家報》,以及《Nature》等報章雜誌。個人屢獲殊榮之外,文章也常創下百萬點閱率。

譯者簡介

姚怡平
台灣人,自由譯者,譯作三十餘冊。

希望之地,必有試煉,
願試煉的結尾是遍地美麗的綻放。
  --摘自 BTS〈Sea〉與 Agust D〈So Far Away〉

}, isbn = {9789865519049}, author = {David Robson} } @book {80922, title = {你可以自私自利,同時當個好人}, year = {2019}, month = {08/2019}, publisher = {臉譜}, organization = {臉譜}, abstract = {

本書初版書名《身為人:從自利出發,亞當.斯密給我們的十堂思辨課》

每個人多少都受限於自利的天性,然而,為何有人就是能把人生過得快樂充實且人見人愛,有人卻總為虛華的「金」、「權」所苦,甚至為此違背良心,做出見不得人的劣行?

▍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知道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美好人生怎麼追求?經濟學之父暨哲學家亞當.斯密不止教我們做選擇,更教我們如何透過思辨,過上極致豐富的人生!

「還有哪一個人能用兩本書的篇幅,洞察人類行為的前因與後果,影響世界長達數百年之久?」--台灣大學經濟系林明仁教授 專文導讀

要理解人的行為,必先理解人性最根本的矛盾:「自利」與「利他」,《國富論》作者、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早於兩百年前在《道德情操論》中精闢剖析。

本書以現代生活案例重新演繹其核心精髓,揭開人性本質,指引我們身而為人的意義與價值。


看似矛盾卻共存的「自利」與「利他」,是怎麼共同主宰人類行為及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

我們又該怎麼掌握性格中最根本的自利,與社會普遍讚揚的利他表現取得平衡,從中獲得極致豐富的人生,活出快樂的自己?

在本書中,史丹佛大學經濟學者路斯.羅伯茲決心以兩百年前大師思想作為論證核心,

並搭配許多當代案例,以他獨到的見解試圖解開人性中時而「自利」,時而「利他」的矛盾,解析可能的答案背後蘊藏的心理與道德機制--

.我們會願意犧牲上萬陌生人的性命,只為保全自己的小指頭嗎?

.同樣透過投資賺進大筆財富,為什麼設計「龐式騙局」的馬多夫不快樂,巴菲特卻心安理得?

.在「做自己」當道的時代,為什麼斯密說「要滿足別人期望才能獲得快樂」?

.「無私」真的能讓社會變得更美好嗎?

.史達林、毛澤東、美國在伊拉克的政治舉措{\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企圖依照願景改造社會的領袖、政策,為什麼反而擾亂社會,甚至造成嚴重後果?

▍亞當.斯密說:「不管一個人有多麼自私,他本性上一定還是會堅持某些節操,這些節操會促使他關注其他人的命運,並認定旁人的快樂對他是必要的。」

  

另外還有更多思想巨擘的智慧與人情世故剖析,

定會讓人一面閱讀,一面深深檢視--

.自己過去未曾留意的人際互動模式

.一般人看待金錢、野心、名氣和道德的角度

.找到快樂、看待物質上的成就和失敗的方法

.為何美德和善良值得我們去追尋

本書將亞當斯密的重要思想以現代的語言與例子重新詮釋,

一一剖析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知不覺、但其實一直遵守的行為準則,

更道出「追求智慧、美德、知足」與「過好人生」最基本的關聯,

讓我們真正理解自我與他人,找到最深刻也最一體適用的處世道理。

【亞當.斯密】

1723-1790,蘇格蘭哲學家兼經濟學家,其介紹歐洲產業增長和商業發展歷史的著作《國富論》讓經濟學成為獨立的一門學科,也奠定了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理論的基礎。另一本探討人性、道德的著作《道德情操論》,雖有深刻見地卻因其厚重、艱澀且由詩歌文體寫成,較不為人所認識。

在用亞當.斯密對人生的見解來討論現代人的困境時,羅伯茲也藉現代生活情景詮釋了經典。羅伯茲轉述的洞見兼具清晰與說服力,讓我幾乎有興趣去讀《道德情操論》了。(但我八成還是不會去讀,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這類對於經典的當代討論,是吧~)--朱家安(哲學普及作家)

《你可以自私自利,同時當個好人:亞當斯密讓史丹佛經濟學家開啟的思辨之旅,重新認識「我是誰」,以及身而為人的意義與價值》這本書,用生活化的案例與淺白的文字引介《道德情操論》這部作品,也藉由「亞當.斯密的問題」等看似矛盾的議題,提供讀者思辨人性與理解亞當.斯密不同面貌的機會。

--賴建誠(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系榮譽退休教授)

羅伯茲發揚了亞當.斯密關於道德與人類本性的洞見,並且發現這些十八世紀的想法居然仍然適用於二十一世紀的現在。這是本有趣、精彩且原創性十足的書。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Drive and To Sell is Human)作者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

一本極好的書。它會讓你感覺人生、人性和自己變得更美好。閱讀這本書就好像親自和亞當.斯密(或更棒的--路斯.羅伯茲)對飲威士忌、促膝長談般暢快。

--《黑天鵝效應》(The Black Swan)作者納西姆.塔雷伯(Nassim Taleb)

路斯.羅伯茲選擇了一本卓越但極端艱澀的經典巨著--斯密的《道德情操論》,並將自己對這本巨著的感想,寫成一本引人入勝又啟發人心的沉思錄、引導我們如何過美好生活的好書。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作者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

作者簡介

路斯.羅伯茲Russ Roberts
史丹佛大學的經濟學家,主持廣受喜愛的播客(podcast)節目《談經濟》(EconTalk),著有商業小說《所有東西的價錢》(The Price of Everything),同時也是YouTube點閱率五百多萬的「凱恩斯與海耶克RAP對決」(Fight of the Century: Keynes vs. Hayek)影片的創作者。

相關著作:《身為人:從自利出發,亞當.斯密給我們的十堂思辨課》


譯者簡介

陳儀
目前為某投資公司的投資部主管,投入金融投資領域長達二十年以上,曾任投信基金經理人及專業投顧研究主管,實務經驗豐富。譯有《金融煉金術的終結》、《一口氣搞懂外匯市場》、《中國金融大揭密︰異常崛起的大銀行真相》、《寫給每個人的基本收入讀本》(以上為臉譜出版)、《管理會計與決策績效》、《透析財務數字》、《物聯網革命》、《世界經濟的未來版圖》、《識破財務騙局的第一本書》、《經濟為什麼會循環》等。

}, isbn = {9789862357699}, author = {羅伯茲, 路斯 and Russ Roberts} } @book {80944, title =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5:人認識到的實在是否受限於自身? 探索真實的哲學之路}, year = {2019}, month = {03/2019}, publisher = {大家出版}, organization = {大家出版}, abstract = {

你怎麼確定,你的理性所認識的世界,就是真實的世界?
今日的真理,可能就是明日的灰燼
真理只是尚未被推翻的假設


「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個懷疑論的主張,一方面挑戰了既定的權威,給予人們開放的思考空間,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流於相對主義,而宣稱一切都是主觀的、都是個人的,都是相對的,進而轉化為對客觀真理的否定。如果「每個人有各自的真理」,人類是否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無法和任何人打交道,任何的溝通也將成為徒勞?

然而,我們是否可以不因「每個人有各自的真理」,就放棄對話,而接納高達美的觀點,「一個能夠理解的人,不會認為自己據有優越的地位,相反地,他會承認自己所設想的真理可受到挑戰」,嘗試以彼此對真理的詮釋去豐富真理的內涵,用彼此的思考避免個人獨斷的盲點?我們或許還是可以藉由具有批判與自省意義的討論,超越主觀與任意,朝向客觀與公正更跨出一步?

