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革命的結構【50週年紀念 修訂版】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科學革命的結構【50週年紀念 修訂版】

  • 難度
    5
    評價
    尚無評價
    作者(群): Kuhn, Thomas S.
    譯者: 程, 樹德 ; 傅, 大為 ; 王, 道還
    出版社: 遠流
    出版年份: 2021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1962年,《科學革命的結構》出版,成為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的里程碑。五十年之後,本書仍有許多發人深省的論點。作者孔恩以本書質疑我們一向居之不疑的線性進步史觀,主張革命性的點子並不出自「常態科學」,即例行性、累進式的研究活動,如做實驗與積累事實。而科學革命——破壞傳統思路、提出新奇點子的突破時刻——發生於常態科學之外。孔恩寫作本書時,科學以物理學唯我獨尊,現在則由生物科技領一時風騷,但是他的點子歷久彌新,例如常態科學製造異例,再由科學革命撥亂反正、消解異例。

    這本五十週年紀念版,科學哲學家哈金(Ian Hacking)撰寫的〈導讀〉頗有洞見。他對因孔恩而流行的詞彙做了澄清,包括「典範」、「不可共量」,也討論了孔恩的理論與當今科學的關係。

    本書特色

    像所有的巨作一樣,這是一本充滿熱情的作品,亟欲撥亂反正。從它開篇第一句就可以看出:「要是我們不把歷史看成只是軼事或年表的堆棧,歷史便能對我們所深信不疑的科學形象,造成決定性的變化。」孔恩想改變我們對於科學的理解——科學正是令人成為萬物之靈的那些活動,無論是福是禍。他成功了。

    作者簡介

    孔恩(Thomas S. Kuhn, 1922-1996)
    退休前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洛克斐勒講座教授,著作包括《哥白尼革命》(The Copernican Revolution, 1957)、論文集《必要的張力》(The Essential Tension, 1977)、《黑體理論與量子不連續性,1894-1912》(Black-Body Theory and the Quantum Discontinuity, 1894-1912, 1978)、《結構之後》(The Road since Structure, 2000)等。

目錄

【50週年紀念版】導讀 / 哈金(Ian Hacking)

〈導論〉孔恩在科學的人文社會研究中 / 傅大為

1.導言—歷史的角色

2.常態科學之道

3.常態科學的本質

4.「常態科學」是解謎活動

5.典範的優先性

6.異常現象與科學發現的出現

7.危機與科學理論的出現

8.對危機的反應

9.科學革命的本質及其必要性

10.革命即世界觀的改變

11.革命無形

12.解決革命

13.通過革命的進步

後記—1969

譯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