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死期將至》:為何我要去死,還必須要讓其他人知道? | 哲學新媒體
影評

《死期將至》:為何我要去死,還必須要讓其他人知道?

《死期將至》之所以能成為零負評神劇,就是主角最後一世是投身在「自己母親」的角色上,以親緣羈絆來凸顯,把「死當成解脫」是何其自私的行為:之所以自私,是因為主角忽略了自己是以「角色」...

您在這裡

難度:
1

2023 年 12 月 15 日撥出的韓劇《死期將至》,獲得收看者一致零負評的好評價。推想能廣受好評的原因,除了這齣劇快節奏、不拖沓,僅八集的安排外,最重要是,不以論教的方式談及「自殺」這件事。

品味 12 次死亡

故事的大綱是,男主角崔怡在,於畢業後獲得一個大企業的面試機會,但卻未能順利獲得此職位。而後的 7 個年頭,他都以短暫工作的方式努力維持著生活,也期待著有機會再次獲得正式職位的機會。在他自殺之前他終於有機會再次獲得同一家企業的面試機會,即使在面試官對其 7 年零工的質疑,他依然表現的不卑不亢,但最終他還是未能獲得此正式職位。

於是在接獲未錄取通知的那個下著大雨的雨夜,他站在頂樓上,想著努力生活卻沒被認同的自己、被陌生男子送回家的女友、勒令強制他隔日搬離的房東留言、男主角悲戚的覺得全世界都在為難他,活著太辛苦了!或許從頂樓一躍而下反而更輕鬆。而他也真的這樣做了……

當他再次張眼,面對的是冷酷的死神,死神以非常不開心的口吻指責他對「死」的輕蔑,而忽略神給人「活」這難得且珍貴的機會。

為了懲罰男主角,死神讓男主角必須投身到 12 位「將死之人」的體內,連續品味 12 次「死」的恐懼後再下地獄。如果,男主角有幸在其中一人的身體內順利地活著,就能以這個人的身體、身分「活」下去。

在故事快結尾,即使經歷過 11 次死亡的男主角,依然沒有理解「死」的遺憾與「活」的可貴。直到最後一世,他以他自己母親的身體「重現」,因為接收了母親的記憶,而深刻體會到母親在失去自己時那「痛」,與渴望兒子能「活」的感受,到此他才深深的懊悔。以母親身分存在的這一世,他沒有讓心痛到不能自已的母親以「死亡」作為痛苦的解脫,而是帶著滿心的愧疚,在懺悔中咀嚼活著的珍貴與幸福,認真的「活」到壽終正寢。

在結束以母親身分存在的這一世回到死神面前時,他虔誠的跪下,並說:「我從來沒有一世像此世一樣渴望再見到您,我錯了!」

你我都在關係中

為何僅在最後一世「母親」的體內,才讓男主角體會到「死」的恐懼與「活」的可貴呢?因為男主角透過母親的心,真切體會到那深入骨隨的「牽掛」。

這「牽掛」在原先自己作為兒子的身分而存在的時候並不深刻,反而是以母親的身分活著時,他才得以換位感受到那來自母親對於兒子的牽絆與思念。

曾經聽過一個問題:「如果世界末日?你可以選 10 個人,跟你一起得救,你會選誰?」你會不會遇到湊不滿 10 位在意者的人數?

如果湊不滿,發現有空位,你會怎麼辦?

這時請你把剩下的空位填上,你所選的人,他所在意的人吧。

因為這幾位對你來說至關重要的人,是以你的角度出發去做選擇的,但從他的角度,亦有他所在意的人,而這個人可能會是他願不願意跟你一起走、那至關重要的人物。

所以人跟人都在關係網路中,這狀態在儒家中特別被凸顯,美國漢學家安樂哲 (Roger T. Ames) 以「儒家角色倫理學」1稱之,並認為其中最重要的特質為「反向性」:「每一極只有參照他極才能獲得說明。『左』需要『右』,『上』需要『下』, 『己』需要『人』。」2 而「反向性」具體可以落在人以角色來展現關係對待的思考上,譬如:你之所以表現出女兒的態度是僅有面對父親的時候,你應該不會在老師或同事面前以作為女兒的態度來呈現。同樣的,表現出作為父親的態度,也僅有在面對孩子時才展現;作為老師的態度只有在面對學生時展現;作為獨生女也僅是在面對父母才是獨生女——如果把獨生女的嬌態放在跟同學的相處上,可能會落得「公主病」這不是很正面的看待。我們之所以能自覺做出角色態度的呈現轉換,那是因為你知道你所面對的人是什麼角色身分,因而產生與他相應、應該要有的呈現,而儒家角色倫理學就是在討論這因為相應角色而產生最適宜的對待。

Confucian Role Ethics:A Vocabulary
Confucian Role Ethics:A Vocabulary
而適宜的對待其實是需要帶點創意,無法有 SOP 告訴你應該要如何,因為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這不一樣來自於形塑每一個人的文化、場域、環境之不同,而在生命性格的形塑上很自然地產生影響。因此,在知道每個人因為性格、場域、文化都有對事件反映上的差異,應而尊重每個人「如其所現」,是儒家最基本的把握。當然儒家尊重每個人「如其所現」的態度是基於懷有對於「人的肯定」,因此相信那「如其所現」時,品格自有純良的保證。