人類終究必須不斷鍛練自己的理性能力,運用自己的理性去認識真實、掌握真理。本書各章包括「理性與真實」、「理論與經驗/論證」、「詮釋」、「生命/物質與心靈」、「真理」等內容,正是淬鍊理性能力的最佳磨刀石。

  【理性與真實QA】

  ▎何謂「理性」?何謂「真實」?
  理性是心靈的能力,在認識的範疇中,可用於區分真假;在行動的領域中,可用於分辨善惡。相對於僅限於想像中的事物而言,真實指的是確實存在的事物,以及事實的整體。

  ▎為什麼要理解「理性與真實」?
  當我們用我們的理性去認識真實的時候,我們是否想過,我們所認識的真實是否必定受限於我們的理性能力?我們所認識的真實是否與別人所認識的相同?這些認識論的問題,正是討論所有哲學問題的基礎。

  ▎本書討論了哪些主題:

■ 如果真實只能是人類理性所認識的真實,則真實必定來自於理性對它的重構,然而我們是否意識到了理性的限制?

■ 理論是對真實的解釋,理論的成立依賴經驗的支持,但僅有經驗支持仍然不夠,科學理論還要符合哪些條件?

■ 詮釋似乎是主觀的,是必須避免的,可是我們真的能夠避免詮釋嗎?還是我們應該用詮釋讓真實更為豐富,並避免任意的詮釋?
  
■ 生命是由物質構成的?或是由物質與精神共同構成的?物質與生命間確實存在不可跨越的界限嗎?如果心靈的本質是思考,我們如何看待也會思考的人工智慧?

■ 我正在說謊,這句話是真話,還是謊話?誠實是不是無條件的義務?或是我們只對有權利者有誠實的義務?是否存在「善意的謊言」?誰能定義何時需要「善意的謊言」?

  ▎思考這些問題「有什麼用」?
  「真實」是否存在?唯一的真實確實存在嗎?所謂的真實是否可能是「多個」真實?對於真實的討論,如何不落入相對主義的迷思?這些提問對於科學、社會科學、歷史、新聞、教育等各個領域可以帶來更深刻的刺激與反思。

  【哲學家們怎麼說?】

■ 「一個科學體系必須具備可以被孤立出來、透過經驗測試而加以否定的邏輯形式,亦即:一個經驗科學的體系,必須有可能被經驗反駁。」(波普)

■ 「經驗主義者像螞蟻,只會採集和使用;理性主義者像蜘蛛,只憑自己之力來織成絲網。蜜蜂則採取適中的方法,在庭園和田野的花朵中採集它的材料,再用自己的能力加以轉化和消化。」(培根)

■ 「並不是因為人類有手,所以他是最聰明的存在,而是因為他是最聰明的,所以有手。」(亞里斯多德)

■ 「人是萬物的尺度。」(普羅塔哥拉)

■ 「真理若是在庇里牛斯山這邊,山以外就是錯誤。」(巴斯卡)

■「我因說謊所犯的錯,比我對他人說的謊來得嚴重。」(蒙田)

作者簡介

侯貝(Blanche Robert)

  主編,哲學教師

波瓦攸(Herv{\'e} Boillot)

  上塞納省安東尼市立笛卡兒高中(Lyc{\'e}e Descartes d{\textquoteright}Antony)哲學教師

馬崒威(Charles Mazouer)

  布盧瓦省德瑟涅高中(Lyc{\'e}e Dessaignes)哲學教師

季亞莫(Patrice Guillamaud)

  杜爾省笛卡兒高中(Lyc{\'e}e Descartes)哲學教師

拉榆荷(Matthieu Lahure)

  格勒諾布爾省珊波黎庸高中與歐克雷高中(Lyc{\'e}e Champollion et Lyc{\'e}e des Eaux Claires)哲學教師。

拉赫(David Larre)

  斯坦省育逖婁高中(Lyc{\'e}e Maurice Utrillo)哲學教師

勒篤(Aur{\'e}lie Ledoux)

  維爾農省杜梅奇爾高中(Lyc{\'e}e Georges Dum{\'e}zil)哲學教師

蒙吉尼(Fr{\'e}d{\'e}ric Manzini)

  卡尚省艾菲爾高中(Lyc{\'e}e Gustave Eiffel)哲學教師

德歐立尉哈(Lisa Rodrigues de Oliveira)
 
  康城省馬烈赫伯高中(Lyc{\'e}e Malherbe)哲學教師

蜜荷撒莉(Tania Mirsalis)

  薩赫賽勒省盧梭高中(Lyc{\'e}e Jean-Jacque Rousseau)哲學教師

波嵐(Larissa Paulin)

  布里區旭希省哥倫布高中(Lyc{\'e}e Christophe Colombe)哲學教師

竇荷多-虹帛(Karine Tordo-Rombaut)

  安錫省貝托葉高中(Lyc{\'e}e Berthollet)哲學教師

審定者簡介

沈清楷

  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現職輔仁大學哲學系專任副教授,為「哲學星期五」發起人及志工,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PHEDO)發起人之一,曾任輔大歐盟中心執行長、青平台會務總監。

譯者簡介

廖健苡

  淡江大學法語系、法語所,比利時達文西高等學院交換學程、法國里昂第三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碩士。現為自由譯者以及法文文化活動翻譯。哲學星期五台北策畫人之一、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PHEDO)會員。

梁家瑜

  譯者,作家,哲學星期五志工,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PHEDO)發起人之一,譯有《邊境國》、《論特權》、《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第二冊及第三冊。

蔡士瑋

  法國里昂第三大學哲學博士,現任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及多所高中哲學教師,研究領域為政治與文化哲學中身分認同及語言問題。博士後研究主題是關於德希達猶太身分認同和彌賽亞政治神學。

}, isbn = {9789869706988}, author = {侯, 貝 and Blanche Robert} } @book {80877, title = {After Derrida : literature, theory and criticism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year = {2018}, abstract = {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materialist historian, in the most rigorous way possible, to differenti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istorical state of affairs from what one customarily calls its "reconstruction." The "reconstruction" in empathy is one- dimensional. "Construction" presupposes "destruction." Almost fourteen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Jacques Derrida, the least one can say is that his inheritance is as contested and fraught with rivalries, rejections, and appropriations as at the time of the flowering of Deconstruction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in the seventies and eighties. A halt was observed in 1988-89 after the posthumous revelations about Paul de Man{\textquoteright}s past in Belgium and Derrida{\textquoteright}s embattled defense of his friend. Today, in France, one often hears that "Derrida a fait l{\textquoteright}Ecole mais n{\textquoteright}a pas fait ecole," meaning that Derrida passed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the prestigious 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where he taught for a long time, where he met Paul Celan, Louis Althusser, Michel Foucault and many other luminaries, whereas he never had a real "school" in France-no real institutional backing beyond the various Parisian places at which he taught later, or those that he founded like the College de Philosophie; his following constituted of young philosophers, only a few of whom became university professors in their turn and disseminated his teachings. However, the mechanisms of power within the French university remained closed to Derrida until the end; besides, he wanted to prevent the stereotyped reproduction currently observed from master to disciple"

{\textendash} The instant of their debt : Derrida with Freud and Heidegger in Greece / Vassiliki Kolocotroni

{\textendash} Derrida and the psychoanalysis of culture / Andrea Hurst

{\textendash} Derrida and sexual difference / Ginette Michaud

{\textendash} Derrida queries de Man : a note on the materiality of the letter vs. the violence of the letter / Martin McQuillan

{\textendash} Derrida as literary reader / Derek Attridge

{\textendash} Broken singularities (Derrida and Celan) / Joshua Schuster

{\textendash} Derrida and the essence of poetry / Yue Zhuo

{\textendash} From Mallarme to the event : Badiou after Derrida / Laurent Milesi

{\textendash} Ecce animot : animal turns / Jane Goldman

{\textendash} Deconstruction, collectivity, and world literature / Jen Hui Bon Hoa

{\textendash} Literature calls justice : deconstruction{\textquoteright}s "coming-to-terms" with literature / Elisabeth Weber

{\textendash} The documental revolution and the archives of the future / Maurizio Ferraris.

}, isbn = {9781108426107}, author = {Rabaté, Jean-Michel} } @book {80445, title = {哲學叩應}, year = {2018}, publisher = {創意市集}, organization = {創意市集}, abstract = {

為什麼邊沁認為,幸福是一道數學計算題?
哲學史上重要的哥白尼式轉向,所指為何?
根據洛克,問題或概念如何潛入我們的意識?\ 
在馬克思的勞資理論中,要如何得出最合理的工資?
柏拉圖的「洞穴寓言」、「日喻」和「線喻」有什麼涵義?
亞里斯多德如何用系統性的論述,導出每個人都在追求的東西?

