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部落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道德部落

道德爭議無處不在,該如何建立對話、凝聚共識?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在道德問題上,我們習慣形成部落,壁壘分明,彼此叫囂謾罵。但是,我們需要以理性為共同基礎,社會才有可能對話。一部綜合神經科學、心理學和哲學,探討人們如何形成道德、又如何在全球框架中尋求道德共識的論著被譽為亞里斯多德之後,人類論道德的新突破我們大腦的設計,能幫助我們適應部落群體生活,和同我族類(Us)合作相處,並對抗非我族類(Them)。

    但現代資訊社會將世界上不同群體全塞進一個共同的空間,這樣前所未有的契機,激化了各群體的價值衝突。當世界愈來愈小,區分不同群體的道德分野愈來愈突出,我們就愈來愈容易困惑。從抗議租稅法規、墮胎、同志婚姻到全球暖化,不同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道德常識。面對不同的道德常識標準,我們不禁要問:能不能找到所謂的共識?

    在本書中,心理學家格林探索現代社會價值衝突的現況,並試圖提出解決衝突的可能方案。格林把我們的大腦比喻成雙模式相機,配有自動模式及手動模式。自動模式指的是我們的道德情感機制,大腦從演化、文化及個人經驗形塑出我們的情感系統,讓我們得以用直覺自動並有效地解決日常事務;思考能力則如同大腦的手動模式,透過理性的運作,我們的想法也更多元、更具彈性。

    自動運作的情感機制讓我們成為社會動物,將自我融入社群中,但同樣的情感機制,也將我們變成部落動物,促使我們對抗非我族類。我族與他族之間,往往存在相異的價值隔閡,「我們是對的,你們是錯的」,此一信念深植每一個人心中,促使我們在面對墮胎、同志婚姻、全球暖化,乃至於宗教、種族等各種議題時,習於對抗非我族類,有時使用炸彈,有時使用語言,必定要攻擊對方,至死方休。

    面對複雜多元的現代社會,我們需要手動模式的理性操作,才能超越部落情感,建立一個適用於全球的道德方案。格林帶領我們追溯道德的起源,並設立實用的思考路徑,幫助我們解決分歧問題。本書建議我們何時該相信我們的直覺,何時又該理性思考,而什麼樣的思考又能讓我們跨越分歧,向共識邁進。本書研究的重要成就在於綜合神經科學、心理學和哲學,開創了道德哲學的跨學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