而這種創意動態、關係互動過程中那生機蓬勃的展現,安樂哲認為可以以「氣」來理解,在英文則是用 "ing" 的方式呈現。意思是:在形容角色身分時與其說 a daughter、a wife、a mother﹐更適切且真實的存在應該稱之為 daughtering(作為一個女兒)、wifing(作為一個太太)、mothering(作為一個母親)3。 然而每個人的一生不會只有單一一個角色,因此透過不同角色,學習與其對應角色最適宜的態度,而讓自己慢慢成為人 (Human becoming)4,習得作為一個良好品德,與人應對適宜的「人」的展現。

《論語.里仁》「游必有方」

然而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適宜性,應該如何把握呢?《論語.里仁》的「游必有方」可以提供一個與〈死期將至〉中最後一世最直接的回應。

《論語.里仁》原文:「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5白話的意思是:父母親尚在人間時,不去離家很遠的地方;如果必然要遠行,那必須要告知父母前去的地方。新儒家大師程兆熊先生,在其《論語復講》中提到對於「遊必有方」的告知原因是因為有兩層顧慮:一為父母之心,二為一己之志6。在這樣的提醒下,這「方」的解釋就包含有兩種面相,一為實際的地方,二則為心中志;也就是嚮往。在這兩種詮釋的完備理解下,《論語.里仁》這句話的意思除了原先的「必須要告知父母前去的地方」外,還可能要包含交代「你為何要遠行,那驅使你遠行的心中志向是什麼?」

而你之所以願意與父母交代遠行方向與心中所志,就代表你即使作為子女,但你明瞭父母的「牽掛」,應而在做為父母的子女的關係中,做出「遊必有方」適宜的對待。

而此句放於《論語.里仁》是有意義的,以整個《里仁》篇章來看,要談的即是在居住的選擇上,能與一鄉里品德都高尚的人一起居住,是件很美好的事情,而《論語》以「仁」來作為品德高尚的認定。7如此,此一鄉里的人,子女若要遠行,因為自身的品格而首先自覺的意識到父母會「牽掛」,所以自然會告知遠行的地方,並且交代為何必須要前往,好讓父母能安心。如此,這些待在鄉里的父母在思念子女時,也能有所思念處,而不會讓那思念牽掛的心飄盪,無從依所。

死也要交代方向嗎?

回到《死期將至》,此齣劇之所以能成為零負評神劇,就是主角最後一世是投身在「自己母親」的角色上,以親緣羈絆來凸顯,把「死當成解脫」是何其自私的行為:之所以自私,是因為主角忽略了自己是以「角色」的方式存在在這世間的事實,並且忽略了因為自己這角色而產生關係的人的「牽掛」。

所以,如果願意跟會牽掛你的人交代自己「想死」,並說明「想死的原因」時,就會發現你根本不是一個人。其實每個人本來就不是一個人,從降生於世的那一刻起,就是以角色的方式而存在著,並與他人產生關係。換句話說,每個人可能會感受過「孤獨」,但這只是個人情緒的感受,但沒有一個人是真的會「孤單」;因為每個人始終都在與他人相聯繫的網絡中而存在著。

而儒家式的幸福就是在這與他人的角色關係中,慢慢點滴「磨成」那更完整的自己。所以這成為更完整自己的過程必然不會一路坦途,而是在與人相處間包含酸、甜、苦、辣、貪、瞋、癡、怨、恨各種情緒反應與呈現。儒家正視這些情緒的存在,但儒家更在意的是,你如何在面對他人,正視自己心裏所產生的情緒時,找到那最適宜的表達。

最終,你將會在與人互動的經驗累積中,慢慢成為那更好的自己。

  • 1. 安樂哲 (Roger T. Ames) 在其 2011 年出版的 Confucian Role Ethics:A Vocabulary 中提出了「儒家角色倫理學」的概念;並強調以角色來說明儒家的倫理觀
  • 2. Polarity, on the other hand, has been a major principle of explanation in the initial formulation and evolu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metaphysics. By "polarity," we wish to indicate a relationship of two events each of which requires the other a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being what it is. Each existent is "so of itself" and does not derive its meaning and order from any transcendent source. The notion of "self" in the locution "so of itself" has a polar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Each particular is a consequence of every other. And there is no contradiction in saying that each particular is both self-deter- minate and determined by every other particular, since each of the existing particulars is constitutive of every other as well. The principal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polarity is that each pole can only be explained by reference to the other. "Left" requires "right," "up" requires "down," and "self" requires "other.”David L. Hall, & Roger T. Ames. (1987). 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7,pp.18-19.
  • 3. Roger T. Ames, Confucian Role Ethics:A Vocabular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20,p.62 .
  • 4. "it embodies first, a specific vision of human beings as relational persons constituted by the roles they live, rather than as individual selves.” Henry Rosemont Jr. & Roger T. Ames, Confucian Role Ethics:A Moral Vis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ublishing Center,2016,p.109.Roger T. Ames, Confucian Role Ethics:A Vocabulary,p.124.
  • 5.  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
  • 6. 程兆熊,《儒家教化與國際社會》,臺北:明文書局,1988年,頁 95-96。
  • 7. 《論語.里仁》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
學習哲學是我期望自己提升對藝術理解的路徑,卻意外的沉浸於這門學科。 就像我原本認為爬山是項鍛鍊身體的運動,卻意外讓山林走入我的生命裡。 我的專業研究是儒... 更多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