}, isbn = {9789579199148}, author = {Bernd Rolf and 彼得斯, 約爾格 and J{\"o}rg Peters and 羅爾夫, 貝恩德} } @book {80286, title = {Living Racism Through the Barrel of the Book}, series = {Lexington Books}, year = {2017}, abstract = {

Living Racism\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race and racism are well-entrenched elements of US society. The contributors of this volume argue that race and racism are more than mere concepts; instead, they see and treat these as part of the fabric that constitutes and organizes everyday life. Consequently, race and racism are maintained through structures such as social institutions (e.g., schools,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media, etc.) and are carried by individual actors through racial ideologies and a racial etiquette (beliefs, practices, traditions, and customs) that inform how people relate to and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or not). As expressed throughout this book, the notion of\ living racism\ is twofold. On the one hand,\ living racismdenotes the ways in which racism is embodied and active, much like a living organism. On the other hand,\ living racismconnects with the ways that people must navigate racism in their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lives.\ 

}, isbn = {9781498544313}, author = {Theresa Rajack-Talley} } @book {79991, title =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3:我能夠認識並主宰自己嗎?}, year = {2017}, month = {07/2017}, pages = {200}, publisher = {大家出版}, organization = {大家出版}, abstract = {

思考的時候,我們知道自己在思考;行動的時候,我們知道自己在行動。
我們承擔了行動的責任,因為我們是行動的發起者。
如此,我們才成為享有尊嚴的人,成為擁有權利與責任的道德行動者--
也才成為主體


愛他人,可以退讓到什麼程度,還依舊保存住自己?
我是個孤島,還是真的能夠與他人同情共感?
奴役我的,是永不饜足的欲望,還是節制欲望的規範?
存在需要理由嗎?沒有理由的存在是否值得繼續?

在這裡,我們思考主體如何認識自己。
我們討論主體如何運用知覺來掌握外界。
我們探討他人的處境如何召喚我們,讓主體之間產生連結。
我們試圖從自身的欲望中,分辨出自己的缺乏和獲致幸福的可能。
我們從時間的流逝,去探討存在的本質。

人,在什麼時候才算是個主體?在什麼條件下,才有資格談及幸福、自由、痛苦和尊嚴?
人,追求欲望的滿足,是為了擁有某物,還是想成為一種特定的存在?

我是誰?我可以清楚地認識自己嗎?或是我必須在他人身上才能看見自己?
我真的能夠感受、理解別人的痛苦嗎?如何才能建立屬於自己的觀點,不再人云亦云?

這是一本關乎「自我」的書。探討自我的構成、自我的認識、自我與他人的連結、自我的欲望,以及自我的存在。

一切問題的回答,從這本書開始!

【哲學家格言】

「因此,我們愛的永遠不是人,而只是一些特質。」--巴斯卡《沉思錄》

「我們並不是因為判斷某事物是善的才欲望它,而是相反,我們稱某物為善的,是因為它是我們所欲望的。」--史賓諾莎《倫理學》

「不論你自己的人格中的『人』,還是其他每個人的人格中的『人』,你在任何時候同時當作目的,決不僅僅當成手段來使用。」--康德《道德形而上學的基礎》

「那些擁有天資者受苦最深。」--叔本華《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你們的鄰人之愛是你們對自己低劣的愛。」--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主體哲學QA】

▍為什麼要學習主體哲學?
因為人不是無需費力,自然而然就成為主體。人要知道自己知道什麼,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更肩負起行動的責任,他才真正成為主體--主體的地位是努力得來的。

▍主體哲學在談什麼?
「主體」相對於「客體」,一如「自我」相對於「他人」(和「他物」)。主體哲學就在探討自我的構成、自我的認識、自我與他人和他物的連結、自我的欲望,以及自我的存在。

▍主體哲學討論了哪些主題:
--人,在什麼時候才算是個主體?在什麼條件下,才能談及幸福、自由、痛苦和尊嚴?
--那個意識中的我,以及無意識中的我,哪個才是我?
--透過知覺感官來認識世界是否可靠?不同的主體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取得共同感受到的客觀性?
--我們如何藉由他人來認識自己?他人的存在是否為道德的基礎?
--欲望與主體的關係為何?人們追求欲望的滿足,是為了擁有某物,還是想成為一種特定的存在?
--「活著」究竟意味著什麼?是在時間之中的持續存在?與其他物體存續的方式本質上有何差異?活著需要理由嗎?

▍主體哲學有「什麼用」?
當我們透過意識、感知、行動、他人、欲望、存在等概念,反思與自我、他人乃至世界的根本關係,這有助於我們深度地理解社會上發生所有道德衝突的具體案件,也能培養讀者建立自身的主體性和自我觀點。不讓自己受制於欲望,但也能理解並重視自己的欲望;懂得同情共感、尊重他人,但也懂得自我保存、尊重自己。
學習主體哲學讓自己了解「怎樣才是真正的人」。

}, keywords = {主體, 他者, 存在欲望, 意識}, isbn = {9789869492706}, author = {Blanche Robert} } @book {79909, title = {卡夫卡}, year = {2016}, month = {07/2016}, publisher = {牛津大學}, organization = {牛津大學}, abstract = {

本書概述了卡夫卡波折四起的生活,細緻分析了他寫作的技巧,以及他是如何反映現代主題的,比如文化中身體的地位,機構對人的壓迫,尼采宣告「上帝死了」之後宗教的前景等等。作者以現代視角和淺白易於理解的方式,刻畫出這位獨具魅力的作家,向讀者展示了如何閱讀和理解卡夫卡那些令人迷惑而又引人入勝的作品。

作者簡介
里奇.羅伯遜(Richir Robertson)
牛津大學德語教授、聖約翰學院研究員。

譯者簡介
胡寶平
專業譯者

}, isbn = {9780199414864}, author = {羅伯遜, 里奇 and Richir Robertson} } @book {79960, title = {大人的哲學課}, year = {2016}, month = {04/2016}, pages = {208}, publisher = {聯經}, organization = {聯經}, abstract = {

就算從沒讀過哲學,你一定問過這些問題:我是誰?為什麼會來到這裡?世界上有神嗎?什麼是真相?什麼是知道?這樣做是對的嗎?我要如何才能過好人生?

《大人的哲學課》解答了上述所有問題!

【規劃特色】

1. 有系統、有脈絡地,闡明哲學這門學問的起源與演變。
2. 從人的自身出發,擴大應用到社會國家。展現此學科的全貌與大格局。
3. 不只解釋哲學術語、介紹知名哲學家;不是提供零碎片段的知識。
4. 提供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上給不了、google查不到的學識。

「我真正缺乏的是在心中清楚我要做什麼{\textellipsis}{\textellipsis}重點是找個對我正確的真理,找到我可以依據生活到死的觀念。」--索倫-齊克果

什麼是現實?我們如何知道一樣東西存在?真理的本質是什麼?我們要如何過好人生?兩千五百年來,從古希臘哲學家帕梅尼德斯和柏拉圖,到近代的丹奈特和德希達,哲學家們不斷思考這些問題。自古以來,每一位偉大的思想家都對往後的世代造成影響,而哲學的思維也不斷演化而多元。

哲學這門學科,不僅提供我們途徑去追尋人生的大哉問,也讓我們有能力去思辦日常生活中的議題,比如:

-我們應該允許死刑嗎?那麼墮胎呢?
-對於比我們不幸的人,我們有什麼責任嗎?
-銀行從窮人身上賺錢是正當的嗎?
-民主是最好的政治形式嗎?
-我們應該侵略別的國家以推翻其獨裁者嗎?

