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81029, title = {人類怎樣質問大自然}, year = {2020}, month = {03/2020}, publisher = {八旗文化}, organization = {八旗文化}, abstract = {

科學既是歷史產物,又有固定形貌。
以「發展」和「結構」兩個面向貫穿,
回答「科學」之為何物,以及如何走到如今的面貌。

本書是一本科學通史,討論的時間貫穿兩千年,爬梳從古代到文藝復興為止,人類對於宇宙天地和周遭事物的認識,以及認知觀如何演變的過程,呈現出每個時代人們因應各自不同的觀念、知識和技術背景與限制,如何提問和回答瞭解自然科學的問題,並走到現在的科學。

作者將主題聚焦在西方自然哲學家對天(heaven)、地(earth)與物質(matter)的各種理論與觀念的發展上,換言之,即以宇宙論(含天文學)、動力學和物質理論(含化學)等內容。

有感於台灣科學史研究幾乎全盤以中國科學史為主,以西方科學史為研究主體的專業科學史家極少,也多偏重於生物與醫療史。而以華文出版的近代科學思想與觀念的歷史研究,包括翻譯作品,都少到堪稱可憐。在此背景下,作者對於台灣在西方科學史的華文研究上近乎一片空白而感到驚懼,致力於填補這個空白,並且想問所有讀者:我們真的以為自己對西方科學史很熟悉嗎?我們對於「科學」真的夠理解嗎?我們對於西方「科學史」這門研究領域的文獻、發展和演變都一定程度的掌握嗎?甚至,我們對於西方文化與它之所以呈現今日面貌的瞭解夠充分了嗎?

另一方面,西方科學史的研究趨勢自1980年代以後就朝向重建一個史觀而前進,這也驅使作者迎向挑戰,試圖建立理論模型、模塑科學在歷史上的發展與演變、建構史觀。在這本書中,作者將人類知識發展演變史視為「問題與回答的歷史」,提供讀者一扇理解西方科學的「歷史本質」的窗口:科學的歷史哲學特殊之處在於處理知識的演變。

作者將人類知識發展演變史視為「問題與回答的歷史」,在此「問與答」的認知結構中,一組相關問題產生於特定時代背景,蘊涵可能形成的合理答案,但也受到該特定背景的約束,答案因此受限。但是一旦答案被提出來,就會產生更多衍伸問題,帶來更多答案,塑造一個新的時代背景,產生一組新的概念、知識與實作方式,如此構成一個問與答不斷循環的認知結構。循環性構成一種模式,因此「背景-問題框架-答案-新背景{\textellipsis}」就成一個科學知識變遷的模式--可稱為「問題發展框架」。

科學史是否可以用「問題--解答」的科哲框架來書寫定位?作者用一本書的寫作回答了這個問題,這本書堪稱作者的野心之作。

本書行文流暢,理路清晰,取得可讀性和學術性的平衡,亦補足了台灣在西方科學史的缺如,介紹讀者應該要認識的西方科學史上重要觀念、理論與思想,也提供了完整的思想背景。本書內容可謂在華文世界極為少見,形式、風格、與理論架構更是只此一家,值得一讀。

作者簡介

陳瑞麟
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歷任中正大學哲學系系主任(2015-2018)、國內外多個科哲、哲學、科技與社會(STS)等學術組織的理事會理事長、常務理事、主席等。主要專長是科學哲學、自然哲學與科學史、科技與社會研究。在國外內學術期刊、論文集出版超過七十篇中英文論文,著有七本論著如《認知與評價:科學理論與實驗的動力學》(台大出版中心),近來重要學術成果為與國際學者合編英文論文集 Individuation, Process, and Scientific Practices (OUP, 2018)。目前研究興趣在於科學形上學和台灣哲學與思想問題。

}, isbn = {9789578654983}, author = {陳, 瑞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