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79662, title = {笛卡兒談談方法}, year = {2010}, publisher = {網路與書}, organization = {網路與書}, abstract = {

本書是笛卡兒的一部代表作,也是他的處女作,本書被公認為近代哲學的宣言書,樹起了理性主義認識論的大旗。原書名是《談談正確運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門學問裡尋求真理的方法》。笛卡兒認為他談的方法是可以為每一個人所用,並且不想讓人覺得深奧難解、板起臉來說教,因此堅持稱之為「談談」,而不說是「論」,只可惜今天大家仍然習稱為「方法論」,忘了作者的本意。
笛卡兒早年進入歐洲最著名的學校,他如飢似渴地學習,以為讀書可以得到明白可靠的知識,然後畢業後,他卻發現自己陷入疑惑和謬誤的包圍。於是他決定,不再研究書本裡的學問,而是到各處去遊歷,追尋世界這本大書裡的學問。然而這段考察各地風俗人情的經歷,仍然無助於讓他發現直理,於是他最後決心改變方向:「研究自己」。
就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得不到的「智慧」,要如何從思考中得來?「我思故我在」裡的「思」,究竟是什麼意思,一般人要如何做到?甚至,在資訊爆炸,理論紛雜的今日世界中,我們要如何消化、吸收各種知識,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觀點?
笛卡兒在《談談方法》中,整理出了一套最基本的思考和懷疑的方法,包括四個原則和三個行為準則。
「憑著這種方法,我覺得有辦法使我的知識逐步增長,一步一步提高到我的平庸才智和短暫生命所能容許達到的最高水平。」笛卡兒說。

作者簡介:

Rene Descartes(笛卡兒,1596-1650)

笛卡兒是著名的法國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解析幾何學奠基人之一。一五九六年三月三十一日生於法國一個貴族家庭,一六五0年二月十一日卒於斯德哥爾摩。

笛卡兒早年就讀於拉弗萊什公學時,因孱弱多病,被允許早晨在床上讀書,養成了喜歡安靜善於思考的習慣。一六一二年在普瓦捷大學攻讀法學,獲博士學位。一六一八年從軍,到過荷蘭、丹麥、德國。返回法國後,又去荷蘭、瑞士、義大利等地旅行。一六二八年移居荷蘭,從事哲學、數學、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和生理學等領域的研究,與當時歐洲主要學者保持密切聯繫。一六四九年冬天,他應邀去為瑞典女王授課,一六五0年染上肺炎,不久病逝。

笛卡兒被廣泛認為是西方現代哲學的奠基人,他第一個創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學體系。哲學上,笛卡兒是一個二元論者以及理性主義者。他認為,人類應該可以使用數學的方法--也就是理性--來進行哲學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他主張「普遍懷疑」,並提出「我思,故我在」的概念。

他的著作包括《笛卡兒談談方法》、《第一哲學沉思集》和《哲學原理》等。

譯者簡介:

王太慶\ 

北京大學教授,一九四三年進入西南聯大哲學系,一九四七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一九九九年因病去世。精通英、法、德等多種語言,致力於翻譯工作五十多年。王太慶早期是研究笛卡兒,一九四八年便翻譯了笛卡兒《談談方法》法文原著。後來他參與翻譯、統稿和編輯各種西方古典哲學原著選輯的工作,遍及古今西方哲學史領域,編譯《西方資產階級哲學論著選輯》和《西方哲學原著選讀》等書。七十年代末,經歷了坎坷的生活後,他的興趣已逐漸專注於古代希臘哲學,編譯之《柏拉圖對話集》為其近二十年來研究的心血結晶。

著有〈論翻譯之為再創造〉、〈試論外國哲學著作的漢語翻譯問題〉等論文。

}, isbn = {9866841111}, author = {笛, 卡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