哲學也幫助我們看清,是什麼支撐著我們的信念,而讓我們做出各種決定:比如要投票給誰、是否要說實話、該不該捐錢給慈善團體。

《大人的哲學課》並不只是解釋難懂的哲學術語、列舉歷代知名哲學家,提供零碎片段的知識。而是有系統、有脈絡地,闡明哲學這門學問的起源與演變,是如何從人的自身出發,而擴大應用到社會國家。

本書通順流暢的文筆,配上精美的全彩圖片,並摘錄大師的名言佳句,輔以困難術語的解釋。讓讀者彷彿回到大學課堂,重新享受知識的澆灌。

作者簡介
安-魯尼(Anne Rooney)
在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拿到博士學位,專研中世紀文學。她曾經研究並教授中世紀的英國和法國文學,目前為專職作家,定居劍橋。她為各種年齡層的大小孩子及成人寫書,內容廣泛,包括科學、藝術、文學和歷史。

譯者簡介
李建興
台灣台南市人,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曾任漫畫、電玩、情色、科普、旅遊叢書編輯,路透網路新聞編譯,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譯有《地獄》(丹布朗)、《失落的符號》、《漫畫經濟學一看就懂:從亞當斯密到葛林斯潘》系列等。samsonli@ms12.hinet.net

現在,跟著歷代哲學家們,一起踏上尋找答案的旅程。

}, isbn = {9789570847147}, author = {Anne Rooney and 魯尼, 安} } @book {79561, title =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1:政府是人民的主人還是僕人? 探討政治的哲學之路}, year = {2016}, month = {05/2016}, publisher = {大家出版社}, organization = {大家出版社}, abstract = {

本書帶領你發現問題,提出政治哲學的各種命題;從一般看法開始,陪伴讀者逐步反思。看不同時代的哲學家,如何回應相同問題,由現實生活中的事件或作品(時事、文學、戲劇、電影、藝術等),進一步反思政治帶給人民的正反效益。

從「社會」的定義和功能、從人類社會中「交換」的本質和優劣、從「國家」的目的和運作、從「正義與法律」的攻防,全面了解政治的本質。

我們需要這本書,將這塊土地上簡化、情緒化、挑起對立的政治意見,導入具備思辨和對話能力的政治素養。這是一套連結哲學思考與現實處境的哲學思想讀本,讓你全面了解法國人探討政治、道德、主體、文化和真實的哲學之路!

【看歷代哲學家如何回應相同問題】

◆政治必然涉及權力鬥爭嗎?若然,權力的競爭是否應有更高目的?

馬基維利認為,作為政治,只要目的正確,可以不擇手段。盧梭認為,政治行動必須以公共普遍利益為目標。柏拉圖認為,政治必須經權力分配,才有辦法為公共利益服務。

◆政治作為眾人之事,該用什麼方式選出什麼樣的人,才最適合管理眾人?

西塞羅認為,必須由最優秀的人來治理;龔斯德認為,需由公民委託來制定法律的權力;托克維爾更提醒,必須讓公民對政治感興趣。

◆「表演」若是政治的要素,目的是什麼?

傅柯認為,公開懲罰,是為了展現王權的戲劇性安排;漢娜.鄂蘭認為,政治行動之所以要讓所有人看見,是為了使人記住;德布雷則提醒,科技演變改變了權力的運作。

【哲學教育QA】

◆哲學教育的目的為何?
培養出思考不受綁架、情緒不受操弄的人。

◆培養出這樣的人有什麼好處?
避免國家透過教育進行缺乏反思的道德規訓,以免教育淪為馴化人民的意識型態灌輸工具。

◆台灣的義務教育沒有這樣的功能嗎?
台灣一直以來都只有道德教育,沒有哲學教育。近十年來雖逐漸有哲學教育,卻仍是零散的選修科目,沒有系統性的必修科目。

◆法國高中哲學教育的特點在哪裡?
開放性。儘管有既定範圍,卻沒有明定內容,也沒有特定的課程組織與規定的進度。

◆其範圍是?
系統性探討主體、文化、理性與實在、政治、道德這五大主題,並且由古希臘、中世紀、現代以及當代哲學家的作品來回應這些主題。

◆這本哲學教材的特色是?
納入時事、電影、小說、藝術作品提出的哲學意見,提供生動切身的思考素材。

}, isbn = {9789869274173}, issn = {9789869274173}, author = {Blanche Robert} } @book {79787, title =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人能自主選擇而負擔道德責任嗎?--思考道德的哲學之路}, year = {2016}, month = {12/2016}, publisher = {大家出版社}, organization = {大家出版社}, abstract = {

當你面對左右為難的處境--
你需要道德哲學,讓你冷靜理性進行辯證,發展出一致的價值和判斷標準。
當你陷入左右攻防的理論胡同--
你需要道德哲學,把你拉回人類的真實處境,讓思想充滿人性的溫度。

人的真實生活充滿複雜的道德抉擇,更得不時面對艱難的處境:
從出門購物--可以購買對環境不友善的食物或商品嗎?該在壓榨員工的商場購物嗎?
職場倫理--老闆要求我欺騙廠商,作為員工我該照做嗎?為了把商品賣到集權國家,我可以做出多少退讓?
到生死交關的抉擇--懷了無能力照顧的寶寶,我可以墮胎嗎?國家對人民的生命可以干涉到哪個程度?
有些決定就在咫尺之內,但影響的卻是千里之外他者的福祉--我該喝下血汗咖啡、購買血汗手機嗎?
有些事情雖然發生在遙遠的他方,卻是人類普世關注的問題--他們該接納無家可歸的外國難民,還是先照顧國民利益?

事實上,處理道德困境不只有一種思考方式,也不只有一種判準。道德哲學在於對充滿情緒的人生經歷中,進行冷靜理性的辯證,以發展出一致的價值和判斷標準,讓人得以安身立命。道德哲學也在於進行形式上的辯論和攻防時,不時拉回自身和人類的真實處境中去同理,以免流於空洞、無法實踐的理論。

道德哲學還會觸及更深刻的形而上問題:人類是否擁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從何而來?道德的目的是幸福,但幸福若受制於機運,道德上的努力是否有意義?道德需思及動機或目的嗎?不考慮動機或目的的道德是更高尚還是更僵化?

道德哲學也與現實處境息息相關:道德若是群體共同約定的價值和規則,勢必為個人和群體的福祉而服務,也勢必產生權利和義務,那麼這些權利、義務和福祉在社會中該如何分配?

閱讀了歷代哲學家的意見,你會發現,人類面臨的道德處境一直沒有太多改變,變換的只是外在形式。你更會發現,道德哲學的思考,不會只是形式上的辯論,而是觸摸到人類最真實的困境,進行有溫度的反思。

【看歷代哲學家如何回應相同問題】

◆道德從何而來?
盧梭認為,道德來自直覺,是人類對於他人受苦的感受,這種同理心有益於物種和個體生存,因而能保證道德的普世性面向。巴斯卡認為,道德是透過教育與習慣,建立在習俗之上,在現實中,善惡的定義會隨著歷史演進。笛卡兒認為,道德規範人類行為的能力但也受時代演變所支配,因此每個人應該要說清楚,贊同某項道德的條件。

◆道德是相對的嗎?是否容許例外?
康德認為,道德若沒有普遍規則就失去意義,確實戮力於實踐,才能賦予道德原則價值。亞里斯多德認為,道德行為必須衡量其現實後果,這種審慎思考並做出最適判斷的能力就是德性。

◆沒有自由就沒有道德,但自由意志存在嗎?
阿奎那認為,自由意志必定存在,否則人就無需為自己的行動負責,道德規範和法律也不具備意義。尼采認為,自由意志是神學家為了懲罰和定罪虛構而出,讓行動者產生罪咎感。史賓諾莎則認為,自由是幻象,是人類對於理性無知的結果。沙特認為,人類不但是自由的,而且還是絕對的自由,無人能從中逃脫--我們是如此自由,以至於沒有不自由的自由。

◆國家是否應該對公民施行道德教化?
亞里斯多德認為,公民道德教育是國家的主要任務,因為教育是城邦團結與幸福的條件,目的在於傳播對集體福祉有益的共同價值。羅爾斯主張限制國家對個人的干預,透過公正的公共機構,公民便能發展出道德感並保有自由。

【道德哲學QA】

◆為什麼要學習道德哲學?
讓我們面對抉擇時,有能力理解為什麼要去做或是為什麼不去做。

◆道德哲學在談什麼?
道德是規範人們行動的普遍要求,道德哲學則在釐清這些要求的來源和準則。討論關於「對」「錯」和「善」「惡」的行動和意圖。

◆道德哲學有哪些主要傳統?
道德的懷疑論者:例如尼采,他認為道德是種疾病,是文明規訓人類的手段,目的是為了生存和宰制所進行的鬥爭。道德的絕對論者:例如康德,他認為道德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命令,人應該為了道德本身而非道德帶來的益處而行善,道德只能是目的不能是手段。道德的德性論者:例如亞里斯多德,他認為道德在於一個人慎思明辨做出最適判斷的能力,做出合乎中道的決斷,就是符合道德的行為。道德的效益主義者:例如彌爾,他認為行動結果的總體效益是道德的指標。

