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精)(二版)(附贈藏書票)
  • 難度
    0
    評價
    尚無評價
    作者(群): 李, 澤厚
    出版社: 三民
    出版年份: 2022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本書從剖析孔子仁學開始,論說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種主要思潮、派別和人物。其中著重論證了中國的辯證法是「行動的」,而非「思辨的」。

    秦漢時期的「天人感應」宇宙觀;莊子、禪宗對人生作形上追求的美學;宋明理學則作為道德形而上學而具有重要價值,以及在明清時期思想中「治人」與「治法」已出現分離,象徵著傳統中國的政教合一制度動搖,思潮逐漸向近代靠近。

    作者簡介

    李澤厚
    湖南長沙人。一九五四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

    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美國科羅拉多學院客席講座教授。

    一九八○年被選為中華全國美學學會副會長,

    一九八八年被巴黎國際哲學院(IIP)選為院士。

目錄

再版說明

李澤厚論著集總序

李澤厚論著集分冊總目

內容提要

 

一、孔子再評價

(一)「禮」的特徵

(二)「仁」的結構

(三)弱點和長處

(四)附論孟子

 

二、墨家初探本

(一)小生產勞動者的思想典型

(二)墨家思想並未消失

 

三、孫老韓合說

(一)兵家辯證法特色

(二)《老子》三層

(三)所謂「益人神智」

 

四、荀易庸記要

(一)人的族類特徵

(二)儒家世界觀的建立

(三)天、道、人

 

五、秦漢思想簡議

(一)道、法、陰陽、儒家的合流

(二)天人宇宙論圖式

(三)陰陽五行的系統論

(四)五行圖式的歷史影響

 

六、莊玄禪宗漫述

(一)莊子的哲學是美學

(二)人格本體論

(三)瞬刻永恆的最高境界

 

七、宋明理學片論

(一)由宇宙論到倫理學

(二)理性本體的建立及其矛盾

(三)「心」的超越與感性

(四)遺產的兩重性

(五)〈片論〉補

 

八、經世觀念隨筆

(一)「內聖」與「外王」

(二)「治人」與「治法」

(三)經學與史學

 

九、試談中國的智慧

(一)時代課題

(二)血緣根基

(三)實用理性

(四)樂感文化

(五)天人合一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