◆台灣需要道德哲學嗎?
台灣人遇到的困擾,不是道德太少,而是道德泛濫。我們自我馴化為討好他人的可愛動物,卻缺乏裡外一致的道德準則,也缺乏對現存禮教的批判和反省能力,更缺乏進行價值判斷的能力。

我們需要為自己設定價值、訂立規範,以獲得真正的自由。這正是台灣需要道德哲學的理由。

}, isbn = {9789869368681}, issn = {9789869368681}, author = {Blanche Robert} } @book {82096, title = {Schopenhauer: Parerga and Paralipomena}, year = {2015}, publisher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bstract = {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Parerga and Paralipomena in 1851, there finally came some measure of the fame that Schopenhauer thought was his due. Described by Schopenhauer himself as {\textquoteright}incomparably more popular than everything up till now{\textquoteright}, the Parerga is a miscellany of essays addressing themes that complement his work 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 along with more divergent, speculative pieces. It includes his {\textquoteright}Aphorisms on the Wisdom of Life{\textquoteright}, reflections on fate and clairvoyance, trenchant views on the philosophers and universities of his day, and an enlightening survey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The present volume offers a new translation, a substantial introduction explaining the context of the essays, and extensive editorial notes on the different published versions of the work. This readable and scholarly edition will be an essential reference for those studying Schopenhaue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nineteenth-century German philosophy.

}, isbn = {9781139016889}, author = {Arthur Schopenhauer} } @book {80679, title = {加速:現代社會中時間結構的改變}, year = {2015}, publisher = {北京大學出版社}, organization = {北京大學出版社}, address = {北京}, isbn = {9787301265185}, author = {羅薩, 哈爾特穆特 and Hartmut Rosa} } @book {79543, title = {德行墮落與不平等的起源}, series = {聯經經典}, year = {2015}, publisher = {聯經}, organization = {聯經}, isbn = {9789570846478}, author = {Jean-Jacques Rousseau and 盧, 梭} } @book {79577, title = {社會契約論}, year = {2014}, publisher = {譯林出版社}, organization = {譯林出版社}, abstract = {

發表於1762年的《社會契約論》是盧梭最重要的政治著作,書中提出的「主權在民」思想具有划時代的意義,是現代民主政治的基石。其核心思想「合法的國家必須根據普遍意志來進行管理」代表了人民專制對舊有制度的替代,象征了主權和自由。

讓{\textemdash}雅克{\textbullet}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textemdash}1778),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懺悔錄》等。

}, isbn = {9787544746045}, author = {Jean-Jacques Rousseau and 盧, 梭} } @book {79633, title = {Ender{\textquoteright}s Game and Philosophy: Genocide Is Child{\textquoteright}s Play}, year = {2013}, abstract = {

Ender{\textquoteright}s Game, Orson Scott Card{\textquoteright}s award-winning 1985 novel, has been discovered and rediscovered by generations of science fiction fans, even being adopted as reading by the U.S. Marine Corps.\ Ender{\textquoteright}s Game\ and its sequels explore rich themes {\textemdash} the violence and cruelty of children, the role of empathy in war, and the balance of individual dignity and the social good {\textemdash} with compelling elements of a coming-of-age story.\ Ender{\textquoteright}s Game and Philosophy\ brings together over 30 philosophers to engage in wide-ranging discussion on issues such as: the justifiability of pre-emptive strikes; how Ender{\textquoteright}s disconnected and dispassionate violence is mirrored in today{\textquoteright}s drone warfare; whether the end of saving the species can justify the most brutal means; the justifiability of lies and deception in wartime, and how military schools produce training in virtue. The authors of\ Ender{\textquoteright}s Game and Philosophy\ challenge readers to confront the challenges that Ender{\textquoteright}s Game presents, bringing new insights to the idea of a just war, the virtues of the soldier, the nature of childhood, and the serious work of playing games.

}, isbn = {978-0812698343}, author = {D. E. Wittkower and Lucinda Rush} } @book {80451, title = {愛彌兒}, year = {2013}, publisher = {台灣商務}, organization = {台灣商務}, isbn = {9789570528886}, author = {Jean-Jacques Rousseau and 盧梭} } @book {79213, title = {韋伯學思路:學術作為一種志業}, year = {2013}, publisher = {群學}, organization = {群學}, address = {台北}, abstract = {

韋伯的學術生涯起步於法律史與經濟史研究,並曾組織農業狀況大調查,30歲即取得教授職位。但後來卻飽受憂鬱症的煎熬且因而失去大學教職,大半生都安於私學者的角色。然而,他在病發間歇期間仍同時著手數個研究計畫,最終交出令人眩目驚心的豐碩成果。此外,在籌組德國社會學學會、力挺國會改革、批判種族歧視、反對軍事擴張等行動中,都能看見他的實踐身影。56歲便英年早逝的他,充分體現了生命的掙扎與奮進。

Fritz Ringer作為社會史與思想史學者,教授韋伯著作超過四十年,他以極大的熱情為年輕學子提供汲取韋伯知識遺產的路徑。《韋伯學思路》不僅讓韋伯和作品回到其時其地的脈絡中,也讓韋伯和作品向此時此地的我們說話。這樣的呈現令我們相信,韋伯不只是德國的、歐洲的、西方的。這位二十世紀最具創造力和影響力的知識分子,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思想啟發與精神鼓舞。他對於官僚制和資本主義的反省批判、對「學術作為一種志業」的懇切倡議,將永遠迴盪在我們的閱讀中。

作者簡介

Fritz Ringer

1934年出生於德國,1947年移居美國,1961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印地安那大學、波士頓大學及匹茲堡大學。主要研究興趣為德國及歐洲的社會史與思想史,早年著有The Decline of the German Mandarins、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Modern Europe、The Rise of the Modern Educational System、Fields of Knowledge等書。1990年代起,研究範圍集中於韋伯的生平與學說,相關作品包括Max Weber{\textquoteright}s Methodology,以及這部集其心血之作《韋伯學思路》(Max Weber: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譯者簡介

簡惠美

台灣大學歷史系、史研所畢業,碩士論文《韋伯論中國:〈中國的宗教〉初探》。德國海德堡大學社會學系研究,譯有韋伯著作多種。

}, author = {Ringer, Fritz and 簡, 惠美} } @book {79190, title = {Arendt and Adorno: political and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year = {2012}, publisher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author = {Rensmann, Lars and Gandesha, Samir} } @book {80460, title = {Dignity, Rank, and Rights}, year = {2012}, publishe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 {9780199915439}, author = {Waldron, Jeremy. and Dan-Cohen, Meir. and Dimock, Wai-chee and Herzog, Don and Rosen, Michael} } @book {79443, title = {源泉}, year = {2012}, publisher = {漫步文化出版}, organization = {漫步文化出版}, abstract = {

「《源泉》之所以具有如此恆久的魅力,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它是對青年志氣的認可。同時,它歌頌了人的光榮,顯示了人的可能性有多大。」--艾茵.蘭德

}, isbn = {9789868834217}, author = {艾茵.蘭德 and Rand, Ayn} } @book {79444, title = {阿特拉斯聳聳肩}, year = {2012}, publisher = {太陽社出版}, organization = {太陽社出版}, abstract = {

「我以我的生命以及我對它的熱愛發誓,我永遠不會為別人而活,也不會要求別人為我而活。」

有個男人說他要停下這世界的發動機,他辦到了。

在近未來的世界裡,美國是世上碩果僅存的少數資本主義國家。塔格特鐵路公司的副總裁達格妮,是位積極進取、聰明漂亮又野心勃勃的企業家,她亟欲 挽救搖搖欲墜的公司,過程中卻不斷遭受政府的不當作為,最終導致全國經濟崩潰,災難頻傳。更詭異的是全國有能力的企業家和員工,竟然一個個相繼退出職場, 或從地球上人間蒸發。

此時,所有人都開始尋找十二年前突然神秘消失的那位天才工程師,期待他帶來解救世界的方法{\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這個令人震驚的故事,百萬字的史詩鉅作,不論是內容幅度之廣,或驚人的懸疑性,都將打破你以往所有的閱讀經驗。這是個推理故事,但卻不是肉體的謀殺,而是人類精神的謀殺與重生。

小說一開頭從「Who is John Galt?」(約翰.高爾特是誰?)這句永恆的問句開始,蘭德發現了完美的藝術形式,來表達她對人類存在的看法,以及她獨特的哲學。《阿特拉斯聳聳肩》讓 蘭德不僅成為當代最受歡迎的小說家之一,也使她成了最具影響力的傳奇思想家。

}, isbn = {9789868871021}, author = {艾茵.蘭德 and Rand, Ayn} } @book {80773, title = {Althusser{\textquoteright}s Lesson}, year = {2011}, publisher = {Continuum}, organization = {Continuum}, address = {London}, abstract = {

This is the first English translation of Jacques Ranciere{\textquoteright}s first book, in which he explores and begins to move beyond the thought of his mentor, Louis Althusser. "Althusser{\textquoteright}s Lesson" represents the foundations of Jacques Ranciere{\textquoteright}s theoretical project. It marks the moment at which he emerges from the tutelage of his mentor, Louis Althusser, and begins to outline the themes he will go on to develop in his later writings. Here Ranciere is already working out a non-economic and non-Marxist understanding of politics. The events of May 1968 confronted Althusser{\textquoteright}s version of a Marxism of order with one of subversion that in one fell swoop rendered Althusser{\textquoteright}s thought outdated. Yet, when Althusser finally broke his silence on this issue, with the publication in 1973 of "A Response to John Lewis", he appeared simply to return to the ideas he had espoused and defended before 1968. "Althusser{\textquoteright}s Lesson" is, in Ranciere{\textquoteright}s own words, {\textquoteright}intended to be a commentary on a lesson: the lesson in Marxism that Louis Althusser gave John Lewis. It is intended as a reflection on what this lesson wants to teach us and what it in fact teaches us, not about Marxist theory itself, but about the present reality of Marxism{\textquoteright}.

}, isbn = {9781441108050}, author = {Ranci{\`e}re, Jacques} } @book {80285, title = {Trauma: Contemporary Directions in Theory, Practice, and Research}, series = {SAGE}, year = {2011}, abstract = {

Contemporary Directions in Trauma\ is a new text for courses on trauma and working with vulnerable populations. Trauma has evolved as a field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What began as focusing on childhood trauma, sexual abuse and PTSD, has now broadened much further to include other definitions such as terrorism, natural disasters, school shootings and more. This book unifies the various approaches for assessing trauma in one volume.

}, isbn = {9781412979825}, author = {Shoshana Ringel and Jerrold R. Brandell} } @book {81615, title = {Stoic Philosophy}, year = {2010}, publisher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 {9780521292016}, author = {John Michael Rist} } @book {80283, title = {Writing Trauma, Writing Time and Space: Jane Smiley{\textquoteright}s A Thousand Acres and the Lear Group of Father-daughter Incest Narratives}, series = {Universitas Wasaensis}, volume = {5}, year = {2010}, publisher = {Universitas Wasaensis, 2010}, organization = {Universitas Wasaensis, 2010}, isbn = {9524763206}, doi = {https://www.univaasa.fi/materiaali/pdf/isbn_978-952-476-320-2.pdf}, author = {Marinella Rodi-Risberg} } @book {79848, title = {動物權利研究}, year = {2010}, publisher = {北京大學出版社}, organization = {北京大學出版社}, abstract = {

該書是動物倫理學討論中的幾本權威著作之一。作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了他的立場和觀點︰首先探討了動物的意識和動物的福利,作者利用現代生物學的理論揭示了動物在意識上的復雜程度,包括欲望、語言、感覺與行動、文化與信仰等方面,人與動物世界的連續性;同時作者還引用了哲學史上對動物意識的討論,笛卡爾、拉美特利、懷疑主義、社會進化論等,澄清哲學史上在此問題方面的得失。接著作者又考察了現有的倫理學框架,指出我們現有的道德理論的局限性。\ 

這是一本誕生于當代的哲學經典,而且在兩個方面都是無可爭議的典範︰其一,在其哲學理論上,雷根鮮明強烈地主張,我們對動物負有不可推卸的直接的道德義務。從亞里士多德以來無數哲學家都嚴肅地思考過動物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但直到雷根的這本著作,才真正使這個伴隨人類思想數千年的問題得到了系統完整而雄辯的理論闡明。當我們對人類的權利越來越形成廣泛共識之後,對于動物權利的探討將成為這個世紀我們最關切的問題之一,就像羅爾斯的《正義論》之于人的權利一樣,該書將為未來動物權利的深入推進提供燈塔式的導引。\ 

其二,該書在論證方法上體現了體大思精、嚴謹雄辯的思辨風範,一改以往許多思想家在這個問題上的輕蔑、武斷、情緒化或先人為主。作者以規範的邏輯和思辨技巧逐一駁斥了動物只有本能無法思考、沒有意願、沒有信念、意識簡單等觀點,以及其他種種對動物權利的康德主義、功利主義、商業主義、女性主義的質疑和批評。雷根的這本著作超越了辛格的《動物解放》,以其智慧的力量為動物保護主義理論贏得了尊重。\ 

當然,閱讀這本書將會是個巨大的挑戰,這說明︰第一,{\textquotedblleft}動物擁有不可剝奪的權利{\textquotedblright}本身確實是一個需要嚴密論證的復雜問題;第二,我們對這一主張的成見何其頑固,這不僅需要我們放棄通過虐待和屠殺動物獲取的利益,還需要我們在道德上尊重它們,它們不是食物、寵物、財物、觀賞品、實驗品{\textellipsis}{\textellipsis}

}, isbn = {9787301159934}, author = {Tom Regan and 湯姆, 雷根} } @book {82392, title = {The Concept of Mind}, year = {2009}, publisher = {Routledge}, organization = {Routledge}, abstract = {

First published in 1949, Gilbert Ryle{\textquoteright}s\ The Concept of Mind\ is one of the classics of twentieth-century philosophy. Described by Ryle as a {\textquoteright}sustained piece of analytical hatchet-work{\textquoteright} on Cartesian dualism,\ The Concept of Mind\ is a radical and controversial attempt to jettison once and for all what Ryle called {\textquoteright}the ghost in the machine{\textquoteright} Descartes{\textquoteright} argument that mind and body are two separate entities. This sixtieth anniversary edition includes a substantial commentary by Julia Tanney and is essential reading for new readers interested not only in the history of analytic philosophy but in its power to challenge major currents in philosophy of mind and language today.

Gilbert Ryle\ was born in England in 1900, one of ten children. In 1924 he was appointed to a lectureship at Christ Church College, Oxford where he was to remain for his entire academic career until his retirement in 1968. In 1945 he was elected to the Waynflete Chair of Metaphysical Philosophy. He was editor of the journal Mind from 1947 to 1971. He died on 6 October 1976 at Whitby in Yorkshire after a day{\textquoteright}s walking on the moors.

}, isbn = {9780415485470}, author = {Ryle, Gilbert} } @book {79395, title = {The Nicomachean Ethics}, year = {2009}, publishe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 {0199213615}, author = {Aristotle, 亞里斯多德} } @book {81769, title = {科學哲學的論證}, year = {2009}, publisher = {韋伯}, organization = {韋伯}, abstract = {

科學大概是唯一受所有文化所採行的西方知識系統,但其範圍、本質及方法,卻在歷史中不斷遭受挑戰和質疑。自然科學不但為哲學家挑起了最基礎的問題,也讓哲學家形塑出眾多理論,以說明自然的實在性以及我們對自然所能認知的範圍。到底什麼是科學哲學?我們如何獲得科學知識?科學知識的客觀性基礎何在?科學活動是理性的嗎?本書透過對哲學基本問題的關懷,為科學所引發的深刻哲學問題提供了完整的引論。每章章前的內容大綱與章後的討論問題,為讀者提供了清晰的架構及深入思考的線索。

作者簡介

艾力克斯.羅森堡(Alex\  Rosenberg)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North\  Carolina),德爾罕(Durham),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哲學教授。寫過十本有關科學哲學的著作,其中包括了《生物科學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Science,\  1985)和《社會科學的哲學》(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1995)。曾榮獲古根漢基金獎(Guggenheim\  fellow),為美國學術機構組織(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和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研究員。於一九九三年獲頒拉卡托斯(Lakatos)科學哲學獎。

譯著簡介

歐陽敏

  東海大學哲學系學士

  中正大學哲學所碩士

  譯有《生物演化的哲學思維》、《破碎的人》、《記憶大師的心靈》、《企業倫理》(合譯)、《簡述人類演化》等書。

}, isbn = {9789866816710}, author = {Alex Rosenberg} } @book {79485, title = {Being and Time}, year = {2008}, publisher =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organization =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abstract = {

"What is the meaning of being?" This is the central question of Martin Heidegger{\textquoteright}s profoundly important work, in which the great philosopher seeks to explain the basic problems of existence. A central influence on later philosophy, literature, art, and criticism as well as existentialism and much of postmodern thought Being and Time forever changed the intellectual map of the modern world. As Richard Rorty wrote in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You cannot read most of the important thinkers of recent times without taking Heidegger{\textquoteright}s thought into account." This first paperback edition of 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textquoteright}s definitive translation also features a new foreword by Heidegger scholar Taylor Carman."

}, isbn = {9780061575594}, author = {Martin Heidegger and 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S. Robinson} } @book {80233, title = {Political liberalism}, year = {2005}, pages = {525}, publisher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bstract = {

Expanded ed.

PART ONE: POLITICAL LIBERALISM: BASIC ELEMENTS:

Lecture I. Fundamental ideas

{\textendash} Lecture II. The powers of citizens and their representation

{\textendash} Lecture III. Political constructivism

{\textendash} PART TWO: POLITICAL LIBERALISM: THREE MAIN IDEAS: Lecture IV. The idea of an overlapping consensus

{\textendash} Lecture V. Priority of right and ideas of the good

{\textendash} Lecture VI. The idea of public reason

{\textendash} PART THRE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Lecture VII. The basic structure as subject

{\textendash} Lecture VIII. The basic liberties and their priority

{\textendash} Lecture IX. Reply to Habermas

{\textendash} PART FOUR: THE IDEA OF PUBLIC REASON REVISITED: The idea of public reason revisited (1997).

}, isbn = {0231130899}, author = {Rawls, John} } @book {82306, title = {萬民法}, year = {2005}, publisher = {聯經出版公司}, organization = {聯經出版公司}, abstract = {

1993年的《政治自由主義》一書第一次對「公共理性」這一概念進行了討論,而本書〈再論公共理性之理念〉一文則是解釋:為什麼不論是宗教性的或非宗教性的整全性觀點,都會贊同公共理性對它們所施加的約束。羅爾斯在這篇文章中極為詳細地說明,為什麼一個以自由主義式的政治觀念為基礎的現代立憲民主政治,可以被或是將會被那些講理的、各自懷抱其宗教的、哲學的或是道德的觀點而不接受諸如康德、密爾或羅爾斯的「作為公平的正義」(闡述於1971年出版的《正義論》)等自由主義式學說的公民認為是具有正當性的。

〈萬民法〉一文則是將「社會契約」理念擴展應用到萬民法,並進一步設計出某些一般性原則,不僅能夠也應該能夠被自由主義式的以及非自由主義式的社會接受為標準,以便規約它們彼此間的互動行為。尤其要注意的是,本文在基本人權和作為自由主義式立憲民主政治之公民的公民權之間,立下了非常重要的區分。它詳加探索,在什麼樣的情境下,一個社會可以發動戰爭抵抗一個「法外國家」(流氓國家),而無須有遭致譴責的顧慮;它還討論有哪些道德基礎,支持對一個非自由主義式的但卻受不幸的政治經濟條件所牽累的社會提供援助。

《萬民法》包含兩篇文章:曾於1997年首次刊行的〈再論公共理性之理念〉,以及與1993年曾經刊出過的一篇小論文同名的〈萬民法〉(本篇為該文的擴大完整版)。這兩篇文章綜合了羅爾斯五十年來對於自由主義以及對於當代某些最急迫性問題的最終反省,是羅爾斯晚年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本書特色

  ◎ 討論國際正義問題。
  ◎ 論述成熟的民主社會應該有的道德基礎與行為規範。
  ◎ 學術界唯一翻譯較為精確的羅爾斯著作。
  ◎ 為探討國際政治與國際正義問題中最具前瞻性的作品。
  ◎ 從一般讀者至專業研究者都適合閱讀。

作者簡介

約翰(傑克)-博德利-羅爾斯(John [Jack] Bordley Rawls, 1921-2002)

1921年2月21日出生於美國的巴爾的摩(Baltimore),2002年11月24日逝世,享年81歲。1971年,他以《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一書撼動了整個西方政治哲學界,將社會契約論式政治哲學論述重新拉上舞台,一掃當時西方學界濃厚的功效主義氛圍。堪稱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哲學家,影響力至今不墜。羅爾斯的重要著作包括《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 1971, 2000修訂版)(桂冠中文版), 《政治自由主義》(Political Liberalism, 1993, 1996擴大平裝版)(南京譯林中文版), 《羅爾斯論文集》(Collected Papers, 1999), 《萬民法》(The Law of Peoples 1999)(聯經中文版), 《道德哲學史講演錄》(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Moral Philosophy, 2000)(左岸中文版), 《作為公平的正義:正義新論》(Justice as Fairness: A Restatement, 2001)(左岸中文版), 《政治哲學史講演錄》(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待出版)。

譯者簡介

李國維

  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主修西洋政治思想。

珂洛緹

  政治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目前為全職譯者。

汪慶華

  北京大學法學院碩士,獲哈佛大學法學院L.L.M.學位,現任教於北京中國政法大學。

}, isbn = {9789570828795}, author = {John Rawls} } @book {80121, title = {Same-sex marriage : the moral and legal debate}, year = {2004}, publisher = {Prometheus Books}, organization = {Prometheus Books}, abstract = {

2nd ed. The issue of same-sex marriage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nation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heated social controversies. This completely revised and updated second edition of "Same-Sex Marriage" presents a balanced selection of the latest, the most diverse, and the most clearly argued positions advocated by academics, politicians, journalists, attorneys, judges, and activists.

Introduction {\textendash} pt. I. The Massachusetts decision and reactions. Goodridge v.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 Massachusetts Supreme Judicial Court ; Toward a more perfect union / David J. Garrow ; A call for a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protecting marriage /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 Bush{\textquoteright}s case for same-sex marriage / Jonathan Rauch ; How good is Goodridge? An analysis of Goodridge v.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 Glenn T. Stanton ; The road to gay marriage / New York Times editorial ; Time for a new Boston Tea Party / Pat Buchanan ; The power of marriage / David Brooks ; Why the "M" word matters to me / Andrew Sullivan ; Marriage: mix and match / Nicholas Kristof ; The bells are ringing ... marriage, marriage, everywhere / John O{\textquoteright}Sullivan ; "Sanctity" and sanctimony / Jennifer Black ; No court ruling can change the fact that marriage is about one man and one woman / Ron Crews ; Weddings once forbidden: obstacles to gay marriage evoke mixed-marriage bans / Derrick Z. Jackson ; The abolition of sex don{\textquoteright}t worry{\textendash}only in the law. Only! / John Derbyshire {\textendash} pt. II. The emotional dimensions of the debate. Gay marriage takes heart: one couple{\textquoteright}s story / Chivas Sandage ; A (personal) essay on same-sex marriage / Barbara J. Cox ; Adam and Eve, not Adam and Henry / Jeffrey Hart ; A lesbian family / Lindsy Van Gelder ; I left my husband for the woman I love / Jane Doe ; Counseling same-sex couples / Douglas Carl ; I have anguished / Ed Fallon. pt. III. The philosophical arguments. The morality of homosexual marriage / Daniel Maguire ; Contra same-sex marriage / Jeff Jordan ; Homosexuality and marriage / John B. Cobb Jr. ; The marriage amendment / The editors, First things ; Same-sex marriage: the theologies can vary / Dudley Rose ; A more perfect union: reservations about gay marriage / Dennis O{\textquoteright}Brien ; Virtually normal / Andrew Sullivan ; The marrying kind / Elizabeth Kristol ; Embodiment, care ethics, and the same-sex marriage controversy / Maurice Hamington ; Gay marriage{\textendash}and marriage / Sam Shulman ; Bless the tie that binds: a Puritan-covenant case for same-sex marriage / Dwight J. Penas ; Since when is marriage a path to liberation? / Paula L. Ettelbrick ; The libertarian question: incest, homosexuality, and adultery / Stanley Kurtz ; Making the family functional: the case for same-sex marriage / Larry A. Hickman ; A Christian case for same-sex marriage / Jack McKinney {\textendash} Appendixes. 1. The text of the Defense of Marriage Act ; 2. Gay marriages in San Francisco: Mayor Gavin Newsom{\textquoteright}s letter to the County Clerk / Gavin Newsom ; 3. Baehr v. Lewin: an edited version of the 1993 Hawaii Supreme Court decision and report of the Hawaii Commission on Sexual Orientation and the Law.

}, isbn = {1591022746}, author = {Baird, Robert M. and Rosenbaum, Stuart E.} } @book {82242, title = {What I Believe}, year = {2004}, publisher = {Routledge}, organization = {Routledge}, abstract = {

Along with\ Why I Am Not a Christian, this essay must rank as the most articulate example of Russell{\textquoteright}s famed atheism.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notorious. Used as evidence in a 1940 court case in which Russell was declared unfit to teach college-level philosophy,\ What I Believe\ was to become one of his most defining works. The ideas contained within were and are controversial, contentious and - to the religious - downright blasphemous. A remarkable work, it remains the best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Russell{\textquoteright}s thought.

}, isbn = {9780415325097}, author = {Bertrand Russell} } @book {82456, title =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year = {2001}, publishe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bstract = {

{\textquoteright}Is there any knowledge in the world which is so certain that no reasonable man could doubt it?{\textquoteright}

Philosophy is the attempt to answer such ultimate questions, not carelessly and dogmatically, as we might deal with them in ordinary life, but critically, after analysing how and why the questions arise and clarifying the assumptions and concepts on which they are based.

This classic work, first published in 1912, has never been supplanted as an approachable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philosophical enquiry. It gives Russell{\textquoteright}s views on such subjects a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ppearance and reality, the existence and nature of matter, idealism, knowledge by acquaintance and by description, induction, and the limits and value of philosophical knowledge.

This edition includes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Skorupski contextualizing Russell{\textquoteright}s work, and a guide to further reading.
show less

}, isbn = {9780192854230}, author = {Bertrand Russell} } @book {80774, title = {Dis-agreement : politics and philosophy}, year = {1999}, publisher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organization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abstract = {

"Is there any such thing as political philosophy?" So begins this provocative book by one of the foremost figures in Continental thought. Here, Jacques Ranciere brings a new and highly useful set of terms to the vexed debate about political effectiveness in the face of a new world order.What precisely is at stak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ilosophy" and the adjective "political"? In Disagreement, Ranciere explores the appar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se terms and reveals the uneasy meaning of their union in the phrase "political philosophy" -- a juncture related to age-old attempts in philosophy to answer Plato{\textquoteright}s devaluing of politics as a "democratic egalitarian" process.

According to Ranciere, the phrase also expresses the paradox of politics itself: the absence of a proper foundation. Politics, he argues, begins when the "demos" (the "excessive" or unrepresented part of society) seeks to disrupt the order of domin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goods "naturalized" by police and legal institutions. In addition, the notion of "equality" operates as a game of contestation that constantly substitutes litigation for political action and community. This game, Ranciere maintains, operates by a primary logic of "misunderstanding". In turn, political philosophy has always tried to substitute the "politics of truth" for the politics of appearances.

Disagreement investigates the various transformations of this regime of "truth" and their effects on practical politics. Ranciere then distinguishes what we mean by "democracy" from the practices of a consensual system in order to unravel the ramifications of the fashionable phrase "the end of politics". His conclusions will be of interest toreaders concerned with political questions from the broadest to the most specific and local.

}, isbn = {0816628440}, author = {Ranci{\`e}re, Jacques} } @book {80243, title = {A theory of justice}, year = {1999}, publisher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rganization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dition = {Revised}, abstract = {

Revised edition. Previous edition, 1st, published in 1971.

Part 1: Theory.

Justice as fairness ;

The principles of justice

{\textendash} The original position {\textendash}

Part 2: Institutions.

Equal liberty ;

Distributive shares ;

Duty and obligation {\textendash}

Part 3: Ends.

Goodness as rationality ;

The sense of justice

{\textendash} The good of justice

{\textendash} Conversion table.

}, isbn = {9780674000780}, author = {Rawls, John} } @book {79890, title = {Mortals and Others: Bertrand Russell{\textquoteright}s American Essays, 1931-1935, Volume 2}, year = {1998}, publisher = {Psychology Press}, organization = {Psychology Press}, abstract = {

{\textquoteright}Every man would like to be God, if it were possible; some few find it difficult to admit the impossibility.{\textquoteright} - Bertrand Russell
From 1931-1935 Bertrand Russell was one of the regular contributors to the literary pages of the New York American, together with other distinguished authors, such as Aldous Huxley and Vita Sackville-West. Mortals and Others Volume II presents a further selection of his essays, ranging from the politically correct, to the perfectly obscure: from The Prospects of Democracy to Men Versus Insects.

Even though written in the politically heated climate of the 1930s, these essays are surprisingly topical and engaging for the present day reader. Volume II of Mortals and Others serves as a splendid, fresh introduction to the compassionate eclecticism of Bertrand Russell{\textquoteright}s mind.

}, issn = {0415178665}, author = {Bertrand Russell} } @book {79978, title = {On Education}, year = {1994}, publisher = {Routledge}, organization = {Routledge}, abstract = {


{\textquoteright}With admirable clarity, Mrs Peters sums up what determines competence in spelling and the traditional and new approaches to its teaching.{\textquoteright}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 isbn = {0415109086}, author = {Bertrand Russell and 羅素, 伯特蘭} } @book {82458, title = {科學的哲學之興起}, year = {1994}, publisher = {水牛}, organization = {水牛}, abstract = {

本書出版於一九五一年,出版者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到現在,它已出版了二十六年,當然不能算是一本新書,但是就科學的哲學的通俗書來說,恐怕至今尚無出其右者,所以仍值得向讀者推薦。

}, isbn = {9789575994884}, author = {Hans Reichenbach} } @book {81065, title = {Oneself as Another}, year = {1992}, publisher = {University of Chicago}, organization = {University of Chicago}, address = {Chicago}, abstract = {

Paul Ricoeur has been hail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kers of the century. Oneself as Another, the clearest account of his "philosophical ethics," substantiates this position and lays the groundwork for a metaphysics of morals. Focusing on the concept of personal identity, Ricoeur develops a hermeneutics of the self that charts its epistemological path and ontological status.

}, isbn = {0-226-71329-6}, author = {Paul Ricoeur} } @book {79275, title = {成為一個人: 一個治療者對心理學的觀點}, year = {1990}, publisher = {左岸文化}, organization = {左岸文化}, isbn = {9789865727123}, author = {羅哲斯, 卡爾 and Carl Rogers} } @book {82553, title = {The Case for Animal Rights}, year = {1985}, publisher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rganizatio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bstract = {

Examines the philosophical aspects of the treatment of animals and argues that animals have a basic moral right to respectful treatment

}, isbn = {9780520054608}, author = {Tom Regan} } @book {80504, title = {Being and time}, year = {1975}, publisher =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organization =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address = {New York}, isbn = {9780060638504}, author = {Martin Heidegger} } @book {73333, title =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year = {1966}, url =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fTV1-8jJ23UC\&pgis=1}, author = {RUDNER, RICHARD S.} } @article {79492, title = {On Denoting}, journal = {Mind}, volume = {14}, year = {1905}, pages = {479{\textendash}493}, issn = {00264423, 14602113}, url = {http://www.jstor.org/stable/2248381}, author = {Bertrand Russ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